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水 作品

分卷阅读389

秦隽又敲定了每年一届的徐州纺织节。

纺织节持续十二日,其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商品展览会,也就是拿出精选的各色布匹绫罗展示出来,推广徐州的纺织产品,吸引商人下单定购。

为此纺织协会包下了彭城最著名的揽胜台以作展览之用。

揽胜台装潢奢华优雅,于台上宴饮可尽览东城山水色,最多可容纳数百人,故而只有大型宴席时才会有人包下。

如今纺织节包下以后,精心设计展位,精选二十七家作坊提供的最优质产品展出,各式各样的布匹绸缎铺展在精致的木架上,凝聚着当下徐州最独特的纺织技艺。

各色绸缎凉滑似水、绚烂如霞,软烟罗轻盈飘逸、如烟如雾,绢纱轻薄细腻、光滑润美,苎麻布色调素雅、耐磨透气。

步入揽胜台就像是走进了一座锦绣迷宫,看的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整个彭城都彻底热闹了起来,甚至还有许多外州商人特意赶来参加,那日燕老他们来时就是纺织节的第二天,人虽然多,但还只是个开始。

而这几天,外地客商陆续赶来,这第一届商品展览会到了最热闹的阶段。

彭城里的客栈全都满了,许多商人甚至无处下榻只得住在城外船上。

参与展览的产品不必说,自然是一炮而红,大小订单收到手软,布庄老板笑得牙不见眼。

比如秦隽的纺织厂就有两种绸缎入选,纺织厂开工几个月的成果全部售空,前前后后接的订单足以将这一年排满了,大笔资金入账,厂里上下都发了赏钱,连续三天食堂都是肉菜。

即便是没有入选的那些铺子也同样能够吃上红利,参展产品供不应求之时商人们自然会将视线移向其他商铺,罗绮一条街再次爆红。

而其他不在罗绮街的作坊也可以在展览会上于与各地商人洽谈建立合作,这是他们从前数十年都不曾有过的机遇。

不过显然有许多人一眼看清楚了展览会参展名额的重要性,因为据裴羽仙的汇报,截至目前已经有十几家布庄给她送珠宝美男了,当然了是被她严词拒收。

对此秦隽的回复是,给她批了一大笔奖金等这次展览会结束后和月俸一起发给她,她可以拿这笔钱自己买珠宝、养男人。

只要不耽误工作且你情我愿,秦隽不会在这些地方限制自己的下属。

不过这种的毕竟还是少数,相信更多的纺织作坊还是会卯足了劲努力创新,制作出更加美丽的丝织品以争夺明年展览会的参展名额。

秦隽给裴羽仙写完批复之后,心中很是满意。

可以说虽然这第一届纺织节还没有结束,但是已经可以预见到它的成功。

徐州本地的作坊可以借此机会与来往各地的商人建立联系寻求合作机会,于秦隽而言就是可以借此将名气打出去,推进整个徐州纺织业的发展,还能拉动地方经济。

城中食肆、酒肆全都人满为患,路边卖小吃的小贩都赚得盆满钵满,甚至秦隽在码头收泊船费都收了不少。

所以,别看纺织协会又是投资小作坊又是花钱办展览会的,看似一直在花钱,实际上这一套操作算下来,最赚的还是秦隽。

彭城一日比一日热闹,甚至带动了周边其余城镇。

一连多日的狂欢渐渐落下帷幕之时,又是一年重阳日。

秦隽在府上组了个小饭局,准备晚上一起吃个家常饭。

可惜的是他简化冠礼的想法被燕老无情镇压。

旁的事燕老一般都顺着徒弟,但是冠礼这种在老一辈眼中极其重要的成年礼,那是绝不可能由着秦隽瞎糊弄的。

可以不大办,前后的迎宾入庙、陈服器、宾醴之仪等等那些繁琐的流程礼节也可以取消掉,但是加冠的那一套流程绝不可以少。

甭管秦隽怎么想,加冠之仪必须要老老实实走完!

秦隽还能怎么说,他师父连礼服和三顶冠帽都准备好了,他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敢说。

冠礼也没几个人参加,目前在开阳的就是燕老和陆舟,秦一和秦帆,以及梅鹤先生他们几个老人,也是看着秦隽长大的了,这些都是确定的。

然后就是谢璟这个哥哥,除却母亲之外,他应该是秦隽唯一承认的血亲,在秦隽那断断续续的幼年记忆里,谢璟非常喜欢他这个弟弟。

只是十八年不见,秦隽虽然对这个哥哥有些好感但一时间很难亲近起来,甚至因为双方身份的缘故难免心生防备。

不过这半年多来谢璟对他的亲昵和喜爱肉眼可见,在许多地方都不吝成本地帮他,秦隽渐渐地也就想清楚了。

保持警惕是他处在当前位置所应有的本能,但是他不能因此就将亲人友人的真挚情感往外推。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谢璟真心将他当作弟弟,他便心甘情愿地叫谢璟一声哥哥。

若真有一日物是人非、故人心变……那就到时候再说吧。

秦隽本来还可惜他师兄不在,然而到了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