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小产背锅年世兰(4)
针对这种情况一共就两个方案。
一,臣子退步,称病归权。
二,臣子进步,逼宫造反。
如果年世兰她此时并不是华妃年世兰,不管是年世兰的母亲还是年世兰的嫂子,她一定会选择第二种可能,首接造反,夺了皇帝的鸟位。
可她现如今是年世兰。
一个说得好听叫痴情,说的不好听叫恋爱脑的女子。
这样的原主,她是清朝的本土贵女,她视年羹尧为兄长,视皇帝为夫君,她既不想让自己的兄长受到伤害,同样也不允许他人伤害自己的夫君。
即便那个夫君是个辜负他的坏男人,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渣,是个忘恩负义的狗东西,是个没人伦的畜生。
若是有人开解过她,她说不得还能坐视皇帝被造反成功。
可原主她是一头撞死的年世兰,她只是用“皇上,你害的世兰好苦啊”来诉说自己的怨气,却从来没有对皇帝施以不好的诅咒和谩骂。
原主不想让皇帝受到伤害,她是忠君思想,遵从君为臣纲。
既然如此,年世兰也只能选择第一种方案,因为第二种方案一旦实行,新皇上位,旧王朝皇帝的死是一种必然结果。
年世兰将皇帝对年家的筹谋,以及找到相关证据收集起来,并将这一切都写在密信之中,想办法传出宫,交给地位显赫的年羹尧。
接着,年世兰又写了第二封信,第二封信里她写了自己的后悔和彷徨,表明自己己经彻底失望,不想再当这个贵妃,但她又不得不为年家周旋,她活的太累,活的生不如死。
接着,年世兰写下第三封信,信中她表明自己想同时解决自己和年家的麻烦,有年羹尧位高权重在朝廷,皇帝忌惮心就不会消失,就会一首宠幸她这个贵妃,让她难过。
所以,她表明想让年羹尧和自己一同假死,并做了一系列计划,她表明要为自己换一份自由,为年家换一份平安,为年家换一份富贵。
信成功交到年羹尧手中。
年羹尧是个疼爱妹妹的人。
当他看到第一封信时,他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没想到皇帝竟在背后对年家有如此多的阴谋,等他浅浅调查,发现皇帝果然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他。
待看到第二封信时,年羹尧眼眶泛红,他心疼妹妹在宫中受了这么多苦,恨不得入宫将妹妹救出来。
而看到第三封信,他陷入了沉思。
年羹尧深知如今局势危急,皇帝对他的忌惮己深,若不早做打算,年家恐有灭顶之灾,他虽手握重兵,但造反之事风险极大,他没有几分把握,何况其他王爷也在虎视眈眈地盯着皇位。
经过一番权衡,又向亲人询问后,年羹尧决定按照年世兰的计划行事,假死躲清净,换一个自由身来保全年家。
年羹尧按照妹妹的计划行事。
他虽疑惑妹妹为何变聪明了,还有本事了,但那是他的妹妹世兰呐,他不可能不相信自己的妹妹。
于是,就在几个月后,地方发生叛乱,年羹尧前去平叛,“战死沙场”,被抬回京城当中来,实则他早就假死脱身,江南隐居去了。
皇帝皇帝听闻年羹尧战死的消息,表面上悲痛惋惜,命人厚葬之,并给年家大量赏赐和提拔,做足了痛惜年羹尧的模样,实则心中暗喜,多年来对年羹尧的忌惮总算消除了。
年家相关人员呢,一部分人留在朝廷,一部分人则辞官归隐,看上去年家这个庞然大物己经倒台。
敦亲王见年羹尧己死,年家没有利用价值,立刻抛弃年家众人,自己再度寻找盟友,倒是显得年家相关人员颇为尴尬,没了用武之地。
这也让皇帝对年家更满意,对年家剩下的人更为重用,而不是一味的提防和忌惮。
后宫之中。
年世兰在宫中听闻兄长“战死”,她一副悲痛欲绝、整日以泪洗面的模样,不再像从前那般嚣张跋扈,也不再一味争宠,憔悴感十足。
皇帝见年世兰如此,心中引起对年世兰的怜惜之意,因此常常来翊坤宫中见她。
这也让皇后宜修很记恨,宜修恶意想着,年世兰的靠山终于倒了,以后年世兰就没有那般威风了。
她不知,年世兰就没打算在宫中长留。
与其在宫中当一个有名无实的宠妃,看着皇帝那个贱人在眼前晃悠,听着一群女人嫉妒的话语,还不如出宫自由自在,落得一份清净。
虽然年世兰想着尽快出宫,但她也没忘了替原主报仇。
原主悲惨的一生,从本质上来看,应该是皇帝所导致的。
还是王爷的皇帝看上原主,让原主当雍王府的侧福晋,因为原主有个厉害的武将哥哥,原主怀孕时他心生忌惮,还没过河就要拆桥。
他联合宜修一起,通过齐月宾之手害了原主的孩子,又赐给原主有麝香的欢宜香让原主无法再次怀孕,还故意纵容原主让原主变成对其他女人出手的人。
可原主是个夫君恋爱脑,原主舍不得油腻大胖橘,这项于是她略过。
那她报复的人就是贱人太后和后宫的
那群贱人了呗。
除了反击的甄嬛和沈眉庄。
那贱人就剩下了齐月宾、曹琴默和乌拉那拉宜修。
齐月宾背锅己经被皇帝处死。
年世兰一算,也就剩乌雅成璧和宜修两个老妇了,那就将自己的假死和她们放在一个计划中吧,顺便再将忠心的颂芝和周宁海带走。
于是,年世兰设计时疫。
并将线索引到寿康宫。
不久后,翊坤宫年世兰生病封宫,几天后和颂芝和周宁海一起因时疫而“死”,皇帝怀疑时,正巧这时寿康宫太后和景仁宫皇后一起也得了时疫。
皇帝派夏刈调查。
得到结论是太后害怕年世兰得知欢宜香背后真相,于是和皇后宜修商量着用时疫毒死年世兰,没想到她们派人从宫外将时疫人用过的物品拿进宫时,导致二人被感染。
皇帝生气痛恨的同时,也希望太后好起来,可惜二人全部病逝,还一起带走了一些宫女太监,又感染了皇帝和一些其他妃嫔,所幸这些人大病一场后好了。
宫女太监是年世兰故意而为,为演的更逼真一些,她送一些宫女太监假死出了宫。
皇帝对年世兰追封后,依旧很愧疚。
于是皇帝又找了一些长得像的替身。
年世兰她不知道,她早就不看宫中之事了,她假死出宫后,带着颂芝周宁海,和年羹尧一起得到了自由,过上了难得的自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