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春鸟 作品

第213章‘生死一线’

第213章‘生死一线’

213、‘生死一线’

很快就到了九月一日,别说被录取的学生们,就是在深宫之中的胤礽也时刻关注着入学情况,打发何玉柱去现场看,好给他汇报第一手资料。

为了不让学生们为家中生计担忧,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每月第一天提前发放当月的月钱。毕竟学生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打工,不是说工作了才有月钱拿。

“只要培养出理科生,以后大清肯定不会落于人后!”胤礽心里捏了一把汗,理科大学的重要性可比外人认为的,甚至是皇阿玛认为的要高许多。

在他眼里,理科学院是大清工业、国力的起始点。

就在这时,系统突然慌乱起来:“不好了,怨气值突然锐减,还在继续下降,没有停下来的趋势。”

系统的电子音几乎要破音,胤礽也跟着紧张起来,他清楚,一旦怨气值降到零,那么他就会迎来死亡。不由一手重重拍在柱子上,大脑飞速旋转,如果自己突然死亡,那么大清会怎么样,理科大学能否顺利的开办下去,还有,几个孩子何去何从。

弘皙才16岁已经被封为理亲王,几乎和自己一样退无可退,他还那么年轻,没有自己庇护,如何在一众叔叔们的围剿下有个不错的结局?

皇阿玛他能接受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虽然皇阿玛已经送走许多儿女,但自己对他绝对不一样的,一旦自己死掉,皇阿玛能不能撑得住,如果他撑不住,必将是一场乱战。

这些问题像一锅粥似的在自己脑子里翻腾,让他不知道怎么办是好,太突然了,他几乎没有做太多的准备。

“可恶!”又是重重一拳砸在柱子上,手指生疼,反而让他稍稍冷静了下来,惨然一笑,“看来上天是不想给大清一条活路啊!”

也是,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更容易的失去,这一点在他稍大时,皇阿玛就亲自教导过他。中原的江山可以说是大清捡漏得来的,得国没那么正,想要坐稳自然也是千难万难。顺治朝乃至康熙朝前期都面临着连年灾害、四处征战,顶着压力硬撑过来了,才有了今天的大清。

现在当他知道百年国耻想要扭转时,也面临一样的局面,只是他能撑过去吗?

胤礽怀疑自己,战争和动荡培养出坚毅的灵魂,而太平盛世成长出来花朵往往软弱无力,比起玛法和阿玛,他承载了过多的幸福,所以也少了一份他们那种坚毅。

好在软弱无力的他还有那么一点气运,就在他觉得只能束手待毙,写一份遗书时,系统欢快说道:“停下来,太好了,停下来了,怨气值没有继续往下降了!”

胤礽松了一口气,却没有过于乐观。

“现在怨气值是多少?”

系统顿了顿:“只有3813了。”

它的声音中带着颤音,纵t然,一开始胤礽的怨气值也不高,甚至只有个位数,但是那时不会突然降低,只要宿主肯码字就会有源源不断怨气值。然而现在哪怕宿主前段时间格外努力的将怨气值提升到了八万多,仅仅一小会儿,就降到了三千多。

下一回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宿主根本撑不过去,会直接死掉的。

“抱歉,我可能兑现不了自己的诺言了。”胤礽对系统说道,之前他答应系统等曹雪芹出生后会督促对方写完《红楼梦》然后上传到网上,现在曹雪芹他爹都还没有结婚,注定要食言了。

突如其来的抱歉差点令系统死机,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是什么事,讷讷道:“这不是你的错。”

是啊!

怎么能怨宿主,他已经做得够好了,甚至被评为年度最勤奋作者,可是生死不是宿主自己决定的。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怨气值骤减,它查到现在也弄不明白,哪怕求助了平台也一直没有查出来,只得出时空位面一些不知名的原因。

就在胤礽还想说更多时,何玉柱一脸喜气地进来,看见满手是血的胤礽,脸色大变:“爷,主子爷,你怎么了!”

几个蹿步上前,小心地去看胤礽的手,尖锐的喝骂声响起:“你们没长眼睛呀,没看见太子爷一手的血,赶紧去请太医!”

被冤枉没长眼睛的外间伺候太监,听说胤礽手流血了,慌忙请来了祁嘉钊。

“我没事。”胤礽不太在意自己的手,左右他的身体被平台调整到最健康的状态,流血受伤都会很快就好。就像现在,他只觉得疼痛,根本没有失血过多的晕眩。

“留了那么多的血,怎么就没事呢!”何玉柱急得团团转,“还有手,骨头……”

“好了,我能有什么事,等会子弘皙回来了让他立刻过来。”胤礽觉得有一堆话要和弘皙交代,生怕再来个万一,便吩咐何玉柱道。

弘皙,算是最让他放心不下的。

是自己挑起了他的野心,现在却又和他说放弃,胤礽心中黯然也不忍,同时不得不如此盘算。

“对了,你再去老九那问问拼音什么时候能成,之前说五月份,现在都九月份了,怎么还没动静。”想来想去,只有按照原计划用推广拼音支走弘皙是最好的方法。自己死后,京城必然会产生一个权力旋涡,将旋涡中心的弘皙早早送出去,并且利用他的誓言让自己的兄弟们没有办法把再度拉进来。

何玉柱又是担心又是心急,也只能应下来,却忍不住埋怨道:“爷,什么时候了,您的手金贵,要是有个万一可怎么办?”

这边的动静惊动了隔壁,康熙派梁九功前来打探,本来脸上挂着笑意的梁九功见到屋里的血以及胤礽的手,也是脸色猛然一变。

“怎么回事?”

皇上近来本来就因为休息不好脾气颇大,要是知道太子又伤了手还流了那么些血,恐怕又要有一群人遭殃了。太子爷可是皇上的心肝肝。

“没什么,我写小说时一时激动,没控制住情绪砸柱子伤了手。”胤礽解释,将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皇阿玛会迁怒自己身边伺候的人,他十分清楚,要是不多做解释,谁知道外间那些伺候的人会不会又因伺候得不行被换一波。

想到自己命不久矣,他也不想再造孽,身边换一波完全不熟悉的人。

“这样啊!”梁九功看了几眼胤礽的伤,面上带着几分关心,“就是再急,也不能伤了自己的身子,万岁爷还不得心疼死。”

胤礽知道他这话是为康熙说的,便微微躬身,以示对康熙的尊重。

“劳烦你转达皇阿玛,说我知道了,也长教训了。”

梁九功忙侧身避过:“老奴多言一句,太子爷您就是少吃一碗饭,万岁爷那都要担忧一晚呢。哪怕为了给万岁爷尽孝,也该控制住情绪,万莫再伤着自己身子了。”

胤礽闻言黯然,皇阿玛对自己有多关心他是知道的,但凡最近爱吃什么,都是一面嘴上教育他吃食不能只紧着自己喜爱的猛吃,需要根据时令最为养身,一面却又将自己爱吃的送到嘴边,给那个厨子厚赏。

要是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真不知道那时候皇阿玛会怎么样。

不敢也不愿继续想下去,胤礽准备找话说让自己不去想那些,还没等他找到话题,祁嘉钊进来了,细细检查一番,他的眉毛抖动了一下。

“殿下气血略虚,近日需要药膳补养补养,伤处万万不可碰水。”他没有交代一天要换几次药,没那个必要,太子受伤,太医会按时前来换药重新诊断的。

气血虚?

胤礽重生以来还是头一回从祁嘉钊口里听到自己身体不那么健康,反而有点稀罕。

“是的。”祁嘉钊心中的石头落地,虽然太子气血虚,但终于是正常人了,失血多就能诊断出气血虚,不像那次流了那么多血一诊断还和牛犊一样健壮。比起挑战医者认知的后者,前者更容易让人接受。

“我们爷的手骨……”何玉柱紧张地问。

“只是脱臼了,方才已经复位,没有伤到骨头。”祁嘉钊轻松说道,一个小小的脱臼只是小意思。

何玉柱和梁九功都是精于察言观色的人,见祁嘉钊果然没有丝毫担忧之色,放下心来。就是胤礽,也没有继续将自己气血虚的事放在心上,而是琢磨起来等下如何交代弘皙。

或许,就是临终遗言,他想将自己的所有感悟都告诉弘皙,可能他目前的年龄理解不了,只要能够记在心里,等到年龄到了阅历到了,就会明白了,能省掉许多弯路。而且,一个有益于人生的感悟不是人人都会在合适的年龄感悟到的。

梁九功见胤礽确实没有大碍,才回去禀告康熙。

“保成急躁的性子怎么就一直没改过来。”康熙又急又怒,擡脚就想去旁边看个究竟,到底因为接下来还有大臣要召见止住。

“等晚上再去看保成吧!”他想着。

梁九功说道:“谁说不是呢,奴才已经估摸着您会说的话,同太子爷说了,他也说受到教训了呢,让您万莫担心。”

人和人都是靠相处,胤礽小时候就住在乾清宫,现今又住回乾清宫,比起其他阿哥自然和梁九功见面颇多,感情自然也就要深厚一些,再加上一开始康熙就喜欢听别人说太子的好话,习惯成自然。哪怕梁九功,平时说话做事也习惯性偏向胤礽,有时候他自己都察觉不到。

“哼,我看他还是不长教训,不然也不会情急之下伤了手,你说说,写个小说把自己气得捶柱子,像话吗?”康熙闻言,略略满意,嘴却十分坚硬。

“等下让祁嘉钊过来一趟。”最后,康熙交代道,光是梁九功一个人说保成没有大碍可不足以让他放下心来,还是得问下太医,然后晚上再去保成那看看,一颗心才能真正放下呢。

“这孩子,就是让人操一辈子的心啊!”康熙摇头,嘴上继续抱怨,心里却没啥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