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6章趁香鞯
第16章趁香鞯
恪王别庄掌事疾步向厅堂而去。
“殿下,奴才已散出人去寻。末杨小娘子房内业已细细查过,细软都不见了。”说罢,低下头,不再多说一个字。
齐恪颓然跌坐:“当真就是如此,当真就是如此啊。。。。。。
三月前,齐恪接了皇兄诏令,进宫叙话。
兄俩坐在桂宫花园中,望着院中那成片成片的木犀树,想起儿时常在此嬉戏打闹,扰了母后清静。每每被训斥后,隔日还是不知收敛,最后免不得要受罚。不是抄书,便是读书,再不然就是罚跪。
而今,父皇不在了,母后也不在了。诺大的宫殿,空空荡荡,少了生气,也少了暖意。
齐恪深深吸了口气,彷佛依稀着,还能闻到儿时桂花开时遗下的余香。
“皇兄,今天为何唤臣弟到母后宫中叙话?”
“此处自在。只有在母后宫中,朕与你,才是亲兄弟,而非那君臣。”
“今日,朕只想与你闲话家常。”武顺帝屏退左右,亲手取了一块梅糖,放于齐恪盘中。
齐恪见那梅糖,愣怔了一会儿,便既明白皇兄今日是想说梅素那事。
“皇兄,若是有关那事,臣弟心意已决。切莫再劝!”
武顺帝呵呵一笑:“今日,朕不与你说那事。只说些民间兄弟般的家常话。”
“尔永,依你之见,你皇嫂待朕如何?朕后宫这些许美人、夫人又待朕如何?”
“皇兄是天子。无论皇嫂或是其他嫔妃,待皇兄自是崇敬恭顺!”
“朕有一问。尔永觉得,朕为何至今无后,妄说皇子,连个公主都不曾有?”
“这。。。。。。”齐恪腹诽:谁不知你那些嫔妃成日里争风呷醋,必然是手段用尽。这会儿倒来问孤。你后宫之事,倒叫孤如何作答?
“朕知你心中清明,朝堂众人也是这般,只是不可说,不得说,不敢说。”
“你皇嫂与朕当年也曾是恩爱不疑,只是后来,朕后宫新人越来越多,你皇嫂对朕从嗔到怒,最后便成了如今这般的光景。恭敬无少反多,但恩爱却是再没有了。”
“无爱便是心死,因此无论后宫有多少谋斗,手段,你皇嫂都不想理会,连她自己被算计了,也是无动于衷。”
武顺帝长叹一声:“想来朕是不会有一儿半女承欢膝下了。”
“皇兄乃仁君!我朝必定福泽深厚,岂会没有子嗣延绵?”齐恪心中叫苦不迭,这等事情,孤该如何开解去?今日真真是。。。。。。
“江山飘摇,若朕年老之时才得个一儿半女,待朕大行之后,这稚子幼女不知会有何等的遭遇变故,如此,还是没有的好啊。”
一阵春风拂过,带着暖意,也卷起细尘。武顺帝似被迷了眼,伸手揉了揉,长吁出一口气。
“朕若无后,这天下,以后便是尔永的天下了。”
齐恪闻言震惊,忙不迭跪下:“皇兄,臣弟虽一向纨绔浮夸,但对皇兄忠心不二,从未有过觊觎皇位之心。”
“尔永起来!朕并非猜忌你篡位!而是朕大行之后,皇位除你之外,无人可传!”
“这!”齐恪脸色煞白:“皇兄,为何今日要这般试探臣弟?天地可昭,臣弟真真从未曾起过篡位之心!”
“唉。。。。。。”武顺帝仰天长叹:“帝王之家无诚挚诶!亲兄弟、糟糠妻都是如此不敢信朕,得坐江山,却真成了孤家寡人。”
“尔永起来,朕绝非试探于你。朕早在数年之前,就已作此打算,只是未曾有人知晓罢了。”
“朕断断不会将皇位传于那些个庶弟。如此,只有你了。”
“只是这龙椅,你想坐得安稳,就必要娶了盛梅馥为妻。”
齐恪心中大起大落,一时怔怔,待听得一定要取盛馥为妻,顿时不甘:“皇兄,尔永清楚齐、盛两家渊源。父皇那时为何忌惮盛家,尔永也是明白。可而今朝堂稳固,盛家并无人入仕,亦不喜染指朝堂之事。只有财帛之势的盛家,有何可惧?为何臣弟定要娶那悍妒之妇?”
武顺帝听罢连连摇头:“真乃稚子之言,稚子之言啊!这些年朕放任了你,让你看不清这时局,才会说出这些荒谬之言,做下如此荒诞之事!”
“臣弟何曾荒谬荒诞?是盛梅馥带私兵烧了臣弟王府!她才是荒诞不羁,藐视皇族。论及此,臣弟倒要问一问皇兄,为何不曾追究,还不允孤追究?”
“尔永,朕有一箴,你且听仔细了。朕,坐的是这朝堂上的龙椅,而盛家,坐的是那江山的龙椅!”
齐恪不服:“皇兄乃真命天子!盛家虽是高门士族,就算于社稷有功,仍只是臣子之流,怎可凌驾于天子之上?这岂不是谋逆?”
“谋逆?盛家何惧谋逆?!”武顺帝看着“气冲云霄”的齐恪,无奈到憋闷:“盛家之事,待来日朕再细细与你分辨。如今头等要紧,还是你与梅素的婚事!”
齐恪又复跪下:“臣弟自小对她忍让迁就,婚事也是由着她一拖再拖。臣弟自省,这些年对她乃是真心错付,千般万种都换不能让她收敛一丝暴虐,臣弟万死,皇兄恕罪!如今臣弟定不要娶那悍妇!”
武顺帝按捺住飞起一脚的心念,仍是耐心道:“尔永。你且告诉朕,你一意孤行至此,是因你自省之后,便觉是寻到了一世真情?而如今的盛梅素,远及不上那婢女?”
“是!末杨温顺、知人解语,琴棋书画,女红烹调,无一不精。不争、不妒、不悲、不噪。万般皆好。她只是良人,不能做孤正妻,但孤愿与她一世一双,宁愿之后无论妻妾再不娶一人。”
齐恪话未说完,便被武顺帝一脚撂翻在地。“你就是那不稼不穑,不辨菽麦之辈!”
齐恪刚想辨白,又是挨了一脚:“万般皆好!?你且告诉朕,她这万般皆好从何而来?琴棋书画女红烹调自何处习得?又是何人把她养得跟世家女郎一般?还不是那盛梅素?”
“盛梅素婢女个个相貌不俗,能干玲珑,若要悍妒,她怎能容得下?又怎会让那万般皆好的婢女在你跟前伺候?”
“皇兄明鉴,盛馥若真有容人之量,何至会纵火烧了臣弟府邸,撵出了末杨,还断了她家一干人的生计?”
“此乃那婢女冒领了通房陪嫁之名,盛梅素惩她叛主背义之罪。该当!”
武顺帝索性也席地而坐,伸手拉起了还匍匐在地的齐恪,长叹一声。
“尔永可知?朕的后宫,有多少这等万般皆好之人?”
“向来,朕宠爱谁,谁的身边就会有那一个两个与之亲近之人。或是婢女,或是姐妹。朕宠爱之人缺什么德行,她们便能补什么德行。不争不悲,是那独好的解语花。如此,两相比较之下,龃龉渐起,嫌隙渐深,朕便会嫌弃了旧爱。
“初时,朕就如你这般,只道此等女子最是至情至理。”
“待朕年长,便看清了。此等尔尔,皆似那处心积虑、伺机而动的豺狼。她们的贪念,能化作那绕指柔,化了这百炼刚。”
武顺帝拍了拍齐恪的手,叹道:“她们这万般皆好,为的是换得世间万物,可唯独不是真情!”
“也只有盛梅素那等女子,本已有了世间万物,才会只论真情!”
“试问南朝上下,哪个不知、谁人不晓,你与梅素一向是和如琴瑟。故朕只当尔永方才所言,全是气急败坏之下的失智之语。
”尔永,你可仔细思量过,何时何地,又是为何,你的心就栓到了那婢女身上?”
武顺帝见齐恪已是听得入神,时不时还露出思索之态,便知火候已到。
“朕说了良久道理,知你大抵也是听不进去。不如。。。。。。为了江山社稷,也为了你的终身,朕今日便与你一赌如何?”
“第一件,你自今日回去,便冷落了那婢女。”武顺帝看到一脸讶异的齐恪,摇头笑道:“莫急,待朕说完。若她终受不住那冷落,询问与你,甚至吵闹,那便是还好。要不问,一贯还是低眉顺眼,如此,你已败一局。”
第二件,你择日便往那云城去,带上那婢女同行。只说,此行定要求得梅素原谅,一同回京完婚。若不得,朕便要褫夺你封号、充没家产、贬为庶民。若她肯与你同去,而不是宁为庶人,只求相守,那么,你便又败一局。”
第三件,待到达云城。你让那婢女去跪在那盛府门口。届时,自有分晓。”
武顺帝看着越听越沉寂的齐恪,又是一声长叹:“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尔永,切莫误了自己!
齐恪忽的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沉声问道:“皇兄,若你料错了,该当如何?”
“尔永,若真是朕想聊错了。之后凡事种种,朕便再不干涉于你,哪怕你娶那丫鬟做了王妃。”
。。。。。。
齐恪戚戚然然,呐呐自语:“皇兄,其实孤一直知晓,这赌局,孤的赢面实在不大。待她与孤一起踏上云城之路,孤便知道,此局是输定了!”
“只是不想,皇兄与孤都料错了一事!如今孤的心里,无有一丝伤怀,只有怒来填膺,还有悔意,悔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