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头疼的瓜尔佳氏
第92章头疼的瓜尔佳氏
何玉柱动作相当快,瓜尔佳氏才交代让自己娘家这两天抽空进宫一趟,手稿就送到了,漫不经心打开,没两页,瓜尔佳氏的眼珠子不由瞪得溜圆。
“这……”又看了十来页,将一段剧情看完,她合上手稿,吐出一句喟叹,“也太过荒唐了一些。”
胤礽的形象完全在她面前崩塌了,难怪拜托她给年家赔礼,她还当太子本性变了。原来竟然是这样,年羹尧可是被坑惨了,就是搁到佛祖身上如果被这样污蔑可能也要大发雷霆,真不知道太子脑袋里在想什么。
“呼,不好办呀!”瓜尔佳氏长吁一口气,头疼,事情比她想的要棘手许多。当然,自己致歉年家不敢不接,可是人心里没有疙瘩几乎不可能。大概率是面上诚惶诚恐接受了自家的道歉,实际上心中怨气更甚。道歉不单是一种态度,更是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真诚,让对方没有芥蒂的接受,不然就是一种变相的以权压迫人家接受自家的歉意,反而变成另一种欺凌模式,还不如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还让人心里好受一些。
顿时,她想把道歉的事抛还回去,谁惹得祸谁自己填。可惜不行,自己t名义上是福晋,其实更像只拿着人家家族公司干股的打工人。这事,在她职责范围内,推脱不了。
“只能慢慢来了。”
瓜尔佳氏想到养身蜜酒,年家能够不在意太子那幅画,但是肯定在意孩子,从孩子下手,什么时候都是最容易交心的。养身蜜酒自己也饮过一些,十分清楚其对大脑的作用。为此,她将自己那份全都省下来分给了毓夏和弘皙,左右自己不过管管宫务,只要注意休息其实并没有啥负担,孩子就不一样了,正在成长发育的年龄,对脑子好的东西还是多饮用一些为佳。
她自己尚且这般,年家想必也是一样的心情,只要是对自己孩子好的,父母又有什么不愿意的。年熙,恰好就是年家的千里驹,整个家族都对他抱有巨大的期望。想必,他们对养身蜜酒也有一定的需求。
瓜尔佳氏在歉礼中加了两小管养身蜜酒,再多,她还真舍不得,至于年家再想要就需要他们拉下身段求上门,弘昀的生日宴正是两家真正和解的时机。
她哪里知道自己这边抠抠索索,连娘家都没舍得给的养身蜜酒自己丈夫突然开始几何倍爆发性增长,随着小黄文的火爆以及字数飞速增长,他每天收到的营养液越来越多。有读者投递的,有读者阅读完平台赠送的,胤礽仿佛坐在营养液堆积的山上,把他自己都惊着了。
“我是不是可以一次喝一瓶扔一瓶了?”胤礽嘀咕,也太多了,只是他也知道是好东西,又不存在过期问题,想当然他除了基本消耗外都存在系统空间中。积攒,是国人的好习惯,可不兴东西多了就随意浪费。
随着营养液暴增的还有稿费收入,忙着把稿费挪到上一本书下的系统抽出空回答宿主:“只要你好好写文,营养液这东西要多少有多少,几十万上百万瓶都不是不可能。”
和宿主不同,它对营养液不太看重,想当然,一个系统也用不着营养液,对于它而言,营养液就是一个烂大街的货色,在后世属于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标配,平台上只要肯花点钱订阅的人都会有一把虚拟营养液可以投给自己喜欢的作者。不过是因为能够帮助宿主提升脑速,加快码字速度才让它稍微重视一些,不然它才不会让系统空间里堆放那么多营养液。
系统空间是它引导宿主成为真正作者的地方,神圣不可侵犯,可不是库房。
“基本上,营养液的数量和你的努力程度成正比,以后你的营养液会堆成山,全部倒出来汇集成湖泊,可以在里面畅快游泳。”系统感觉用营养液刺激刺激宿主效果还是相当不错,进一步诱惑他。
如果真的能让宿主多码字,那么给系统空间内增加一个泳池也不是不能商量,前提就是写出优秀的作品并且天天爆更,系统盘点了一下自己的积分,有宿主的好处就是自己总能抠一点边边角角的积分。
胤礽:……
谢邀,他不是纣王,没有酒林肉池的爱好,胤礽一脑门子的黑线,发觉系统有时间似乎也不那么靠谱。难道系统是天喜神座下的仙童?不然就是用屁股想也想不出把营养液灌成池塘在里面游泳的壮举,谁会在酸甜可口并且冒泡的水里泡澡?光是想,就觉得十分糟糕。
对于他这类爱好正常的人而言,洗澡水还是清澈比较好。
转天到了大朝会时,九阿哥胤禟深吸一口气,冲着老四和老十点了点头。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李四儿大闹年府反而牵连他一个卖书的,并且八哥等人一致认为此事瞒不住,皇阿玛早晚会知道让他借着给温恪送丧的机会溜之大吉。似乎人人都在为他着想,可是没几个人在意他乐不乐意去。
不说前往翁特牛部一路颠簸劳苦,就说拼音刚研究点眉目进入正轨,一旦放下想要再捡起来又需要耗费不短的时间,他可舍不得在这个时候离开。只要把满文标注的汉语拼音研究出来,别说售卖一本小黄书,就是再大的褶子皇阿玛也不会骂他,功劳可比送丧大多了。
可是这些话不能说出来,不然以他对海善的了解,绝对会抢走自己的功劳为八哥造势,那怎么可以,他还指望着靠拼音封王呢,只能暗暗憋着。至于公布那本书是太子写的,他倒是没有考虑过,正在风口浪尖上,保护作者是他作为书铺东家的本能,毕竟留住优秀作者才能给他带来更多利益。
再有则是他太清楚皇阿玛有多偏心了,太子,在皇阿玛眼里就是白月光一样的存在,即便这本书真的是太子所写,只要他说出来败坏了太子的名声,皇阿玛肯定不给他好果子吃。
所以他只能自己硬抗了,好在他也不是孤军奋战,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太子二哥不问政事,可他老九也是有自己小帮派的。
老四和老十就很支持他的决定,让他有底气没有请病假站在朝堂上。
朝会上,果然没有人说起李四儿的事,就是年家也没有吭声,大家都是要脸面的人,朝廷更要脸面,就算是御史也不会不长眼色提及这件事。囫囵过去,是成年人一致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