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未迟 作品
第125章 朝堂是非
待玱玹好不容易担起一国之君的重担,在丰隆的协助下将之前混乱的朝中势力整顿完毕,又过去了半年。
这半年间,赤水丰隆正式接任了赤水一族的族长,又被玱玹任命为护国大将军,重兵在握。
赤水氏和中原氏族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这时,原本的西炎老氏族怎么也坐不住了。
他们先前就和五王七王来往密切,新王如此看重中原氏族,对他们的家族发展更为不利。
巩固自己权势的最好办法,无疑就是让玱玹立西炎氏族的女儿为妃,这样方能笼络人心。
然而,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玱玹在稍稍安定了朝政之后,便宣布要立后。
这后位的人选,不是中原氏族的人,也不是西炎氏族的人。
而是小夭。
和他关系笃厚,一直陪在他身边的表妹,皓翎国的大王姬。
按理来说,小夭身份尊贵,母亲是西炎的王姬大将军,父王又是皓翎俊帝,这桩婚事倒也相配。
但朝中的西炎老氏族,却在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后,一致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
湖禾族长主动站了出来,语重心长的劝道:
“陛下,皓翎王姬虽身份尊贵,但她曾和昔日涂山族长有婚约,而且孕育过他的子嗣,此举实在不妥啊。”
其他西炎老氏族也纷纷直言:“是啊陛下,若您执意如此,怕是要被世人诟病。”
“王姬改嫁并无不妥,但要是成为王后,还望陛下三思啊!”
玱玹听完气得当即发了火,将堆叠成山的奏章狠狠砸了,甚至当扬惩处了几个口出狂言的西炎族长。
此事虽是暂时偃旗息鼓,但西炎氏族心里的怨气却越发大了。
小夭本在殿内安心的等待好消息,却意外得知朝堂反对一事,气得便要回皓翎。
在玱玹百般安抚之下,才稍稍安稳。
不过,小夭也是祸不单行。
之前对于小夭身世之说本就流言蜚语不断,近来也不知是谁在推波助澜。
西炎皓翎两国,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说皓翎王姬根本不是皓翎王的女儿,而是王姬大将军私通他人所生。
她的生父,正是昔日辰荣国的魔头赤宸!
众口铄金,皓翎王或许是迫于臣民压力,突然降下旨意昭告大荒,说小夭并非皓翎王族血脉,即日起褫夺封号,削夺宗籍。
一时之间,小夭的处境万分艰难。
就连先前支持小夭为后的中原氏族,也立即站出来,极力反对她成为新任的西炎王后。
本以为,在这种情形之下,玱玹会暂时打消了这个主意。
但没想到,几日后,西陵氏的族长宣布将小夭写入族谱。
一夕间,曾经的皓翎王姬,成了四大家族之一西陵氏的小姐。
玱玹力排众议,不仅宣布择日举行立后大典,要娶西陵玖瑶为后,还将小月顶的章莪殿赐给了她,向全大荒昭告了她尊贵的地位。
就在这道旨意宣布的第二日,中原氏族和西炎老氏族,这两派争斗的水火不容的宿敌,竟然罕见的心平气和坐下秘密会谈。
在西炎老氏族中颇有威望的湖禾族长率先发了话:
“赤水族长,如今陛下要立西陵小姐为后,此事过于荒唐。就算不立我西炎氏族的女子,也应当从中原氏族挑选合适的女子才是。”
赤水丰隆神色淡定从容,不急不躁道:“陛下和西陵小姐这些年携手共进情谊深厚,丰隆也是有目共睹。但我们也没想到,西陵小姐除了和涂山族长有婚约,并孕育一子之外,竟然是赤宸之女。”
“不瞒各位族长,赤宸和我中原不少氏族都有生死仇怨,若是陛下执意立后,我中原氏族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赤水族长深受陛下重用,不知有何解决办法?”
赤水丰隆愁眉不展,苦思许久,才犹豫道:“我倒是有一计,不知是否可行。”
众族长纷纷表示但说无妨。
丰隆这才道:“据我所知,先王在泽州城的兵权,如今可是尚在谷梁族长的大公子谷梁宇将军之手?”
谷梁族长点点头,“正是,先前陛下刚刚继位,这兵权一时也未能来得及交还,我儿本是打算近日将先王手中的兵权交出。”
丰隆想了想才道:“既然如此,那谷梁族长不妨让公子同我一起面圣,以兵权交接之事劝诫陛下立后之事三思后行。就算是顾及我们中原西炎氏族的颜面,陛下也当慎重形势。”
兵权重之又重,而在座的都是西炎重臣,为了自己族中的将来,纷纷觉得此法可行,并要求和丰隆等人一同前去。
可玱玹见所有人反对小夭为后,怒火中烧,做出了一件令所有人意料未及的事。
“我同西陵小姐情深相许,后位人选非她不可。你们真是好大胆子,竟然用兵权来胁迫我辜负小夭,当真是以下犯上,罪无可恕。”
玱玹当即下令将谷梁宇关押入狱,警告他若不交出兵权,择日便要问斩。
除此之外,他还将这次事件的主谋重重严惩。
为西炎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多年的湖禾族长、谷梁族长、商羊族长,当即被贬官。
至于中原氏族,玱玹顾念他们助力自己的情意,虽然没有严惩,但也各自罚了一年的俸禄。
就连他看重的赤水丰隆,都被要求禁足三月,不得外出。
这一举动,令满朝震惊。
无论是西炎老氏族还是中原氏族,都在此时站在了统一战线,暗地里悄悄结盟,怒斥新帝的荒淫无情。
此时的辰荣府内,晏风吟和相柳正同丰隆对近来的事情进行商议。
“玱玹名义上是借着小夭之事发难,实则是为了趁机敲打我们。正如我先前所说,现在的他是一国之主,稳定朝堂之后,发现我们的势力已经对他的王权造成威胁之后,会慢慢的打压,直到自己大权独握。”
“就连本许诺辰荣军的事情,也一再以刚刚继位根基不稳怕引来非议一再推脱,无非也是心有忌惮。”
“但是我没想到,他竟然因为小夭的事情,做出此等昏庸之举,反倒是对我们大有裨益。”
这半年间,赤水丰隆正式接任了赤水一族的族长,又被玱玹任命为护国大将军,重兵在握。
赤水氏和中原氏族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这时,原本的西炎老氏族怎么也坐不住了。
他们先前就和五王七王来往密切,新王如此看重中原氏族,对他们的家族发展更为不利。
巩固自己权势的最好办法,无疑就是让玱玹立西炎氏族的女儿为妃,这样方能笼络人心。
然而,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玱玹在稍稍安定了朝政之后,便宣布要立后。
这后位的人选,不是中原氏族的人,也不是西炎氏族的人。
而是小夭。
和他关系笃厚,一直陪在他身边的表妹,皓翎国的大王姬。
按理来说,小夭身份尊贵,母亲是西炎的王姬大将军,父王又是皓翎俊帝,这桩婚事倒也相配。
但朝中的西炎老氏族,却在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后,一致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
湖禾族长主动站了出来,语重心长的劝道:
“陛下,皓翎王姬虽身份尊贵,但她曾和昔日涂山族长有婚约,而且孕育过他的子嗣,此举实在不妥啊。”
其他西炎老氏族也纷纷直言:“是啊陛下,若您执意如此,怕是要被世人诟病。”
“王姬改嫁并无不妥,但要是成为王后,还望陛下三思啊!”
玱玹听完气得当即发了火,将堆叠成山的奏章狠狠砸了,甚至当扬惩处了几个口出狂言的西炎族长。
此事虽是暂时偃旗息鼓,但西炎氏族心里的怨气却越发大了。
小夭本在殿内安心的等待好消息,却意外得知朝堂反对一事,气得便要回皓翎。
在玱玹百般安抚之下,才稍稍安稳。
不过,小夭也是祸不单行。
之前对于小夭身世之说本就流言蜚语不断,近来也不知是谁在推波助澜。
西炎皓翎两国,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说皓翎王姬根本不是皓翎王的女儿,而是王姬大将军私通他人所生。
她的生父,正是昔日辰荣国的魔头赤宸!
众口铄金,皓翎王或许是迫于臣民压力,突然降下旨意昭告大荒,说小夭并非皓翎王族血脉,即日起褫夺封号,削夺宗籍。
一时之间,小夭的处境万分艰难。
就连先前支持小夭为后的中原氏族,也立即站出来,极力反对她成为新任的西炎王后。
本以为,在这种情形之下,玱玹会暂时打消了这个主意。
但没想到,几日后,西陵氏的族长宣布将小夭写入族谱。
一夕间,曾经的皓翎王姬,成了四大家族之一西陵氏的小姐。
玱玹力排众议,不仅宣布择日举行立后大典,要娶西陵玖瑶为后,还将小月顶的章莪殿赐给了她,向全大荒昭告了她尊贵的地位。
就在这道旨意宣布的第二日,中原氏族和西炎老氏族,这两派争斗的水火不容的宿敌,竟然罕见的心平气和坐下秘密会谈。
在西炎老氏族中颇有威望的湖禾族长率先发了话:
“赤水族长,如今陛下要立西陵小姐为后,此事过于荒唐。就算不立我西炎氏族的女子,也应当从中原氏族挑选合适的女子才是。”
赤水丰隆神色淡定从容,不急不躁道:“陛下和西陵小姐这些年携手共进情谊深厚,丰隆也是有目共睹。但我们也没想到,西陵小姐除了和涂山族长有婚约,并孕育一子之外,竟然是赤宸之女。”
“不瞒各位族长,赤宸和我中原不少氏族都有生死仇怨,若是陛下执意立后,我中原氏族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赤水族长深受陛下重用,不知有何解决办法?”
赤水丰隆愁眉不展,苦思许久,才犹豫道:“我倒是有一计,不知是否可行。”
众族长纷纷表示但说无妨。
丰隆这才道:“据我所知,先王在泽州城的兵权,如今可是尚在谷梁族长的大公子谷梁宇将军之手?”
谷梁族长点点头,“正是,先前陛下刚刚继位,这兵权一时也未能来得及交还,我儿本是打算近日将先王手中的兵权交出。”
丰隆想了想才道:“既然如此,那谷梁族长不妨让公子同我一起面圣,以兵权交接之事劝诫陛下立后之事三思后行。就算是顾及我们中原西炎氏族的颜面,陛下也当慎重形势。”
兵权重之又重,而在座的都是西炎重臣,为了自己族中的将来,纷纷觉得此法可行,并要求和丰隆等人一同前去。
可玱玹见所有人反对小夭为后,怒火中烧,做出了一件令所有人意料未及的事。
“我同西陵小姐情深相许,后位人选非她不可。你们真是好大胆子,竟然用兵权来胁迫我辜负小夭,当真是以下犯上,罪无可恕。”
玱玹当即下令将谷梁宇关押入狱,警告他若不交出兵权,择日便要问斩。
除此之外,他还将这次事件的主谋重重严惩。
为西炎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多年的湖禾族长、谷梁族长、商羊族长,当即被贬官。
至于中原氏族,玱玹顾念他们助力自己的情意,虽然没有严惩,但也各自罚了一年的俸禄。
就连他看重的赤水丰隆,都被要求禁足三月,不得外出。
这一举动,令满朝震惊。
无论是西炎老氏族还是中原氏族,都在此时站在了统一战线,暗地里悄悄结盟,怒斥新帝的荒淫无情。
此时的辰荣府内,晏风吟和相柳正同丰隆对近来的事情进行商议。
“玱玹名义上是借着小夭之事发难,实则是为了趁机敲打我们。正如我先前所说,现在的他是一国之主,稳定朝堂之后,发现我们的势力已经对他的王权造成威胁之后,会慢慢的打压,直到自己大权独握。”
“就连本许诺辰荣军的事情,也一再以刚刚继位根基不稳怕引来非议一再推脱,无非也是心有忌惮。”
“但是我没想到,他竟然因为小夭的事情,做出此等昏庸之举,反倒是对我们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