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
“公子,我们要不要……”
他担心孙家扳不倒薛家,薛丞相秋后算账会找到自家公子头上。
秦隽摇摇头,“不用担心,垂死挣扎而已,最多半个月,薛家必败。”
现在薛家还有余力挣扎,无非是借着这些年收拢的势力,以及薛皇后的苦肉计,可是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洛阳城里最有话语权的是孙太尉。
从孙太尉掌控三万守军的时候,这场斗争的结局就定了。
何况,薛家叛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这是薛皇后再撞柱多少次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陆舟闻言放下心来,公子说半个月,那就是半个月,薛家跑不了。
这时,队首的秦一忽然骑马折返。
“公子,前方有一队人马,是史太守,想要见公子。”
秦隽沉吟,“史太守,他这时候过来,是有什么事?罢了,我便去见见他吧。”
武陵太守史廉,字德清,是他师父的门生,这些年逢年过节就会去庄子上看他师父,还常常给他和师兄带礼物。
他回来这么多天没来,反而拦在小路上要见他,这意思很明显了,不想让人知道他们见过。
秦隽漫不经心地想着,随手掀开车帘带着陆舟和韩翼去林子里见史廉。
史廉看到秦隽过来,大笑着走上前,“阿隽,年纪轻轻就成了一方太守,前途无量啊!”
秦隽笑道,“史太守说笑了,我一毛头小子,要学习的地方多着呢。”
“对了,不知史太守特意在这里见我,所为何事?”
秦隽问得很直接,史廉也知道恩师这个小弟子的性格,于是也没有绕弯子。
“先生于我有授业之恩,我特意拦在这里,正是有些消息想提醒阿隽。”
史廉看了少年一眼,眼神似赞叹似钦佩。
“据我所知,你在洛阳时有不少人意欲招揽你,杨宽也是其中之一,但你都没有同意,而是直接去渔阳,本来这也没什么,但前些日子你在凉州的动作并未刻意隐瞒,不少人都已经收到消息了。”
秦隽颔首,“毕竟有些事情瞒不过去,即便我装装样子,旁人也不会信。”
比如那些物资,他说自己没拿,也没有人相信呀。
他要带着骑兵去渔阳,骑兵总不能是凭空冒出来的吧,那可是四千人,一路上藏不住的,不如光明正大摆出来,旁人有什么心思,也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
史廉道,“这倒是,不过你这样,却是惹得一些人心里不舒服了,等你到了渔阳那边,他们可能会做些小动作。”
毕竟那几万凉州军,谁不眼红?数千车物资,谁不心动?
现在都被秦隽给收了,有些人心里能舒服才怪。
秦隽若有所思,他其实心里有预料到,但是吧,他在洛阳拒绝那些人招揽的时候,就已经得罪他们了,只能说这都是避不开的事。
不过史廉还特意来提醒他,这个人情他得承。
史廉特意提醒道,“渔阳毕竟偏远,旁人即使有心也未必能做什么,但是幽州牧钱淳静,此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你且多加注意。”
秦隽笑了,“好,多谢史太守提醒,我会有所防备的。”
怎么说呢,钱淳静惦记他,他也很惦记钱淳静呢。
毕竟当初选渔阳,就是看重了一点:幽州牧钱淳静心狠手辣但体弱年老,最适合“突然暴毙”。
还是那句话,一郡之太守,终究居于人下,一州之州牧,才是天高任鸟飞。
41 第41章
◎初入渔阳,但预见到了未来的忙碌生活……◎
车队不紧不慢地前行, 终于在二十余天后进入了渔阳境内。
而韩锐所带领的飞羽营和剩余的四百多第一军也在渔阳境内等候了好几天,他们从凉州一路来此,押送着数千车的物资。
途中韩锐一直提着口气, 特意避开了豫州、兖州、冀州等强大州郡,小心地从凉州边郡自并州绕路过来,生怕诸侯中有人会对他们下手。
毕竟数千车物资, 这可是一块大肥肉啊。
好在他们选择绕路是正确的, 不仅成功避开了各路诸侯,还在路过并州时顺手端了几伙利欲熏心对他们下手的山贼, 又缴获了几百车物资,到渔阳时车队又变长了许多。
与秦隽汇合后,飞羽营便不远不近地跟在了车队后面,使原本就无人敢靠近的车队显得越发不好惹,有些蠢蠢欲动的山匪退避三舍,普通百姓更是低着头不敢靠近。
秦隽拉开车帘,通过马车的小窗去看沿途的风景。
渔阳与渤海毗邻, 但却比渤海荒芜许多。
或许是因为渤海太守杨述是个勤政爱民的,而渔阳, 实际上已经一两年没有太守了。
路过渔阳一个又一个的县城和村庄,秦隽发现许多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比如最严峻的一点, 人口流失。
不少村庄都只剩下老人小孩, 即使是县城也并不热闹,落后的茅草屋和破败的城墙说明当地的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