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贾府四子弟同时封侯
薛姨妈差点昏过去,她从未想过自己那混蛋儿子居然还有这一天。\2.c¢y,x~s?w-.?n¨e-t/
薛蝌以及薛宝琴也是差不多,薛蟠封侯,对薛家来说将会是巨大的好处。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薛蟠去了军营之后,薛宝钗就将香菱带着在身边了,薛蟠也没对香菱做什么。
那件事当时贾环提了一嘴,早就被薛家给重新解决了。
而封赏还未结束,只见又是一个禁军将士冲了出来。
“封!”
“宁远侯府二公子顾廷烨为二等郡候武威候,领京营正三品卫将军之职。”
宁远侯府一家人所在的地方,宁远侯顾堰开,兴奋的浑身颤抖。
而大房以及宁远侯的继室,脸色则是有些尴尬。
二等候!
不多不少,刚好超过宁远侯顾堰开的这个三等候。
就算是将来顾廷烨的哥哥继承了侯府的爵位,那也是直接变成了二等将军!
而顾廷烨的哥哥身体虚弱,基本上不可能获得军功,而后保住侯爵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此时的顾廷烨已经完成了自己当初离开京城的豪言壮语。
他不稀罕家中的爵位,也不想跟继母以及大兄一家尔虞我诈,因为他会取得属于自己的爵位。¨小?税?C-m′s_ ~庚¨薪¢罪~全.
如今好了,顾廷烨完成了自己的豪言壮语,他成为了二等郡候。
朝堂之上,太监总管李孚再度拿出了一份圣旨,而后看到圣旨之后当下微微一笑。
“封!”
“皇城司指挥使顾千帆为一等国候!武陵候!”
顾千帆倒是没有受封官职,因为一个皇城司指挥使就够了。
需要知道,皇城司有遍布大魏各地,甚至大魏之外的情报组织成员,,还有一万的皇帝亲卫,属于位高权重。
虽然只是正三品的官职,但实际的权力,就算是正二品乃至正一品的官员,很多都会羡慕的眼红。
百官之首的萧钦言浑身一震,哪怕是老狐狸的他,此时都控制不住自己了。
一等国候!
自己的儿子被封为一等国候了!
他看着脸色平淡,躬身接旨的顾千帆,心中暗道。
“不行!一定要让这孩子认祖归宗,这是我萧家的荣耀。”
他心中如此想道,至此一战,贾环的手下多出近乎三十位伯爵,以及三位侯爵,而封赏还未结束。
皇城外,与林黛玉,赵盼儿众女在一起的宋引章,此时抱着一个婴儿。′兰~兰`蚊·血′ /已,发?布+蕞\欣`章!截~
正是顾千帆跟她的孩子,在出征没几个月就出生了。
“封!”
“皇城司指挥使顾千帆为一等武陵候!”
随着禁军将士的声音响起,贾府女眷们所在茶馆隔间内,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一等国候!是一等国候啊!”
赵盼儿以及三娘兴奋的对宋引章说道,她们是一起从钱塘而来的,所以关系最好。
此时都是为宋引章开心,从教坊司出身的宋引章,不只是遇到了自己心中的良人,甚至此时顾千帆还被封为了一等国候。
从今往后的宋引章便是一等国候夫人了,今后就算是那些刻薄的勋贵夫人们,都没人敢说他一句了。
以前顾千帆虽然地位很高,但却没有爵位傍身,导致很多人都会议论宋引章的出身。
可是如今不同了,宋引章直接承了一等国候夫人,那些当初刻薄她的夫人们,甚至连给她提鞋都不够了。
宋引章抱着自己的孩子,也是喜极而泣,当真是衣锦还乡,从此光耀门楣啊!
“也不知道,二爷可以得到什么爵位。”
王熙凤期待的看着皇宫大门口,秦可卿当下笑着说道。
“二嫂嫂别急,应该还要先将贾府的四个年轻子弟封赐结束,才会到琏二哥。”
想当初秦可卿可是喊王熙凤二婶婶的,而如今则是变成了二嫂嫂。
不过私底下的时候,秦可卿还是喜欢喊贾环为三叔叔。
她看着皇城,眼中有些羡慕。
因为她的弟弟秦钟并未选择参军,而是选择读书。
如今与荣国府的贾兰结伴,一起去盛家私学读书,听先生说两人的学问不错,预计明年就可以下场一试了。
虽然或许跟着贾环出征,可以很快就得到爵位以及地位,但走科举也未尝不是一条路。
贾府如今能读书的就只有贾兰一个,虽然贾府是武勋世家,但贾环还是希望贾府能出一些读书人的,不能太偏科不是?
接下来贾府的四个子弟也被封赐,他们中有一个是贾环的族弟,另外三个则是贾环的同族侄儿,所以贾环自然是比较关照的,就像是对贾琏一般。
至少要比四王八公十二候各家的子弟们关照,因此他们的功劳,是
要高于那些子弟的。
而且皇帝魏仁也有抬贾府的想法,毕竟未来的贾家便是皇族,多一些有本事并且对贾环忠心的贾府子弟,今后也好帮他管理天下。
所以最终贾府跟随贾环出征的四个子弟,全部被封侯,虽然只是三等候!
但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惊呼。
“封!”
“贾府支脉贾瑞,贾蔷,贾芸,贾芹为东侯,南候,西候,北候,领东镇,南镇,西镇,北镇大将军一职。”
九边重镇的大将军,都是正三品的存在,如果是京城的京营大将军的话,虽然也是大将军,但京营的就是正二品。
所以京城官员跟地方官员是不同的,品级上都会高一级。
皇帝魏仁这封赏,可谓是震惊不少人。
首先是爵位封高了,虽然四人被贾环一直带着亲自教导,但最多也就是一等伯的爵位。
可如今居然全部封侯,而且四方为号,并且内定了东南西北四镇重地的大将军。
大魏九边重镇分别是:东镇,南镇,西镇,北镇,东南镇,西南镇,西北镇,东北镇,以及中镇。
其中前八镇是边疆重镇,抵挡大魏四面八方的外敌。
中镇的话乃是关内重镇,属于拱卫京城的军镇。
外敌如果进犯京城外的话,最先调动的便是这中镇大军。
这也就是众人震惊的原因。
如今因为大魏有了吃不完的粮食,可以跟关外诸国兑换金银以及各种物资,导致大魏富的流油。
九边重镇的编制已经被改为了十万一镇,如此的话四镇兵马便是四十万大军啊!
皇帝魏仁居然将贾府四个子弟封为东南西北四候,统领四十万大军,这是何等的恩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