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吃红心火龙果 作品
第79章 密室之谜
密室的门在三人面前泛着冷光,青石板上的符文呈螺旋状盘绕,每一道刻痕都深可见骨,边缘还带着经年累月的铜锈。
柳如烟的指尖在符文上轻轻划过,发间银饰随着动作轻响:"这是千机阁的锁魂纹,当年给太皇太后造地宫时用过。"她话音未落,林风已握紧腰间残玉——方才地道里的血迹还带着楚瑶常用的龙涎香,他每多耽搁一刻,心口就像被火炭灼着。
"需要多久?"他声音发紧。
柳如烟没抬头,从怀中摸出三枚细如牛毛的金钩,在烛火下泛着冷光:"王雄的人能防住普通盗门,防不住我。"她屈指叩了叩第三道符文,金钩顺着刻痕探进去,腕间银铃突然轻颤——这是她独门的机关探测法。
苏婉儿的玄铁剑已出鞘三寸,剑尖垂在身侧,目光如刀扫过地道两侧,靴底在砖缝间碾出细碎的血渍:"有动静我先劈门。"
林风的残玉突然烫得灼手,他低头看向掌心,那抹暖光正好映在柳如烟的金钩上。"咔"的一声轻响,最外层符文突然转动,露出下方暗格。
柳如烟的金钩闪电般勾住暗格里的铜簧,另一只手迅速按在左侧第三道符文上:"屏住呼吸。"话音未落,门内传来齿轮咬合的闷响,青石板缓缓向两侧退开,霉味混着墨香扑面而来。
"林大人。"苏婉儿突然拽住他衣袖。
林风抬头,只见密室里整面墙的檀木架上堆着账本,最上面一本的封皮还沾着新鲜的墨迹——显然有人刚整理过。
他两步跨进去,指尖划过账本上的朱批,瞳孔骤缩:"吏部侍郎周明远,去年春闱收了十七份关节;户部员外郎李茂,往河工款里掺了三成砂石......"他翻到最后一页,纸背的血渍渗透过来,赫然是王雄的私印。
"这够抄他九族了。"苏婉儿的剑在烛火下晃了晃,剑尖挑起墙角一卷泛黄的帛书。
她展开时,几星炭灰从帛书上簌簌落下,露出上面用朱砂标红的点:"幽州废矿、沧州盐仓、江陵码头......"她指尖停在最下方的"承明殿偏殿",抬头与林风对视,"和地道里刻的字一样。"
林风的残玉突然烫得几乎握不住,他想起地道里那行血字"承明殿偏殿,香炉下三尺",又想起楚瑶常说承明殿的龙涎香是用南海珍珠粉调的。"幽冥会的据点。"他低声道,指腹擦过帛书上的朱砂,"王雄把北境军符藏在虎贲营,把密信藏在青楼,这些标记......"
"是他们转移赃物的路线。"柳如烟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侧,指尖捏着半片碎玉,"刚才在门缝里捡到的,和楚姑娘耳坠上的碎玉纹路一样。"她声音发颤,一贯冷静的眉尾微微发紧。
林风只觉喉头发腥,残玉的热度顺着血脉往眼眶里钻——楚瑶的耳坠是他去年中秋在西市买的,当时她嫌贵,他说"配得上我的女官"。
"先收了这些。"苏婉儿将帛书卷好塞进怀里,剑穗上的红珊瑚撞在账本上,"王雄的死士能找到这里,说明消息走漏了。"她话音未落,地道里突然传来石块滚动的声音。
林风的残玉"啪"地裂了道细纹,他猛地转头,正看见柳如烟蹲在檀木架后,指尖捏着半封未寄出的信。
信纸上的墨迹未干,最末一行字被血浸透,只隐约能认出"林...不可信...承明殿..."
"柳姑娘?"苏婉儿的剑指向地道入口。
柳如烟将信塞进衣襟,抬头时眼尾泛红:"是巡城卫的脚步声,大约三十人。"她摸出腰间的信号弹,却被林风按住手腕。"带账本走。"他指腹擦过楚瑶的碎玉,声音低得像淬了冰,"承明殿的香炉下,该去看看了。"
地道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苏婉儿的玄铁剑挑起两摞账本甩给林风,自己扛起最大的那箱。
柳如烟最后看了眼密室角落的碎玉,指尖在门框上快速敲了七下——这是让暗桩清理现场的暗号。
当三人消失在地道尽头时,巡城卫的火把正好照亮密室门框上的血字,为首的百户盯着那行"承明殿偏殿,香炉下三尺",喉结动了动,摸出怀里的密信:"林大人果然来了。"
地道口的青石板在身后轰然闭合时,林风的残玉仍在掌心灼出红痕。
他攥紧装着账本的布包,靴底碾过潮湿的苔藓,听见苏婉儿在前方压低声音:"左首第三棵老槐,马厩留了三匹快马。"柳如烟落在最后,指尖还捏着那半封信,墨迹未干的纸页被夜风吹得簌簌作响。
"林大人。"她突然停步,火把的光映得她眼尾泛红,"这信不是残的。"
林风转身时,看见她另一只手从袖中抖出半片薄如蝉翼的竹笺——方才在密室里,那半封染血的信原是被人用刀裁去了下半截。
柳如烟的金钩挑开竹笺背面的蜡封,一行行小字在月光下显形:"十五夜子时,禁卫军换防,火油车入西华门,伏兵于承明殿藻井......"她声音发颤,"王雄的死士藏在京郊破庙,领头的是他最器重的暗卫统领'玄鸦'。"
林风的残玉"咔"地又裂一道,疼得他指节发白。
他想起楚瑶昨日递来的密报里提过,玄鸦曾在边疆屠过三个村庄,手段狠辣如鬼。"走。"他扯过柳如烟的手腕往马厩跑,"回营地。"
三匹马冲进营地时,守夜的卫兵刚要喝问,见是林风的玄色披风,立刻跪下行礼。
中军帐的烛火"刷"地亮起,楚瑶掀帘而出,鬓角的珠钗撞在门框上——她左袖沾着血,右手里还攥着半块冷掉的炊饼。"林大人!"她扑过来要接账本,却在看清柳如烟手中的信时顿住,"这是......"
"王雄的余党要血洗皇宫。"苏婉儿将玄铁剑往地上一插,震得铜灯架嗡嗡作响,"十五夜子时,西华门、承明殿。"
楚瑶的脸瞬间煞白,珠钗上的珍珠滚落在地,她踉跄两步扶住桌角:"今日是十三,只剩两天。"她突然抬头,眼底燃着冷光,"我昨日在尚食局听到,御膳房新调了龙涎香,说是要给十五夜的家宴用——"
"承明殿的香炉。"林风与她同时开口。
他想起密室帛书上的"承明殿偏殿,香炉下三尺",又想起地道里楚瑶留下的血字,喉间泛起腥甜。
残玉的热度顺着血管往太阳穴钻,他猛地扯下披风甩在椅上,指节叩得桌案咚咚响:"召集所有暗桩,一刻钟内到帐前。"
帐外立刻响起号角声。
苏婉儿解下剑穗上的红珊瑚,用匕首在案上划出京郊地图:"破庙在城南三十里,我带二十个死士摸过去。
玄鸦的人擅长夜战,但我这把剑——"她抽剑出鞘,寒光映得帐内烛火发颤,"能砍断他们的箭弦。"
柳如烟将那半封信与竹笺用蜡封好,又从怀中摸出个雕花檀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张密报:"我昨夜截了王雄的飞鸽传书,他们在西市米行、东巷酒肆都有联络点。"她指尖划过密报上的暗号,"现在对这些,能找出玄鸦的伏兵数量。"
楚瑶已经摸出腰间的象牙腰牌——那是皇帝亲赐的"御前行走"令牌。
她将腰牌拍在桌上,银指甲划过掌心的血痕:"我去联络羽林卫的吴将军,他从前受先皇后恩典,最恨乱臣贼子。"她突然顿住,目光扫过林风掌心的残玉,声音软了些,"楚瑶办事,林大人放心。"
帐外脚步声密集起来,暗桩们鱼贯而入,铠甲擦过帐帘发出沙沙声。
林风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苏婉儿的剑上。
他伸手按住那把玄铁剑,掌心的残玉贴着剑身的寒铁,烫得剑刃腾起白雾:"破庙若有动静,立刻放信号弹。"他转向柳如烟,"密报对完,把人数、兵器、路线标在地图上。"最后看向楚瑶,喉结动了动:"吴将军若有疑虑......"
"就说林大人要拿王雄的人头祭先皇后。"楚瑶替他说完,指尖轻轻碰了碰他掌心的残玉,"当年先皇后救我出教坊司时,说过'忠良终有报'。"
帐外的更鼓敲过三更,苏婉儿的小队已经消失在夜色里,马蹄声碎在晨雾里。
柳如烟伏在案上核对密报,烛泪滴在她发间银饰上,凝成半透明的琥珀。
楚瑶握着腰牌出门时,回头冲林风笑了笑,发间那支他送的耳坠在晨光里闪了闪——碎玉的缺口被她用金箔补上了,像朵小小的花。
林风独自坐在帐中,翻开从密室里带回来的账本。
王雄的私印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每一页的朱批都像一把刀,割得他心口发疼。
他摸出楚瑶补好的耳坠,残玉的热度渐渐平息,却在他手心里烙下一个浅浅的印子。
窗外的天色开始泛白,他将账本、帛书、还有柳如烟整理好的密报一并收进檀木匣,锁扣"咔嗒"一声落定。
匣盖上的铜纹在晨光里泛着暖光,像极了金殿上那方"乾元通宝"的玉玺。
"备马。"他对着帐外喊了一声,声音里裹着破晓的凉意,"明日早朝,该让某些人见见天日了。"
柳如烟的指尖在符文上轻轻划过,发间银饰随着动作轻响:"这是千机阁的锁魂纹,当年给太皇太后造地宫时用过。"她话音未落,林风已握紧腰间残玉——方才地道里的血迹还带着楚瑶常用的龙涎香,他每多耽搁一刻,心口就像被火炭灼着。
"需要多久?"他声音发紧。
柳如烟没抬头,从怀中摸出三枚细如牛毛的金钩,在烛火下泛着冷光:"王雄的人能防住普通盗门,防不住我。"她屈指叩了叩第三道符文,金钩顺着刻痕探进去,腕间银铃突然轻颤——这是她独门的机关探测法。
苏婉儿的玄铁剑已出鞘三寸,剑尖垂在身侧,目光如刀扫过地道两侧,靴底在砖缝间碾出细碎的血渍:"有动静我先劈门。"
林风的残玉突然烫得灼手,他低头看向掌心,那抹暖光正好映在柳如烟的金钩上。"咔"的一声轻响,最外层符文突然转动,露出下方暗格。
柳如烟的金钩闪电般勾住暗格里的铜簧,另一只手迅速按在左侧第三道符文上:"屏住呼吸。"话音未落,门内传来齿轮咬合的闷响,青石板缓缓向两侧退开,霉味混着墨香扑面而来。
"林大人。"苏婉儿突然拽住他衣袖。
林风抬头,只见密室里整面墙的檀木架上堆着账本,最上面一本的封皮还沾着新鲜的墨迹——显然有人刚整理过。
他两步跨进去,指尖划过账本上的朱批,瞳孔骤缩:"吏部侍郎周明远,去年春闱收了十七份关节;户部员外郎李茂,往河工款里掺了三成砂石......"他翻到最后一页,纸背的血渍渗透过来,赫然是王雄的私印。
"这够抄他九族了。"苏婉儿的剑在烛火下晃了晃,剑尖挑起墙角一卷泛黄的帛书。
她展开时,几星炭灰从帛书上簌簌落下,露出上面用朱砂标红的点:"幽州废矿、沧州盐仓、江陵码头......"她指尖停在最下方的"承明殿偏殿",抬头与林风对视,"和地道里刻的字一样。"
林风的残玉突然烫得几乎握不住,他想起地道里那行血字"承明殿偏殿,香炉下三尺",又想起楚瑶常说承明殿的龙涎香是用南海珍珠粉调的。"幽冥会的据点。"他低声道,指腹擦过帛书上的朱砂,"王雄把北境军符藏在虎贲营,把密信藏在青楼,这些标记......"
"是他们转移赃物的路线。"柳如烟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侧,指尖捏着半片碎玉,"刚才在门缝里捡到的,和楚姑娘耳坠上的碎玉纹路一样。"她声音发颤,一贯冷静的眉尾微微发紧。
林风只觉喉头发腥,残玉的热度顺着血脉往眼眶里钻——楚瑶的耳坠是他去年中秋在西市买的,当时她嫌贵,他说"配得上我的女官"。
"先收了这些。"苏婉儿将帛书卷好塞进怀里,剑穗上的红珊瑚撞在账本上,"王雄的死士能找到这里,说明消息走漏了。"她话音未落,地道里突然传来石块滚动的声音。
林风的残玉"啪"地裂了道细纹,他猛地转头,正看见柳如烟蹲在檀木架后,指尖捏着半封未寄出的信。
信纸上的墨迹未干,最末一行字被血浸透,只隐约能认出"林...不可信...承明殿..."
"柳姑娘?"苏婉儿的剑指向地道入口。
柳如烟将信塞进衣襟,抬头时眼尾泛红:"是巡城卫的脚步声,大约三十人。"她摸出腰间的信号弹,却被林风按住手腕。"带账本走。"他指腹擦过楚瑶的碎玉,声音低得像淬了冰,"承明殿的香炉下,该去看看了。"
地道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苏婉儿的玄铁剑挑起两摞账本甩给林风,自己扛起最大的那箱。
柳如烟最后看了眼密室角落的碎玉,指尖在门框上快速敲了七下——这是让暗桩清理现场的暗号。
当三人消失在地道尽头时,巡城卫的火把正好照亮密室门框上的血字,为首的百户盯着那行"承明殿偏殿,香炉下三尺",喉结动了动,摸出怀里的密信:"林大人果然来了。"
地道口的青石板在身后轰然闭合时,林风的残玉仍在掌心灼出红痕。
他攥紧装着账本的布包,靴底碾过潮湿的苔藓,听见苏婉儿在前方压低声音:"左首第三棵老槐,马厩留了三匹快马。"柳如烟落在最后,指尖还捏着那半封信,墨迹未干的纸页被夜风吹得簌簌作响。
"林大人。"她突然停步,火把的光映得她眼尾泛红,"这信不是残的。"
林风转身时,看见她另一只手从袖中抖出半片薄如蝉翼的竹笺——方才在密室里,那半封染血的信原是被人用刀裁去了下半截。
柳如烟的金钩挑开竹笺背面的蜡封,一行行小字在月光下显形:"十五夜子时,禁卫军换防,火油车入西华门,伏兵于承明殿藻井......"她声音发颤,"王雄的死士藏在京郊破庙,领头的是他最器重的暗卫统领'玄鸦'。"
林风的残玉"咔"地又裂一道,疼得他指节发白。
他想起楚瑶昨日递来的密报里提过,玄鸦曾在边疆屠过三个村庄,手段狠辣如鬼。"走。"他扯过柳如烟的手腕往马厩跑,"回营地。"
三匹马冲进营地时,守夜的卫兵刚要喝问,见是林风的玄色披风,立刻跪下行礼。
中军帐的烛火"刷"地亮起,楚瑶掀帘而出,鬓角的珠钗撞在门框上——她左袖沾着血,右手里还攥着半块冷掉的炊饼。"林大人!"她扑过来要接账本,却在看清柳如烟手中的信时顿住,"这是......"
"王雄的余党要血洗皇宫。"苏婉儿将玄铁剑往地上一插,震得铜灯架嗡嗡作响,"十五夜子时,西华门、承明殿。"
楚瑶的脸瞬间煞白,珠钗上的珍珠滚落在地,她踉跄两步扶住桌角:"今日是十三,只剩两天。"她突然抬头,眼底燃着冷光,"我昨日在尚食局听到,御膳房新调了龙涎香,说是要给十五夜的家宴用——"
"承明殿的香炉。"林风与她同时开口。
他想起密室帛书上的"承明殿偏殿,香炉下三尺",又想起地道里楚瑶留下的血字,喉间泛起腥甜。
残玉的热度顺着血管往太阳穴钻,他猛地扯下披风甩在椅上,指节叩得桌案咚咚响:"召集所有暗桩,一刻钟内到帐前。"
帐外立刻响起号角声。
苏婉儿解下剑穗上的红珊瑚,用匕首在案上划出京郊地图:"破庙在城南三十里,我带二十个死士摸过去。
玄鸦的人擅长夜战,但我这把剑——"她抽剑出鞘,寒光映得帐内烛火发颤,"能砍断他们的箭弦。"
柳如烟将那半封信与竹笺用蜡封好,又从怀中摸出个雕花檀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张密报:"我昨夜截了王雄的飞鸽传书,他们在西市米行、东巷酒肆都有联络点。"她指尖划过密报上的暗号,"现在对这些,能找出玄鸦的伏兵数量。"
楚瑶已经摸出腰间的象牙腰牌——那是皇帝亲赐的"御前行走"令牌。
她将腰牌拍在桌上,银指甲划过掌心的血痕:"我去联络羽林卫的吴将军,他从前受先皇后恩典,最恨乱臣贼子。"她突然顿住,目光扫过林风掌心的残玉,声音软了些,"楚瑶办事,林大人放心。"
帐外脚步声密集起来,暗桩们鱼贯而入,铠甲擦过帐帘发出沙沙声。
林风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苏婉儿的剑上。
他伸手按住那把玄铁剑,掌心的残玉贴着剑身的寒铁,烫得剑刃腾起白雾:"破庙若有动静,立刻放信号弹。"他转向柳如烟,"密报对完,把人数、兵器、路线标在地图上。"最后看向楚瑶,喉结动了动:"吴将军若有疑虑......"
"就说林大人要拿王雄的人头祭先皇后。"楚瑶替他说完,指尖轻轻碰了碰他掌心的残玉,"当年先皇后救我出教坊司时,说过'忠良终有报'。"
帐外的更鼓敲过三更,苏婉儿的小队已经消失在夜色里,马蹄声碎在晨雾里。
柳如烟伏在案上核对密报,烛泪滴在她发间银饰上,凝成半透明的琥珀。
楚瑶握着腰牌出门时,回头冲林风笑了笑,发间那支他送的耳坠在晨光里闪了闪——碎玉的缺口被她用金箔补上了,像朵小小的花。
林风独自坐在帐中,翻开从密室里带回来的账本。
王雄的私印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每一页的朱批都像一把刀,割得他心口发疼。
他摸出楚瑶补好的耳坠,残玉的热度渐渐平息,却在他手心里烙下一个浅浅的印子。
窗外的天色开始泛白,他将账本、帛书、还有柳如烟整理好的密报一并收进檀木匣,锁扣"咔嗒"一声落定。
匣盖上的铜纹在晨光里泛着暖光,像极了金殿上那方"乾元通宝"的玉玺。
"备马。"他对着帐外喊了一声,声音里裹着破晓的凉意,"明日早朝,该让某些人见见天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