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第93章有人要卤肉饭
玉娘听了伊人的话,心下发狠,嘴里牙齿咬得咯咯作响,面上却眼眶发红,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
伊人偏过头,盯着玉娘上下打量了一阵子,却不由得发笑。
玉娘虽是在都是女人的后院里见识了一些手段,但到底年纪小,沉不住气,羞恼地开口:“伊人姐姐为何发笑?”
“冬天里的大葱啊!”伊人笑得肆意,却不把话说完。
玉娘心知不是什么好话,但见已经有人注意这边了,也不好一直抓着宋伊人问,便一甩帕子,到底是站到一边去了。
这边小插曲落下帷幕,那边院门外的柳树下,正倚着一个一身绿衣的女子。
“这若是冬天外边下了雪,屋里暖暖和和的,再喝上口热汤啧啧啧,这日子,得多舒坦!”刚进屋去摸过那火炕的一个年轻人说道。
“你一个年轻娃子,竟想着享受!”那年轻人身后的一个中年男人,照着他的后脑勺就是一巴掌。
“不就是么!宋家庄.不,就是整个宣州的冬天,那都是难熬的!”
“若是家里都暖和和的,冬子不得成日里在家陪着媳妇儿啊!是不是!”旁边的年轻人揶揄道。
伊人听着院里几人朝气蓬勃的打闹,一时间她竟有了“家乡”的概念。
她想看着这些年轻人总是这样朝气蓬勃,想看着廷叔、李婶子、村正,甚至老祖宗都能老有所依,宋清歌那样的孩儿都能幼有所养,而三毛、四毛、虎子、翠喜和彩霞那些孩子都能有学上.
“冬天的大葱,皮干叶懒心不死啊!”绿衣女子从大柳树的树荫下走出来,袅袅婷婷地走进院里来。
伊人的视线朝着那道清亮亮的女声望去,见到来人,立刻眉眼弯弯地笑道:“绿芜,你来啦!”
两人一个向前迎,一个往里走,直到绿芜的手挎到伊人的胳膊上。
院里大多数都是男人,老少爷们们都或多或少地瞟向身段窈窕的绿芜,绿芜恍若未觉。却轻轻侧头看了一眼院门口站着的玉娘,正看到玉娘眼带恶毒的望着自己和伊人,她并不多说,只是朝那女孩够了勾嘴角。
玉娘看着绿芜的笑,虽然依旧是妩媚的样子,却不知为何让她遍体生寒,竟然微微后退了一步。
伊人没注意玉娘的动作,只回头朝宋正说道:“村正,我还有些事,火炕火墙都没问题,剩下的就交给你和廷叔了!”
“哎!你快去吧!别耽误你的事儿了!”宋正总觉得那绿衣女子不是什么正经人,但左右一想,伊人这孩子最稳当不过,做生意么,就是三教九流的人都要应付的。
宋正又在心里叹了口气:哎,伊人这孩子千好万好,就是命不好,她这么聪慧,若是有个好的父母、夫君.何至于让她去抛头露面,应付这些三教九流呢?
这么一想,宋正对伊人更是多了几分心疼,忍不住叮嘱道:“早去早归家,这几天太劳神儿了,你还是双身子,得多休息!”
这话一出,不仅是绿芜多看了这个方脸严肃的村正一眼,甚至伊人、在场的村民们也都微微发愣。
绿芜是没想到村正会这么关心一个孤女。
伊人平日里也是能感受到这个族叔的关照的,不然最开始做小生意的时候,他也不会同意秋氏来帮她收九灯莲等物,如果族叔不同意,秋氏自然也就做不得这差事。但伊人着实没想到,这些小事他也会留意。
而村民们则是都知道宋义和陈茉香两口子,用宋彬顶替了村正家大儿子宋大忠的学堂位置的,而宋伊人毕竟是那两口子的孩子。虽然村正没将宋伊人和宋初云逐出宋氏,但想来对她们也好不到哪去。未成想,今日竟这般替伊人着想。
伊人虽然怔愣了一下,但迅速回神:“好!谢谢族叔!”
绿芜歪着头,注意到伊人对宋正的称呼,从“村正”变成了“族叔”。
伊人带着绿芜去了李婶子家的东厢房,自己住的屋子。毕竟自己家又是盖房,又是搭炕的,乱得很,又有那么多人,不方便两个女子在那里说话,何况绿芜还美得这么张扬。
“绿芜老板娘,特意来找我的吗?”伊人笑着给绿芜倒了杯水。
“那我肯定是”绿芜停顿了下,喝了口水,卖够了关子,看够了伊人好奇的眼神,才继续说道:“自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了!”
伊人想不到作为米面行老板娘的绿芜,能来找她一个做吃食小买卖的是何事。
所以只能眨巴着亮晶晶地大眼睛,可怜巴巴地揪住绿芜的袖子,摇晃着,说道:“好姐姐,快告诉我到底是何事?还要你亲自来找我!”
“好了好了,我说我说,快别摇了!我这可是缂丝的衣袖!”绿芜心疼地抽出袖子,弹了伊人一个脑瓜崩。
不知为何,已经为人母的伊人,在绿芜面前却想做个孩子。而年过三十的绿芜,也仿佛回到儿时与闺中密友谈笑踏青的轻松。
“缂丝?这就是缂丝?”伊人又伸手捞起绿芜的袖子,用手摸了摸,又翻来覆去地看了看。
没办法,前世她一直跟土地、农作物打交道,学的历史也都是农业历史,只在短视频里见过那句说价值千金的缂丝。这一世,原主又一直穷困潦倒,别说缂丝了,直到她穿进来,才算是能吃饱饭。
所以此时她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绿芜身上的绿衣吸引了。
“回头送你一套!”绿芜从伊人手中抽出袖子,满不在乎地说道。“说说你那.卤肉饭。”
“卤肉饭?”伊人一时间有些惊讶,竟然是为着卤肉饭么?她已经有些日子不做卤肉饭了。
“对!据说你以前在镇子上的中心大街和县里的洪武大街都卖过那饭,有肉有菜,还有半个蛋,一大碗那种。”绿芜连说带比划的,用手比了一个碗的大小。
“你喜欢吃?”伊人还是不明白绿芜的来意。
“我没吃过!是有人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