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 章 老太的政治修养
周老太把今天刘民父亲和他姐姐上门来的事情说了。
“刘民家里人不同意你们俩的事情,你知道吗?”
春桃迟迟说不出话来,心里又震惊又酸涩。
周老太看她这个样子,就知道她是提前就知道了的。
“我也只是给你个建议,至于具体的,你自己看着办。”周老太说,“刘民是独子,他肯定不可能不赡养他爸爸,虽然没有婆婆,可这么个难缠的公公,也够你受的。我还是说,刘民确实不错,可你都已经结过婚了,应该知道,这结婚过日子,不是夫妻俩的事情,还有一家子人会牵扯进来。”
春桃点点头,“我知道了,妈。”
周老太就不再多说了,留着春桃自己考虑。
刘民回到家,才从他姐姐口中得知他们今天去了林家,还当面跟周老太说明了,他们家不接受春桃这个儿媳妇。
刘民又急又气,“你们怎么能这样,这是我的婚姻,我自己做主,你们凭什么干涉!”
刘民发了一通火,赶忙跑到了林家来。
但是这个时候,春桃已经出去摆摊了,家里就剩周老太一个人。
“伯母。”刘民经常过来,大狼也熟悉他了,他进来的时候,并没有吠叫,刘民顺利地进了屋。
周老太并不怪刘民,摊上那样的家长也没有办法,不管刘民的父亲他们怎么样,刘民对她们一家子是很好的,所以周老太并不跟刘民发火。
“来了啊。”周老太语气如常。
刘民打量她的神色,“伯母,我是来跟你们道歉的,为我爸和我姐,他们过来,我提前也不知情。”
周老太打断了他的话,“刘民,这个事情,我也不迁怒你,但是我也有话跟你说。”
刘民看着她,“你说,伯母。”
周老太说:“你跟春桃的事情,我建议你们都再好好地想想,毕竟你是独子,你以后不可能不管你爸。我看你爸对你和春桃是非常反对的。这样的话,春桃即使嫁到你们家去,也一定会受委屈,这样的话,我就不同意。春桃上一段婚姻就是吃了这样的亏,在婚姻里受了委屈。”
刘民沉默了片刻才说道:“伯母,我爸做不了我的主。”
“可是他到底还是你爸,你又是独子,你结婚之后,肯定是要跟他住在一块的,他是老公公,要为难春桃,春桃也拿他没有办法。”
刘民沉默,他虽然跟他爸说的是结婚之后可以搬出去,可是到底于心不忍,就跟周老太说的一样,他是独子,他爸的晚年全靠他,他要是结了婚,搬出去不管他,能行吗?
刘民心里痛苦,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明明是两个人就可以决定的事情,要弄得这么复杂呢?
“你回去,好好想想吧,如果是不行,也趁早算了,谁也别耽误谁。”
刘民回家去了。
周老太深深吐几口气,也觉得可惜得很,刘民这孩子,是她一早就看中的呀。
难道春桃的婚姻就这么艰难吗?周老太心想。
春桃回来之后,周老太把刘民来了家里的事情跟她说了,“剩下来的事情,你们自己处理,我也不管了,你自己做决定。”
周老太还得去跟李玉霞的事情呢。
次日清早,周老太就上派出所去打听消息了。
昨天刘宏财果然扛不住,把孩子的去向给交代出来了,今天李玉霞就在民警同志的陪同之下,去刘宏财的那个乡下亲戚家要孩子去了。
周老太转了一圈,又去了村委会,不过没什么事,她又去收房租,最近事情太多了,她竟然都搞忘记去抄水表了。
周老太先回家,拿上她记账的小本子,来到了出租房,一间一间地抄电表。
当时刘民给她做房子的时候,就给她安装了独立电表,不过水是公用的水龙头,每家平摊。
周老太来到她最开始买的那两间房子抄水电表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桂香竟然从隔壁出来了。
看到周老太,桂香有些尴尬,“大姐,你来抄水电表啊?”
周老太奇怪地问她,“你怎么会在这啊,是以前的东西没有搬走,来拿东西吗?”
感觉这也不太可能啊。
桂香苦笑,“不是,是我们搬回来了。”
周老太更加惊讶了,“你们不是已经买了房子吗,怎么又搬回来了?”
她这一问,桂香就有些绷不住,眼泪掉了下来。
周老太吃了一惊,“发生什么事啦?”
桂香抹了泪,苦笑,“我跟我那个儿媳妇合不来,住在一块总是有矛盾,我就跟老伴一商量,决定搬回来住了。”
周老太震惊不已,不为别的,因为她知道,桂香他们买的那个楼房,大部分钱都是桂香和她老头攒下的。
这两公婆,又摆摊卖早点,又去做环卫工人,攒了好几年,才算把钱攒够。
周老太还记得当初桂香跟自己说要退房子,搬去住楼房的时候,那种扬眉吐气。
一个乡下人,靠着自己在城里买下楼房,确实该得意。
这才过去多久啊,还不到半年吧,他们又搬回来了。
周老太看着桂香,不知道说什么好。
桂香说道:“早知道啊,当初我们买你买的这个房子多好,我们是乡下人,命贱呐,哪里配住那种高级的楼房。”周老太说道:“桂香,是你儿媳妇不要你在那个房子住了吗?”
要是真是桂香的那个儿媳妇把他们赶出来的,她说不得还要管一管,这种白眼狼,人人得而谴责。
桂香摇头,“不是,就是她成天摔摔打打的,找我儿子吵架,我们都听出来了,她是指桑骂槐呢,我跟老头受不了了,就搬出来了。”
周老太对她感到无语,没见过这么怂的人,那房子是她和老头起早贪黑攒钱买下的,现在好了,别人鸠占鹊巢,她还要给别人挪窝。
那这个,她就管不着了,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嘛!
“好吧。”周老太只好说。
桂香问她,“大姐,你这个房子,你还卖不卖?我们想来想去,还是得有一个窝才行。”
周老太问她,“你还有钱买房子吗?”
桂香说:“都耗空了,慢慢攒吧。”
周老太说:“现在这里的房价可不是当初的了,我之前两千块买的这,现在市场价,都得三千多了,大涨了。”
桂香吃了一惊,“不会吧,涨了这么多?”
“我还干中介呢,你不知道吗?我还不知道市场价?这里没什么房源了,大家看着房价上涨,都不愿意卖了,都留在手上观望呢。现在出租的倒是不少。”
桂香问,“那你这个房子卖吗?”
周老太摇头,“我不卖,我留着出租呢。”
桂香很失望,越发后悔,当时没把这个房子买下来,让周老太捡了个漏。
周老太一连两天都在跑杨双妹家。
杨双妹的消息,她也听了一耳朵。
杨双妹不肯退赃退赔,宁愿去坐牢,也不愿意出钱,他们家的存折,也被没收了,可是上面几乎没什么钱。
杨双妹倒卖这么多年的计生用品,挣的钱不知道去哪里了。
没两天,李玉霞他们回来了,还带回来李玉霞的女儿,小姑娘被送出去三年多,已经不认识李玉霞,哭了一路,还回她的养母家里去。
李玉霞把孩子找回来了,就要跟刘宏财离婚。
刘宏财不肯,这事情又闹到了村委会来。
李玉霞的娘家也不支持她离婚,她娘家房子不够住,肯定不愿意李玉霞带着孩子回去住。
周老太替李玉霞想办法,帮她申请了妇女救助金,她又帮李玉霞找了一个出租屋,李玉霞带着孩子搬了过去。
刘宏财不肯离婚,这个时候,离婚还是调解为主,刘宏财似乎不肯离婚,事情就僵持住了。
周老太暂时也拿他没办法,毕竟她只是妇女主任,也不是什么执法部门,她只好尽力帮助李玉霞木子几个,帮他们申请一些救助。
李玉霞没要其他的补助,她对周老太说:“周主任,钱我有一些,暂时还能支撑一段时间,我主要想找个工作,如果你有什么工作的信息,麻烦你帮我留意一下。”
周老太发了愁,她也没有这样的渠道呀。
李玉霞这个事情,还牵扯到了村委。因为杨双妹以前就是村委会的,这么久了,竟然没有人发现,所以村委会,为了这个事情,开了好几次会。
以村支书为首,每个村委会班子成员,除了周老太,全都在发检讨的言。
周老太是例外,一来,她之前并不是村委会的成员,二来她在李玉霞这个事情里,是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的。
周老太就发现一个事情,轮到她发言的时候,她不知道说什么,顶多说个几句就卡壳了。
村委会里有个人,在发言的时候特别突出,他不但是长篇大论,还引经据典,当然,他引用的是报纸上的政策或者是某位领导的发言。
周老太就说不出来,这些话,她听都没有听过,毕竟周老太是个连新闻都很少看的人。
她觉得自己的思想很落后,什么政策也不知道,开会的时候,像个木头。
周老太想寻求改变。
会议后,她找了夏江海,询问他到底是怎么学习的,发言这样精准,连检讨都做得与众不同。
夏江海听她这么问,总觉得她是在嘲笑自己,毕竟村委书记也是新来的,村委会里他是责任最大的人。
“周大姐,我知道你在这个事情里立了功了,你也不用找我显摆吧!”
周老太说:“我是真心跟你请教的,夏村长,你可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夏江海冷哼,周老太前段时间才敲走他的五百块钱,现在求到他头上来了,他怎么会坦诚相待。
“没什么秘诀,那些都是我的肺腑之言!”
周老太怎么没听出他的敷衍,气哼哼地走了,不说算了,有什么了不起呀。
她回了家,给林建生的单位打电话。
林建生正在上班呢,听同事说他妈打电话来了,还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赶忙来接电话。
“妈,怎么了?”
“建生,我问你,我要怎么提升我政治修养?”
“什么?”林建生听清楚了,但是他没听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