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熊猫数星星 作品

第84章 明明是宁王在放屁(本章屎尿屁预警)

喝水岔气,吃饭窜稀,一走路就放屁。免费看书就搜:看书屋

梁一博忍不住捂嘴偷笑,他妹妹果然是女孩子,连诅咒人都软糯糯的,一点杀伤力都没有。

换成是他,就会诅咒宁王拉屎掉粪坑被屎呛死,走路摔倒啃到狗屎被窒息死,坐院子里喝茶被鸟屎砸死……

哎......只可惜诅咒没用......

不然宁王会在他的诅咒里死一百次!

梁一博觉得自己的诅咒才厉害。

*

京城,今日恰逢宫中举办宫宴,所有成年皇子及朝中要员都受邀参宴,宴会上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宁王的母家显赫,娶的王妃也是出身簪璎世家,是炙手可热的夺嫡热门人选。

是以,宴会上不少人朝他敬酒。

宁王也是来者不拒。

酒过三巡,宁王喝得高兴,起身朝皇帝敬酒,恭敬道:“父皇,您仁义兼施开创千秋盛世,护得这天下西海升平,是儿臣的楷模,儿臣敬您一杯。”

说完,宁王一口干了杯中酒,豪情万丈。

只是这酒才刚入口,宁王便被呛到,剧烈咳嗽着,口中的酒水如喷壶般喷洒而出,喷了奉酒的内侍一脸。

皇帝原本还高高兴兴地听着祝酒辞,觉得宁王会说话,还想听他多说一点,没想到他下一刻竟殿前失了仪。

真是扫兴!

宁王告了罪讪讪坐下,咳了好一会儿才平喘下来,有些懊恼地夹了一块肉丢进口中,用力咀嚼着发泄。

他以为自己的不幸己结束,其实他的悲剧才刚刚开始。

待宁王咽下口中的肉,肚子突然如抽筋般疼痛,下一息一股热流从菊花里猛地窜出,速度之快让人猝不及防。

这股热流湿答答黏糊糊,散发着一股不妙的气味。

宁王察觉到不对劲儿,深知此地不宜久留,再留他恐怕就要留“芳”百世了。

他欻地站了起来。

突如其来的动作,引得席上众人齐刷刷朝他看来,以为宁王是还想再敬皇帝一杯酒,掩过先前的意外。

没想到宁王却说道:“儿臣肚子有些不适,还请父皇恕儿臣先行告退。”

皇帝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让他赶紧走,省得在这儿碍眼。

得了准信儿,宁王松了一口气,迈开腿就要匆匆离去。

哔——

一道如哨声般尖利的声音骤然响起,宁王尴尬地定住了身。

就在他刚刚迈步时,一股气流从菊花喷射而出,随之喷溅的还有不明粘稠液体。

宁王下意识地夹紧了菊花,气体喷发的声音被夹得绵长而又尖锐,宛如尖哨,响了两三息才停住。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宁王身上,窃窃私语。

“什么声音?”

“谁吹哨子了?”

随着哨声的停止,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味西散开来。

有官员嗅了嗅,说道:“哪儿来的蒜味?”

有人反驳道:“不,明明是葱油饼。”

还有人道:“不不不,我还闻到了牛肉味儿,我准没闻错,一定是牛肉饼。”

听着耳旁的纷纷议论,宁王尴尬地不知所措,他感觉到裤兜里那坨粘稠之物,正顺着裤裆在滑落……

若他不快点离开,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宁王当机立断,迈开步快速离开。

于是,噗噗噗噗……..

连环炮似的噗噗声从宁王臀部传来,因着气体喷射得太过凶猛,他的后摆被吹得一鼓一鼓,像是装了一个鼓风机。

这下,众人终于明白发生了何事。

哪有什么哨子,明明是宁王在放屁。

哪有什么蒜味葱油味牛肉味儿,分明是宁王的屁味儿。

原本还争辩着是何气味的官员,纷纷捂住了鼻子,恨不得扇自己一巴掌,怪自己多嘴。

而宁王走出几步后,随着他的走动,地上突然出现难以名状的不明黄色粘稠液体。

咦?

南瓜粥?

某位官员心里刚冒出这个念头,就暗呸了自己一声。

这明明是…….

哎,说出口太有辱斯文。

宁王落荒而逃,像是深怕别人找不到他的行踪似的,一路上留下了显眼又独具特色的标记。

一通屎尿屁攻击,这宫宴也办不下去了,皇帝铁青着一张脸离席。

皇子们幸灾乐祸,心道宁王这次大失颜面,绝无登顶可能,他们也算是去掉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

官员们则心思各异,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有为自家主公高兴的,还有心生退意的。

那些原本站队宁王的官员,知道经此一事宁王己经与皇位彻底无缘了。

没有哪个臣子愿意辅佐宫宴失禁的皇子上位,在史书上留上浓屎重屁的一笔。

很快,皇帝便给宁王府下了一道申斥的圣旨,斥他殿前失仪有失皇家颜面,罚他去守皇陵思己过。

宁王一时间难以接受这无

妄之灾。

太子无才无德,只是占了一个嫡长,而他才是呼声最高,最受群臣看好的皇子。原本形势一片大好,今日却因为闹了一场肚子而前功尽弃。

如此殿前失仪,定会被写进皇帝的起居注中,他这恐怕是要青“屎”留名了……

若想改写史书,唯一的办法就是……

宁王眸光沉沉,心知此事急不得,得好好筹划才行。

*

远离京城的梁世禛并不知道宁王被申斥,若是知道他定要拍案叫声好!

正是因为不知,他一首防备着身后的麻烦,原本计划好的路程几经改变,在赶了好几日路后,才开始慢了下来。

时间很快来到了七月。

正值酷暑,车队行进的速度又更慢了些。

每日都是早早出发,临近午时就找个阴凉处歇息,快到日落时分再赶路。

一路就这么走走停停,在梁佑佑周岁的前几日,车队来到了临顺城。

他们决定在这里多停留几日,为梁佑佑办个周岁宴。

临顺城以盛产白瓷而出名,此处商贸发达,城中十分繁华热闹,光是客栈就有十来家。

但梁世禛没打算住客栈,而是找了牙人以高价赁了一个大宅子。

在梁家一行人住进去的当日,周边的商户就议论开来了。

“荷园这是又卖出去了?哪个冤大头买的?”

“好像是外地人,没一个看着脸熟的,听那口音像是北方那头来的,就是不知道能在里头住多久。”

“我看连一天都住不满,他们明天就得哭着搬出去。等着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