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
使伤口快速结痂并起到消毒效果。
可事实是许多人还没撑到烙铁消毒起效就痛楚难忍而死了。
他手底下兵多, 当今天下又是这么个局势,谁也不知道还能有几天安稳日子,一旦乱起来了,开战不可避免。
而在战场上医疗条件则尤其恶劣,大部分伤兵都不是死于外伤,而是死于伤口感染引起的发热。
但战况紧急时,医官无暇顾及太多人,只有将领能得到简单的伤口处理,然后,烙铁消毒,普通士兵基本是直接烙铁消毒,生死全由天命,但能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这种情况即使是最为高明的医者也无能无力,伤口感染、发热已经成了死亡的预兆。
这种情况让秦隽感到揪心,但他不通医术,军医的培养又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思来想去先把医用酒精弄出来,将士们要是有个受伤的也好及时消毒,只要避免感染,存活的概率总是提高了大半。
除了要制医用酒精,就是要酿制一批真正的“烈酒”。
在寒冷的北方,没有什么比冬季的一樽烈酒更能暖和人了。
一口烈酒下肚,五脏六腑都跟着烧起来,脸颊烧红的同时,心里也跟着火热起来,即使神志会变得恍惚,可那总比冷死在冰天雪地里要好。
现在已经十月了,过不了多久,天气就会彻底冷下来,那时候也就是这批酒彻底流入市场的时候了。
他要胡人倾家荡产来买。
正因这两层打算,秦隽才特意把蒸馏工坊和酒坊设置在庄园深处,重兵把守,只有完全知根知底的自己人才可以接触到。
肥皂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秦隽又琢磨着想做一套牙刷牙膏出来。
虽然说吧,这十八年来他已经习惯了用柳条刷牙,但是肥皂都要做了,何不把其他的洗护必备物品做出来呢?
牙刷就比较好做了,无非就是以骨、木、竹之类的材料制作牙刷柄,钻上小孔,刷毛的话,单纯以猪鬃毛来做有些太硬了,所以秦隽决定用马毛、山羊毛、獾毛混合,配比出合适的柔软度,炮制之后裁剪整齐,最后固定在刷柄上即可。
总的来说不是很难,秦隽直接把制作方法说明清楚交给了工匠。
考虑到有人喜欢软毛有人喜欢硬毛,秦隽让工匠做了不少种类,有柔软些的,也有硬一些的。
工匠效率很高,没几天就把东西交给了秦隽,秦隽检查过后觉得还不错,刷毛比较牢固,刷柄是以打磨光滑的竹子为柄,虽然不能跟后世的牙刷相比,可是以现在工艺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牙刷的问题解决之后,就是制作牙膏了。
这个秦隽准备亲自带人去做,主要是一些材料的配方比例他并不确定,若想要大规模生产,必须要调配出合适的比例。
于是秦隽又抽了一个没事的下午开始在庄园里倒腾牙膏。
科技条件有限,秦隽琢磨着也不必太麻烦,简易版就可以。
制作简易的牙膏其实并不复杂,要有一种摩擦剂,比如碳粉或者轻式碳酸钙,一种粘合剂,比如甘油,再加一些改善口感的芳香剂,比如薄荷,再加入金银花、丁香、茯苓之类的中药磨成粉达到消炎抗菌、清新口气作用。
不过这次工匠们都赶着桂花未落时提取足够的精油,大工坊则是在制蒸馏酒,以及提取酒精。
做点牙膏而已,秦隽不想兴师动众,就带了一些护卫自己开始做了。
手底下圈着石灰场,所以秦隽选择了轻质碳酸钙作为摩擦剂。
轻质碳酸钙的制作其实很容易,石灰水煅烧获得生石灰,生石灰加水获得熟石灰,往熟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形成的沉淀物就是轻质碳酸钙,将沉淀物烘干重新碾碎,就可以备用了。
至于甘油,碱水加油脂加热,几个护卫轮流搅拌,皂化反应后分离出上层透明油状物就是甘油了。
之后在口味的选择上,秦隽选择了薄荷和葡萄这两种。
选薄荷因为他是坚定的薄荷党,至于葡萄嘛,这种水果两百年前从西域传入中原,秦隽前不久为了酿葡萄酒所以购置了一大批,当下正好就有,倒不必费心寻其他水果了。
还有一些中草药研磨成粉,所有材料在一起搅拌,放阴凉处冷藏一段时间就可以了。
同样是考虑到材料配比的问题,秦隽设置了十几个对照组。
不过牙膏不同于肥皂,制作完成之后要不了太长时间就可以使用,不必等待一个月那么久,所以秦隽掐着时间到小半个时辰,就发现几十个小木碗里的牙膏已经是粘稠膏状,可以开始使用。
他当场叫了一队约莫十几个护卫开始现场刷牙,对照组都要刷一遍,并且给出评价,吴秀在一边默默记录,以便总结出最佳配比。
说实话护卫们一开始看到木盒里奇怪的粘稠物时心里是下意识拒绝的,并且有种恍惚原来公子指挥他们做得那些奇奇怪怪的事最后做出来的东西长这样啊。
但是他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