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8
冶铁都非常发达, 除了粟、麦以及水稻等粮食,还种植有大片大片的桑麻。
这样大的一块肥肉,不仅窦昌和曹津对青州虎视眈眈, 时常派人骚扰, 秦隽亦是磨刀霍霍,此次来洛阳也一直打的青州的主意。
拿下这里, 等于是抢下一座粮仓。
但即便青州已经半握在手,秦隽也不敢掉以轻心。
杨林虽早早死在了洛阳,连带来的精兵都跟着段寒松转投了他,但是青州残余力量依旧不容小觑。
段寒松并非杨林的亲信将领,包括那四千精兵其实是听命于青州大将张烁,段寒松在军中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将领,张烁和杨林一起死在德阳殿了, 段寒松才能做主,带着这四千精兵降了秦隽。
而青州除却张烁, 最得杨林重用的将领便是史骄和况进二人,皆是勇武之人, 二人兵力合计, 应当还有四千的兵力。
杨林的长子杨封声名不显,但是能在贾诚和韩翼动手之初便果断杀死诸兄弟, 夺权上位,说服两个武将和其他幕僚, 退守东莱郡, 便知这是个心狠且果决的。
不必想就知道杨封绝不可能安稳待在东莱郡, 又要防备着东莱郡,又要兼顾着青州的发展,尤其是过两三月就要春耕,秦隽担心贾诚自己忙不过来,早早的便打发崔信去给贾诚帮忙。
还特意从洛阳带回来的那群幸存官员里挑了些年轻能干但不得重用的小官跟崔信一起打包带过去了。
具体的官吏任免,他相信贾诚心里有数。
所以崔信这一路上是不敢耽搁的,紧赶慢赶,还清理了好几波拦路打劫的匪徒,崔信总算是瞧见了临淄城的影子。
临淄城门口的守军瞧见崔信身边跟着的大批兵士,面露防备之色。
“什么人!”
一路走来,子砚已经很熟悉这套流程了,不必崔信开口,他便笑吟吟地去和守城官兵表明了身份。
顺利入城后崔信直接去了临淄官署,不必想,贾诚那个卷王,肯定是在加班。
果不其然,他一过来,就看到贾诚皱着眉,脸色难看得像吞了只苍蝇。
“难得见你这副模样。”
崔信稀奇地围着贾诚走了几圈,“这是遇上什么难题了?”
贾诚:“难题算不上,只是……”
他顿了一下,脸色越发黑沉,不想多说,索性就把手里的那张绢帛递给了崔信,“自己看吧。”
崔信一目十行看完,整个人都惊住了,“这是杨封做的?”
崔信不知说什么是好,“我说呢,来时路上满目萧条,路过村庄不见人烟。”
杨封这逃去东莱,说不上一路烧杀,却也差不多了。
沿途凡是所过城镇皆难逃一劫,百姓们过冬的粮食被抢走,若是执意反抗不交粮食便直接一刀砍死,除此之外,还劫掠了不少青壮。
而今青州有十几座县城被劫掠一空,大片房屋被焚烧,莫说普通村民,便是富商大贾也都心生忧惧,百姓们哀哭不已。
而那杨封离去前还在人群中大肆散播消息,扬言幽州秦隽不日将来青州,他们若想活命,自可去寻那秦大人。
想来秦大人最是怜爱百姓,必定不会叫他们饿死的。
贾诚叹道,“百姓无辜啊。”
尤其是杨封走时还带走了许多官员,因此青州不少地方连个能做事的地方官都找不到。
崔信若是早来几日,便能看到这临淄城外密密麻麻跪满了百姓,皆是从周遭涌来的难民。
贾诚只得命人火速去渤海郡调粮,又将这数万百姓安顿在了城北,每日给他们施些救济粮,勉强果腹。
没有办法,这还是他们自己从幽州带来的粮,量不多,而他们刚来对青州的掌控力不足,从青州其余安好的城镇调粮则要大费周折、扯皮许久,时间根本等不了,因此他们官衙现下也是节衣缩食,唯一能盼的就是渤海调粮过来。
这还是贾诚能顾及到的,其余远些的地方都乱起来了,短短数日,北海郡高密一带已然拉起了七八支起义军,四处烧杀,有些没被杨封霍霍的地方,遭了这些“起义军”的掳掠,更为凄惨。
韩翼此时不在临淄,便是去高密平乱了。
崔信扶额,他来之前是真没想到一个杨封能掀起这样大的风浪。
“好在我不是一个人来的。”
崔信想起他带来的一些朝廷官员,“起码有二十余人可用,暂时填补上各地的空缺,我再修书一封送往琅琊,主公现如今就在那里,琅琊富庶,或可掉粮暂解北海郡燃眉之急。”
北海郡毗邻琅琊,正可以让主公去管一管。
贾诚闻言颔首,“若能先补上这各地空缺,便是解了一个大难题,至于粮食,虽棘手了些,但也不是太致命的问题。”
毕竟他们幽州去年可是大丰收,再让商行去冀州收粮,支持这些百姓度过这段时日,撑到春耕不是问题。
青州冬日亦种宿麦,到时候再收割一批小麦,青州这问题便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