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推翻死亡时间的结论?
周然神色笃定,开口说道:“我认为还是应该把王文杰列为重要嫌疑对象。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为什么?”
“第一,王永康的死,对李秀华没有丝毫好处,她反而会失去一份工作。”
周然条例清晰地分析着,“她在王永康家的工资水平,要比现在的市场价平均高出3倍。”
“如果她不在王永康家工作,她做同样的工作,工资降3倍。”
“王永康给的她那20万,李秀华半年也就挣回来了,她完全没有必要冒风险去杀害王永康,这无异于杀鸡取卵。”
“所以从动机上,我认为李秀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二,王永康的死,王文杰可以获得最大的好处,千万财产的继承权可以把他的生活水平实现质的飞跃,面对这样的诱惑,王文杰很难不动心。”
“第三,安眠药上是有王文杰指纹的,这和死者体内检测出安眠药的成分一致。”
周然一口气说出自己的分析,此刻,他越发坚信,系统对凶手的提示所指就是王文杰。
“周然,可是现在他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啊,这完全可以排除他的嫌疑,这你怎么解释?”
“而且安眠药上有王文杰的指纹,他也可以说是帮他舅舅拿药,只能算作辅助的证据。”
周然点头,对方说的没错,但也不妨碍他的分析。
王文杰的不在场证明,是这起案件绕不开的门槛。
他继续说道:“王文杰肯定用了某种手段制造不在场证明,只是我们目前还没识破。”
“大家认同周然的分析吗?”
“我觉得有道理,虽说李秀华没有不在场证明,但是从作案动机来看,她作案的可能性确实很小。”
“是的,王永康的死,对李秀华没有丝毫好处。从现场的指纹来判断,就只剩下王文杰有可能。”
“林强,你呢?这是你徒弟,你有什么想说的?”
林强和向杰对视一眼,又看了眼周然,缓缓开口:“向队,就目前收集到的线索而言,王文杰的作案动机确实比李秀华强,但我们不能仅凭这一点就认定他是嫌疑人。”
“把他列为嫌疑人的前提,是他要有作案时间,可根据我们现在了解到的情况,他没有作案时间。”
“向队,你看!”林强起身走到前方,“我调查了王永康死前的通话记录还有聊天记录,案发当天甚至一周内,他都没有和任何人联络过。”
“所以王文杰把王永康提前约到园桥镇的猜测是错的。”
“方向不对,怎么走都是错的!”
向队沉思一番,“所以你的意思?不把王文杰列为嫌疑人?”
“不!我只是说王永康8点后离开家,赶到和王文杰约定地点的推测是错的。”
“第一,王文杰的代驾终点并不能提前确定,所以只能等他接到第一单后才能告诉王永康。”
“第二,王永康案发当天,没有和任何人联络过,所以王文杰不可能在接单后告诉王永康地点。”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王文杰既然不能把握接单的地点,不在场证明就有可能不成立,那他怎么会冒这样的险呢?”
林强的声音分贝不大,却字字如洪钟般在众人脑海中回响。
大家刚刚都没细想,此刻听了林强的分析,才发现周然的猜测确实存在不少漏洞。
那么王文杰不是凶手吗?
不,大家心里都觉得王文杰就是凶手,可他究竟用了什么手段,让他们从常理分析完全行不通呢?
“会不会是王文杰的电动车经过改装,速度变快了?”很快,有人提出一个假设。
“不会的,昨天下午我们在王永康家中测试过王文杰的代驾电动车,就是普通的国标速度每小时15-25千米。”
“那会不会是王文杰提前藏好一辆车在园桥镇,然后开这辆车去王永康家中或者首接去青山湖呢?”
“也不会,第一,我们刚才说了这个地点王文杰无法预测,就不存在提前把车藏好。”
“第二,即便把车藏在园桥镇,8点40分到园桥镇后,王文杰把电动车放在后备箱。”
“8点50把开车到王永康家中,再把代驾车放到王永康的后备箱中。”
“9点10分开王永康的车到青山湖,把王永康杀害。”
“然后再骑电动车回到代驾第二单的起始地点下马镇,最快也是9点35分。”
“王文杰的第二单代驾开始时间是9点20分,时间上完全不成立。”
“所以王文杰在8点到9点期间,完全不具备实施犯罪的时间。”
林强的逻辑很缜密,他根据现在己有的线索,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考虑了一遍,才得出最终结论 —— 王文杰在 8 点到 9 点期间,绝无可能实施犯罪。
“不愧是老林,分析得这么精彩,不过就是这结论......”
“是啊,按照你这么分析,王文杰就不可能是凶手
了,那就只能是李秀华。”
“向队,那咱们现在怎么办?集中精力调查李秀华吗?”
这下子,向杰也有些难办了。
王永康家只有王文杰和李秀华进入过,凶手只能是这两个人中间的一个。
可偏偏他们现在的分析,把两人都给排除掉了,这算什么?
他很想拍桌子,不管不顾地把王文杰定为嫌疑人,集中力量调查。
但是现实不允许,办案子不能凭借主观臆断,他们得有合理的推测和证据!
“周然,这个推测是你提出来的,现在面对你师父的质疑,有什么想法?”
向杰思考了下,再次把问题抛给周然,想听听他的看法。
周然在听完林强的分析后,便独自陷入了沉思。
他师父的分析没有错,王文杰在8点到9点确实没有作案时间,那他又是用了什么手段杀害了王永康呢?
如果王永康的死亡时间不是在8点到9点呢?
周然脑中突然冒出来这个想法,既然8点到9点的时间完全被排除了,那就只剩下6点到8点了!
可这也不可能啊,下雨后留下的车辙印,还有监控显示 8 点前轿车未出门,都己经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排除所有不可能后,剩下的即便再难以置信,也必定是事件的真相!
这句话,是福尔摩斯的至理名言,现在轮到周然践行了。
虽然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现在的指向似乎只能尝试去推翻8点到9点的死亡时间。
周然停顿了下,再次审视系统的提示:【凶手利用案发地点的信息差,误导警方,从而制造不在场证明】
如果系统的提示没有错的话,会不会是他从一开始就理解错了?
利用案发地点的信息差?
案发地点?
如果案发地点不在青山湖呢?
所以系统的提示,其实是想说案发地点并不在青山湖,凶手利用了这中间的信息差,从而制造了不在场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