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
这种刺骨风寒了,他裹上徐靖给准备的厚裘衣, 外面则是披着严实挡风的貂裘,手上再揣一个小暖炉,勉强能出门了。
徐靖看他苦哈哈的模样, 忍不住道, “我让人备了一件更厚的狐裘,过几日应该就能送来了。”
秦隽忍不住问, “师兄,明年开春,你的商队要去西域吗?”
“怎么?”
“我听闻天竺等地有一种植物叫做棉花,花苞是绒绒的白色棉毛,可以用来制作冬衣,想去寻一些过来种植。”
徐靖闻言,不禁有些无奈又好笑地看了他一眼, “你说得这棉花,何须去西域寻找, 文帝顺德年间,琼山有部落曾将此花作为贡品献上, 长安的珍植园里就有。”
秦隽瞪大眼, “百年前就有了?那为何我从未听说过?”
“你说的制冬衣,之前从未听说过, 此花百年来在珍植园中当奇花养着,鲜少有人知道, 你没听过也正常, 如今朝廷迁都洛阳, 长安珍植园无人在意,你若想要,让人取来便是。”
听了徐靖的话,秦隽心里一琢磨,就觉得这个什么长安珍植园还真的很有必要去一趟。
若不是今日问了一句,他还不知道棉花长安就有,如此看来或许还有许多漏网之鱼,不如派人去长安珍植园里好好搜罗一番,兴许有很多意外收获。
提到长安,徐靖忽然想起一件事,“阿隽,我听说你先前去洛阳时与卫瑾弘交好?”
卫琅?
不知道徐靖为何突然这么问,秦隽有些奇怪,“不错,瑾弘为人谦和有礼,性子温柔体贴,我与他虽只相识几日,但却是好友。”
上个月卫琅还给他写信了呢,对秦隽的处境很是担忧,甚至还想来渔阳看他呢。
不过秦隽一直有注意洛阳那边的消息,知道卫氏有意推举卫琅入仕,想来他应该正忙着呢,秦隽自然不能同意让他这个节骨眼上过来,耽误了朋友的前程。
徐靖蹙起眉,“裴云焕数日前来信时透露,孙吉有意废现豫州牧,自己上任,同时兼任司州牧,朝中老臣坚决反对,与卫氏一族有意扶卫瑾弘为新司州牧,现在两方还在拉扯。”
这话信息量太大,秦隽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险些跳起来。
“这帮老顽固,这不是要推瑾弘去当炮灰吗?”
裴璨,字云焕,出身河内世族,现任朝廷黄门侍郎,徐靖早年曾离家游学,与裴璨相识,二人乃是八拜之交,之前秦隽去洛阳时,就是他引秦隽入世家圈子,结交人脉。
想到裴璨的社交能力和他广泛的消息来源渠道,秦隽一点也不怀疑他的吃瓜能力,这事八成是假不了。
但这事要是真的,秦隽就忍不住为卫琅担心,大权在握的孙吉和忠于朝廷的老臣之间博弈,把卫琅一个刚及冠的新丁扯进去,还是司州州牧这样要紧的大肥肉,这明摆着是要送人当炮灰啊。
“卫氏一族为什么也要淌这趟浑水,若是不成,瑾弘也得罪了孙吉,必是孙吉眼中钉,若是成了,那便是无休止的争斗了。”
秦隽开始找笔墨,“我要给瑾弘写封信问问,要他好好想想才是。”
徐靖伸手拦住他,“或许是他自己的考量呢?阿隽,卫瑾弘性格再温柔体贴,他也是卫氏这一代最出色的子弟,不容轻视。”
秦隽动作一顿,忽然想起他来渔阳时对方劝他,或许在对方看来这个决定并不理智,但是却是他再三考虑的结果,现在反过来,他又如何能肯定对方真实的想法呢?
“师兄你说得对,”秦隽沉吟片刻,“不过我还是得写封信问问,唔,出于朋友的关怀。”
午膳后,小窑场那里送来了昨天烧的玻璃,白瓷还在烧制中,可玻璃昨晚就已经成型了。
昨天一共烧了二十来块玻璃,控制变量法用的都是不同的配方,送来这一块显然是品相最好的那块。
还挺大的一整块平面玻璃,比秦隽想得要好很多,透明色调,有一点点偏绿,边缘处有几个小气泡,但是整体看起来还不错。
这块玻璃约莫有一指厚,长宽皆是一米,秦隽举着玻璃走到窗边,拿着比划了几下,含笑道,“等什么时候调制出了完全透明的玻璃,就可以用上玻璃窗了。”
“玻璃窗?”
徐靖若有所思,现在的人们都用绢布糊窗,他们徐氏商行就有一种薄绢,触手柔软,日光透过绢纱之后便是一层淡淡的暖色,阻风但不阻光,世家贵族们皆是以大价钱买了制作窗纱,一匹百金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若是以此玻璃为窗,徐靖可以想象到届时房间会多么宽敞明亮。
徐靖是旁观了制玻璃的全过程的,他知道玻璃不仅可以制成这种平板状,还可以制作成许多种形状,全新的、稀有的、清透胜琉璃的东西,只要能好好利用,就会是席卷中原世族的新一代奢侈品。
这世上的大多数钱财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若有此物在手,有的是富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