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公社申请猎枪
虽然没人吵他,但生物钟养成了,林子阳到点还是醒了过来。
早上起来,林子阳贴了几张韭菜盒子,熬了小米粥。
知青点那边种了蔬菜,但是他新房这边没种,往后想吃蔬菜的话,还是得自己种点儿才行。
林子阳的宅地基挺大,除了够建几间屋子,还有空余的地点种点菜。
他一个人住,就算加上涂卫国一起搭伙吃饭,也要不了多少菜,挪一小块地种菜就可以了。
当然,要是还觉得不够,每户人家都能向生产队申请一块地专门种菜的。
而每家还有一定的养鸡养鸭指标。
林子阳觉得可以申请养两只鸡,往后想吃鸡蛋,也能有个保障。
然后可以盖个猪圈,领一头任务猪养一养。
申请领养任务猪,年底杀猪的时候,猪肉只需要上交一半给集体,剩下的一半是可以自己留着的。
年初养一头,年底交了一半任务猪,剩下的一半猪肉,足够用来做腊肉腊肠了,能过个肥年。
不过生产队养任务猪的人家不是很多,因为养猪是需要喂粮食的。
大多数人家自己都吃不饱饭,哪里来的粮食喂猪?
林子阳就不一样了,他挣的工分粮,根本吃不完,再加上他手里不差钱,养一头任务猪绰绰有余。
家猪肉和野味的口感不一样,他不缺野味吃,但是猪肉吃的却不多,还挺馋那一口的。
和涂卫国一起吃完早饭,林子阳去大队长家拿了自行车,然后去找了杨老头。
胡家湾生产队和公社大概有十几里地的距离。
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没自行车的情况下,只能走路过去。
林子阳有自行车,自然没必要辛苦开11号了。
杨老头也吃好了早饭,早就等着林子阳过来了。
见这小子来了,杨老头起身跟着他的车,一起去了公社。
公社在镇上,镇上的人也算是城里人,是商品粮户口,和农村户口不一样。
七十年代,商品粮户口很吃香,因为每个月都能领到粮食。
不过镇上的规模没多大,有一家供销社,供销社的规模远不如县里。
然后就是几家小厂子,政府单位。
杨老头带着林子阳去了公社的武装部。
因为涉及到了猎枪管理,这就属于公社武装部的事儿了。
公社的武装部办公室主任,姓黄,看杨老头过来,立马热情的站起来迎接,“杨叔,您来啦?”
杨老头当年可是上过战场,打过鬼子的英雄。
所以即便是公社的领导干部,都得对杨老头客客气气的。
尤其是黄主任,退伍之前也在部队从军过的,对杨老头这样的老兵,更是敬重和钦佩。
杨老头见黄主任和自己打招呼,点头道,“黄主任,今天我过来,是有件事找你帮忙的。”杨老头说着,指着林子阳,“黄主任,这位是我的徒弟,林子阳,他是下乡的知青。
这段时间他一直跟我后面学习打猎,枪法练的很好了,所以我想找你给他安排一场考核,看看能不能给他发个猎人证,然后申请一把猎枪。”
公社武装部对猎枪的管控还是比较严格的,即便是有猎人证,也不一定能申请到猎枪。
要是普通人来找黄主任办这事,黄主任可能就直接给推了。
但是杨老头不一样,这事儿黄主任不好推。
而且这猎枪给谁都是给,黄主任也不介意卖杨老头这个人情,把猎枪给他的徒弟。
“杨叔,您既然开口了,这个人情我肯定得卖。
现在我就安排人给这位林知青考核,通过了,我就给他发猎人证和猎枪。”
“成。”
很快,黄主任便找来手下的工作人员,领着林子阳到了武装部的后院。
远处立着三个靶子,只要开枪打中其中一个,实践上的考核就算通过了。
除了打靶的考核,林子阳还要做一套卷子,考他狩猎方面的理论知识,包括生态保护,狩猎技巧方面的知识。
如果是别人来申请,不是杨老头介绍过来的,公社武装部还需要对林子阳的成分背景进行调查。
有了杨老头的出面,很多复杂的程序就可以免去了。
林子阳先进行打靶考核,三枪下来,林子阳打中了两枪。
其实他是故意隐藏实力的,按他真实的实力,三枪都可以打中,而且还能正中靶心。
考核通过了枪法命中率,随后林子阳又去做了试卷的考核。
考的都是一些很简单基础的知识,对于林子阳这种前世在大山里混久的人来说,几乎没有难度。
很快,林子阳便做好了试卷。
试卷做好,顺利通过,黄主任当即给林子阳发了猎人证,还顺便给了他一把猎枪。
这是公社武装部仅剩的一支猎枪指标了。
要不是杨老头,黄主任肯定是不舍得把枪给林子阳的,毕竟公社还有不少猎人都盯着这把枪呢。
林子阳拿到公社发的猎枪后,宝贝一般的擦了擦。
有了猎枪,往后去山里狩猎,可就要方便多了。
就在林子阳刚拿到猎枪时,公社有个猎人正好来武装部办事儿。
见林子阳拿到了最后一把猎枪,当即就不悦的冲黄主任问道,“黄主任,您之前不是说咱们公社的猎枪指标不够,不好申请吗?我都申请好几次了,您每次都说我不够资格,现在怎么把枪给了这小子?”
这位猎户名叫李大志,是李家村生产队的。
李大志的父亲,还是李家村生产队的大队长,所以和公社这边的来往比较密切。
整个岭南公社,就属李家村生产队的条件最好最富裕,公社的领导书记,都会给李家村生产队的大队长几分面子。
被李大志这么一问,黄主任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了。
毕竟他是看在杨老头的面子上才给林子阳发的猎枪,说白了,就是给林子阳开后门,这事儿自然不好公开说出去。
黄主任支支吾吾说不上来,李大志立刻明白怎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