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水 作品

分卷阅读382

徐州的书院和藏书楼,以及……心系天下学子、德昭日月的秦隽秦大人。

而燕老也到了徐州地界。

他们来徐州走的是水路,故而先到的彭城郡。

船上的老先生们年纪虽然大了,但年轻时君子六艺无一不精,即便是腿上有旧疾的燕老,身子骨也还算硬朗,又是南方人,所以长时间坐船除了略微疲惫,倒也没有其他不适。

只是终究快二十年不曾离开武陵了,乍一出来瞧见路过的山水人情,众人心中不免复杂难言。

二十年了,江山倾覆,诸侯分裂,山水好似没变,又好似已经变了。

不过这彭城,倒是比他们印象里还要热闹几分,瞧瞧这码头船来船往,城门口人潮如织,看得出是来自各地的游商等,繁华程度可见一斑。

几个老人便决定进城瞧瞧,也是许多年没见过这样的盛况了。

甫一进城,他们就被城里的热闹给惊讶到了。

四街道两侧商铺林立,路边小摊贩沿街叫卖,布衣百姓和华衣游商穿行于街上,其中还夹杂着不少文人打扮的士子。

燕老等人正要感叹这一番人间烟火气,就听到旁边几个游商打扮的人闲谈。

“徐氏商会的纸我见了,可真是妙啊,就是量着实少了些,不知有没有渠道可以多购买一些。”

“没必要吧,不是说秦大人准备将造纸之术给传播出来吗,要不了多久这纸就不那么稀罕了。”

“这你就想岔了吧,秦大人将造纸之术流出,那时他心善,可这商会也不可能什么机密都不给自己留,旁人就算是有了造纸之术,也未必能造出那样好的纸啊。”

“……这倒是有理,但除了商行,还真没其他渠道购纸了。”

商人们颇为遗憾地叹着气,燕老几人交换了个眼神,饶有兴致地继续听着。

商人:“其实说起来,这纺织协会也极有意思,这几天的展览会上出现了许多新品丝绸绢纱,就连那细麻也弄出不少新花样,看得人眼花缭乱的,可比以前……那时候好多了!”

“瞧你这含含糊糊的,有什么不敢说的,以前徐州纺织被几大家族垄断,花样老旧,多年不曾有改良,这也是事实嘛。”

“……你也是真大胆,早先那些世家子可别提多霸道了,若是听到你这话,便是一桩麻烦事。”

“这不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么,秦大人纺织协会办的红红火火,那几家不也是一声不敢吭嘛,前段时间他们还被清走了那么多肥田,啧啧啧,这不是也没闹起来。”

“秦大人虽年轻,但是也不能小瞧啊……”

燕老:“……”

梅鹤居士:“这就是……你那被世族欺负的小可怜徒弟?”

纵然是过了二十年,他们也知道徐州那几家的情况,这又是清田又是立纺织协会的,再加上那书院和藏书阁……

几个老人沉默了,到底是谁在欺负谁?

秦一等人的船后还跟着一条大船,瞧着外表有点破了,但是看得出来这艘船制作工艺精湛,用料也好,可以想象多年前它的气势恢弘。

秦一走到这艘大船边沿着梯子上船,找到了坐在船头的郑青云。

“我们要在彭城这边停留半日,青云兄要不要去城里转转?”

郑青云回过头笑道,“青石带着几个小的去玩了,我就不了,船上还有这么多人,我留下照看着也好。”

若是秦隽在,便会认出这正是两年前他在洛阳城外遇到的郑氏兄弟中的大哥。

173 第 173 章

◎师徒相见,故人相见◎

这两年间天下形势大变, 郑氏兄弟那时听着秦隽的安排躲过了薛家的麻烦,但是他们作为洛水上的水匪,日子着实是一日不如一日。

薛家倒台以后就是孙吉当权, 孙吉这人爱好享乐,好大喜功,不知从哪里听说了洛水水匪的事情, 便派了人来收取河租, 问就是洛水是他孙吉治下,他们这些人在河上经营, 自然要掏租金。

郑青云他们虽是水匪,但只是因为早年得罪了当地县官才落草为寇,多年来虽为躲避追剿跟官兵起过不少次冲突,但并未做过打家劫舍之事。

寨子里还养着许多老弱妇孺,平日里以捕鱼和护送商船的生意勉强糊口,压根拿不出那昂贵的河租,孙吉一怒便又派了大量官兵剿匪, 那一次郑青云死了一百多个兄弟。

郑青云带着余众四处躲藏,直到后来孙吉忘了他们, 这才又回到水上,渐渐的又拉起了二百来人的寨子。

但是还没安生几天, 前朝灭了, 天下乱了,洛水上更是不安全了。

司州卫珩、冀州窦昌、扬州柳越、兖州齐珉都盯着这块肥肉, 期间混战多次混战,郑青云他们不过是普通水匪, 被混战波及到之后人数伤亡过半, 直到后来这块地方被卫珩拿下, 勉强才算安定下来。

但郑青云知道他们不能这样下去了,必须得想法子谋个出路,他们兄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