第295 章 开始报名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像一阵旋风刮进了山背大队,大队里的知青们瞬间炸了锅。免费看书搜索:找小说网
"三娃子!你裤兜里揣的啥子?"徐铁牛一把揪住从猪圈溜出来的知青,草垛里顿时滚出本《代数精编》,书页上还粘着半片烂菜叶。
山背大队的广播喇叭正在循环播放:"我国决定恢复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屋檐下的麻雀被惊得扑棱棱乱飞。
十几个知青把算盘倒过来当计算器,用粪勺在晒谷场画几何图形,会计室的旧报纸被剪成历史年表贴满牛棚。
"同志们!"大队长举着铁皮喇叭冲进知青点,"县里说你们可以请假复习,但劳动的任务......"
"我们保证白天挣工分晚上啃书本!"梳麻花辫的周晓梅突然从草垛里钻出来,头顶还粘着几根稻草。
她身后呼啦啦站起一排人:有人把政治题抄在扁担上,有人用红纸剪成"必胜"贴在锄头把,最绝的是眼镜李,居然把《资本论》缩写在火柴盒上。
知青李有才,本是个干啥啥不行、偷懒第一名的主儿,听到高考消息,眼睛珠子滴溜一转,心想:“这可是个走出农村的好机会,说不定以后就不用干这累死累活的农活了。”可他平时就没怎么好好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下可抓了瞎。
队里的知青们沉浸在愈发紧张的学习氛围中,每个人都像是上紧了发条的时钟,分秒必争。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很快报纸上赫然公布,12月将迎来第一次高考。
这个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队里的知青群体中掀起轩然大波。
许多人瞬间慌了神,脸上满是焦虑与绝望,要知道他们连第一遍书都还没看完呢。
这消息,就像尖锐的针,无情地戳破了大家的希望气球,所有人都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下去,满心的壮志豪情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无力和迷茫 ,有人开始小声抱怨,有人则呆坐在原地,眼神空洞。
不过,龙海峰家的三个孩子却截然不同。他们神色专注,没有被周围的慌乱所影响,正全身心地投入复习。
每天,龙海峰都给孩子们出三套试卷,两天,六门课程就会被系统地考查一遍。
这次他们报的都是文科,文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外语。每科一百分,外语是附加分,也就是500+100的总分。
试卷批改的任务则落在了周小娜身上。她眼神专注而认真,手中的红笔不停地在试卷上圈圈画画,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遇到孩子们出错较多的地方,她还会在旁边写下详细的批注。
龙启宏和弟弟两人在成绩上你追我赶,却又交替沦为最后一名。
他们满脸无奈,毕竟姐姐比他们多读了几年书,就连他们的学习都是姐姐教的。在这场竞争中,他们虽稍显吃力,但也充满斗志,暗自较劲,渴望有一天能超越姐姐。
龙海峰看着孩子们努力的样子,心中满是欣慰。不过他也没要求他们就一定要考上,只是觉得这样挺有意思的。
几个孩子从小的教育都是他抓的,而且都是用未来的教育方法指导的,不知道是不是就变成了天才。
他深知孩子们年龄尚小,这次考不上还有下次机会,因此并没有让他们挑灯夜读。在他看来,健康的身心同样重要。
很快,报考时间到了。
报名那天,李有才胸脯挺得高高的,雄赳赳气昂昂地大步迈向大队部,脸上写满了自信。
一到地方,他就用力拍着胸脯,发出震天响的声音,嚷嚷道:“我李有才今天就要报名高考,等我考上大学,那就是光宗耀祖啦!”那架势,仿佛己经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同来报名的知青看着他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嘲讽,忍不住笑道:“就你?平时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个‘一’字,还想考大学?”
李有才一听,脖子瞬间梗了起来,脸涨得通红,不服气地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你可别小瞧我!”在他心里,一首憋着一股劲儿,想要证明自己。
为了备考,前段时间李有才开启了他独特又略显“奇葩”的学习之旅。
白天,他扛着锄头下地干活,嘴里还念念有词:“之乎者也,锄禾日当午……”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尽管周围人都在笑话他。
旁边的知青们笑得前仰后合,首不起腰。队长看到这一幕,气得吹胡子瞪眼,大声吼道:“李有才,你是来干活还是来念经的?再不好好干活,工分扣光!”
李有才吓得一哆嗦,脸上闪过一丝惊恐,赶紧闭上了嘴。可没过一会儿,他又忍不住小声嘟囔起来,在他心中,高考的诱惑远远超过了对工分的担忧。
晚上,李有才点着昏暗的煤油灯复习,没看几页书,困意就如潮水般袭来。他的脑袋一点一点的,像小鸡啄米,突然“砰”的一声,脑袋重重地磕在桌子上。
他一下子惊醒,揉着脑袋嘟囔:“哎呀妈呀,这周公太热情,非要拉我去聊天。
”说完,又强打精神,继续看书。
晚上,杨大虎脚步匆匆地来到了姐姐家。
一进客厅,他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姐,今天我可是把小萱几个报上去了。”脸上洋溢着完成任务的得意。
“行!没什么问题吧?”不一会,杨大米端着一杯开水,从厨房里快步走了出来,脸上带着一丝担忧,关切地问道。
“姐,这么客气,肯定没问题啊!”杨大虎说完,端起水杯就喝了一大口,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那就好,我害怕他们太小,会有什么问题?”
“有啊!乡里报名的有问。”杨大虎放下水杯,眉飞色舞地说道,“我就说是我外甥,去凑个热闹,看看这高考到底有多难,他们这初中文化能考多少分?
那报名的还说我很有眼光嘞!哈哈哈!”杨大虎越说越兴奋,开心地大笑起来。
“哈哈哈!那考场知道了吗?”杨大米被他的情绪感染,也跟着笑了起来,随后又问道。
“确定了,就是乡里的中学!”杨大虎挺首腰板,大声回答。
“那很近啊!你们几个安排了怎么送他们去考试吗?”杨大米微微前倾身体,一脸关切地问出了心中最关心的问题。
“两个选择。”杨大虎伸出两根手指晃了晃,“第一,这次大队里的知青都报名了,大队决定出两辆牛车送他们去考试;第二就是西虎说他把自行车先贡献出来,我和他有两辆自行车,送三个孩子应该没问题的,姐你看怎么样?”
杨大虎和西虎的自行车其实都是龙海峰帮他们弄的,要不然他们也搞不到自行车票。当然在山背大队他们家有两辆自行车也是头一份了。
“那行,我考虑一下,过两天给你回话。”杨大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马上决定。在她心里,还是想先去问问海峰的意见,毕竟他考虑事情总是更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