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死得其所
沈不知的眉头皱了又皱,将信将疑地看着林若初。
马匪之事内情他知道。
是西域内部的反皇派动的手,派莽夫凶残行事,就是为了扰乱通商,阻断大周与西域的合作,给北境可乘之机。
长公主以一己之力将这事担了下来,堵住了朝中众臣的嘴,给了西域皇室退路,也保住了这条商路。
可这事是机密,林若初从何得知?
就算长公主瞧得上她,平沈不知对自家这位主上的了解,她说了这事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就绝不会将此事随意外泄。
除非……
王妃的死真与那帮反皇派有关。
长公主想借林若初之口来给自己提个醒?
亦或是借着这个由头把这事揭到明面上?
若是牵扯到那帮勾结北境的反皇派,这可就不是简单的内宅家事了。
沈不知脑海一时思绪万千,神色也越发凝重。
林若初当然不知道他想的这么复杂,只见他没立刻反驳自己,便知自己提出的这一茬能用,能接着往下编。
于是她继续道:“瑶姨娘,我知你心善,但你的心善用错了地方,允怀小少爷乃武将之后,王爷王妃皆是骁勇高洁之人,若他知晓自己母亲是为敌国奸细所害的,必会勇敢面对,绝不会沉溺于悲伤。”
李幼瑶愣了下,想到昨夜赵诗华将唇脂交给她时眼中的怨毒与狠厉,完全没想到,这事还有另外的解法。
与她相伴多年的好姐姐,昨夜扯着她口口声声地说着恨,说要把那恶鬼所珍视之物全都拖下地狱。
她以为姐姐说的是疯话,自马球会回来后,姐姐常常说疯话,她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她竟然真的寻了死,还是刻意死在桂花糕下,让允怀这个无辜稚子去承担这罪孽。
她以为拿自己这条命去顶罪是唯一的保护允怀的法子。
没想到,还能这样胡扯?
李幼瑶看着林若初,水汪汪的大眼睛眨了又眨,不明白她是在蓄意胡扯,还是真的是这样推断的。
总之,林若初确实是一副一本正经的模样。
傅乐言瞧着,微眯眼梢,这倒是个两全的解法。
太后是要为她侄女讨个“说法”,也需要她侄女“死得其所”。
至于这个“死得其所”,是在长公主与肃王之间埋根刺,还是在朝堂上争一分利,这倒是都无所谓。
若赵诗华是被敌国奸细所害,无论这奸细是来自于北境还是西域,太后都能借题发挥,在边疆问题上拿到“大做文章”的主动权。
赵诗华还能为赵家博得忠勇的美名。
是个很好的“死”法。
所以,他也顺着林若初道:“若真如林小姐所言,这事事关两国和平和王爷安危,确实不可大意。瑶姨娘,你还是放下你的‘好心’,与大家说个明白吧。”
话头再次抛给李幼瑶,她迟疑地看向欢儿,两个知道事实真相的女人视线在空中交汇,李幼瑶眼中是茫然,欢儿则十分无措。
按这位林小姐的说法去圆,好像不仅能将三少爷摘出来,还能给王妃留个体面?
王妃这些日子虽然疯得厉害,口不择言,做了许多匪夷所思的怪事,但曾经与人为善的恩情,两人还是记着的。
若能给王妃留个善终……
李幼瑶坚定了神思,双手置于额前,郑重叩首道:
“妾有罪,竟因为一时的妄自猜测,遮掩了背后真凶,误导了案情进展,将王爷和王府置于险境,请王爷降罪!”
沈不知凝眸看着她。
他不爱她,按长公主的意思收进府里,也只是当个帮长公主报复宁王的摆件。
小姑娘是哭着进府的,可他偏不爱做强迫女人的事,这么多年不仅没碰过她一个指头,话都没说过几句。
她与诗华的交情,要比与他深厚多了。
他自认善于识人,确实也不信李幼瑶会因为“妒忌”这种事杀害诗华。
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信她那套说辞。
只是诗华的死得有个结果。
若是林小姐拿不出更好的解释,便只能拿李幼瑶顶罪去给赵太后一个说法了。
现在,要看看她是不是足够聪明了。
沈不知冷声道:“别说这些,昨夜到底是怎样的情景,你一五一十说清楚!”
凌紫霞瞧着自己女儿卑微的模样,听着沈不知毫不留情的责问,心如刀割,却也无能为力,只能看着自己从小捧在手心里的小女儿奴婢般跪伏在地上,期期艾艾地开口:
“回王爷的话,确如林小姐所说,这唇脂是昨夜,王妃寻我到屋中说话时,给我的。”
李幼瑶虽然生性娇憨,没那么多伶俐的心思,但也知道少说少错,多说多错的道理。
她不知道林若初心中所想的推断到底是怎样的,便只顺着她的话头去说自己知道的事。
“昨夜王妃将这唇脂交给我,说王府近来恐有祸事,让我将此物保存好,来日若府中生了事端便将此物交给王爷。可我没想到,王妃口中所说的事端,竟是
她会被歹人所害。”
“昨夜回屋后,我心中不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便半夜返回王妃的院子,想再与她说说话,问问清楚,在路过院门时,遇到了拿着点心盒偷偷溜进院中的三少爷。”
“王妃自金鳞池回来后,便不远见三少爷,他为此伤心难过了许久,我想着这是个母子说话的好机会,便没去打扰,折返回了自己院中。”
“谁想,再听到王妃的消息,便是今日清晨,婢女来报,说王妃出事了。我胡思乱想,以为是那糕点出了问题,担心三少爷知道真相后接受不了,这才,这才胡言乱语,一心顶罪……”
“你怎知那唇脂中有砒霜?”沈不知问。
李幼瑶答:“听闻王妃是中毒身亡的,我便猜到这东西或有古怪,急病乱投医罢了……”
林若初瞧着帮她一起瞎扯圆谎的李幼瑶,心道她也没有外表看起来的那样不知所措。
心里还是有些谋算的。
至少这几句,是滴水不漏,把事圆过去了,还把矛头引到了这西域来的唇脂上。
这就很方便了。
她当机立断地开口:“王爷,王妃大义!她定是察觉到了端倪,想用这唇脂作为线索,引歹人上钩,却不想被歹人先下手为强,给谋害了!府中定有敌国细作想取王爷性命,此事不可耽误,定要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