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水 作品

分卷阅读185

,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真的假的,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来我二大娘家的小儿子,早早的就去了,那孩子平日里口味重,就爱吃咸口的!”

“哎呦,我弟妹的娘家二姨,就是爱吃咸口,早早的就中风死了,留下来几个孩子没有娘,可怜的嘞,现在想想是不是因为爱吃那啥子粗盐?”

“老天爷!这粗盐还影响肾啊!怪不得我儿媳妇娘家二哥三十多了还没个儿子!肯定是吃盐吃的!”

“我三舅家的小孙子一直长不高,肯定是这坏盐吃多了!”

……

一传十,十传百,越说越离谱!

当孙吉和窦昌知道的时候,大街小巷都在传粗盐吃了会害死人,小到不孕不育长不高,大到夭折中风死得早。

别提了,一准是粗盐吃多了!

要想活得长,就不能再吃粗盐!

饶是孙吉自诩智慧无双、不信谣言,听多了也觉得毛毛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刚拿起筷子,就忍不住问,“这菜用的是粗盐吗?”

侍女一呆,“就、就是平日里用的盐啊……”

孙吉大怒,“什么,把厨房的人叫来!竟然给本官用粗盐,莫不是想害死本官!”

厨房管事欲哭无泪,“大人,全天下用的都是这种盐,咱们不用这盐用什么啊?”

孙吉:“……”

孙吉很愤怒,“……难道就没有别的盐了吗?!”

管家眼睛一亮,“大人,坊间倒是有消息,说幽州有一种细盐,洁白似雪,不含一丝苦味,对人不仅无害,而且还可以补充身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对身体有莫大的好处!”

“而且价格也不贵呢!已经有不少盐商都去幽州买盐了,不如我们也让人去弄些盐回来?”

幽州?

我信了你的邪!

孙吉脸色顿时黑如锅底,这要不是秦隽的把戏,他把头割下来当球踢!

管家不明所以,还在卖力地推广。

“老奴听闻洛阳不少官员都让人去幽州买盐了,实在是那粗盐的效果太可怕……”

啪!!!

孙吉猛地一拍桌子,“住嘴!”

他咬牙切齿,“休要再提什么粗盐细盐!这一切都只是秦隽那小子的阴谋!骗得就是你们这些人!”

管家吓得连忙跪在地上,“是,是,老奴愚笨,老奴该死,老奴再也不提了!”

孙吉冷哼一声,拿起筷子准备吃饭,他心想,他就是吃盐吃死,死外边,从洛阳城楼跳下去,都不会上秦隽的当!

……

拿着筷子盯了好一会儿,脑子里不断浮现坊间传闻。

不孕不育长不高……

夭折中风死得早……死得早……

“来人!去幽州弄些细盐回来!本官倒要看看,这所谓细盐究竟是何东西!”

89 第89章

◎粗盐细盐之战,胜券在握◎

底层百姓容易偏听偏信, 可是上面的人却不会轻易相信这种虚无缥缈的话术,各大盐商也不可能放任流言传播。

他们卖的盐都是这种盐,全天下人吃的都是这种盐, 怎么就一夜之间变成粗盐了?

要是这么传下去,他们的生意还做不做了?

于是在盐商们的努力下,流言短暂地发酵之后, 很快有人反应过来, 表示是有人故意造谣,压根就没有所谓的细盐。

人们将信将疑之际, 有一盐商带着从幽州买来的细盐来到了中原的一座大城。

这盐商是个机灵的,知道如何才能引起人们心里的震撼。

直接店门打开,在门口摆了两大缸盐。

一缸盐是平日里卖的那种,色泽泛黄、大小颗粒不均匀,另一缸则是传闻里的细盐,细腻均匀,洁净似新雪。

注意到动静过来围观的百姓们震惊不已, 以往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但现在一对比, 那差距可真是太大了!

粗盐、粗盐,这么一看, 果真太粗糙了些!

盐商得意道, “这可是我亲自去幽州买来的细盐,真真是尝过了细盐, 才知道以前那粗盐有多涩!”

人群一片哗然,“这就是传说中的细盐啊!看着就不一般!”

盐商站在人群里, 语带得意地介绍着细盐的诸多好处, 将细盐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 百姓们也被他说得心动不已。

不久许多收到消息的达官贵人也派了家仆过来看看情况,有家仆见这盐商喋喋不休、众星拱月出尽了风头,始终不提如何买盐,不由得有些不耐烦了。

“行了行了,你纵然吹得天花乱坠,不让我们凑近了看,该不会是骗我们的吧!”

人们回头一看,有人就认出来了这家仆。

“是太守大人府上的刘管事!”

“连太守大人都对这细盐感兴趣了?”

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了刘管事出头,越来越多人吵着要凑近去看看新盐。

盐商见状也不磨蹭,“好,我这盐既然拿出来了,那就是要卖的,既然大家都这么好奇,那我就大方一把,许乡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