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头铁如故
第95章头铁如故
温恪公主的死亡让康熙心痛如绞,但好在他死的孩子众多,一套流程几乎都是走熟的,几乎是麻木的动笔批下让胤祉、胤祺与礼部、工部、内务府总管照例办理丧事。然后想到朝堂上给温恪送丧时的争辩,又加上了胤祹和胤祯。
胤祹在苏麻喇姑的丧礼上表现得可圈可点,凑上胤祯纯属当时属他跳得最欢,老爷子看不过眼硬将他拉了出来,省得没事闲晃让自己烦心。
紧接着,又看到老七胤佑上折子恭请他精心养神,摇了摇头,温恪是已嫁之女,即便他贵为帝王能做得也十分有限,不过派出儿子让她最后一程走得体面点,推迟给仓津的赐婚让他变相给温恪多守几年妻孝罢了,遂又添加上了胤佑。
“太子在做什么?”忙完,康熙忍不住询问胤礽在做什么,死了一个女儿,还是一个他颇为喜爱的女儿,心里不好受的情况下就是他也免不了想立刻见最喜爱的儿子,中和中和情绪。保成没了一个妹妹,想必此时也和自己一般伤心,自己该去安慰安慰他。
康熙打起了精神,心里想着如果保成痛哭流涕自己该如何安慰他,儿子大了更要面子,不比小时候哪怕哭得稀里哗啦也无所顾忌。
他的想法被梁九功探出一二,去年十八阿哥突发急症时皇上也是这样想,最终为一废太子埋下了祸根。然而这一回太子还是没有任何悲色,生活起居一概如常,更没有想到安慰康熙。真不愧是头最铁的阿哥,都因为不关心兄弟栽过一次大跟头,在颇受皇上喜爱的温恪公主死后仍然可以我行我素,梁九功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哪怕是装,也得装出一副为妹妹早逝哀痛的样子来啊!他恨不得直接去提点太子,支支吾吾半天,梁九功只好如实回答:“太子在写书。”
康熙愣怔半天,声音飘忽不定:“他还在写那本书?”
他妹妹都早逝了,太子居然还有心写那样的书?不由怒了起来,也不管什么怕自己怒下不小心伤了保成的心之类,就单纯想教训教训儿子,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兄友弟恭:“去传太子过来!”
梁九功心中哀叹一声,便去了,不久,胤礽过来,一看康熙面上的怒色就大概猜到缘由了。吃过一回亏,不至于像上次那样莫名其妙,赶在康熙开口前赶忙说道:“我知道阿玛叫儿子来是要教训我的,但你也先听我一言。”
面上怒色不减,临到嘴边的斥责声停了下来,他倒要听听保成有什么好说的。
胤礽掰着手指头说:“阿玛要骂我定然是因为温恪妹妹逝去我没有悲色之故,但我要说的是,我面无悲色是因为我确实没有因此感到悲痛,不想装出悲痛的样子来欺瞒您。”
康熙闻言,勃然大怒,就要拍案而起,梁九功在心里暗叫一声糟糕。他是知道太子头铁,万万想不到他头铁至此,这种话是能说出来吗?偏偏太子就说了,还是直接说给皇上听,梁九功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场了,或许二废太子是最好的选择。不过胤礽反应比康熙还要快一些,在他破口大骂之前再次成功拦截住他的话。
“阿玛只有几个兄弟,感情自然亲密,但你算算我有多少兄弟姐妹?我又和他们接触了多少回?在一起说过心里话没?温恪和我相差13岁,我也只是在宫宴上见过,要说有深厚的感情那不是骗人吗?因此,她的早逝我只是感到遗憾而已。皇阿玛是圣明之人,如何会不懂人之常情,又何必逼我在您面前还要挂上面具装出一副兄妹情深的模样?”
胤礽说出了掏心窝子的话来,不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做,而是不想,兄弟姐妹那么多,要是每回都唱一回戏也怪累人的。最主要的是,他知道老四是个小心眼子的,上辈子临死前还听说十二因为被查到当初给皇太后置办丧事有亏空不但连降三级爵位还被要求人家自己填补上,逼得十二把家里的盆盆罐罐拉到外头当街售卖。也怪委屈的,明明超额大办皇太后丧礼是皇阿玛让做的,最后四弟不好赖到皇阿玛身上却让十二填补亏空,不是扯淡吗?
涉及旧法旧例,本就当不溯及既往,不然人家当初按照之前皇上指示办事,换成儿子既不说他老子当初错了,反而追责办事人岂不荒唐?就算影响重大,不能从旧愿,也该从轻才是。
比起老实头子十二,自己前科更多,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弟弟妹妹死亡时自己从来没表现出来伤悲过,与其日后因此让人清算,还不如皇阿玛在时就摆到明面上,让皇阿玛都认同自己不悲痛情有可原。
“儿臣不想欺瞒皇阿玛,故而不敢装出悲痛的样子来,还请皇阿玛恕罪。”
康熙愣怔住,被一句人之常情差点整破防,想说骨肉天亲血浓于水,对上胤礽的眼睛到底没说出口,他,还是更偏心保成一些。熊熊燃烧的怒火慢慢熄灭,末了,他故作出怒色来:“又胡说,罚你给温恪手书一份碑帖,好好写。”
说着,打发走了胤礽,让梁九功错愕不已,这就完了,太玄幻了。太子头铁如故,但似乎变得更懂得沟通更有分寸,不像以前那样,和皇上好时,肉麻得让人受不了,不好时,愣愣地横冲直撞比大阿哥还要莽。他敢说,论顶嘴,没人比太子更强的。
就是因为顶嘴差点被皇上拿剑劈了九阿哥和十四阿哥也赶不上,只是皇上偏心,就算被太子顶嘴气到晚上睡不着觉也是对吵,最严重一次就是骂太子生而克母,也是边骂边哭。
“看来是朕的错。”就在梁九功以为刚才发生的事已经很玄幻时,接下来康熙的话更为玄幻,皇上居然说自己错了,他错在哪里了?
梁九功满头雾水,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闭口不言。
“保成一直单独一个人,也难怪。”康熙叹息一声,胤礽的话让他反思,因为不缺老师,皇子其实都是单独教育的,但其他皇子到了年龄就居住在阿哥所中,彼此之间接触比较多,更有一些阿哥幼时养在一个宫里,感情自然要亲密一些。比如老大和老八都是惠妃抚养,老四和十三感情好也有十三养在永和宫的缘故。
到头来,竟然只有胤礽一直以来孤零零t一个人,也难怪除了老三,他对底下弟弟妹妹没啥感情,若非保成实诚的说出来恐怕自己是想不到的。
“着令所有阿哥皇女每月在漱芳斋小聚一回,未成年阿哥格格逢五前来昭仁殿给二皇子请安,已示长幼有序。”康熙直接下来的命令让梁九功错愕。
每个月漱芳斋小聚一回,让所有未成年阿哥格格逢五就要过来给太子请安,除了加深太子和其他皇子皇女之间的感情,还是放出一个信号。二阿哥,依然是太子,不然其他皇阿哥哪里有资格让所有未成年的阿哥哥哥逢五就去请安?
胤礽正在给温恪写墓碑上的字,梁九功又进来和他说了逢五请安的事,不禁愣住了。
“……没那个必要吧!”他也没打算和所谓的兄弟姐妹搞好关系,好像最小的二十弟才四五岁大,比自己儿子还要小呢。皇阿玛让他们来给自己请安,肯定是不能随意打发走,说不定就要耗上一上午带奶孩子,想想就头疼,“哦,那大哥他也来是吧?”
胤礽坏心眼问道。
“奴才不知,但会转达给皇上殿下的意愿。”梁九功的话让胤礽一噎,他不是那个意思啊,谁乐意看到老大的脸,那人可是要请杀自己的,看到那张脸就烦。
康熙听闻后,心动,想了想却说:“且不必让老大出来,等等吧!”
他的目的是让保成和其他儿女沟通感情,放老大出来岂不变成两人针锋相对,况且才将老大圈禁,现在保成位置还不稳,让老大出来哪怕一个月只一天也是一种复立保成不利的信号。他不能再冒险了,随着日益老去,底下的儿子一个个长成,他都快压不住了,除非他舍得对自己儿子下狠手。
可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对自己孩子下不去狠手,哪怕过继出去都舍不得遑论其他?顶多像老大那样圈禁起来,还是在当众请杀亲兄弟犯了不可饶恕大错的情况。其他人,比如闹得最欢的老八,还不是幽禁一段时间就给放了出来,并且还准备恢复他的贝勒爵位,让自己失望透顶的十三,也给放了出来,只是一想到自己那么信任他,他却在乾清宫内安插人手,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要知道,即便是他认为最任性的保成都没有在乾清宫安插过人手,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可以说,如果保成篡位成功,自己并不担心退位后的生活,但是十三,他就不敢保证了,仿佛一只蛰伏的猛虎,随时都有可能扑上来。在胤祥身上,康熙感受到了一丝丝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