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胤礽推拒太子之位
第45章胤礽推拒太子之位
45、胤礽推拒太子之位
书归前传,胤礽离开昭仁殿都不用打听皇上在哪里,直接去了正殿。被康熙拘在跟前的好处显现出来,即便他从来不打听皇阿玛的行踪,大概也知道对方在哪里,实在是离得太近了。
六月酷热,皇阿玛批折子不会去偏殿弘德殿,而是留在更高大凉爽的正殿,就在昭仁殿的隔壁,出门走不了几步就是。饶是这几步,也让胤礽感受到不是一般地干热,空气干得好像吸水纸似的,要把人身上的水分给蒸腾干。
擡眼望去,万里无云,难以想象昨天才下了一场大冰雹。
灾异之象已经十分明显,胤礽心情不太好,经过皇阿玛的劝说他对太子之位乃至荣登大宝还是有点想头的,毕竟上辈子大半人生都在为之奋斗,完全没有执念是不可能的。他生来就是太子,人生目标也是成为一代明君,哪怕他现在的目标改成了靠码字封神,在康熙的劝说激励下,还是没少幻想那个位置。
可惜,复又看了看远处,地面被炙烤得烫脚,连空气都扭曲了起来,仿佛要烤化一切,特别是他这个不是人的怨魂。人呐,得任命,太子之位是和他无缘了。
胤礽叹息一声,系统终于灵敏一回,见他一个劲儿的望着天,以为他在担心强烈的阳光对自己不利,忙安抚道:“宿主不用担心,你的主体虽然是死后所剩的怨魂,但是当初平台为了你不被天道驱除出本位面空间,特地截留了一缕你的生魂融合其中,生魂是不惧阳光的。”
生魂?
胤礽正在思索系统话中的意思,自己到底是什么,随即乾清宫正殿的一个太监过来传话让他进去,想到接下来要面对的事,便暂且抛之脑后。t
比起外面,正殿里面要凉爽不少,倒不是康熙奢侈摆满了冰,而是房子够大够高,就这么一间房子,换算成他新学的度量衡,相当于1400平方米,20米高。无比通畅,加上窗户又采用的是最高规制的三交六椀菱花制式,象征天地之交而生万物,寓意特别好,就是透光不好,自然凉爽。
“保成来了,正好帮阿玛批这几封折子。”
康熙见到是胤礽,脸上不禁露出一抹笑意来,都说远香近臭,对他这种控制欲极强又因童年遭遇缺失安全感的人而言却是离得越近越香。足够近的距离让他确定没人暗中捣鬼破坏他们的父子之情,更肯定了在保成心里自己这个阿玛分量极重。只是因为废过一回,册封大典又频频出事,让保成过于拘谨,所以他琢磨着给太子几封折子批一批,变相向朝中发出一个信号表明自己力挺太子,其他阿哥不做考虑。
如果是在发现蝗虫之前,胤礽或许就顺着康熙的意思接下折子,奏折上有自己的朱批传递出去的信号非同一般,且批折子他以前也是批惯的,无外乎那么几个套路,绝对不会出丑。但是想到蝗虫,他是一点继续参政的心情都没有。天道对他也太狠了,只要自己正式当太子就要降下天灾,等于让他身上背负无数人命,太沉重了,他背不起。
能够稳坐几十年太子之位,身陷大清权力中心,胤礽自然不是良善之辈,不然哪怕康熙极力庇护他的骨头渣子也早不知被谁给嚼吧嚼吧吞下肚了。比如面对海善、讷尔苏等人的试探,他就能捏住对方知法犯法的把柄毫不给面子的鞭打回去,让其在宗亲勋贵中威风扫地,而不是好声好气的劝说或者像别人那样小罚一下给其他人做做样子。
处理问题,他从来都用最狠最有效的法子,敲山震虎,毫不手软,一辈子活下来,说他手上干干净净没有沾染过人命,他自己都不信。但是这回不一样,蝗灾过于可怕,牵扯到的更是无数无辜的百姓,甚至会影响到大清的基业。胤礽自诩还没有自私自利到那个份上,如此,只能自己退缩。
他攥紧了拳头,无力、愤怒,最终掌心的疼痛让他情绪稳定下来,松开紧握的双拳,缓缓吐出胸中的燥热之气,开门见山:“皇阿玛,儿臣来是请您收回册封我为太子成命的。”
康熙闻言愣住,只听太子继续往下说:“儿臣不孝,册封大典之时突降冰雹已经是灾异,如今又有异象,还请皇阿玛收回成命,另择合适的兄弟册立。”
“你是说天花?已经派人去查清了,根本不是天花,是时疫。”蝗虫才刚刚起来,康熙还没有收到消息,只当是之前传出来的天花,“哼,那天花的风声也是有心人故意放出来的。”
说道这,康熙神色狠厉起来,天花传言因为涉嫌人数太多,难以捋清到底是谁传出去的。左右不过是他那几个好儿子干的,但是他们忘了自己的性格,但凡自己要办的事,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哪怕一个不好就全盘皆输,他也不会退缩,一定要办成的。
越是阻拦,他反而越是要扶保成登上太子之位。
“儿臣说的不是天花,是蝗灾要来了。”胤礽低垂着脑袋,哪怕他现在的理工水平可谓当世第一,受了不少科学熏陶,但他还是相信天人感应的,特别是系统告诉他自己为天道所不容的情况。被天道排斥,就算他勉强成为太子,登基称帝,那也逃不开灭国的危险,在他眼里,天人感应就是那么牛。
蝗虫?
“荒谬,才下了冰雹哪里来的蝗虫?”康熙想也不想就道,大旱之后才有蝗灾的常识他还是知道的,才下了那么大的冰雹,哪里会来蝗虫,“你是压力太大,把蚂蚱认成蝗虫了。”
“是蝗虫,我确定,都变色了。”虽然不亲自耕作,但是当了那么多年太子,哪里会深入了解可能引发大灾难的蝗虫?特别是变色的蝗虫,代表着蝗灾他还是相当清楚的。
康熙的脸色猛然一变,蝗灾,从来都不是小事。不过他并不认为蝗灾和自己复立太子有必然联系,大惊之后旋即大怒,复立太子伴随灾异的说法是他所不能接受的。不过看到自己一直宠爱的太子蔫头耷脑的模样,又心疼起来,保成这孩子心思太重了,以前的保成多骄傲,哪里会往这上面联想。
“胡说!你乌库玛嬷生前说过你最有福气!”
康熙压住怒气,举例子:“你一落草,满天的沙尘立刻就止住放晴,还能说没福气?满天下谁能比你更有福气?还有,才立你为太子,那头耿精忠部下就来降,江山一下子稳了一半,还叫没福气?”
对于胤礽有福气一说康熙是深信不疑的,当初立太子一来是因为皇后逝世自己有心给嫡子最好的,二来是四处叛乱连续丢失滇、黔、湘、桂、闽、川、粤、赣、陕、甘数省,三来也是太皇太后用福气一说劝他。他自己是个没有福气的人,虽然皇位来得顺利,但是登基后连续七年闹灾,孩子也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死,更有三藩之乱。立了有福气的保成当太子后,一下子就处处顺畅起来,前脚郑经才联通耿精忠攻陷了漳州,后脚耿精忠在浙江等地的部将就主动来降,接着处处传来捷报,收复许多失地。
所以,在康熙心里太子绝对是儿子当中最有福气的人。
“你不要多想,就算真有蝗灾也不是你的原因,定然是有人背后做法捣乱。”想到才将发生的魇镇之术,康熙认定此乃人祸。为的就是利用流言阻止自己复立太子,如果真的如他们的愿就是上套了。
“越是如此,越是该早日举办完册封大典,等我儿的太子之位稳定下来再神通的法术也无济于事。”若非参与魇镇的蒙古喇嘛巴汉格隆和给老八相面的张明德已经处死,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元凶,康熙恨不得把施法的人凌迟一千刀。如今只能先早日举办完太子的册封大典,暗中调查幕后施法之人。
康熙的反应让胤礽心生暖意,却知道绝非皇阿玛所言是有人背后做法,而是天道真的不容他。遂苦笑着:“皇阿玛,儿臣乃大不吉之人,您就收回成命吧!为了孩儿让您沾上污点,不值当。”
他说的恳切,不过康熙只感受到了儿子对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至于请求,被他打了回去。
“保成呀,你知道为什么阿玛让你们精通儒释道三家学问?反而把咱们的萨满抛到了一边?”康熙忽而问了个不相干的话题。
?
胤礽愣住,半晌才说:“……因为儒家管理天下,佛道信徒甚多,我们也该了解,以免因为不了解产生误会引发大矛盾。”
康熙摇头:“你说对了三分之一,真正的原因是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学了这三样才是真正的三位一体。”
他冒出一个传教士常用的词汇,其实除了儒释道,他也精通圣经等其他宗教教义,不过学来学去,最终还是认同儒释道。
“人立于世,凭借的不是阴谋诡计,也不是圆滑世故,面对困难,不逃避,逃避只会让事情更糟糕,面对困难,想法子解决,你回去好好想想。”
说完,康熙让梁九功亲自送走了胤礽,并且嘱咐册封大典之前不许让人去打扰太子,他怀疑就是老九说话没妨头,把外头的风言风语传进宫里才让太子心生退意。
胤礽被忽悠走,走到半路,系统突然问:“他说的什么意思?三位一体和儒释道完全不搭噶呀!”
系统表示自己没有太理解,作为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它的知识储备很庞大的,可是如何把儒释道和三位一体联系到一起的?
“意思是儒家做事,道家做人,佛家修心。”胤礽知道系统所在的仙界用的白话,以为它没懂,进一步解释,“再简单一些就是用智商做事,用情商做人。”说完,他仔细想着皇阿玛的话,太子之位,确实香,他想要。但是天道的惩罚又不是他所能承受的。
“有没有法子让我先变成正常的人?”他问系统。
系统顿时不叽叽喳喳了,它哪里有法子让宿主变成人,它只是个系统,插队跑到这个位面,利用了一下读者的怨气值,又不是真仙,哪里懂得那些神神道道的东西。
科技位面和神仙位面从来都不搭嘎的。
见系统息声t,胤礽也明白了,系统,大概率是没有法子的,不过他倒是没有往自己被骗上去想,只当自己是鬼修,无法变成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