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找到教训林子阳的方法
林子阳没有抱怨早起,好歹他算过来人,对生产队的事有经验。
“早起干活才好,等日头大了,在田里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不管涂卫国情不情愿,也只能跟随大部队起床,在这里没人能搞特殊。
从炕上爬起来,知青们排队去洗漱。
原本以为洗漱好了就能吃饭,然后上工干活儿。
没想到江建军竟然喊大家一起去开早会。
这早会其实就是喊喊口号,林子阳觉得最是无聊,也最没意义。
光喊口号有啥用?重点是怎么行动起来。
江建军叭叭叭的喊完口号,耗了十来分钟了。
涂卫国忍不住向林子阳吐槽道,“他娘的,听他废话这么多,这时间拿来让我多睡会儿多好啊?”
林子阳非常赞同,这十来分钟用来听江建军叨叨,真不如用来睡觉。
看来真得早点搬出知青点,不然每天都听江建军念经,烦都烦死了。
如果大队长不同意他盖房子搬出去住,林子阳就得想办法,把江建军从知青点队长的位置拉下来,自己取而代之。
等他干上了知青队长,肯定不会像江建军那样废话连篇。
早会结束后,大家赶紧去吃早饭。
早饭很简单,煮了一锅玉米糊糊搭配着咸菜。
这样的伙食,偶尔吃吃没问题,但如果天天都这样吃,肯定受不了。
林子阳看了看自己和涂卫国的小身板,嗯,今天中午就跟大家拆伙,单独吃饭吧,吃点好的,补一补。
他可不希望自己再像前世那样,长得又矮又瘦,长身体的年纪,就得多吃点好的,才能长高长壮实。
前世一米七五的身高,一直是林子阳的心病。
其实他家的基因不差,林子阳的父母都是大高个,母亲女同志,都有一米七二的身高,父亲更是有一米八。
前世他脑子有病去当舔狗,在长身体的年纪把钱和吃的都给了陈姗姗,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但凡多吃点好的,她的个头铁定能往上多窜窜。
不说长得特别高,林子阳觉得自己长到一米八绝对没问题。
男人对身高比对长相更在意,这要是太矮了,在旁人眼里就是二级残废,非常影响找对象。
林子阳吃完早饭,和江建军提了一嘴,“江知青,中午我和涂知青就不和大家一起吃了,我们单独开伙做饭。”
听到林子阳说要单独开伙,江建军愣了一下。
“单独开伙需要铁锅,你们有吗?
如果没有,还是一起吃吧,咱们知青点就一口锅,不支持私人挪用。”
林子阳道,“江队长,我自己带了一口锅,不用你们的。”
见林子阳说自己有锅,江建军也不好说什么了,没理由反对他单独开伙了。
江建军的心里有点小失落,这要是一起吃饭,还能找机会在饭桌上多打压林子阳。
这小子拆伙单开,让他少了很多找茬的机会。
算了,不想这事了,想对付这小子,机会多的是。别的知青听说林子阳弄到一口锅,能单独开伙吃饭,都羡慕坏了。
他们如果能弄到锅,也不会吃大锅饭。
毕竟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口味差太多,一起吃饭,不可能顾全每个人的口味,有时候是真吃不惯。
自己开伙就不一样了,想吃什么口味就怎么做,完全不用考虑别人。
等知青们都吃完早饭,便一起出去上工了。
新来的四个知青跟在老知青们后面。
他们到了稻谷场集合时,已经来了不少队员。
队员们的目光都纷纷落在新来的几个知青身上。
一眼看去,队员们全都摇头叹气。
新来的女知青就不用说了,女同志能干多少活儿?城里的姑娘养得娇滴滴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可别指望她们能顶多大用。
虽然另外两个知青是小伙子,但看起来十分瘦弱。
看那瘦了吧唧的身板,干活肯定也是废柴,没得指望,他们大队真倒霉,又来了四个累赘。
涂卫国凑到林子阳耳边,小声说道,“阳哥,我咋觉得咱们被这些队员给嫌弃了?你看他们瞧咱们的眼神,跟看废物似的。”
林子阳拍了拍涂卫国的肩膀,自嘲的说道,“你的感觉没错,咱们就是被嫌弃了,他们嫌弃咱们身子太弱,干不了活。”
涂卫国满是不服气,“阳哥,这些人真是狗眼看人低,别看我瘦,我的力气可一点也不小。”
涂卫国从小在家就天天干活,干惯活儿的人,力气当然不会小到哪里去。
这小子下乡的行李那么沉,都没让林子阳帮过忙,全都是自己一个人扛的,可见其真有一股子牛劲。
“阳哥你就更不用说了,你那身手和劲头,估计整个大队都没人比得了你。”
林子阳唇角微微扬起,“嗯,那就先让他们瞧不起吧,回头咱们用实力证明自己。”
涂卫国搓了搓手,打算等会儿好好表现,打一下那些队员们的脸。
大队长胡长平紧跟着来了稻谷场,开始给队员们分配今天的农活。
新来的几个知青的活儿,胡长平交给了江建军去安排。
这几个新来的知青对这里两眼一抹黑,第一天上工,别指望他们能干多少活儿。
之前的那些老知青,刚来第一天都干得不好。
男知青还稍微好一点,至少比女知青力气大,女知青那真叫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烂泥扶不上墙。
按以往的经验来看,新来的知青第一天能挣到三四个工分都算顶厉害的了。
正常情况下,女知青们一天干下来,就只能挣两个工分,男知青如果不偷懒,卖力点,挣三四个工分差不多。
随着时间长了,对农活越来越熟悉,这些人会慢慢有长进的。
就说现在干惯了农活儿的老知青们,如果勤快的话,一年下来挣的工分还是完全可以养活自己的。
江建军见大队长让他去安排新知青们的农活任务,立马来了劲。
因为他找到了教训林子阳的机会。
如果不让他去给新人安排农活儿,林子阳作为新知青,就可以去做最轻松的农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