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面糊薄饼的满城 作品
第 84章 高父的宝贝疙瘩
冬日的上午建设四队宁静被打破,一阵“突突突”的燃油三轮声在村子里响了起来,声音由远及近,惊得树枝上的麻雀扑棱棱乱飞。
正在编箩筐的村民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从土坯房里探出头来。只见一辆墨绿色的三轮车载着几个人,正沿着村头的土路颠簸而来。
是村长一家回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嗓子,众人脸上顿时露出欣喜的神色,虽然继续低头编着箩筐,但眼神时不时地往三轮车上看。
村委会里,余支书正和民兵队长王勇一起指导村民编箩筐。
听到三轮车的声响,余支书停下手中的动作,嘴角不自觉地扬起,笑着对王勇说:老高这是回来了,我去看看,你们继续编箩筐。
说完,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快步走出村委会,朝着高家走去。
三轮车稳稳地停在高家院子前,一家人陆续下车。
高父心急火燎地冲到门前,一边掏钥匙一边嘴里念叨着:“我的宝贝电视疙瘩,我还没好好看看呢。
那紧张兮兮的模样,惹得一旁的高母、高尚天和凌芳芳直笑。
高母笑着指挥道:你们兄弟两把车上米面、肉抬回厨房,芳芳你跟我去做饭,中午多做点。
你们吃完饭回去时给亲家也拿点,就了告诉他们你们买房的好消息。
凌芳芳心里一暖,感动地点点头,自打来了高家的门,高母估计是村里最开明的婆婆了。
这让她觉得自己进了一个好人家,婆媳俩挽着手走进厨房,生起火、洗好菜,厨房里很快就飘出了阵阵饭菜香。
透过窗户,婆媳俩看着高父正小心翼翼地摸着那个装电视的黑箱子,两人不禁相视一笑,轻轻摇头,觉得高父就像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
没一会儿,余支书爽朗的笑声从院子里传来:老高呀,怎么样,去市里住了几天习惯么?
高父正沉浸在抚摸电视的喜悦中,听到声音,抬头笑着回答:还行,主要去了就去公园逛逛,没个认识人说话闷得慌,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之后,余支书这才注意到高父手里的黑箱子,不由得走上前去,满脸疑惑地问道:“这是啥?
高父顿时来了精神,胸脯一挺,得意地说:二小子在厂里表现好,钢厂给发的电视机!
高父为心的撒了一个慌,这黑白电视是二小子买的,钢厂发的是彩色电视,但他心里一激动,就撒了个谎。
不过在他看来,儿子能有出息,不管是买的还是发的,都是值得骄傲的事儿。
余支书瞪大了眼睛,上下打量着这个黑箱子,惊讶地说:“这就是电视啊,我还是第一次见!
傍晚我来你家看电视!”高父豪爽地一拍大腿,笑着说:“没问题!
组织村里人来看也行,咱们把院里烧上篝火,冬天外面看电视也不冷!
来,咱们坐,等会别走了,留下来一块吃饭,我那还剩下半瓶茅台!”
余支书一听“茅台”二字,眼睛都亮了,连连点头答应。这时,高尚天看着余支书,笑着问道:余叔,箩筐编得怎么样了?
够1500个就让我爹和我大哥、凌叔一块拉到市里,我好送到厂里,正好他们也能在市里住两天。
余支书笑着回答:“马上就够了,现在估计有1200个篮子和箩筐了!几人相视一笑,在桌子前坐了下来。
正说着,厨房那边传来高母的喊声:“饭熟了,都来吃饭!
众人走进堂屋,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炖猪肉和白花花的大米饭。
余支书看着这丰盛的饭菜,心里暗自感慨:果然人家有两个职工儿女,家里吃得就是好呀!
饭桌上,大家一边吃一边聊着天。当高尚天说出老大一家也要去市里上班时,余支书震惊得差点把筷子掉在地上。
高尚天笑着解释道:以后我们尽量每周放假回来两天。
余叔,我们都在市里上班,爹娘就麻烦你们看护着,有啥事儿直接去市里钢厂找我们兄妹。
余支书这才回过神来,连连点头,心里却震惊不已,村长家三个职工,这简直是要上天的节奏呀。
高父转头看着要给自己倒酒的大儿子,一把抢过酒壶,笑骂道:“你个臭小子别喝了,酒全让你喝了,等你办婚礼时拿一瓶给你喝!
”l高连明挠了挠后脑勺,憨憨地笑着,凌芳芳看着这一幕,捂着嘴偷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吃完饭,高连明提着饭菜,陪着凌芳芳往她家走去。凌父凌母远远地看见未来女婿和女儿回来,脸上乐开了花,赶忙迎了上来。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边吃边听着两人讲着市里房子的事情。当听到女儿说住的是好几间砖瓦房的豪华小院时,老两口眼里满是惊喜。
又听到屋里有彩色电视机、缝纫机还有自行车,芳芳手上还戴着手表,“三转一响”都齐全了,两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凌母激动地说:“这婚礼还没办,这些都买了!
芳芳和高连明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
父母两人开心不已,说道:“真想现在去看看你们的新房!”高连明笑着说:“凌叔婶子不着急,我爹说过两天送箩筐时,咱们两家一起去市里住几天。
我爹娘去小天那住,你们住我那里,给我们暖暖房。
芳芳的弟弟妹妹一听,眼睛里满是好奇和期待,问道:姐夫我们能去吗?”芳芳笑着摸了摸他们的头,说:咱们一家都去!
芳芳又说了晚上去高家看电视,小天给父母弄来一台黑白电视解闷,以后你们在村里想看电视就直接去村长家,大家看电视人多也热闹。
凌家人都开心不已,弟弟妹妹更是盼望傍晚早点到了。
高尚天吃完饭陪着,高父和余支书去村委会看了看编好的箩筐,和手提篮子。三人都满意的点了点头。
高父笑着说道,余支书箩筐卖了以后,二小子的意思是把他那房子拆了从盖一个砖瓦房。
他们都去上班了这房子就我们老两口住,他们周末节日也回来住,所以准备盖大一点。
盖房子多叫点人,一天一人给一块工钱加两顿饭,正好也能帮帮村里人,村里人有了这钱也能过个好大年。
余支书高兴道:这事行呢,我把盖房地给你批的大一些,这样盖大点,以后你们一家人回来住的下。
这可是好事呀,还能帮村里度过这大灾难。
正在编箩筐的村民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从土坯房里探出头来。只见一辆墨绿色的三轮车载着几个人,正沿着村头的土路颠簸而来。
是村长一家回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嗓子,众人脸上顿时露出欣喜的神色,虽然继续低头编着箩筐,但眼神时不时地往三轮车上看。
村委会里,余支书正和民兵队长王勇一起指导村民编箩筐。
听到三轮车的声响,余支书停下手中的动作,嘴角不自觉地扬起,笑着对王勇说:老高这是回来了,我去看看,你们继续编箩筐。
说完,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快步走出村委会,朝着高家走去。
三轮车稳稳地停在高家院子前,一家人陆续下车。
高父心急火燎地冲到门前,一边掏钥匙一边嘴里念叨着:“我的宝贝电视疙瘩,我还没好好看看呢。
那紧张兮兮的模样,惹得一旁的高母、高尚天和凌芳芳直笑。
高母笑着指挥道:你们兄弟两把车上米面、肉抬回厨房,芳芳你跟我去做饭,中午多做点。
你们吃完饭回去时给亲家也拿点,就了告诉他们你们买房的好消息。
凌芳芳心里一暖,感动地点点头,自打来了高家的门,高母估计是村里最开明的婆婆了。
这让她觉得自己进了一个好人家,婆媳俩挽着手走进厨房,生起火、洗好菜,厨房里很快就飘出了阵阵饭菜香。
透过窗户,婆媳俩看着高父正小心翼翼地摸着那个装电视的黑箱子,两人不禁相视一笑,轻轻摇头,觉得高父就像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
没一会儿,余支书爽朗的笑声从院子里传来:老高呀,怎么样,去市里住了几天习惯么?
高父正沉浸在抚摸电视的喜悦中,听到声音,抬头笑着回答:还行,主要去了就去公园逛逛,没个认识人说话闷得慌,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之后,余支书这才注意到高父手里的黑箱子,不由得走上前去,满脸疑惑地问道:“这是啥?
高父顿时来了精神,胸脯一挺,得意地说:二小子在厂里表现好,钢厂给发的电视机!
高父为心的撒了一个慌,这黑白电视是二小子买的,钢厂发的是彩色电视,但他心里一激动,就撒了个谎。
不过在他看来,儿子能有出息,不管是买的还是发的,都是值得骄傲的事儿。
余支书瞪大了眼睛,上下打量着这个黑箱子,惊讶地说:“这就是电视啊,我还是第一次见!
傍晚我来你家看电视!”高父豪爽地一拍大腿,笑着说:“没问题!
组织村里人来看也行,咱们把院里烧上篝火,冬天外面看电视也不冷!
来,咱们坐,等会别走了,留下来一块吃饭,我那还剩下半瓶茅台!”
余支书一听“茅台”二字,眼睛都亮了,连连点头答应。这时,高尚天看着余支书,笑着问道:余叔,箩筐编得怎么样了?
够1500个就让我爹和我大哥、凌叔一块拉到市里,我好送到厂里,正好他们也能在市里住两天。
余支书笑着回答:“马上就够了,现在估计有1200个篮子和箩筐了!几人相视一笑,在桌子前坐了下来。
正说着,厨房那边传来高母的喊声:“饭熟了,都来吃饭!
众人走进堂屋,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炖猪肉和白花花的大米饭。
余支书看着这丰盛的饭菜,心里暗自感慨:果然人家有两个职工儿女,家里吃得就是好呀!
饭桌上,大家一边吃一边聊着天。当高尚天说出老大一家也要去市里上班时,余支书震惊得差点把筷子掉在地上。
高尚天笑着解释道:以后我们尽量每周放假回来两天。
余叔,我们都在市里上班,爹娘就麻烦你们看护着,有啥事儿直接去市里钢厂找我们兄妹。
余支书这才回过神来,连连点头,心里却震惊不已,村长家三个职工,这简直是要上天的节奏呀。
高父转头看着要给自己倒酒的大儿子,一把抢过酒壶,笑骂道:“你个臭小子别喝了,酒全让你喝了,等你办婚礼时拿一瓶给你喝!
”l高连明挠了挠后脑勺,憨憨地笑着,凌芳芳看着这一幕,捂着嘴偷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吃完饭,高连明提着饭菜,陪着凌芳芳往她家走去。凌父凌母远远地看见未来女婿和女儿回来,脸上乐开了花,赶忙迎了上来。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边吃边听着两人讲着市里房子的事情。当听到女儿说住的是好几间砖瓦房的豪华小院时,老两口眼里满是惊喜。
又听到屋里有彩色电视机、缝纫机还有自行车,芳芳手上还戴着手表,“三转一响”都齐全了,两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凌母激动地说:“这婚礼还没办,这些都买了!
芳芳和高连明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
父母两人开心不已,说道:“真想现在去看看你们的新房!”高连明笑着说:“凌叔婶子不着急,我爹说过两天送箩筐时,咱们两家一起去市里住几天。
我爹娘去小天那住,你们住我那里,给我们暖暖房。
芳芳的弟弟妹妹一听,眼睛里满是好奇和期待,问道:姐夫我们能去吗?”芳芳笑着摸了摸他们的头,说:咱们一家都去!
芳芳又说了晚上去高家看电视,小天给父母弄来一台黑白电视解闷,以后你们在村里想看电视就直接去村长家,大家看电视人多也热闹。
凌家人都开心不已,弟弟妹妹更是盼望傍晚早点到了。
高尚天吃完饭陪着,高父和余支书去村委会看了看编好的箩筐,和手提篮子。三人都满意的点了点头。
高父笑着说道,余支书箩筐卖了以后,二小子的意思是把他那房子拆了从盖一个砖瓦房。
他们都去上班了这房子就我们老两口住,他们周末节日也回来住,所以准备盖大一点。
盖房子多叫点人,一天一人给一块工钱加两顿饭,正好也能帮帮村里人,村里人有了这钱也能过个好大年。
余支书高兴道:这事行呢,我把盖房地给你批的大一些,这样盖大点,以后你们一家人回来住的下。
这可是好事呀,还能帮村里度过这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