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水 作品

分卷阅读368

“我们来开阳,不过是百年前乌桓犯边一直打到了青州,先祖为躲战乱才令族人分开,并不是有所不和。再者,即便过去再多年,人也不能忘了宗族。”

如今青州鲁氏这一代的家主,辈分上是他的堂弟呢。

鲁家主:“杨封潜逃东莱郡,毁我鲁氏祖地宗祠,主公打下青州后,派人帮忙重建鲁氏祖地,又寻来了匠人为我们修复宗祠,投桃报李,鲁氏自然唯主公马首是瞻。”

他看了眼如遭雷击的林家主,补充了一句,“早在几天前,主公就已经让陈将军暗中调朱明军回开阳,防止有人狗急跳墙,飞羽营亦在开阳为中心往四周排查,要不了几天就能到即丘,即便我不说,你那私兵又能藏多久?”

飞羽营曾经在幽州、渤海、徐州等多地剿匪,两年来端掉的大小匪窝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对于排查山匪、贼寇等有丰富的经验,何况是五千人这样大的群体,藏得再深,他们总要吃饭、补给的。

而朱明军是秦隽麾下当之无愧的第一利刃,从主将到小兵,甚至火头军骨子里都带着股狠劲,打起来只攻不守,出鞘便是血雨腥风。

若是朱明军在开阳,不提别的,林家主敢对上他们吗?

林家主呆住,被打击地神色恍惚,彼时身在局中尚且能沾沾自喜,然而如今再看方才觉悟,原来他已然一败涂地。

就像是老何说得那样,他们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必输的结局,甚至于他们自以为的反抗、筹谋都在对方预料之中,甚至是由对方一手促成。

他们侵占民田的数量很多,但是只有他们激烈反对、拒不配合,秦隽才能有机会动武,割走其中最肥的那一部分,所以钟睦对他们态度毫不客气,鲁家主在旁煽风点火,让他们彻底放弃主动交田。

而粮价……多年来徐州七成米粮被世族收购,官府的常平仓形同虚设,秦隽不可能忍着这样一个大雷不管,所以由鲁家主暗中引导他们对粮价下手,秦隽则提前备粮完美应对这次“粮食危机”。

一来借此由头处理掉他们一部分人,打破现有秩序,让官府重新拿回粮食主动权;二来将他和老梁的目光集中在粮食上,以免在其他地方做什么打乱秦隽计划;三来还能借此次事件推动舆论,拉回百姓对官府的信任。

一箭三雕。

而秦隽也确实是重视那纺织厂的,所以纺织厂的事由鲁家主主动把这事包揽了过去,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做,还能避免其他几家对纺织厂动手。

计划之外的也就是那几个不成器的小辈了,可也是还没靠近就被抓了。

就连他自以为是秘密武器的即丘私兵,秦隽居然都有所防备。

林家主张了张嘴,但是事已至此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甚至都分不清那些事是他本来就想做的,那些事是被牵着做的了。

最终他走出坐席,撩起袍子跪了下来。

这个动作看得在场的小辈们目瞪口呆。

以林氏在徐州的地位名望,林家主多少年不曾跪过谁,即便是从前的琅琊王,林家主也不过是虚虚作揖,连腰都不曾弯的。

如今却……他们悄悄地抬起头瞄了眼主座上的人。其实很多话他们听得都是云里雾里,只知道主座上这位州牧大人布了一个大局,坑得他们四大世族一败涂地。

而现在林家主下跪的动作让他们对现在都状况有了更清晰的、更真实的认知,让他们明白自己引以为傲的家族,似乎从此刻起便不再如以往那样不可一世。

攻守势异,现在他们要去看这位州牧的眼色了。

而林家主,跪下后又抬头的那一刻,他居然有些不敢直视秦隽了,分明他的年纪是对方三倍有余,分明他今日之前从没把对方当回事。

他低下头,“州牧大人请说吧,如何才能放林氏一条生路。”

平日里他总是将头发梳的一丝不苟,戴上高高的儒冠,居高临下地看着所有人,而如今低头,众人才看到他的头发颜色已经已经斑白,脸上也再没了那高傲的神情。

林三郎心里一酸,跟着跪在了父亲身后。

他吸了吸鼻子,脑子难得地灵光了一回,“秦大人,您将这些事在此摊开说,而不是直接对林氏动手,应当就已经做好了打算,请您直说吧,只要放过林氏,您的条件,我……我爹他都会答应的。”

梁家主也垂着头走了出来,跟着林家主一起跪在了一边。

他不像林家主那样能想到那么多从而对秦隽感到惊惧,但是他清楚,林家主做的那些事他梁氏都有参与。

现在鲁氏一开始就是卧底,何氏中途倒戈也算是戴罪立功,老林跪下服软了,他要是再犟,梁氏就会是四大家里唯一一个输家,会是徐州世族里那只杀鸡儆猴的鸡。

秦隽目光清淡淡地看着几人,他并没有看这些人互撕、决裂的爱好,但是他需要他们这样,现在目的达到了,他也不再卖关子。

“都想好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