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别找我!

林建国说家里的存款全还给老太太了,老二说他的本钱全投进生意里去了,一个子也没帮他这个弟弟。

林建民有些灰心,又找同事朋友,总算借了些。

秋桃偷偷将自己攒的两百来块也给了林建民,她跟胡志光处对象的那段日子,林建民接送了她好一阵。

本来就没有钱,钱秀丽还要求接亲的排场。她告诉林建民,林建民家这边什么情况她不管,甚至不摆酒席都行,可他必须风风光光地将张芙蓉从张家接走。

因为张芙蓉偷偷跟林建民领证的事情,传到了街坊邻居的耳朵里了,张家因此遭受非议,必须要风光大嫁女儿,才能扬眉吐气。

林建民从小到大,从没过过这样焦头烂额的日子,他手上钱不够,租车是一大笔花销,林建生给他出主意,让他去找厂里帮忙,借用厂里的小轿车。

林建民如梦初醒,连忙去求厂办帮忙,终于借到两辆小轿车,连司机厂里都安排了,总算将车的事情搞定。

张芙蓉又想买婚纱。

这个国内刚兴起的西式婚礼,成了女孩们的梦,大家都幻想着结婚的时候,穿着洋气的婚纱,坐轿车出嫁。

可婚纱不便宜,一件也得几百块钱,对捉襟见肘的林建民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可张芙蓉坚持,毕竟婚嫁一辈子也就一次。

林建民手头紧巴,不愿意把大笔钱花在一套服装上,两人为此吵过几回嘴,最终还是以林建民的妥协告终。

酒席钱,是周老太出的。她本来一毛钱都不想给了,后来看林建民总算懂点事了,自己忙前忙后筹备,找人借钱,不再一心想着当蛀米虫。周老太还是履行了诺言,给了五百做酒席钱,这五百块钱,是她尽的最后义务。

因为囊中羞涩,除了小轿车去张家接人的排场大一些,回到林家这边来之后就一切从简,没有请司仪,没有请时兴的摄影,新人一到家,街坊邻居把礼一观,就招呼去饭店吃饭。

林家没什么亲戚,酒席摆在不远的一家老饭店里,来的都是街坊邻居,老三的同事朋友,勉强坐了五桌。

老大和老二像约好似的,单独来了,送礼吃饭,吃完就走,跟其他人没两样。

张芙蓉对这简陋的婚礼不太满意,但兜兜转转,总算跟林建民结成夫妻,还是欢喜。

晚上,累了一天的小夫妻躺在床上,办完正事后,林建民搂着张芙蓉,假装高兴地说,“芙蓉,明天我就出去找房子,咱们搬出去。”

张芙蓉先是欢喜,“咱们去住楼房吗?”

林建民沉默片刻才说道:“楼房咱租不起,你忘了吗,我们还要偿还你妈五千块钱呢,结婚又借了一大笔钱,必须要节省了。”

“既然要节省,为什么还要搬出去?”张芙蓉不解。

“因为我”林建民停顿片刻,“我怕你不习惯跟这么多人住在一块。”

张芙蓉一阵感动,搂紧了林建民,“没事的,建民,只要能跟你在一起,多苦我也不怕。”

林建民望着黑洞洞的天花板,心里除了幸福,还有种淡淡的迷茫感,他不敢跟张芙蓉说实话,怕她多想,只是说自己想搬出去,张芙蓉自然是夫唱妇随。

张芙蓉说,“你妈不是买了个房子吗?咱们住那去不正好吗?还不用交房租。”

林建民也不由得意动,是啊,他妈在前庄买了小平房,“明天我问问妈。”

夫妻俩新婚之喜,高兴得半夜没睡着。

第二天,林建民就跟周老太提了去住她那个小平房的事。

没想到周老太一口回绝,“不行,那房子我租出去了,签合同了的。”

林建民不肯放弃,“你不想跟芙蓉住一个屋檐,我们就搬出去,你也知道我现在经济紧张,有别的房子,借给我们住总可以吧。”

“那房子我租出去了。”周老太强调,别说已经租出去了,就是没租,她也不可能给老三夫妻俩住,那房子她不给任何儿女。

桂香会说漏嘴,周老太倒没想到,不过她也不怕,钱是自己的,买房也是自己一个人的名字,就算孩子们现在不知道,日后拆迁了,名单一公示,他们还是会知道。

林建民哀怨地看一眼周老太,在老太太这吃瘪太多次,他都渐渐习惯了。

结婚有几天婚假,林建民在附近找了找,这是村屋,房租比楼房便宜得多,出租的也不少,但是找来找去,林建民一个也看不上眼。

虽然都是村屋,可自己家是独门独户,周老太爱整洁,到处收拾得整整齐齐,他看的这些房子,几乎都是大杂院,好多人家住在一块,厨房水龙头全是公用的,很麻烦。

对比一圈,好像还是自己家好,还省去房租。

林建民越找房子越懒散,婚假都快结束了,还没找着房子。

张芙蓉跟着林建民去看了几个房子,很不满意,看起来还没有林家这个房子好,那还搬什么?她提议就住在家里。

林建民巴不得她这么说,他已经答应老太太要搬出去,但是如果是张芙蓉不肯搬,那就不是他的问题了。

“怕老太太不同意,要不你去跟她说,千万别说是我的主意。”

张芙蓉疑惑,“为什么要跟你妈说,咱们住在这,她不愿意?”

事到如今,林建民只好将他答应周老太要搬出去的事情说了。

张芙蓉不干了。

“没你妈这样的人,你结婚她不帮衬也就算了,现在还想让你搬出去,凭什么?她不知道你要还那么大一笔钱吗?换别家,父母都鼎力支持,你妈也太自私了!”张芙蓉不同意搬出去。

林建民也想去求一求周老太,不如让他们夫妻俩先在老宅住两年过渡一下。

周老太不意外林建民不想搬,她也不是非要这两人搬出去,只是他们俩留下的条件是分担家务,上交生活费,一人五十,两人一百。

要是以前,一百块林建民也不会多放在眼里,可现在他还背着债,肯定不舍得出这一百块,更何况周老太提出,如果他们在家吃饭,要轮流做饭,轮流洗碗。

林建民跟张芙蓉一商量,决定不在家吃饭,免交生活费。

周老太又提出,他们既然不在家吃饭,总要在家住,他们要交水电费,每个月五块钱。

林建民倒没有异议,张芙蓉却有非常大的意见。

“你妈把我们逼得这样紧,是打算以后都不要我们养老了吗?在我们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她都冷眼旁观,以后她老了,需要照顾的时候,可别找上我们。我丑话说在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