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水 作品

分卷阅读12

与都城失守相比,赵玄便显得无关轻重了,没人顾得上这边,他正好可以回去。

此时凉州兵权显得尤为重要了,不只是为了赵玄一家,更是为了关中千千万万百姓。

秦隽目光坚定,“就现在,你西去凉州,整顿兵马,截断胡人退路,我前往高邑求援,冀州牧窦昌手里有兵,我会尽力说服他出兵。”

赵玄明白他的意思,这也正是他所想的,“我即刻出发,秦兄,多保重。”

情况紧急,大家都不想耽误,陆舟等人很快把东西收拾妥当,只等出发,赵玄也点了自己的十几名亲信,准备前去凉州。

秦隽看了眼紧张的不敢说话的赵津,府里气氛沉重,他自觉有大事发生,一直活泼的性子也安静了下来。

“小侄子一个人在河间郡没问题吗?”秦隽问赵玄,“要不然我让人送他去武陵?”

赵玄当然同意,“这样也好,有燕老看着他,我也安心些。”

赵津:“……”

有点失望,他其实也想去凉州,像祖父、父亲、大哥一样上战场杀敌,而不是一个人留在家。

但大哥以前都不同意,现在肯定更不会同意,算了,武陵就武陵吧,怎么说也比河间好。

和赵玄分开后,秦隽分了六个护卫出来,让他们和赵玄安排的亲兵一起,带赵津回武陵,嘱咐他们见机行事,路上小心,务必要把赵津平安送去翠微山庄。

赵玄放心把弟弟交给他,说明他已经信任秦隽,秦隽自然不会叫他失望。

而后秦隽自己则带着陆舟和一帆风顺四个护卫,六人直奔高邑。

天下州郡,掌兵者不止冀州窦昌一人,但他是最合适的一个。

一来是冀州离长安很近,发兵方便,不至于耽误太久。

二来则是窦昌本人秦隽更有把握说服。

窦昌,字秉德,出身豪族窦氏,手里有钱有兵,但生活奢靡,平生最好享乐,别人送他礼物基本上来者不拒,只要让他高兴了,别说借兵,直接表一个太守之职都有可能。

秦隽琢磨着,做几个礼物让窦昌小小惊艳一把,还是不在话下的。

另外窦昌性格骄傲,好大喜功,容易被手下人撺掇拱火,简而言之就是有智商,但不多。

秦隽就喜欢结交(忽悠)这种人。

快到高邑时,护卫秦一上前禀报,“公子,前方驿馆有人,看那徽印,是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

秦隽连着一日赶路,正精神不振呢,听到秦一的话倒是来了一点精神。

他下意识摸了摸脖子上挂着的玉佩,“清河崔氏的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算了,与他又没什么关系。

秦隽这么一想,又放松下精神,懒洋洋的骑在马上不想思考了。

秦一了然,这就是正常去驿站休整的意思了。

几人到了驿站,护卫秦一把马牵去喂食,其他人就跟着秦隽进了驿站,他们要连夜赶路,并不打算在此住宿,因此就随意在大堂里寻了张桌子坐下。

陆舟看秦隽有些疲惫,想到这山野驿站恐怕没什么好吃的,便低声问,“不如属下去借用后厨做些菜?”

秦隽有些意动,但还是摇摇头,“不必了,出门在外,没那么讲究。”

大家都是一样的赶路劳累,他还要陆舟去给他做饭,实在没道理,再想到那些被胡人烧杀掳掠的老百姓,他哪还吃得下饭。

秦隽不同意,陆舟只好作罢,他知道公子很忧心关中形势,若不是需要喂马,他们甚至不会在驿站停留。

等到了高邑,去寻些地方吃食给公子吧,他向来喜欢那些。

在驿站随意吃了些东西,马还没喂好,秦隽就坐在那琢磨要如何接近窦昌,好说服他出兵。

秦隽心累,虽然在荆州他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名士,但以前只顾着招猫逗狗、四处搞事,从来没有想过走仕途,要是他身上有个一官半职,做事就方便多了。

不像现在,他手底下没兵没将没谋士,想做什么都要自己筹谋。

就连窦昌,秦隽不觉得说服他有什么难处,可窦昌手底下的谋士们未必好说话,秦隽还得做好一个个攻克的准备。

要是他手底下有个能舌战群儒的诸葛亮就好了。

“唉。”

陆舟见秦隽表情一变再变,唉声叹气的,踌躇片刻问,“公子何事烦扰?”

秦隽幽幽道,“我想当官了。”

这话说的没头没尾,但陆舟倒是松了口气,当官而已,于其他人难,于他家公子却简单。

“公子才华横溢、功高望重,想入仕易如反掌。”

陆舟并非无脑恭维,而是实话实说,大周没有特别完备的官吏选拔制度,只要有名望,有人举荐,那就能当官。

秦隽幼年随燕老到武陵隐居,自小聪慧早有神童之名,在书院读书的那几年广交好友,名气日增。后来朝廷赋税越发苛刻,秦隽又研究出酿酒新法无偿教与武陵百姓,将武陵桃花酒名声推广天下,百姓们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