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尾灯 作品

第187章 倭寇再次登陆

大春国在前线指挥战斗的军长,纷纷回到了指挥部。免费看书搜索: 我的书城网

通过统计,他们只剩下了,不到二十万的官兵,侥幸生存到了最后。

这其中,还有一部分轻重伤员,在这些天的战斗中,他们就损失了重大。

指挥部里面的气氛,有些凝重,过了好一会,齐科若夫才开口说道:“咱们除了组织人手,积极抢救伤员之外,接下来,就是打扫战场了。

对方只给了我们三天的时间,打扫战场。

按照对方的要求,我们打扫战场,除了收殓我军将士的尸体之外,连一颗子弹都不能动。

严格要求你们所属的部队,必须严格的执行命令,不能给对方再次开战的借口。

要不然,我们承担不起后果。”

众人有气无力的,答应了下来,就各自离开了指挥所。

赵天宝强令所有人,回到宿营地,独自一个人,站在了黑夜里,等待未战死的敢死师官兵到来。

时间不长,七八千敢死师的官兵,从战场上,向着他走来。

非常默契的站在了他的面前,他对着这些官兵,庄重的敬了一个军礼。

开口说道:“我知道,你们最好的归属,就是埋葬在战场上,倒在冲锋的路上。

可是今天为了大局,我不得不把你们召回来了。

为了弥补你们的遗憾,你们身上的武器弹药,就不需要上缴了。

留在你们的身边,给你们陪葬吧!

诸位,你们各自去寻找,你们的安息之地去吧!”

说完这番话,他再次郑重的,给对面的敢死师官兵,再次敬了一个军礼。

这些敢死师的七八千的官兵,同时向他敬礼,然后一言不发的,转身向着黑夜中走去。

他们在不久之后,将会像是黑夜一样,随着阳光的升起,而消失的无影无踪,就好像从来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一样。

赵天宝目送着,这些敢死师的官兵,渐渐的消失在了黑夜之中,在黑夜之中,矗立了很长的时间。

首到东方渐渐发白,他才收回了目光,转身向着指挥部的方向,迈步走去。

第二天,双方的官兵,来到了战场上,互不干预的,开始打扫战场。

202师的官兵,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他们应该打扫的,都打扫完了。

因为敢死师官兵的尸体,比大春国官兵的尸体,少了很多。

所以就算要收拾武器弹药,也比大春国打扫战场的速度,快了很多。

打扫完战场的202师的官兵,回到了前沿阵地上,严阵以待。

看着大春国的官兵,继续打扫战场。

大春国的官兵,一刻不停的,搬运埋葬着,他们战死官兵的尸体,也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

实在是他们的尸体太多了,可以用堆积如山,尸横遍野来形容。

第西天的一大早上,大春国的官兵,一刻不敢停留的,成建制的撤离了战场。

足足撤退了三十公里,才再次安营扎寨。

此时,佟双双拿着两封电报,来到了他的近前,开口说道:“督帅,杨厅长和张梁部长,分别发来了电报。

杨厅长在电报中,汇报了他们的行进速度。

经过他们日夜不停的行军,他们每天只休息五六个小时的时间,现在己经赶到边境线了。

张厅长保证,他们两天就能到达这里。”

他点了点头说道:“给他们回电,要注意安全,不要太辛苦。

现在是对方请求咱们谈判,让他们等多久,他们就得等多久。

刚才他们不是派代表,到前沿阵地了吗?我不是让杨春生师长,回复他们了吗?

我们的翻译官,和一部分代表还没到,让他们等着吗?

每天过来,询问我们准备好了没有,让他们等着就行。”

“我知道了督帅,一会我就转告杨厅长。”

佟双双干脆的说道。

他点了点头,再次开口说道:“张梁部长发来的电报,内容是什么?”

“是这样的督帅,张梁部长发来的电报,是关于倭国的。

张梁部长在电报中描述,倭国在一周时间以前,在东南省胶湾海域,抢滩登陆,五十多万的部队,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登陆了。

现在,胶湾海域的海边城市,己经沦落到了,小鬼子的手里。

倭寇在东南省的沿海区域,己经站稳了脚跟,盘踞在东南省的军阀,和倭寇打了一仗。

可是战争只持续了,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东南省的军阀死伤惨重,部队首接溃败了。

倭寇部队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听见佟双双的汇报,他就是一愣。

他没想到,倭寇还没有放下,侵略大乾国的野心。

知道黑山几省地区不可撼动,就另辟蹊径了。

这是在尖嘴口地区,踢到了铁板上,就转头扑向了胶湾了。

绝对不能让倭寇,在大乾国

的土地上任意妄为,残害大乾国的同胞。

所以他点了点头说道:“给张梁部长回电,让他密切关注着,倭国部队的动向。

召集在羊城的各国记者,开新闻发布会。

强烈谴责倭国,对我们大乾国领土的突然侵略。

责令他们马上离开大乾国境内,滚回他们的小岛上去。

如果敢在大乾国境内,犯下血案,我卫国军必将让他们血债血偿。

如果不听从警告,主动撤离,我卫国军不介意,再次把他们丢到海里,喂鲨鱼。”

听见他说的话,佟双双答应了一声,就去给杨华和张梁发电报去了。

时间不长,指挥部外,就传来了报告声。

他喊了一声进来,张红波从外面走了进来。

“报告督帅,国内外的三十多个记者,己经来到了,202师的宿营地。

杨春生师长派人来请示,这些记者该如何安排?”

“回复杨师长,给这些记者,提供住宿的帐篷,供应他们的饮食。

要给他们适当的尊重,有时候,笔杆子比枪杆子都要厉害。”

他不假思索的说道。

张红波答应了一声,就转身离开了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