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水 作品

分卷阅读120

但是秦隽这么一说,几人思路打开,觉得可行,迫不及待就想试一试。

炼铁厂昨天开工,还没有正式开始,但因为使用的是秦隽给出的图纸修建的炼铁炉,铁匠们不太熟悉,昨天只是试炉,所以倒是有一些矿渣,秦隽直接就让人运来了这里。

秦隽大手一挥,“材料都在那里了,你们去试吧,记得多设几组对照组,一定要确定好最佳比例。”

几个老工匠纷纷拍着胸膛让秦隽放心,话都顾不得多说就迫不及待跑去试验了。

水泥这类东西,秦隽知道理论的烧制方法,但是很难确定实践中的每样材料的比例和烧制时间,小东西他可以自己研究打发时间,这种更加耗时耗力的事情,不如让专业人士去做。

省时省事,只需要给钱就行。

几个老工匠去反复实验了,秦隽带着人在石灰石场里巡视了一圈就回了县城休息。

穿过山林时看到有人打猎,他见状,想起自己琢磨着想要设计出一种弩箭,但是他对方面属于是知道但不了解,已经思考了好几天,也只试着画出了一些雏形。

秦隽灵机一动,这些不确定的事情他完全可以找专业的人去做,他只提供灵感就可以,比如隐居山上的公输慈,他可是百年来最杰出的机关术大师,让他改造弓弩图纸应该不在话下吧。

这个想法一出,秦隽立刻让大家加速回县城,他到了县城之后就火速把研究了数日的弓弩图纸最终版画下来,并随信一封附上自己对于弓弩的构想和需求,狠狠夸赞了一番公输慈之后,图穷匕见表示希望对方可以帮忙修改一下。

“把信快马加鞭给公输先生送去,记得态度一定要诚恳恭敬。”

“是!”

秦隽又叫住护卫,“且慢,你先回庄子一趟,带几套牙具和花露,再带一些鸡鸭鱼肉,一起送去。”

护卫走后秦隽坐在窗前往外看,心思逐渐飘远,公输慈的事情他已经让人打听清楚了,本想着等打探完之后对症下药把老先生请下山的,没想到打探完了反而觉得没可能了。

公输慈年少成名,精通机关术,但因为张狂的性格和毫无遮拦的嘴得罪了不少人。

师门接下为先帝修陵寝机关的皇命,但狡兔死,走狗烹,帝陵修好之后为防止机关情况泄露,所有参与的机关大师全都被处死,唯独公输慈因未接皇命而免于一死,自此公输慈宣布至死不再为皇室驱策。

后来他收了几名弟子,却被小徒弟指控他与当时的谋反失败被诛杀的赵王有勾结,人证物证俱在,公输慈百口莫辩,被判斩首,门下其余几名弟子四处奔走求情,但全都被连坐。

后来才知是先帝的陵寝出了问题,但当年的匠师全都被处死,只有公输慈活着,故设此计。公输慈不忍看几名弟子与他一同赴死,就接下了重修帝陵的任务,一修十六年,出来后方知沧海桑田,故人皆殁,他主动屈膝想要救下的徒弟们早在十六年前就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据说是遭了山匪,谁知道呢。

公输慈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很多人都以为他也死了,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他就隐居在渔阳的一座矮山上。

秦隽觉得这仇这恨,公输慈估计厌恶极了官府,估摸是不愿意再与当权者合作。

哎,且送信过去试试吧,公输慈不下山没关系,在山上改改图纸什么的也挺好。

第三日的下午,几个老工匠那边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已经摸索出来水泥的最佳配方和比例。

秦隽惊喜不已,亲自检查过水泥的硬度各方面都没有问题,当即命人开始在铁矿场大规模烧制水泥。

石灰场这边把石灰和粘土烧好送去铁矿区,配合矿区的炼铁残渣烧制水泥,尽快开始。

他今冬准备修城墙,修补过后再用水泥将渔阳大小城邑的城墙都糊上一遍,顺便把城中街道修成水泥路。

要知道现在渔阳也只有一条主干道是铺了青砖的,其余的路都还是土路,刮风天灰尘四处飘,下个雨泥泞得无处下脚,有碍观瞻就算了,日常生活也不方便,不如修成水泥路,虽然不如青石板路古朴漂亮,但是便宜又结实啊。

除了糊墙和修路,还有军区的练武场、巡逻岗哨等,秦隽准备一律使用水泥修建,整洁又结实漂亮。

于是修厂子招工过去没几天,渔阳百姓就发现官署那边又多了一个招水泥工的告示。

百姓们神色迷茫地看着告示,心想,难道是人手不够要扩招了吗?

有一识字的好事青年拎着酒卖关子,“你们可想错了,这次啊,不是招短期民工的!”

“不是民工,那是什么?”

“这次啊,可是招的长期工呢!要力气大有耐心,工钱月结,每月600钱到800钱不等,包三餐和住宿,每七日休息一日,可回家探亲,嘿,这待遇可不错,伙计们,你们可要努把力咯!”

百姓们议论纷纷,“一个月五百钱,这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