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汤豆苗 作品

029【传承】

“说具体一些。”

沈望端起薛淮斟给他的茶,饶有兴致地示意。

薛淮道:“老师从一开始就不止想查都水司,但是对方并非您肚子里的蛔虫,他们不能断定您想做到哪一步,所以只能靠分析您的举动来猜测。就拿工部薛尚书来说,他既不能得罪老师,又必须谨慎地提防您。”

“然后呢?”

“按照常理而言,老师只需要彻查都水司,最后能向陛下复命即可。但是像薛尚书这样的重臣,他们自认为对您很了解,所以肯定不相信您这次会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薛淮顿了一顿,只觉思路逐渐打开,继而道:“如果薛尚书觉得您会以小博大,那他只有两个选择,其一是什么都不做任由我们施展,其二便是直接将更多的人拖下水,用他们来对付查办处。”

沈望不置可否,又问道:“那你猜猜今日我与薛部堂谈了些什么?”

薛淮沉吟道:“您既然想引蛇出洞,势必要先引起薛尚书的怀疑,那么最好的策略就是一反常态。只要您主动向薛尚书示好,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不再刻意划清界限,依薛尚书的性格,他定然会觉得您是在麻痹他。”

这一刻沈望觉得书吏们准备的茶叶滋味很不错,比起薛明纶视若珍宝的兰渚玉露强不少。

他放下茶盏,并不掩饰赞赏之色:“那么薛部堂会怎么做?”

薛淮心中豁然开朗,坚定地说道:“薛尚书肯定不会站出来和查办处打对台,他十分懂得明哲保身,多半会祸水东引,就像上次他用我对付顾衡一样。在不确定对手的真实目的之前,薛尚书更习惯借刀杀人,所以我认为他会搬出那些与工部有利益纠葛的大人物,依靠他们来逼迫老师您主动罢手。”

“继续。”

“这样一来,您的目的便直接达成。您原本就没把都水司当做唯一的目标,薛尚书这样做可谓正中老师的下怀。只需要稍稍等待,各路势力相继踏入这个旋涡里,便是陛下也很难直接平息事态。”

“很好。”

沈望对薛淮的悟性很满意,其实他一直没有看轻薛淮的聪慧,原先只是因为无法改变薛淮的固执,因此略微有些失望。

此刻他微笑问道:“最后一个问题,按照你的推断,我似乎不需要这么麻烦,直接摆明车马去找工部的麻烦,那些藏在幕后的大人物同样坐不住,他们一样会跳出来,所以我何必这般画蛇添足?”

薛淮也笑了起来,从容道:“老师,您是钦差。”

沈望故作不解道:“此言何意?”

“您的权力来自陛下的授予,但是陛下肯定暗示过,这桩案子不宜闹得满城风雨。今夏汛情造成南方多地严重的损失,一方面是因为天灾无情,另一方面则是那些地方的防洪堤坝存在隐患,都水司需要负责,再者陛下也希望能从那些贪官污吏手里拿回本该属于朝廷的银钱,以此来填补空虚的国库。”

薛淮胸有成竹地给出解答:“您不能大张旗鼓,更不能主动将这把火引向都水司之外的人,因为陛下不喜。倘若您真的这样做了,即便陛下不会明着责怪,往后肯定不会再让老师接手类似的职事。”

明亮的烛光中,沈望脸上笑意湛然,颔首道:“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能想得这般透彻,着实令我刮目相看。”

薛淮心中平静。

虽说他前世没有走进如今这样的核心圈子,但是有些事的道理本就相通。

在官场上做事不能一味只想着做事,必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尤其是顾及上位者的态度。

揣摩上意不是褒义词,可是如果不管不顾横冲直撞,往往没有第二次机会。

想要认真做事很难,想要在不引起他人厌憎的前提下做成一件事更难。

薛淮抬眼望去,只见沈望的笑容似乎掩盖着些许疲惫,他不禁问出那个藏在心底很久的问题:“老师,先父当年真是陛下的股肱之臣?”

“为何这样问?”

“弟子并非对陛下不敬,只是观今日之朝廷,总觉得陛下或许会重用先父,想做到君臣相谐却有些难。”

沈望看着面前薛淮年轻俊逸的面庞,想起当年那位意气风发精明能干的大理寺卿,心中不由得浮现一抹怅惘,徐徐道:“景澈,陛下是真命天子,但他同样是人,这世上哪有一成不变的人?譬如你,前两年总是沉不下心,如今不也变得张弛有度?”

薛淮默然。

沈望的意思很简单,当年那个励精图治、提拔一大批能臣忠臣的天子不是虚假的记忆,如今这位只在意权柄和享乐的陛下亦非伪装。

同一个人,不同的性情。

亦或天子本就是如今这样的秉性,只是他登基之初曾受过不少质疑,所以一心想着证明自己是明君圣君。

等到那几位三朝元老乞骸骨,朝中再无人能够影响他的威仪,他就不需要再像当年那般夙兴夜寐。

“好了,过去的事情不必多想。”

沈望收敛心神,淡然道:“虽说我们的目标不只是都水司,却也不能让他们继续逍遥自在,七天之内一定要坐实都水司官吏们的罪名,这件事不能拖得太久。”

薛淮应下,又问道:“老师,除了彻查都水司之外,下一步我们要如何做?”

虽说他推演出沈望的谋划,但这是因为对方给了他不少提示,当下他不认为自己有布局的资格和能力,更遑论洞悉座师的想法。

“下一步?”

沈望略显好奇,随即反问道:“哪有什么下一步?”

薛淮微微一怔,他以为接下来看到的场景会是沈望智珠在握,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盘大棋,连薛明纶那样的老狐狸都成为他驱使的棋子。

沈望这会也明白过来,失笑道:“你会下棋吗?”

“略懂,不是很擅长。”

“那我问你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和旁人对弈是你来我往,还是你先在棋盘上布置数条大龙,等着对方乖乖地将棋子填入其中?”

薛淮不禁汗颜,他知道自己进入一个思维误区。

或许是沈望身上的光芒过于耀眼,以致他想得太过复杂。

沈望缓缓道:“布局如下棋,走一步看一步,得等对方落子我们才能决定接下来如何做。这世上有些人迷信所谓阴谋权术,却不知越复杂的阴谋越容易失败,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错便会满盘皆输,一如你先前遭遇的那个局。”

“是,对方将线拉得太长,顾衡和刘平顺最终不受控,导致局势瞬间崩塌。”

“这就是我要教你的道理。”

沈望微微停顿,语重心长地说道:“所谓谋定后动,指的是你在做事之前,先考虑清楚这么做的后果,弄明白各方的需求和利益。而不是你闭门造车,妄图用一个极其精美的布局,让所有人都像你的提线木偶一般行动。”

薛淮正色道:“弟子受教了。”

“当然——”

沈望话锋一转道:“这次我们取得先机,因此可以多走一步。”

薛淮努力跟上他的节奏,试探道:“老师是想让鱼上钩?”

“不错,如今查办处密不透风,外界根本不知我们在做什么,薛明纶也只是猜测而已,这是我故意为之,就是要让那些人焦虑不安。”

沈望看着薛淮,满含期许地说道:“但是这种状态不能一直维持,否则就会演变成假戏真做,我们需要松开一丝缝隙,好让那些人主动找上来。鱼饵已经放下,总得给他们一个能咬的鱼钩。”

薛淮抬手指了指自己。

沈望微笑道:“没错,你身为我的亲传弟子,又是那位薛尚书的族人,自然是最合适的鱼钩。你在这里歇一晚,明天我放你半日假,回家去收拾行李再回来,同时替我向令堂问好。”

薛淮这会已经完全理解他这样安排的用意,并未迫不及待地应下来,反而思虑片刻问道:“老师,我也有一个问题。”

“你问。”

“您为何这般信任我?”

薛淮知道原主和沈望最近大半年的关系很不融洽,可沈望这两天对他几乎是毫无保留的信任,如果他怀有二心,沈望的谋划就会出师未捷身先死。

对于这个问题,沈望的回答很简单:“我从未怀疑过你的秉性。”

薛淮点了点头。

“继续做事罢,莫要熬得太晚。”

沈望叮嘱一句,起身离开这间值房。

走出十余步后,他回头望了一眼。

中年男人目光深邃,心中默念道:“只有你能在这次的事件里证明心志,我才能在将来放心托付给你更重要的责任。”

“但愿……吾道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