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回去避嫌吧
见韩棋急得搓手,叶城并没有说话,目光落在了文书之上的几行空白处,突然眼前一亮。
一把拽着韩棋,坐到了桌前,他一边研磨,一边在墨水中兑了不少水。
"快点,就在这个空白处,我说你写!"
"叶兄,你要干什么?"
韩棋头皮一麻。
私自修改文书可是大罪,本是刑部出身的他自然明白其中的厉害。
叶城在他后脑勺上拍了一下。
能进兵部看文书工作的,少说也是参加过科举的人,一手字就算不说漂亮,但也是工整无比。
而他自己前世上学时也没学过毛笔字,这一世更是从小没书可读。
对于拿毛笔写字这事儿,他充其量能在纸上随便涂上几滴墨水,用水一泼,画成一幅不像样的水墨画。
但对于韩棋来说,模仿个笔迹还是轻轻松松的。
"咱们当然是要帮摄政王大人查漏补缺。"
叶城磨好了墨,指着那个空白催促道:"永和三年五月初二,领取火雷五百斤出库,用途:制作烟花。领用人:李大头。"
"这也太假了吧!"
韩棋差点叫出了声。
哪有人会领取火雷去制作烟花?
而且李大头这种话名儿,未免也太儿戏了。
但还是按照叶城的指示,小心翼翼地在空白处描写着。
他的字迹同样规整,稍微找了张白纸试了几下,便和原本的字迹有了七八分相像。
而在墨汁兑了水后更显得清淡,倒是和这些已经过了几个月的字迹一样,看不出差别。
在他的刻意控制下,这些字迹恰巧绕开了官印的位置,完全看不出破绽。
叶城赶紧翻到下一页,指着下一处空白对他说道:
"这里写:四月初十,领火药一千斤,出库用途:南境军用。领用人:吴毅。"
韩棋的嘴角抽了抽。
先帝在位时,曾派出大军扫荡南境周边。
此刻南境已经平静了近十年毫无战乱,哪用得上这么多火药?
而那吴毅吴大将军,更是镇守南方已经数年未归了。
这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这账目是伪造的。
"叶大哥,真的不要再思考一下吗?"
虽然已经被拉上了这艘贼船,韩棋还是犹豫地说道。
"放心吧,要的就是假,最好一眼就能被人看出来。"
叶城嘴上挂上了那玩世不恭的坏笑:
"我这是在帮他们完善工作流程。"
一旁的油灯‘啪’的爆出了个灯花。
像是点动了韩棋脑袋里的那根弦。
他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一样,瞪大了眼睛:
"你的意思是要让这账目看起来像是被人动过手脚?"
"你小子果然聪明。"
叶城小心翼翼地吹干墨迹,用毛笔后面的木头戳了几下,在字迹上留下了几个像是虫蛀的空洞。
至少看上去,丝毫都看不出这是后面加上去的字迹。
"可是叶大哥."韩棋还是有些想不明白。
他们的目的是找出摄政王作假的证据。
可摄政王又不是傻子,看到这些明显不对劲的证据,自然不会上当。
想用这些假货来影响摄政王,未免想的也太美了。
"啊,你不用担心。"
叶城嘿嘿一笑:"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真到用的时候,摄政王可没这个时间检查。
等到看清了内容,他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早朝之上。
昨夜赵世强一事已经传遍了半个京城,今日一早便有民众在宫外焚烧诉状,灰烬被风卷进了大殿里。
整座殿内都弥漫着淡淡的焦糊味。
"陛下。"
刑部的一位郎中突然出列,躬身行礼道:"昨夜忘忧阁中爆出爆炸一案内幕,臣等不敢怠慢,连夜审理,可案犯赵世强却支支吾吾,一字不说,只说是自己醉酒胡言。"
"臣以为,爆炸一案事关重大,民心愤慨,应当重新审理,以正视听。"
此言一出,殿上一片哗然喧闹。
只是这次却并非摄政王一系的一言堂,如今占据了法理,有不少忠于皇帝的官员也纷纷仗义执言。
昨夜一番热闹之后,李明金带着侍卫押着赵世强直接送去了刑部。
以他在刑部中的威望,自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叫回了一大批本来回家休息的官员,对案件进行审理。
在官员之中也许还传得慢一些,但有了那些马夫、衙役的流传,刚到早上,各家官老爷的院子里基本都有不少下人在谈论这事。
他们自然也听到了风声。
殿中还有不少有家中人因爆炸意外丧命的官员,此刻同样倒戈,对着摄政王一系的人马口诛笔伐。
又有一名官员起身说道:"陛下,爆炸一案疑点重重。
若真按照现有的证据,哪怕是炼药导致的爆炸,那这动静未免也太大了,难道炼了几千斤的药不成?"
"如此规模庞大的爆炸用到的火药绝不是一个小数,也不可能是一个小小的赵世强能做得出来的。"
"臣以为,既然赵世强是周府中人,并且一向深得重用,那么刑部侍郎周德茂,定与此事脱不了干系。"
"你血口喷人!"
一旁的周德茂大声呵斥道:"此案牵连广泛,我带着刑部中人彻夜调查不眠不休,每一笔证据都记录在册。你若不信,完全可以一笔笔核查。"
"呵,你可是刑部侍郎,如果想要造假,又有谁比你更合适?"
"你放屁!我看是你跟这事脱不了关系,想要诬陷于我!"
眼瞅着殿中众人就要吵起来。
高坐于上的女帝轻轻扣了扣扶手,一旁的太监顿时上前一步朗声道:"肃静!"
殿内顿时一片安静。
"朕自然是相信周侍郎不会徇私舞弊。"
女帝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她本就生得极美,哪怕女扮男装也是一位极为俊美的男子。
此刻脸上挂笑,更是无比引人注目。
"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为平民愤,若再由你审理,实不妥当。"
"既然周爱卿说自己最近彻夜查案,想必十分辛苦,刑部的郑尚书更是年纪太大,可别累出了病。
我看你们二人就暂时卸任归家,回去避嫌,此案朕自会安排其他人调查。"
她话音未落,殿上突然又传来一道威严的声音:
"臣以为,此事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