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玄武’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自适应性。”

系统设计师张明辉解释,“它能够根据环境条件和目标特性,自动调整各类传感器的权重和融合策略,始终保持最佳探测效果。例如,在强电子干扰环境下,系统会自动降低对雷达数据的依赖,转而更多利用被动传感器的信息。”

这套系统在测试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目标识别精度。

特别是面对采用了多种隐形技术的复合目标时,“玄武”系统依然能够保持有效跟踪,为防空武器提供可靠的制导信息。

最后,陈风还亲自视察了新型反隐形导弹系统——“影枪”的开发进展。

这种导弹采用了全新的制导理念和感知技术,能够在极低信号条件下有效跟踪隐形目标。

“‘影枪’导弹的关键创新在于其多模式制导系统。”

项目负责人王强介绍,“它结合了被动雷达制导、红外成像制导和量子传感制导等多种技术,即使在目标采取干扰措施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有效跟踪。”

更重要的是,“影枪”导弹采用了分布式制导网络,多枚导弹可以共享传感数据,形成协同制导。

即使单枚导弹的传感器被干扰,整个导弹群也能保持对目标的有效跟踪。

“这种协同作战模式是应对高度隐形目标的有效策略。”

陈风评价道,“单一传感器可能被欺骗,但多源、分布式的感知网络几乎不可能同时被突破。”

在这三个关键项目的推动下,龙国很快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反隐形作战体系。

“天眼—qr1”量子雷达负责远程预警探测,“玄武”多源传感融合系统负责目标确认和跟踪,“影枪”反隐形导弹则负责最终拦截。

这套体系通过“龙域”网络连接,形成了一个高度协同的防空防导系统。

然而,技术发展从来不是单向的。

就在龙国加速反隐形系统研发的同时,一个意外情况的出现让陈风意识到,理论与实战之间可能存在巨大差距。

“首长,西部边境监测站报告疑似发现不明飞行物!”

作战值班员突然报告,“但常规雷达和预警系统都没有明确捕捉到目标!”

陈风立即提高警觉:“可能是隐形侦察机。立即启动‘玄武’系统,调用所有可用传感器进行分析。同时,通知最近的‘天眼—qr1’测试站进行紧急扫描。”

“玄武”系统迅速整合了边境的区所有可用的传感数据。

通过分析微弱的雷达回波、异常的大气扰动和红外信号,系统确认了一个高速飞行物正在接近龙国领空。

“目标确认,高度18000米,速度18马赫,航向东南。”

系统操作员报告,“特征分析显示,极有可能是漂亮国的隐形侦察机,可能是新型‘暗鹰’。”

这是一个绝佳的实战测试机会。

陈风立即下令:“不要惊动目标。让它继续飞行,但全程监控,收集尽可能多的技术数据。同时,秘密部署一套‘影枪’导弹系统,做好拦截准备,但不要贸然发射。”

龙国防空系统开始对这架神秘的隐形飞行器进行全方位监测。

“天眼—qr1”量子雷达成功锁定了目标,提供了相对清晰的轮廓数据;“玄武”系统则整合了多源信息,分析目标的飞行特性和技术参数。

“目标已经进入我领空约30公里。”

监测站报告,“飞行路线覆盖了西部军区的几个关键设施。”

陈风冷静分析局势:“这是一次试探性行动,他们想测试我们的防空系统对隐形目标的反应能力。”

他下达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命令:“启动常规防空雷达和通信系统,但刻意避开目标区域,表现出我方没有发现入侵者的样子。同时,让‘影枪’导弹系统静默跟踪,但不要激活制导雷达。”

这一策略的目的是让入侵者误以为自己的隐形能力足以逃避龙国的防空网络,从而大胆深入,暴露更多技术特征和情报收集意图。

策略果然奏效。隐形侦察机开始降低高度,深入龙国领空,对的面设施进行更详细的侦察。这给了龙国防空系统更多收集数据的机会。

“我们已经获的了大量有价值的技术参数。”

情报分析员报告,“包括目标的雷达反射特征、红外信号模式和电子辐射特征。这些数据对改进我们的反隐形系统至关重要。”

陈风决定是时候给入侵者一个教训了:“准备拦截方案,但要采用特殊手段。我不想直接击落它,而是要让它带着我们的‘礼物’回去。”

这个“礼物”是一种特殊的电磁干扰装置,能够秘密植入目标的电子系统,在未来特定时刻激活,干扰或收集情报。

通过“影枪”导弹的精确制导,这种装置可以被投送到目标附近,释放出精确定向的电磁脉冲,悄然入侵目标的电子系统。

“‘影枪’导弹就位,准备执行特殊任务。”

导弹控制员报告。

“发射!”

陈风下令。

“影枪”导弹以惊人的速度升空,但它没有直接攻击目标,而是飞到隐形侦察机附近,释放出电磁干扰装置,然后迅速转向离开。

整个过程只持续了几秒钟,入侵者几乎没有反应时间。

电磁干扰装置成功激活,瞬间影响了隐形侦察机的部分电子系统。

飞行员发现仪表出现短暂异常,但很快恢复正常。

他以为只是遭遇了某种自然干扰,并不知道一个隐蔽的“电子间谍”已经植入了飞机的系统。

“警告信号!”

侦察机的电子战系统突然报警,“检测到导弹发射特征!”

飞行员大吃一惊:他们的隐形技术竟然被突破了!不敢继续冒险,他立即提高高度,加速离开龙国领空。

“目标正在撤离,任务已完成。”

监测站报告。

陈风对这次行动的结果非常满意:“我们不仅收集了关键的技术情报,还成功植入了电子监视装置。更重要的是,我们向他们传递了一个明确信息:龙国已经掌握了有效对抗隐形技术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