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把人拉入她的阵营
“咦?这脚印……”
率先开口的是礼部侍郎家的小姐,只是她刚说了半句,便被身旁的母亲扯住衣袖,冲她摇了摇头,她便漠然垂眸闭上了嘴巴。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但紧随其后,太常寺少卿夫人补足了她那后半句:
“这两排脚印,似有极大不同。”
女子们心细如发,绣起女红,连发丝般的细节都能分辨清楚,何况雪地上如此粗大的两排脚印。
太常寺少卿小姐帮自己母亲补充:“军爷留下的这脚印,脚跟深脚尖浅,且轮廓清晰,另一排则完全相反,竟是脚尖深,脚跟浅,边缘非常模糊……”
皇城司副指挥使小姐也跟着道:“而且,鞋跟部分还有拖拽的痕迹,像是……拖着脚在走路?”
张环清赶紧道:“夜黑风高看不见路,小心翼翼地拖着地走也很正常!”
太常寺少卿夫人若有所思:“最大的不同是这步间距,两拍鞋印看着是差不多大的,但这间距,军爷的步子要比另一排大了一半有余。”
林若初不禁向她投以钦佩的眼神,在刚才反驳自己的人中,这位少卿夫人也是逻辑最清晰的一位。
她说完,包括李瑾茵在内,所有围观的女眷眉头都皱起来了。
这样宽大的鞋印,步子迈的也未免太小了一些,一个接着一个,活像在走小碎步似的,她们女子也只有在重要场合,行礼、拜见长辈贵人时,会用这样的步伐,平日里都是大步向前的。
更不用说一个脚步宽大的男子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
“哪有男子夹着腿走路的!”
“难道这人双腿有疾?”
“难不成是被绑着双腿押过来的?”
人群中的讨论声一句接一句,一想到寒冷雪夜中,一侍卫走着小碎步在黑暗中窸窸窣窣地挪动,大家便瘆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张环清也满脸诧异:
“这是怎么回事?”
女鬼怒道:【你还问起来了?】
李瑾茵冷哼:“还以为张二姑娘胸有成竹,没想到也是个搞不清状况的。”
她重新将视线放在林若初身上:“林姨娘且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很简单”,林若初恭敬道:“请几位身高不同的小姐在旁边雪地上一并走上几步,就能知晓答案了。”
她说完,外面围着的几个活泼小姐立刻跃跃欲试,毛遂自荐,林若初于是由矮到高选了三位,三位小姐又在她的引导下,自然地走了一圈,留下三排脚印。
其中,尤以身高五尺二寸的工部侍郎小姐的步伐,与那串脚印的步伐最为相似。
“这……”
李瑾茵看着,素来冷淡的脸上忽然扬起一个明媚的笑容:
“身高不同,腿的长短也不同,步伐大小自然更是不同!那串脚印,是个跟侍郎小姐同等身高的人,穿了大鞋踩下的!所以才会步子小脚印大!”
女眷们也附和:“这样便就都能解释的通了!”
大家全都沉浸在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搞清谜团的快乐中,林若初满意地点了点头。
莫向北则面色惨白,额上惊出一抹冷汗。
好险,真是好险!
他竟差一点,因为先入为主的成见凭白冤屈了一位女子!
身为妾室却与男人私通,这在大周刑律中可是重刑,更不用说还要顶上杀人的名头。
一开始他远远看到这排脚印,想到林姨娘曾经的离经叛道,竟想当然的以为她这样的女子天性放荡,做出什么都不足为奇。
他只要仔细看看这些脚印,便能立刻得知其中的蹊跷!
明明这些查案的基础手法他都学过,他都知道的呀!
思及此处,莫向北心虚地看向林若初,却见她仍如自己清晨初见她时那般,冷静自持,脸上无愠无怒。
不因被污蔑而惊惶愤怒,也不因真相被揭露而委屈喜悦,反而像是……
手握乾坤,胸有成竹。
莫向北一惊,忽然想到,林若初在他们将尸体搬出来时,便一首立在院中,西下观察思索,莫非她早在那时便明白了这其中的真相?
她是故意引着县主和众人自己去揭开真相?
为的是什么……?
莫向北忽然想起了林若初为自己辩白的第一句,她说“我自知曾做下许多荒唐事……早己没有任何信誉和名声……”
原来是这样!
原来她想洗刷的不是此刻一时的清白。
她是想在所有京都贵女中,举逆转自己过去三年的荒唐印象!
大家困惑了,她便抛一个线索,再困惑,再抛,首到所有人都参与进来,找到真相的那一刻,像是拨开层层迷雾见到一轮明月。
心旷神怡,乐趣无穷!
看,现在哪还有人记得一开始的门第家世,哪还有人想着巴结身居高位的夫人,用成见踩死她这个贱妾?
女人们全都一门心思地扑到这扑朔迷离的案情中,各个都想搞明白,这到
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莫向北一开始,不也是因为这个才放下酒拿起剑,步入官场的吗?
想到两年前的那场惨案,他敛了眼底光芒,只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林若初,好奇她到底要将这真相引向何方。
“若,穿鞋的是矮子,这脚印边缘的模糊和拖拽的痕迹便也能一并解释清楚了”,太常寺少卿夫人道:“小脚穿大鞋,自然脚步悬浮,每次落脚,重心也都不同,脚印自然会模糊不稳!”
“五尺二寸,那死了的侍卫有这么矮吗?”
李瑾茵问卫兵。
赵副官答:“目测那人应有六尺高”
“可这脚印若不是那侍卫留下的,他是何时来到这院中,又是何时死的?”
“若是半夜搬尸,雪地必定会留下痕迹的,这有来无回的脚印又如何解释呢?”
张环清听着这些讨论声,从恍惚中回神,她挣扎地看了木春一眼,见与她自小一同长大的好友冲她点了点头,她便下定决心般,咬住嘴唇,破釜沉舟地开口:
“既然是矮小的人留下的脚印或许与本案无关!张攀若是在大雪之前来的,便不会留下脚印,林若初把他杀了藏到柴火垛中也是一样可行的,这鞋印是谁的根本无关紧要!”
她说完,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不满的议论:
“张二姑娘怎得出尔反尔,不是你说这脚印铁证如山?”
“就是的,怎么我们发现了奇怪之处,你便又说脚印与此案无关了?”
“何况,无缘无故的,怎会有人穿着大鞋在雪夜中行走,如此怪异,怎会与那侍卫无关?”
林若初不用再开口,夫人小姐们便纷纷开口反驳张环清。
不是为她伸张正义,而是“脚印”这个线索,是她们一步一步解出来的,好不容易理顺一条思路,她张环清说与案情无关,就与案情无关了?
李瑾茵也很不满:
“你想好了再说,别张嘴就来,这次若是再信口开河,我便让莫统领治你个扰乱巡查之罪。”
张环清瞬间脸色煞白,又因被众人指责,羞愤涨红。
她慌乱地看向木春,一时间竟不知是该说还是不该说了,木春赶忙一个跨步,走到她身前,代替她开口道:
“回禀县主,回禀诸位小姐夫人,我家小姐只是因为心善,见自家护卫含冤而死,凶手却因巧舌如簧逍遥在外,这才急切了一些,小姐并非巡辅的军爷,不懂那么多探案的道理,只凭着灵巧和聪慧,想到什么便说什么了,烦请县主和诸位小姐夫人莫怪。”
一首没开口的凌紫霞,悠悠然开口:“那就按县主说的,且再给你一次机会,把话,想好了,说清楚。”
她声音不怒自威,带着十足的压迫,张环清听得肩膀抖了抖,咬着牙纠结了半天,才慢吞吞地说道:
“回、回宁国夫人话,小、小女是忽然想到,既、既然那侍卫没穿外衣,或许可以搜搜林姨娘的屋子,看看是否藏了衣物鞋子,若搜出来,不就人赃并获,证据确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