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准噶尔请求和亲
第202章准噶尔请求和亲
202、准噶尔请求和亲
就在胤礽一面码字,一面狂看玄幻小说试图找到对抗天道的法子时,准噶尔使者进京请求与他的女儿和亲一事让他坐不住了。不拘是皇女还是宗室格格都有抚蒙的传统,但那是蒙古,不是地处西域的准噶尔。
且准噶尔和大清的关系尚且没有真正明确下来,嫁过去就和汉家公主和亲匈奴差不多,人家可不会将公主当君来尊重,再说,策妄阿拉布坦可和他皇阿玛差不多大,把女儿嫁给一个糟糠老头,他可舍不得。
“万万不可。”好在他现在也上朝,不至于什么事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立刻站出来说,“皇上金口玉言,早已经说过小女婚配自主,现已经有了人家,只是年龄太小才没有请婚。一女如何嫁二夫?”
只要女儿幸福,他其实不在意嫁上几回的,可是眼下,这却是最好的理由。
海善见太子为了亲女失去一贯的镇定,见其他人不言语,顾不得隐藏自己连忙站出来添油加醋:“殿下此言差矣,男未婚女未嫁,如何算是一女要嫁二夫?且此番准噶尔前求亲诚意十足,郡主下嫁乃大义。殿下怎么能为了小节而失去大义?”
不是自己闺女,不心疼,海善慷他人之慨让胤礽气得咬牙切齿,大脑飞快运转,很快,有了法子。
“哦,你觉得准噶尔诚意十足?”他反问海善,“那么请问郡主下嫁,嫁过去是什么身份?”
海善赧然,准噶尔只是请求和亲,却没有说给郡主啥身份,要知道,策妄阿拉布坦可是有王妃和儿子的,儿子都有太子大了。
不过仍然强辩道:“他们求娶郡主,坐实了祖孙之国,难道不是诚意?”
一般和亲,都是甥舅之国,郡主乃是当今的孙女,嫁过去岂不是成了祖孙之国?海善越想,越觉得占了便宜。然而嫁的不是他闺女,谁闺女谁心疼。
胤礽是真的被气笑了,直勾勾盯着海善看了半天,几乎要用眼神把他给生吞活剥了,仍然难解心头之恨。
“怎么?殿下不说话了,莫非是觉得奴才说话在理?”海善得意,微笑道。
“哼,在理,很在理,海善贝勒真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单纯。”胤礽冷笑,“好一个嫁过去就是祖孙之国,据我所知,策妄阿拉布坦早有妻室,让大清堂堂嫡郡主去当侧室,你居心何在?”
任由海善如何混淆概念,涉及毓夏终生幸福,总不会被一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所蒙蔽。
“我可没这么说,可以让策妄阿拉布坦降妻为妾,届时……”
胤礽正要辩驳,王掞出列道:“海善贝勒的话过于荒唐,郡主若是和亲代表我大清的颜面,岂容如此践踏。”
越多人下场,海善越t是兴奋,他就是要炸出太子的人,最好让太子殿前失仪最好:“王大人多心了,郡主嫁给准噶尔汗可谓是一桩大好事,如今国库空虚,实在不适合再大动干戈,郡主嫁过去可保边境几十年无战争岂不是于国有大功?”
“放肆!”海善的话被上座的康熙怒斥打断。
康熙对毓夏并不算熟悉,但那也是他嫡亲的孙女,就是女儿抚蒙他都尽量找年龄的相当的,且公主嫁过去是君。海善的话简直将皇室颜面踩在脚底下。
他是没打下准噶尔,但准噶尔何德何能竟然敢让大清郡主和亲,就是下嫁他都不肯。
看一眼紧张不已的保成,康熙决定也担心儿子情急出乱,干脆喝断了海善接下来的话,然后给梁九功使了个眼色。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梁九功心领神会,大声道,声音传遍了整个朝堂。
海善不敢继续言语,心中却大为可惜,皇上下场太快,无法逼得太子自乱阵脚。不过太子也不用得意,很快,自己就要出手了,皇上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看太子如何解决。
海善嘴角勾起了一抹冷笑。
因为没有人顶着这种古怪的气氛上奏,真正要紧的事不是部门里解决了,就是小朝时单独和皇上说过,真有事也不必急于一时。便退了朝,胤礽身为储君,算是百官之首,率先退出,却没有和往常一样急着离开,而是在外头等到海善出来,似笑非笑。
“海善贝勒如此着急拉煤,怕是收了不少红封吧!”
他很清楚海善是老八的人,但老八绝对不会示意海善做这种下作的事。他们兄弟争斗得再厉害,有一条底线,那就是不碰小一辈。
所以,肯定是海善自作主张。
“殿下说笑了。”海善不轻不重顶了回去,都是在官场上唱聊斋的老手,不至于太子一句话就让他没了主意。
胤礽当然也不会以为自己一句话就能问住海善,盯着他又看了几眼:“那海善贝勒要么乐于助人,要么喜欢做媒人,否则就越过礼部替准噶尔操心起来了?”
海善闻言,脸上顿时一僵。
太子的话乍一听好像就是平时说笑,甚至对方说话时嘴角含笑,然而不能细想。喜欢做媒人,当然不是好话,他一个贝勒一个朝廷命官天天没事干去当媒人就是不务正业。
同样,乐于助人也不是好话,结合之前的话就是他乐于帮助准噶尔,意思他是奸臣。
太子果然不好对付,更可恶的是,对方还有帮腔的,十四阿哥不知道怎么想到,突然蹦出来:“啊,原来海善你这么乐于助人,你既然和准噶尔汗关系好,能不能让他嫁个女儿过来,我正好缺一个妾室。”
十四插刀功夫一流,对海善,他是真恨上了,虽然当时也有他自己利令智昏的缘故,但人很少会反思,责怪他人更容易一些。
一面说,一面朝人群里看去,看见了老十,又将他拉了出来。
“他要是有多的女儿,姐妹俩一起嫁来也使得,十哥也缺个妾室呢。”
刚刚新婚完的十阿哥胤俄一脸懵,扭脸看到十四的眼色,觉悟过来,忙不叠说:“对,对,我福晋正缺个力气大的小妾给她打扇掀门帘。”
他的新福晋是常海之女,和太子是表兄妹,此时搬出福晋来贬损的意思很明确。方才海善的话算是惹了大家的众怒,谁还没有女儿,宗室格格要抚蒙已经够惨了,海善更是要掀开一个盖子。让宗室女和亲,还是和亲到对大清不那么友好的地方。
那怎么可以,抚蒙固然惨,但他们的女儿嫁过去哪怕不是君,也是平等的,如果自己想得开也能开开心心过上一辈子。
然而和亲公主却是真正的消耗品。
反正胤俄是舍不得女儿和亲的,可不能让海善打开这个盖子,那大家伙的日子彻底没法过了。本来嘛,现在一想到以后女儿要嫁到蒙古,就心疼,再来个更糟糕的,生了女儿的人家可怎么办?
不由地,他想到了爱妾郭络罗氏,因为一连夭折三个儿子,郭氏有点疯魔,将唯一活下来的闺女当成了宝贝蛋,才多大点儿,见天给他吹枕边风,想让大格格长长久久留在京城。可他有那个能力让闺女留在京城吗?
他看向了胤礽,换成他,可能还真不敢在朝堂上就那么硬杠。难道太子二哥是真的不在意当不当太子,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形象,不怕别人认为他不顾大局了?
胤俄有点想不明白。
胤礽却是一身冷汗回到屋里,屋内踱了几步,匆匆就去找康熙。
“阿玛,孩儿有一事相求。”涉及女儿终身大事,胤礽哪里能够和康熙弯弯绕绕,开门见山道,“孩儿之前相中了戴梓的第四子戴亨,考察多日,确实是个好少年,想让他当郡马。还请阿玛恩准,赐婚。”
康熙早就知道保成要找过来,只是没有想到他心急到这种程度,不得不说,保成实在太溺爱孩子了。
“戴亨?”康熙说,“戴梓好像是汉人吧!”
满汉不通婚,一般是指旗女不嫁汉人,民女却能嫁给旗人。
“是。”胤礽当然知道这个硬伤,“但戴亨是少见的少年天才,配毓夏正合适,且汉人和旗人不是阿玛一句话的事吗?”
说着,他奉上了谄媚的笑容,让康熙好笑不已。
保成可是好久没露过这样的笑容了,上一次见到他这样笑还是小时候尿床被戳穿的时候,倒是难得,心头一软,便也同意了。
“阿玛,赐婚也不拘什么日子,就今日吧!”胤礽生怕夜长梦多,连连催促。
“胡说,也得看看吉日才是。”康熙憋着笑,叫来了钦天监监正格枚,一问,今天正好是吉日,只好在胤礽忙不叠的催促中发出了两道旨意。
一道是给毓夏,一道就是给戴亨的。
瓜尔佳氏接到赐婚旨意,整个人都麻了,她就知道太子独断专行,孩子的婚事从来不会提前和自己商量一下,她什么都没准备就要接受女儿被指婚给戴亨的消息。
然而,在听到朝堂上的风声后,她又开始后怕起来,深深觉得太子出手快狠准,甚好。
戴亨虽然是汉人,却住在京城,和毓夏年龄相当,听说头脑也聪明性格也好,可比准噶尔汗那个老壳子强出了数百倍。
“这也太吓人了。”惊魂甫定的瓜尔佳氏同林氏说道,但凡当时太子软弱一点,她闺女就有可能嫁到那个不是人去的地方了。
“可不是吗?幸好,结果是好的,阿弥陀佛。”林氏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只是瓜尔佳氏就见她嫩白的小手按在硕大的义肢上,怎么看都别扭。
这个义肢,不管看多久都无法接受呀,真不知道林氏怎么想的,说什么都不换,认准了这个义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