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春鸟 作品

第146章无题

第146章无题

146、

小太监发现的金光一事让康熙心头大松,在他朴素的观念里,金光,总归不会是坏事。不过对外能这么解释,他还是需要找大师询问清楚,如此心里还有底。

是以,第二天康熙又到了岫云寺找到了震寰和尚,两人密谈了许久,所谓的金光震寰和尚没有发现,却发觉胤礽的神魂似乎不稳。

“这么说你确定是有人对太子用了魇镇之术?世上有没有不知道生辰八字就能施咒的法子?”康熙面露严肃之色,所有皇子的具体出生时辰是保密的,保成是太子,他出生时又赶上了皇后去世。因而,为了不让保成一出生就带着生而克母的名头就是宗人府那边也将他的出生时辰提前了五个时辰,相当于将他的生日提前了一天。

震寰和尚摇了摇头:“不可能,世上之人千千万万,就是同年同月同日同一个时辰出生的都有,差一丝,都不行。不过老衲毕竟是佛家之人,修习的是律宗,对魇镇之术实在不太通。”

涉及魇镇之术,饶是震寰和尚素来被康熙赏识也不敢多说,赶忙用自己修习律宗推拒掉对方没说出口的话。他修习了大半辈子,也就勉强看出太子似乎哪里不妥,想来是神魂不稳,再多的,也是无能为力。要是皇上因而让自己解除太子身上的魇镇之术,他完成不了任务岂不是惹怒圣颜,不如提前一步打消皇上的主意,也免得奖赏说出口自己再拒绝对方脸上挂不住。

康熙闻言,果然没有强求的意思,震寰和尚修习律宗他还是清楚的,并且对此大加赞赏。在他看来,大和尚与其钻研劳什子转世活佛,在尘世争权夺利还不如老老实实固守寺庙念经,遵守清规戒律。

谈过之后,他又去看了胤礽,见他如常,太医诊断身子也十分康健便嘱咐老四胤禛:“你们在这好生照看你二哥,要是有……不拘什么时候赶紧往宫里报信为要。”

不是他故意忽视年龄更长的老三,而是老三现在人在这里,心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看着就不太靠谱的样子。且老三年长,但还真威慑不住老四和老八,人一多,他就容易犯糊涂,最后说不定被人左右。

“是。”胤禛应道,心里却是说不出的复杂。嫉妒吗?那是当然的,就和老九说的一样,皇阿玛的父爱是那样分的,大哥一份,太子一份;太子再两份;三哥一份,太子一份……等于他们所有人得到的都抵不上太子所得的。要是像大哥、三哥那样从他们母妃那得到足够多的母爱倒也不至于如他一般意难平。

康熙倒是没有看出老四心中的想法,交代完,忍不住又坐回床前,轻轻摸了摸保成的额头:“快点醒来吧!不要让阿玛再担心了。”

哪怕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保成不是昏迷,是在接受神授,只要他一天不醒他就担心一天。他矛盾的希望保成身上什么事都没发生,即便之前那些忤逆的话是出自他的内心而非受魇镇影响。

对此,胤禛更是心酸得不行,每每都是这样,只要太子二哥在跟前皇阿玛眼里就看不到其他人。不能表露出来,他已经是当阿玛的人了,女儿都快到出嫁的年龄,怎么能露出小儿作态?

于是等康熙想起边上的四儿子时,发现对方棺材脸上的寒意比之前还要重,纵然有再多的话也打消了。面对老四的冷脸就是他都不想说话。

胤礽昏迷被留在岫云寺一事倒没有第一时间传开,毕竟朝臣得知太子的事主要途径是靠诸多皇阿哥们有意无意透露出来的,真要他们那么直接打听还不太敢。康熙护犊子的架势他们可不敢去触逆鳞,加上现今太子虽然一直住在乾清宫,但硬是被他在大清权力最中心的地带弄出了深居简出的架势。

一天两天不出门实在太正常,估摸又憋在屋子里写些乱七八糟的小说。上一回是隆科多和年羹尧,不知道这回太子磨刀霍霍又向谁了。

想到现今入了太子的眼就极有可能被写进书里,传到后世可摆脱不了一个断袖之癖,被当朝太子拍板盖章谁会怀疑?

所以他们躲着胤礽还来不及,哪里会巴巴往跟前凑。

一直到第三天,他们才后知后觉发现非但太子不在乾清宫,就是平日常见的皇阿哥们也不见踪影,不由奇怪起来。少不得,一些人打探消息打探到了太子最尊重的老师王掞家中。

最近王掞也是京城的大红人,照片已经在皇家传开了,不过仅限于几个皇阿哥府上,连宗亲都还没有。有被康熙等人显摆过的人自然见识到了照片,将它传得越发神乎,哪怕大家都是不信鬼神的读书人也暗地里传出了照片是摄了一丝人的神魂才会和真人一模一样的话来。

如此一来,那些没机会被康熙等人显摆的人心里被勾得痒痒的,想看,只能跑去有照片的人家。比起那些家中女儿嫁给皇阿哥得以收到一张女儿外甥照片的人家而言,去王掞家中见识的人更多。

有什么比当面见王掞和他的照片对比更能证实他们猜测的?没有。

王掞面对一群人突如其来的拜访也十分无奈,偏生大家同朝为官,许多人他无法推拒,只能被迫营业。几乎是一回到家,就开始一波又一波的接待同僚,一张脸都快笑僵了,捧茶碗捧得老胳膊都招架不住。

太累了!

不过他心里却又生出一股自豪,不止是他,就是他的老妻和一对儿子奕清奕鸿也是如此。满朝文武,谁有那个荣幸照相,没有,只有他家。还是放大的全家福,足足有半尺大,挂在厅内别提有多体面。没见但凡来看过照片的,哪个不是一脸艳羡。

什么?

屋里没有挂照片的传统,画像不能太像,太像就是给死人画的,那是t因为没人能将人像画的特别像。谁不喜欢画像画得和自己一模一样呢?当然,那些非要画师给他们加上佛耳凤眼的例外。反正王掞一家对照片接受度良好,包括来看过照片的人也希望自家也能拍个全家福。

就是没有全家福,拍一张个人照片也是好的。

“诶?你说咱们的记档信息不过是面黄干瘦鼠须之类的,哪里能分辨得出来,要是记档中直接用照片岂不是省了许多误会?以前不就发生过偏远地区的县令其实是冒充的,大家也都没看出来。”

一人突然说道,让大家立刻警醒过来。

是呀,照片对于他们官员而言属于刚需,必须拍,下意识的,众人忽视了其实最该拍照的该是越狱的江洋大盗。他们的画像抽象到当事人自己不看名字都不知道在通缉自己。的

已经有了照片的王掞云淡风轻,表示自己不参与,不过紧接着,有人偷偷和他透露出一个消息:“太子两天都没有出现了,昭仁殿也没动静。”

他的心立刻提了起来,该不会皇上彻底废掉太子将其秘密幽禁起来吧!

那怎么可以,不说他是太子的老师,两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且说他的祖上王锡爵在前朝万历年间就是赶逆着皇帝拥立皇长子的。到了他,怎么能堕祖上之风,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才是正理。再说,比起其他人,他十分清楚太子上位对汉人的诸多好处。

不知道是不是受他的影响,还是太子本身格局就大抑或是天性大仁大善,他对汉人并不像其他皇子那样视为二等人,而是一视同仁,甚至提过有意让八旗吸纳更多汉人当中的优秀人才的意思。

八旗,虽然口称奴才,确实实打实的大清立国后的既得利益者。入旗就能在旗地分到两间房舍不说,后代也有机会比丁,或者由旗内推举为官。说开了,就是荫庇后代无数代,就是荫庇到大清亡国也未可知。

想当然,王掞有着文人的傲骨并不屑于被擡旗,但是他却清楚,大量汉人擡旗才是最有利的。否则,大清维护的只是少数群体。只有八旗中混杂大量的汉人,甚至让汉人占据大半数量,汉人的话语权才能提上来。

“你从哪听说的?”王掞忙问。

“嗐,还用得着问吗?”那人随口说道,“以往乾清宫的阿哥天天陪皇上用膳,这都两天没出现了,不过奇怪的是,不止是他,连其他阿哥也不见踪影。”

提到这里,这人也奇怪,以前太子不出现往往是其他阿哥最活跃的时候,偏偏这回其他阿哥仿佛都消失了一般。

王掞听了,反而在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太子被幽禁是他最害怕的事,其他阿哥过于活跃要置太子于死地也是他最担心的事。

“那八阿哥那?”王掞问道。

“所以说奇怪呢,连海善贝勒都没动静,以前哪里有过这种事呀!”这人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想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