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水 作品

分卷阅读342

么多工钱,自家媳妇、闺女去了,赚了钱便能补贴家用,养家糊口的压力能小一大半。

再者,人家都去了,要是他们媳妇不去,总有种自己很傻,白白少了一千钱的感觉。

正迟疑呢,何大娘又嘲讽道,“人家姑娘说了,就在这待几日,等人家走了再后悔,到时候莫来我家门口哭呢!”

有人不信邪,去问看热闹的林秀灵,“姑娘,你们这招几天呐?之后不招了?”

林秀灵解释,“招三天,三天后我们就走了,以后还招不招就得看上面的意思了。大叔您也知道,我们这厂子,这样好的待遇,放到哪里都是人家争着抢的,以后还招不招,这,我还真是说不准。”

“啊?”

林秀灵还又笑着补充了一句,“不过要是再招,那条件肯定更严格,现在是厂里第一次在彭城招工,所以放宽了要求呢,以后啊……再想进厂肯定是更难了。”

许多纳凉的、闲聊的、看热闹的都有些坐不住了,纷纷找了借口回家,去不去,得赶紧商量商量。

张翠翠挽着婆母的胳膊,“娘想让大家伙都进厂?”

何大娘四处看了看,压低声音道,“那姑娘说是官府背景,但这具体靠谱不靠谱咱也不知道,多拉些乡亲过去,要是有个啥情况,咱们人多了好办事!再者,要是就咱娘俩进厂,十里八乡的碎嘴子肯定要说闲话!娘是不怕的,可你毕竟是小媳妇,脸皮薄,听了估计心里不舒坦,但要是去的人多了,那就没人乱说了。”

她说着,面露得意之色,“反正以咱娘俩的手艺,就算全镇子的妇女都去了,也是没几个能强过我们的。”

张翠翠没想到她婆母居然心里这么多成算,又是惊讶又是佩服,“娘你真厉害,进厂这事,我都听娘的!”

……

林秀灵看得也对这大娘叹为观止,心想这以后绝对是个好苗子,说不定以后能提拔成个组长之类的。

她理了理桌上的笔墨,神色轻松,有这大娘一通宣传,估计明天就会有许多人来报名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大早,林秀灵刚刚把摊子支起来,就有人来报名了,大妈大婶、大姑娘小媳妇拥挤着来报名了,甚至还有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呢!

林秀灵没想到一来就是十几个人,因为不确定她们织布的水平怎么样,便提前敲了敲锣,大声跟她们说清楚,厂子里是有数量指标的,等进了厂子,要是太懒或者技术太差,就会被开除的。

没想到说完之后,人群里没有人退步,笑话,几个妇女在家不织布,她们可不觉得自己在笨的懒的那一撮里!

反而,要求高才她们才会更安心,要不然这待遇简直好的让她们疑心是骗人。

林秀灵见状便给她们依次登记,又告知了三日后要在这里集合,出发去厂里的事。

之后的两天,因为报名的人比较多了,所以许多还在观望的人也心生动摇,零零碎碎的又有不少人报名。

到第三天的晚上,林秀灵准备收摊,她清点了下四里刘镇子上报名的人数,各年龄段女子加起来,共有四十多人。

这个人数放在整个镇子看,其实很少很少,但是林秀灵也不意外。

虽说是有人起了头,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想更谨慎一些,员工一旬放假两天,观望的人并不介意多等这十日,等她们放假的时候,镇子上的人就知道这纺织厂靠不靠谱了,若是真那么好,她们再报名就是了。

所以对于林秀灵来说,第一批能招来这些人,她其实也挺满意了。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各地,从一开始的无人问津甚至嘲讽打击,到渐渐的有人因丰厚的工钱待遇而心动,带起更多的人。

虽说各个村镇情况不同,有些镇子来的人多,能有四十来个,有些人少,只有四五个,但是彭城郡里这么多村镇汇集在一起,也是个不小的数目了。

几百人,足够纺织厂起步了。

而四里刘镇这边,林秀灵摊子都收了,没想到这时候竟有个妇人悄悄地过来了。

确定四下无人,妇人才小声问,“姑娘,你们这招纺织女工,能不能给我仔细讲讲?”

她有点难为情地绞着手指,“我知道姑娘已经说过许多遍了,但是我家……我不敢来听,何婶叫我过来时,只是顺嘴提了几句,也没细说,我……”

林秀灵看向妇人,她穿着一身洗的发白便薄的布衣,补丁打补丁的,肩头袖口还有些抽丝,面色泛黄,头发灰白,神色极其紧张局促。

她语气不由越发柔和,“没事,我跟婶子再讲一遍,厂里招工是这样的……”

林秀灵极其细致地把告示上的信息又讲了一遍,最后还特意强调,“实话实说,咱们这厂子是州牧大人牵头呢,官府背景,绝对靠谱,厂子外都有护卫把守呢,安全也有保障。”

妇人听着听着,眼神里渐渐流露出向往,“包吃包住,还每日三餐,这样好的待遇……有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