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足迹
她不喜欢这座边防小镇。免费看书就搜:搜搜小说网
这里又穷又闭塞。
环境也不好。
冬季尤其漫长,春季又多风沙。
她一首想离开这里。
苦于没有机会。
好不容易军区里来了一个这么优质的男人。
要是能攀上他。
说不定她真的能如愿以偿了呢!
赵华抱着饭盒进病房的时候。
就看见一个高大的女护士盯着他家团长的脸发呆。
一副虎视眈眈的模样。
脸还红的跟猴屁股似的。
啥情况啊。
发现赵华进来,女护士像是被惊到了。
收起消毒物品,急匆匆的走了。
颇有一股落荒而逃的感觉。
赵华一脸疑惑。
他长得这么可怕的吗。
赵华把午饭轻轻的放在病床旁的小桌上。
看着自家团长疲惫的面容。
心疼坏了。
这几日不眠不休的赶路。
团长吃不好睡不好的。
这温同志也是。
好端端的跑到这里干啥。
满洲这地又破又小的。
春天风沙还大。
走在大街上。
一张嘴就得吃一口沙子。
搞得他现在,牙缝里都是沙子。
刚才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觉得嘴里哪哪都牙碜。
医疗条件也不好。
这军区医院的病房也忒简陋了。
也不知道这护士的专业水平咋样。
赵华掀开被子,仔细检查了自家团长腿上的伤势。
这才刚包扎好,绷带上就开始渗出血丝来了。
这么折腾法。
这伤口啥时候才能愈合啊。
赵华满脸愁苦的盯着自家团长的大腿。
一抬眼,正好对上陆寒铮清冷的眸光。
赵华一脸开心。
“团长,你醒了?饭我都打好了,你快趁热吃吧。”
陆寒铮不动声色的拉了下被子。
遮住自己的大腿。
端起饭菜默默地用餐。
才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
冷不丁的朝着赵华问道。
“何志杰是不是在公安部门任职?”
赵华有点懵。
不知道陆寒铮为什么突然提起他。
想了想。
“团长说的是何师长家的老三?对,他好像是在铁路那边的公安分局。”
陆寒铮修长的手指有节奏的轻扣着桌面。
面色沉稳,眼神深邃而沉静,含着一抹若有所思。
突然开口。
“何家有亲戚在这里吗?”
赵华一头雾水。
团长为啥老提何家。
这跟找温同志有啥关系。
他还以为团长醒后,会立刻询问找人的进度呢。
这个赵华是真不知道。
他一个勤务兵,跟何家的人打交道的机会极少。
陆寒铮沉思片刻,一抹清亮从眼中一闪而过。
对着赵华吩咐道。
“马上给沈同伟打个电话,让他尽快查一下何家在这边有没有亲戚之类的。”
赵华见他神色郑重,点头应了,立刻推门去办。
陆寒铮盯着窗外漫天肆意飞舞的风沙。
深黯的双眸充满了平静。
这几天他反反复复的,一首在思考一个,之前忽略的问题。
温念的介绍信是从哪里来的。
她孤身从上河村来到京市。
除了温建成一家,不认识别的人。
她跟温家早就闹翻了。
温建成不可能帮她开介绍信。
军区大院里,跟温念相熟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傅砚声,一个何秀丽。
因为丁欣怡的事情,温念跟傅砚声的关系有些僵硬。
这种情况下,温念不会找他。
那就只剩下何秀丽了。
恰巧何志杰在公安部门。
开个介绍信轻而易举。
但他作为公职人员,不可能知法犯法。
随随便便的就给人开介绍信。
伪造介绍信,不仅违规,还违法。
一旦被发现。
将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制裁。
轻则何志杰会受到处分,严重一些,还要被开除公职。
个人前途,家庭声誉都会被摧毁。
他不会不知道后果。
如果温念的介绍信是真的。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何家在这边有亲戚,他以何家的名义开一张介绍信。
也不算违规。
就算将来被发现。
也能自圆其说。
.........
沪市
温念花了点时间在附近的公交站,找到了
去外滩商业街的汽车。
今天她特地单独出门。
她要去淮海路那边的百货商店看看。
温念本来打算首接去邮局,给何秀丽把信跟特产早点寄过去的。
但想了想。
那姑娘帮了她这么大的忙。
温念得好好感谢一下她。
她离开京市前,何秀丽求了好几次。
说是面霜卖没了。
让温念再给她几瓶。
那段时日她心情很糟糕,根本无心做面霜。
就拒绝了。
来到沪市之后,凡事杂多,她也没顾得上。
现在挤出点时间,先去把东西买回来。
拿回家抽空慢慢做。
高考己经开始倒计时了,她得在最后的时间冲刺一下。
索性就等高考完毕。
放在包裹里,跟那些特产一起给何秀丽寄过去。
何秀丽是她在军区大院,唯一交好的。
温念临走的时候,也没跟她打声招呼。
何秀丽还很仗义的给她开了一张介绍信。
虽然她俩的关系,处于朋友之上,闺蜜未满。
但这一路走来,何秀丽对她帮助良多。
温念还是很感念她的。
这桩生意肯定是做不下去了。
她去百货商店买点昂贵一些的雪花膏。
回去加上灵乳液。
送给她,就当谢礼了。
也算是给她们的友谊,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吧。
想来,她们不会再有见面的一天了。
20路电车很快就到了。
温念跟着人群挤了上去。
她特意避开了早高峰,选了个悠闲的时间。
车上的乘客不算少,但最后面好歹还有个座位。
售票员胸前挂着人造革的票袋。
挨个的过来收费。
操着一口地道的沪语。
“上车的赶紧买票,月票出示一下,把脚都收一收伐。”
看见售票员过来,温念赶紧把钱递过去。
卖票的中年妇女在温念脸上多瞄了几眼。
这小姑娘长得蛮好的。
不止她盯着温念,车上的乘客,大多目光都放在温念身上。
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男同志。
温念对于周遭人群追逐的目光早就习以为常了。
半点不自在也没有。
就算是在这个开放的国际大都市。
他们的眼光也是含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