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建厂资金的问题

听到林子阳的分析,人群再次沸腾了。

好像是这么个理儿啊!

如果事情全按林子阳说的发展,那他们胡家湾生产队,往后可就不缺肉吃了。

对于普通老百姓们而言,最渴望的不就是能吃饱吃好嘛。

让他们多吃几回肉,他们对生活就满足了。

胡长平同样觉得林子阳的建议非常好,好小子,脑子灵光的人,果然不一样。

当林子阳的榨油机整出来时,他只想到给他们胡家湾生产队解决吃油的问题,哪里想到给大队创收这个层面。

按林子阳的这个规划,到时候他们大队不光是能多挣钱,还能多吃肉,胡长平光是想想,都觉得激动无比。

而在林子阳强大能力的对比之下,胡长平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大队长做的非常不合格。

胡家湾生产队一直没得到什么长足发展,是不是因为他一直按部就班,不知道变通,不知道给队员们寻找机会?

如果从大队利益的角度考虑,胡长平觉得,还不如把大队长的位置让给林子阳做好了。

当然,胡长平也就心里这么想想,真让他让出大队长的位置,不是他舍不得,而是很多人会不同意。

林子阳当大队会计,那么多人都不服气了,更别说当大队长了。

基本各个生产队的大队长都必须是本地人,这样才好团结集体。

一个外来的知青,让他当大队长,他怎么可能让本地人乖乖的听话。

虽然林子阳不能当大队长,但是胡长平觉得,既然这小子的能力这么强,往后可以多听他的建议,和他一起,把生产队建设的越来越好。

按照林子阳建议的方向走,肯定能让他们胡家湾生产队蒸蒸日上。

“这计划很有可行性,咱们生产队想要富裕起来,不再过穷日子,就得放手去拼搏,大胆去干。

对于林知青的提议,我表示支持,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吗?”

这件事虽然可行,但也得询问集体的意见,所以胡长平向人群发问。

当胡长平这话问出来后,队员们都纷纷表示道,“大队长,我也支持林会计的计划。

咱们大队实在太穷了,我不想再过穷日子了,现在有了让咱们过上好日子的机会,咱们必须得把握住。”

“我也支持林会计的提议,咱们大队就建一个油坊,再弄一个养猪场出来,别的生产队能发展副业,咱们大队也一样可以发展起来。”

“对对,林会计说的也不是天方夜谭,都是有根有据的,榨油机实实在在摆在这里呢。

咱们建油坊肯定没问题,养猪也能顺带做起来。”

“……”

“……”

见队员们都觉得这计划可以搞,胡长平更坚定要去落实了。

不过此时也有人站出来,提出了质疑,“大队长,虽然林会计的提议很好,但是咱们大队这么穷,大队的账目上根本没多少钱吧?

这又是建造油坊,又是建猪场,这些都是需要钱的啊。

尤其是建养猪场,不光是要建造猪圈,还需要买小猪崽子。

小猪崽子的价格可不便宜,咱们大队肯定拿不出钱去买啊。”

这人提出质疑,队员们很快都冷静了下来。

是啊,事情是可以做,但是都需要本金。

没钱,这些事也就只能空口说说。

胡长平皱起了眉头,资金的问题,他确实没有考虑到,也确实是一个跨越不过去的问题。

林子阳看到胡长平皱眉,作为大队会计,他非常清楚大队的账目。

胡家湾生产队是真的穷,大队的账上一共才几百块钱。

几百块,能干啥?

小猪崽子都买不到几头。

也不怪当初下乡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愿意来胡家湾生产队,而且知青办那边的同志还好心提醒过他,这里不是什么好地方,让他去条件好的生产队。

就在大队长愁着资金的问题时,林子阳给出一个意见,“资金的问题可以解决,队员们在一起凑凑,按大家出钱的比例,等年底的时候,投资的项目赚到钱了,按这比例给大家一定的分红。”

听到林子阳的提议,胡长平想了想,觉得这法子真不错。

虽然大队很穷,但是人多力量大啊,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方法总比困难多。

胡家湾生产队一共有一百来户人家,就算一家只出十块钱,一百多户人家,也能凑出一千多块钱。

要是有的人家能多出点,加起来凑个几千块应该没问题。

“我看行,等会我来召开大会,好好商量一下,问问大家要不要出钱,按林知青你的法子来发展副业。”

胡长平说着,便去了大队部的广播站,通知了全体生产队员,来林子阳家门前商讨要事,每家都必须出一个代表。

没一会儿,队员们便浩浩荡荡的朝这里聚集过来。

胡长平把生产队要搞副业的事和队员们细说了一下。

刚刚来,还不知道这事的队员们,听了胡长平的叙述,也都跟着热血沸腾起来。

大多数队员都积极响应胡长平的号召,表示愿意凑钱帮大队发展副业。

但是也有个别的队员提出质疑,担心万一亏钱怎么办。

他们都是普通老百姓,攒点钱很不容易,根本没有亏钱的抗风险能力。

林子阳说建榨油坊,还比较靠谱,但是搞养猪场,哪里是那么简单的。

“大队长,榨油厂咱们还能搞一搞,毕竟这东西投入的本钱也不大,而且稳赚不赔。

但是养猪场搞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建猪圈是小钱,投入大的是买小猪崽子。

不是说买回小猪崽子,给他们点吃的就行了。

猪崽子很容易生病。

咱们养出来的猪崽子,若是突然生病,猪死了,前期的投入都全部打了水漂,会亏得血本无归。

咱们县里的养猪场规模大,听说是请了专业的人员去养猪,遇到小猪有个什么毛病,他们会给小猪崽子打药治病。

咱们大队有这种人,这种技术吗?好像没有吧!

没这个条件,养猪就得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