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引蛇出洞
施宁薇接过铁牌仔细端详,突然想起什么:“今日闹事的人群里,有好几个一直在喊‘朝廷克扣赈灾粮’,可我们放粮的账簿都是公开的……”
“有人在故意制造矛盾。”顾玮帛眯起眼睛,“先让赤乌骑暗中排查流民中的可疑人员,不要打草惊蛇。”
锦娘领命而去后,施宁薇靠在床头思索:“北狄探子混入灾民,挑拨离间……他们图什么?”
顾玮帛走到窗前,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西北大旱,流民四起,正是边防最薄弱的时候,若此时边境生乱……”
二人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一个可怕的可能。
“必须立刻加强边境防务。”顾玮帛转身就要唤人。
施宁薇却拉住他:“等等,若贸然增兵,反而会打草惊蛇,不如……”
“将计就计。
她眼中闪过一丝慧黠。
她忍着眩晕下床,走到书案前铺开账本:“他们如今十有八九是奔着粮食来的,只要真的没了粮食,他们也能就能够继续煽动百姓,可要是能将他们在粮仓抓个正着呢?”
“不如咱们放出假消息,只说明晚有粮食入库,一来可以安抚百姓,二来也能让他们动手,何乐而不为呢?”
顾玮帛眸光骤亮,指尖轻叩案几:“此计甚妙,不过北狄探子狡诈多疑,需得做得更真些。”他突然执起朱笔,在账册某处重重圈画。
“明晚子时,让赤乌骑扮作粮队进城。”
施宁薇会意,取出一枚青玉算盘拨弄。
“”城南两座粮仓的存粮,正好够演这场戏,只是……”她忽然按住算珠,“那些真正饿急了的灾民若闻讯来抢……”
“所以粮车要明火执仗地走西市。”顾玮帛蘸着茶汤在案上画线,“让太守府差役沿途敲锣,就说……”
他忽然贴近施宁薇耳畔,温热气息拂过她耳垂:“就说这是最后一批军粮。”
少女耳尖倏地泛红,账册边沿被捏出褶皱。
窗外忽传来扑棱棱振翅声,一只信鸽落在窗棂,顾玮帛解下鸽腿上的竹筒,倒出张染血的羊皮纸。
“果然。”他冷笑将羊皮纸递过,“北狄左贤王的三千轻骑,三日前已抵达黑水河谷。”
施宁薇盯着纸上狼头徽记,突然将算盘一推。
“不够,光是假粮队引不出大鱼。”她抽出舆图指向城北,“要让他们以为这里是软肋——把真粮仓的守军调去护军粮,只留老弱病残。”
“你……”顾玮帛瞳孔微缩“你要用真粮仓作饵?”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她抓起朱笔在粮仓位置画了个血红的圈,“但咱们得在粮袋里装些"特别"的黍米。”
笔尖轻点,墨迹晕染成狰狞的狼首形状。
翌日破晓,薄雾未散。
施宁薇额间缠着素白纱布,站在粥棚前亲自为灾民舀粥,她特意选了件洗得发白的藕荷色襦裙,青丝间只簪一支素银钗,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倒比绫罗绸缎更显气度。
“各位父老乡亲。”她声音清越,似玉磬般穿透晨雾,“昨夜之事已查明,是奸人蓄意挑拨——”
素手轻抬,米粥如练落入粗碗:“从今日起,每户可多领半升米,权作补偿。”
人群中掌声零落如雨打残荷。
施宁薇眼波流转,瞥见几个粗布短打的汉子正暗中递着眼色,为首一人开口:“说得好听,只怕衙门已经没有粮食了,你这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一句话,再次让百姓们议论纷纷起来。
“除非你打开粮仓让我们瞧个清楚!”这话一出,百姓纷纷附和起来。
施宁薇看着眼前的这些人,只觉得他们如今确实有些沉不住气,只怕会在众目睽睽下烧毁粮仓,到那个时候,百姓只会人心惶惶。
她不动声色,继续道:“今夜子时新粮将至,届时增设三处粥棚,必不叫一人饿着。”
此言一出,如沸水溅油,人群顿时骚动。
施宁薇余光捕捉到一个鹑衣百结的瘦高身影,正悄然退出队伍,消失在巷尾拐角
愿者上钩了。
她唇角微不可察地一翘,转身时裙裾旋开半朵青莲。
驿站内,顾玮帛正俯身沙盘前,烛火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影。虽面色仍带病容,眸光却已如利剑出鞘。
见施宁薇踏入门槛,他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伤处可还作痛?”
“饵已撒下。”施宁薇摇头,凑近耳语。
“按计行事,今夜务求除恶务尽。”顾玮帛眼中精光一闪,转身对众将道。
话音落下,他的目光又落回了施宁薇的身上,伸手抚过她的额角,问倒:“还疼吗?”
“没事了。”施宁薇摇了摇头。
饶是如此,顾玮帛仍旧是放心不下的,严肃道:“话虽如此,可今夜你还是不要出动了,万一让伤口更严重……”
“不行!”施宁薇急急打断了他的话,“都已经捱到此时了,我怎么能轻易放弃呢,叫我去吧——”
她的话带了撒娇的意味:“等这件事情了了,我一定好好养伤。”
顾玮帛自是看不得她这副样子,只得答应下来。
更深露重,官仓四周死寂如坟。
施宁薇隐在槐荫深处,指尖无意识地描摹着腰间玉佩的纹路,忽闻墙外窸窣声起,数道黑影如鬼魅般翻越围墙。
“收网!”顾玮帛清喝如惊雷,埋伏已久的赤乌骑顿时从四面八方涌出,铁甲碰撞之声惊飞栖鸦。
火把骤亮,照得院落恍如白昼。
十余名黑衣人已成瓮中之鳖,为首的刀疤汉子目露凶光,正是昨日闹事之人。
“北狄细作!”顾玮帛剑锋寒芒吞吐,直取对方咽喉,“还不伏诛?”
刀疤男突然狞笑,从怀中掏出一物猛掷于地。
‘轰’的一声,硝烟弥漫。
“当心!”施宁薇惊呼未落,顾玮帛已如苍鹰搏兔般扑出。
剑光如雪,刀影似电,不过三招,刀疤男便踉跄跪地,腿上血如泉涌。
烟尘散尽,大半贼人已束手就擒,唯余三两个漏网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