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水 作品

分卷阅读206

不需要与他们合作也能做好呀,为何还要找上他们呢?

秦隽似乎看出来他们的疑惑, 平静道,“本官要把这豆腐的制法放给百姓们。”

“这豆腐的生意, 任何有心的百姓都可以起做,以此为营生赚钱, 在座者自然也可以, 但是需得牢记一句话。”

“是本官,要把这豆腐的制法教给百姓们, 你们可以加入,但不可垄断。”

秦隽目光环视了在场一周, “言尽于此, 希望诸位, 不要做让本官失望的事情。”

这群本地豪强世族们惯来会凭借自身势力去垄断各种赚钱的生意,借此大肆敛财。

若秦隽处于弱势或者无力去辖制他们,这豆腐也会被他们给独占,经营成昂贵的独独世族们才吃得起的东西。

豆腐的生意要在民间推广,但秦隽离开渔阳在即,目测可能得两三个月。

提前敲打敲打他们,如此,若他不在的时候这些世族搞事情,韩翼等人会直接肃清他们。

众人一呆,随机反应了过来,秦隽这意思不就是,要把这豆腐的生意推广开,无论个中利润多高,都不许他们独占。

这是警告他们来了!

郑家主和几个相熟的对视一眼,都明白了秦隽话中之意,心下有些不是滋味。

他们往日里横行渔阳,现在却做什么都要受制于人。

但秦隽才不管他们什么反应,他话说完了,也不打算多留。

沈却起身,笑容斯文俊秀,“各位请随我来,有关事情,还需再做些细致的商议。”

郑家主等人能如何,只能跟着过去了。

府中的宴席结束了,但是府外的流水宴一直摆了一个下午,各色豆制美食缤纷夺目,百姓们品尝着新食材,欢喜又热闹。

直到日薄西山,宴席收场,街上处处都能听到百姓们的津津乐道。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豆腐一出世,就可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河县。

崔信和方昭回到崔氏老宅时,清河县里周遭也热闹非常。

处处可见身着细麻衣、头戴长冠帽的文人士子,或者是穿着有些讲究、气度不凡的世家公子。

街头巷尾甚至能听到书生们高谈阔论或者争辩不休的声音,路上打闹的小孩子都耳濡目染会说几句文绉绉的场面话。

方昭看得惊奇,“清河县风貌与其他地方大不相同。”

崔信解释,“都是为清谈会而来的。”

他带着方昭轻车熟路进了崔府,方昭本是有任务在身的,不该多耽搁。

但他如今身份非往日,作为秦隽麾下赫赫有名的飞羽营二把手,出门在外代表的还是飞羽营、是幽州的脸面,便是出于礼仪,也不可能过崔府而不入,总要入府拜会的。*

更何况,崔氏于此经营已久,他说不定还得人帮忙呢。

所以方昭也顺其自然地跟着进府了。

不过不巧的是,崔家主前些日子有事出门了,并不在清河。

崔信得知以后,肉眼可见的松了口气。

他是真怕他老爹,固执又严肃,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于是方昭去见过崔老爷子,就秘密离开了崔府,崔信知道他有任务在身,也没有多问。

想想清谈会还有一两日,崔信让人给他送来参会者名单,躺在院子里的树上开始一个个看,物色一下有哪些比较适合忽悠回去的。

河东世族的,作风奢靡,爱宝珠锦绣,爱香车宝马,哼,一看就不是能踏实干活的,叉掉!

阳县寒门学子,读书刻苦,举一反三,等等,跟窦氏、裴氏、淮阳王等都有接触……心思浮动的厉害啊,叉掉!

弘农世族的,为人风流,呵,后院那么多妾室,身体都被掏空了还能干活吗?叉掉!

汉中世族的,美姿容,七岁能文,天资拔群,但惯来喜欢偷懒……可恶,这个不能忍!叉掉!!!

……

崔信看了又看,眉头皱得能夹死个苍蝇,这届清谈会的质量是不是太低了些?

“公子,公子!谢公子他……”

子砚跑了过来,远远的就嚷嚷了起来,似乎是有什么事情。

崔信下意识自语,“谢璟?那家伙倒是能干,才学也行,没啥不良嗜好,似乎还算合适……”

他说着说着忽然反应过来,猛地摇摇头。

不行不行,谢璟那家伙与他气场不合,纵然再适合拎回去打工,也不能带他回去!

这一会儿功夫,子砚已然跑近了。

崔信终于听清了他在说什么。

“公子,谢公子他来了,您看这,您是要躲躲还是?”

崔信勃然大怒,“躲?他谢曜之算个什么小饼干,凭什么要躲他!”

“这……”

子砚有些为难,每次公子和谢公子见面就要掐起来,从小就看不对眼。

但是公子打不过谢公子,吵架……谢公子情绪稳定又淡然,泰山崩于眼前而色不改,公子虽吵赢了,气场上却输了,倒像个无能狂怒的丑角。

后来公子干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