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水 作品

分卷阅读168

厂改造或者重铸。

而后又设置了数个大型军区,分别是位于渔阳的玄甲军区,位于右北平的靖安军区,位于代郡的飞羽军区,位于辽西的定北军区。

且从即日起,由几大军区牵头,幽州境内全面剿匪。

若是迫于生计落草为寇,自觉非大奸大恶之人,便可以到官府自首。

只要核实过没有问题,就能重入户籍,服役后往日罪孽一笔勾销,武艺出众或有一技之长者,甚至还有可能破格授官。

若是负隅顽抗或者死心不改,则是直接踏平,定罪后被派去各地挖矿服役。

此令一出,不少人潸然泪下。

昔年,钱淳静发兵攻打乌桓,大败而归,除去战死的和被俘虏的人,有很多侥幸活下来的人不敢回乡,便落了草为寇。

因为当时军队被乌桓人冲散后,大伙儿都拼命逃跑,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再回头了。

若是回乡,便说明自己当了逃兵,要被官府抓走的,可若是在外躲着,倒是能被算为战死,家里还能得到些微抚恤金。

所以这些人大多寻了隐蔽的山野躲了起来,成了匪寇。

这么多年,有家不敢回,漂泊在外,心里是无尽的懊恼与苦痛。

还有那些被贪官欺压而落草,迫于生计而落草的,早就过够了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

如今听说官府发的布告,一个个惊喜不已,不少人都前往了官府设置的招安处自首。

核实过后当真有不少人被送回了原籍,还有几个因为武艺尤为出众,被破格招入了军中。

一夕游子归乡,家家喜极而泣,对于秦隽这位新任州牧也爱戴到了极点。

等事情全都吩咐下去,时光倏忽而逝,就到了四月末。

洛阳收到了由秦隽送来的奏表,朝中上下心思各异。

秦隽那小子,他们都是知道的。

去年夏天的时候这小子干了一番大事业,一介白丁收复了长安,有关他的诗文可是四海传颂。

不过大家都以为他会在朝中任职,成为年轻一代栋梁人物,可是谁知,朝中权贵嫉妒贤才,居然把人给发配去了边远的渔阳!

没错,发配,在许多人眼中,秦隽去渔阳这种偏僻穷苦地,那与发配无异。

坊间学子俱是愤慨极了,纷纷写诗作赋把朝中主事者骂了个狗血淋头。

孙吉被喷后暗恨不已,觉得秦隽走了都还能给他找麻烦,又气又怒。

但是他与薛家、宦官、保皇党争得如火如荼,根本没心思管其他的,所以一直没怎么关注秦隽。

而朝廷也是风云变幻不休,早先还有人对秦隽的遭遇叹息同情,时间一久,事情一多,也就渐渐淡忘了。

今春岁首之日,皇帝特意从闭关的道观里出来,欲借祭天大典祈求飞升之法,结果孙吉带刀入场,大摇大摆毫不把皇帝的脸当脸。

这事一出,因年节短暂安静了一段时间的朝廷又再次风云涌动起来。

朝中保皇党将卫家的卫琅推上了司州主事者之位,皇帝也难得硬气一把,按旧制,封了卫琅为司州刺史。

从而引起了更大范围的惊涛骇浪,各党派争权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谁也没想到,这个节骨眼上,这个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名字,又重新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里。

孙吉小拇指掏了掏耳朵,一脸的不可置信,“你说啥?”

下属战战兢兢,声音越来越小了。

“幽州州牧钱淳静上表言自己无德无才,不堪重用,且病体不支,欲让位于渔阳太守秦隽。”

孙吉气得把下属们昨日献上来的美丽玻璃摆件都给砸了,看得几个下属肉疼不已。

可是也没人敢触孙吉霉头。

一片死寂里,有人先开口了。

“之前从未听说过大人与秦隽有怨,只是一个小小的秦隽,还未及冠的少年纵有几分虚名,也碍不到大人的事。”

这人叫钟睦,是孙吉最信任的幕僚,他的话孙吉向来会听几分。

“属下想不通,大人为何大动肝火。”

孙吉看说话的是钟睦,火气稍微降了些,但语气还是很不好。

“你懂什么!本官就是看不惯那小子!”

孙吉气冲冲的,谁说秦隽和他无怨?从秦隽抢先收复了长安,抢了他的功劳之时,这梁子就已经结下了!

而且也正是他把秦隽发配去渔阳的,本想着把秦隽困死在那穷苦之地,再去升迁的机会,谁知一年不到,他就能升州牧!

可面对下属们的疑惑,孙吉无法解释,总不能说他一直嫉妒秦隽坏了他的事吧?

更不能说,他偷鸡不成蚀把米,把秦隽送成了州牧吧?

孙吉咬了咬牙,“总之,本官不同意,他休想当什么州牧!”

“这……”

下属面露为难。

孙吉:“怎么?”

下属忍不住低下头,不敢看孙吉的脸色。

“自先帝驾崩之后,十几年来,朝廷对地方的管束越发松懈,这些地方州牧向来不把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