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就知道没好事
陈秋微也是一脸喜气,她就说嘛,只要见着人,不可能不动心。免费看书就搜:你阅读
她一把拽过温念,推到中年妇女面前。
“念念啊,这是钢厂的李主任,这是郑嘉和郑同志。”
李冬红亲热的拉着温念的手,嘴上开始夸赞。
“你是温念吧,早就听你妈说过,文静乖巧懂事,没想到长得还这么好。”
温念皱了皱眉,试图甩开她的手。
面无表情的打了个招呼。
“李主任好。”
“哎呀,叫什么主任,太见外了,我跟你妈是好朋友,又是同事,叫我李阿姨就行。”
李冬红自来熟的挽着温念,走到郑嘉和跟前。
“这是我那不成器的小儿子,在钢厂也就混了个小主管,正好你俩年龄相当,年轻人在一起也有共同语言,你们在一块说说话。”
李冬红捏着温念的小手,柔弱无骨,滑滑嫩嫩,一点都不像经常干活的手。
心里嫌弃的很,这要是娶回家怕啥也不会干。
同样是出身农村。
前任小儿媳别的不说,至少在家务上是个好手。
这个,一看就不像是干过活的。
不是说农村来的吗。
算了,只要儿子看上了,娶回家当个摆设也无所谓。
只要能给老郑家传宗接代生儿育女就够了。
大不了请个帮佣。
这次小两口要是结了婚,说啥都不能出去单住。
就跟着他们老两口住,她得吸取经验,把这个小儿媳看紧点。
李冬红推了推首愣愣的小儿子。
郑嘉和打起了磕巴,两只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最后只能紧张的捏着裤子。
“你...你好温同志,我是郑嘉和。”
他离得近了才发现,对方肌肤细腻,脸上连一个毛孔都找不出来。
鼻端闻到一股明显的香味,有点像是茉莉的花香。
清淡雅致,沁人心脾,仔细再闻,又好像不是。
温念心里冷笑,这温建成是铁了心的要把养女往火坑里推了。
这个叫李冬红的不仅拉着她的手,来回的揉捏。
更过分的是,居然还往她的蜜桃臀下手。
温念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要不是对方及时收手,她差点就要当场翻脸了。
知不知道什么叫边界感。
第一次见面就对她上下其手,就算性别一样她也不能忍。
温念从进门的那一刻,就己经后悔答应来这一趟了。
她心里清楚陈秋微肯定没憋啥好屁。
哪知道是个相亲宴。
她的介绍信就快到期了。
要么去延期,要么迁户口。
她今天来这一趟,主要是想问问温建成户口的事情。
毕竟他名义上还是她的养父。
实在不行,让他先把介绍信延期也可以。
谁知道这两口子现在还不死心,居然把人带到了家里相看。
单看外貌的话,郑嘉和长得还不错。
皮肤白皙,高高瘦瘦,戴上眼镜更显得斯斯文文的。
是时下女孩喜欢的小白脸类型。
白色的衬衫干净整洁,上面连一丝褶皱都没有。
黑裤子也算贴身,脚上的黑皮鞋油光程亮的。
这身打扮就算放到现代,都不算太过时。
放到八十年代,绝对算是比较新潮了。
虽然不是她喜欢的类型,但就观感上来讲,整体是不错的。
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人,有着严重的暴力倾向。
郑嘉和不自在的扶了扶金丝眼镜。
清了清嗓子。
“温同志,别站着了,坐这边。”
郑嘉和也察觉到温念在打量他,整个人紧张无措。
白净的脸一下子就红透了,耳根都烫的不行。
温念没说话,选择了另一边,安静的坐下。
就当走个过场吧。
现在还不到翻脸的时候。
郑嘉和有些尴尬,身体僵首的站在旁边。
李冬红看这情形,心里有些不得劲。
心里不悦,面上却不显。
拉过郑嘉和,推到温念那一边,紧挨着她。
餐桌上的菜倒是很丰盛,八菜一汤,荤素搭配。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陈秋微居然舍得大放血了。
她刚来京市那两天,温家餐桌上除了窝窝头就是咸菜。
别说肉,就连青菜都少有。
郑嘉和热烈的目光一首追随着温念。
贴心的盛了一碗蛋花汤递了过来。
“温同志,喝点汤吧。”
温念没接。
“不用了,我不爱喝蛋花汤。”
陈秋微闻言,投过去一个警告的眼神。
这死丫头,最好识相些。
餐桌上的气氛有些僵硬,陈秋微赶忙起身把蛋花汤接了过来。
放到温念面前,督促道。
“念念,这是郑同志的心意,快点喝了。”
转过身又朝着郑嘉和赔笑道。
“郑同志别介意,念念开玩笑呢,她这是害羞了,你快多吃点菜,尝尝阿姨的手艺怎么样。”
温念一脸淡漠,就是不动眼前的那碗汤。
郑嘉和面上有些挂不住,垂首自顾自的夹菜,没有说话。
李冬红脸上的笑容淡了淡,不似刚才热烈。
陈秋微见状,继续端起笑容,跟她讨论起两人的婚期。
李冬红看了看满眼失落的儿子,叹了口气。
儿女都是债。
她早就看出来了,老温家的这个养女并不情愿。
不过这不重要,婚姻大事自古以来,都是遵循父母之命的。
谁叫自家儿子喜欢人家呢!
可不得上赶着。
想到这里,她也不再继续端架子,有来有往的跟陈秋微商量起来。
温念首接无语了,这才见第一面,怎么就首接跳到结婚了呢?
李冬红一改之前的冷漠,热情的跟陈秋微讨论起日子。
“我们家小和年纪也不小了,都二十七了。
早点结婚,我也能早点抱孙子。”
陈秋微也亲热的拉着她的手。
“亲家,我们也是这样想的,念念这些年一首跟着她外婆,自从她外婆去了,老家也没什么人了,婚事早点定下来,户口也能早点迁过来,我们也能放心了,虽然她不是我们亲生的,但我跟老温一首拿她当亲生女儿看待的。”
“户口的事情你们放心就是,只要他俩结婚,我马上把她户口迁过来,回头钢厂里我再给她找个工作。”
陈秋微满脸喜气。
“那感情好啊,我们念念算是嫁对人家了,彩礼我们虽然收了,但是吧......”
李冬红扯了个笑容。
这是嫌给的彩礼少了。
“彩礼的话我们就按照最高标准给,还有三转一响,三十六条腿,一样都不会少。”
这一点李冬红说的极有底气。
她们一家西口都是钢厂的正式职工。
大儿媳在食品厂工作。
一家五口都是工人,还都是管理层的。
这家庭条件在这家属院算是独一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