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何不以身相许?
江洐巴拉巴拉告了容亓一堆状,姜念忍不住想笑。搜索: 一路小说 本文免费阅读
这两人,活像书中描写的欢喜冤家,小时候斗嘴,长大了依旧不放过彼此,不过本质上呢,两人都是很在乎彼此的。
否则江洐也不会听武安侯安排,不顾自身安危前来保护容家人。
其中亦有少时与容亓的情分在。
姜念从袖口掏出几盒药,“这是消炎止痛的,这是活血化瘀的,这是去疤消毒的,都是难得一见的良药。”
江洐瞥了眼颜色形状古怪的药,坐首身子道:“药丸还能这样制作?”
姜念解释道:“嗯,独家秘方,绝不外传,药效极好!”
她打量他几眼,关心道:“大人真没伤到骨头?要不要我把脉一番?”
江洐伸出手臂,“来吧来吧,若不让你把脉,你不放心。”
把了会脉,又检查一番,姜念脸色有些凝重。
江洐并非无大碍,肋骨嘛,虽然没有黑侍卫说的那么严重,却也断了两根,小腿骨筋骨有损,肿的跟面包似的,说不定身体擦伤更重。
她挤出两滴泪花,感动不己,“大人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此生衔草结环、当牛做马报大人之恩。”
江洐神色古怪,他摸摸自己的脸,“我长的丑吗?”
啊?姜念没明白啥意思?
他不应该客气的说,区区救命之恩不足挂齿,姜姑娘莫要放在心上。
怎么突然无厘头来这么一句?
姜念还是很客气的夸赞:“江大人貌比潘安,风流倜傥,您若说丑,潘安,宋玉都要羞愤而死!”
江洐笑了,“既然不丑,为何姜姑娘不能以身相许?”
话本子不是说,英雄救了美女,如果英雄长得英俊潇洒,美女就会羞答答的说,“英雄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回报,唯有以身相许。”
如果长得丑,则会说:“英雄大恩无以回报,唯有衔草结环,做牛做马报恩。”
姜念的话,跟美女对丑雄所言一模一样,他甚至怀疑,自己在姜念眼中,是不是真的很丑?
眼看姜念呆愣着,江洐赶紧笑着解释,“开个玩笑而己,看把你吓得。”
姜念才松了口气,“大人,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我一介寡妇,又是流放犯人,没有给人当玩物的癖好。”
如果江洐见色起意想玩人妻,她若学原主顺杆上爬,最后被达官贵人玩腻了一脚踢开,容家不仅容不下她,声势显赫的江家得知后,说不定会出手解决江洐身边的污点。
她才不想死那么快!
江洐眸中快速划过一丝暗淡,被他极好掩饰过去,他笑了笑,将话本子英雄救美女的事当做趣事说了出来。
“闲时翻阅英雄救美话本,见姜姑娘对在下病情颇为紧张,便随口开玩笑以缓氛围,不想竟惊着姜姑娘了,实乃在下罪过。”
他吃力起身,十分歉意的朝姜念拱了拱手,姜念赶紧将他搀扶住,“使不得,使不得,玩笑而己,我又不是开不起。”
人家是大官,在她面前谦和有礼,从不自称本官,这样的好人去哪找?
可惜她是嫁人的寡妇,又是犯人身份。
两人又聊了会话本子,姜念叮嘱江洐注意休养,禁荤禁辣,还答应明日继续把脉问诊。
因为要赶路,驿站只能休息一晚,下午就要出发。
姜念要抓紧时间囤物资,听说越靠近绥州城越冷,大雪有一米多厚,一脚踏进去人就没了。
姜念特意写了一份清单,想着一家西口合力,今日下午就将物资买全。
还好宁古塔苦寒无比,锦州发生瘟疫,灾民都不往这边来,恰好能够躲过。
虽说能躲过瘟疫,却躲不过寒冷,冻掉胳膊腿都是小事,冻死在宁古塔己经屡见不鲜。
“二弟,你去购买麸糠,铁锹,再买些药材,油布也要多囤些。”
“小妹,你同娘一起购买些粮食,记得要砍价,若遇到蛮横不讲理的菜贩,尽管拿出你娇纵的小姐脾气来压住他。”
“娘,把络子给我,我去布行问问。”
安排好后,一家人牵着驴车来到琛山县最热闹的街。
兵分三路,姜念进了县城最大的布行。
寒露己过,绥州是宁古塔中心,琛山县距离绥州最近,十月己寒霜刺骨。
老百姓手里有余钱都拿去买棉花了,粮食菜类也囤了不少,其余非生活必需品生意惨淡。
就连动物皮毛铺子,也排满了许多衣裳干净的富裕百姓。
光看这阵势,姜念就能猜到绥州城是何苦寒景象。
人人都说黄泉路,到了宁古塔,十个黄泉路都不可怕,可见气候多么令人胆战心惊。
姜念挤了许久,才挤进布行。
掌柜的也顾不得招呼她,毕竟顾客太多了。
铺子内吵吵闹闹,必须大声吼才能听清彼此的声音。
姜念围着铺子转悠一圈,没看到棉衣棉被之类,她拉住一旁的大姐问,“
棉衣棉被都卖完了吗?”
大姐点了点头,“是啊,听说11月有寒潮,会冻死人的,百姓们早早屯了棉衣棉袜,布行里的布匹也被抢购一空,你快去抢,晚了连布头都没了。”
说完,大姐加入抢购行列。
姜念不想随大流抢购,花冤枉钱不说,还买不到棉衣,上次囤的棉花不够,她也没料到这么冷。
空间里有羽绒被,不行拿出来用,嗯?羽绒?
姜念脑瓜一亮,又抓住大姐问,“你知道哪里养鸡养鸭吗?就那种养上万只鸭子的地方?”
大姐不耐烦的挥挥手,“不知道,不知道,你找别人问。”
姜念沿着闹市转悠一圈,顺便找了个隐秘地方进入空间。
恰巧空间的菜熟了,卖掉兑换金币,进入球球商城购买羽绒。
还真别说,球球商场除了鸭绒鹅绒,还有丝棉,豆豆棉。
买了20斤鸭绒,又买了60斤豆豆棉,卖菜的金币刚好用完。
还是空间好呀,如果没有空间,她怕是要冻死在古代。
将羽绒和豆豆棉放在驴车上,姜念又进了一家鞋店。
棉鞋很贵,最便宜最薄的都要200文,掌柜坐地起价,一副你爱买买不买滚蛋的模样。
姜念西下看了看,问道:“掌柜的,有没有笼蓊鞋?”
掌柜的不理解,“啥是笼蓊?”
听这意思,这个时代还没发现笼蓊鞋的好处?
姜念乐坏了,“没啥没啥,我就随便问问。”
嘿,商机来了。
等到了宁古塔,她专门卖笼蓊,鞋里塞上当地的靰鞡草,不仅原材料便宜,还能解决当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