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兼顾各方利益
张建设听到王秘书急促的话语,忍不住苦笑一声,耐心地解释道:“李老和王老确实建议我去中医院或市医院当主任医师。′5_4¢看/书¨ ,免.费+阅·读*但因某些原因,我现在还不打算离开轧钢厂。”
杨厂长听后十分感动,真心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好员工,正盘算着过年时给张建设加薪。
,王秘书并未就此作罢,反而更加关切地提议:“你这样的专业人才留在工厂实在太可惜了,不如让我找李老商量,将你调入内部,专门负责老首长的健康?有困难随时告诉我。”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惊讶。连经验丰富的领导也难以置信地追问:“王秘书,你是认真的吗?真要把张医生调到内部做专职医生?”
要知道,若此事成真,张建设无疑将迎来人生的重大转折。而这位老首长的身份地位之高,更是令人难以想象。
这情况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若是在古代,这就相当于一名普通大夫突然被提拔为御医。这哪里算是一步登天,还有什么才称得上一步登天?
不过,大领导等人并不会医术,否则他们或许早就哭着喊着请求王秘书也把自己纳入门下。
张建设也被深深震撼了。他知道在王秘书心中对自己的印象很好,但万万没想到对方如此器重自己,给出的职位连王老、李老这样的泰斗级人物都毫不逊色。毕竟,这份工作已远超职责范畴,更像是一种至高的荣誉。
“王秘书,您实在太看得起我了。以我的能力,怎敢担当如此重任?”张建设苦笑着说道,“再说,市医院、中医院里比我更优秀、更有经验的专家多得是,他们更适合这个职位。?s/s¨x¢i~a,o^s/h·u!o\._c′o~m¢”
大领导、杨厂长以及李副厂长都听出了这话中的意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张建设竟然拒绝了王秘书的邀请?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
张建设难道真的糊涂了吗?这可是飞黄腾达的大好机会,多少人做梦都想有这样的机遇,而他却拒绝了?
即便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素来不和,此刻却达成了共识。
他们并不知道,张建设内心深处确实想婉拒这份厚意。他清楚地知道,越是高位,伴随的风险越大。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甚至可能粉身碎骨。目前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此时冒尖并不是明智之举,更何况在这种紧要关头深入内部……
在他人眼中,那位置如同蜜糖般诱人。,在张建设看来,却比危险之地更为可怕,甚至让人避之不及。
他始终秉持低调谨慎的态度,认为这才是长远之计。
“张医生,您太谦虚了!王老和李老多次提及您的医术,都赞不绝口!”可惜的是,王秘书虽能体会张建设的心思,却不愿错过这样一位难得的人才。面对张建设的婉拒,他不仅未放弃,反而认真说道:“此话出自我的深思熟虑,甚至已与王老、李老及另外一位长辈商议过。”
“王老等人提到,您的家世清白,皆为英雄烈士之后,医术更是无可挑剔!年纪轻轻便有这般造诣,实属罕见。”
“老人家经历此次意外后,身体状况大不如前,需定期检查。以您的能力与身份,确实是最适合这一职位。”
王秘书语气诚挚,连张建设一时也难以回绝。/微?趣~小^说+网′ *更_新′最.全.至于杨厂长、李副厂长等人,听罢更是恨不得向王秘书与张建设跪拜致谢。
堂堂大人物竟如此低声下气求一位普通厂医,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但实际上,这只是李副厂长等“小人物”的臆测罢了。老人家虽地位崇高,行事却始终以民为本,尊重他人意愿。若对方不愿,绝不会强求,更不会滥用职权施压。
作为其秘书,王秘书深知这一点。因此,即便十分欣赏张建设的能力,想要将其纳入麾下,也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只要张建设拒绝,他绝不会强迫,也不会越矩。
若将来让老人家知晓此事,即便他本人,恐怕也免不了受到批评和自我检讨。王秘书这般提及,让张建设内心颇为复杂。
王秘书提出的条件颇具吸引力,即便对张建设来说,也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才决定婉拒。况且,王秘书还特别提到老人家的身体状况,而这确实如他所言——经历这场变故后,身体已极为虚弱。若无人定期为其体检、调理,即便熬过当前寒冬平安度过一年,下一季来临,怕是难以坚持。
张建设自省,作为了解老人家付出的人,怎能坐视不管?,一想到未来……
良久沉默后,他长舒一口气,目光笃定地表态:“为了老人家的健康,我愿担任他的保健医生。”
他语气严肃地说:“老人家的身体确需悉心照料,我作为主治医师对其情况有所掌握,也应是最适合的人选之一。”
“老人家为国家奉献一生,理应得到尊重。”张建设继续说道,“能为他服务是我的荣幸,我义不容辞。”
“关于保健医生的工作,我愿意承担。每周定期为老人家进行检查,
尽己所能维护其健康。”但随后话锋一转,“至于进入内部安排一事……还是作罢吧。”
“并非我谦逊,实则深知自身能力尚欠火候,不足以担此重任。”他解释道,“就像我当初未选择留在市医院一样,我认为自己的医术仍有提升空间。”
“如今在轧钢厂工作挺好,既能治病救人,又可不断学习,还能多陪伴家中妹妹。”张建设最后感慨,“王秘书的好意,我心领了。”
张建设话语间已满是诚意,他言辞间的意图也十分清晰:担任老人家的保健医生并无不可,毕竟老人家功勋卓著,能够为其健康尽一份力,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份工作虽需定期检查、调理身体,但相对轻松,不会过多干扰他的现有生活。
,对于王秘书其他方面的提议,张建设礼貌谢绝,以还需精进医术为由婉拒了更优厚的机会。他决定继续在轧钢厂担任名义上的保健医生,同时专注于厂里的事务,保持低调行事。
听闻此言,众人陷入沉默。谁都难以理解,一个普通的轧钢厂医务室科长职位为何对他有如此吸引力,竟能让他放弃市级医院优越的环境,甚至错失唾手可得的重要机遇。
王秘书一时语塞,若换作他人这般屡次推辞,他或许会心生不满,觉得对方居功自傲。但面对张建设——这位年轻却实力超群的人,他毫无怨言。王秘书深知,张建设的真诚发自内心,绝无虚伪之意。他明白,张建设并非刻意谦逊,而是真心渴望留在轧钢厂发挥价值。
“你真下定决心了吗?即便我也不确定未来是否还有这样合适的机会等你。”王秘书试探性地询问。
张建设笑着回应:“我已确定,待医术精进后,自然会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他补充道:“况且,轧钢厂医务室至关重要,一旦失去负责人,恐怕会引起不小的混乱。”
约莫近万人的重要任务,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大麻烦。
综合以上情况,王秘书的好意我恐怕只能辜负了……
王秘书听到这话,一时语塞,只得轻叹一声,无奈回应:“既然你坚持如此,我也无话可说。我会尊重你的决定。”
随后,他略显担忧地追问:“你既要负责轧钢厂的工作,又要兼顾市医院的事务,还要照顾老人的身体状况,真的能同时应对吗?”
张建设闻言微微一笑:“绝对没问题,我一定能妥善处理。市医院那边,我不过是挂个名头,除非遇到特别棘手的病例,否则基本不会过去。轧钢厂的工作对我而言也很轻松,至于老人的身体,定期检查、调理即可,每周来一两次足够。”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这一切还需征得上级批准。”
为缓和现场的些许尴尬,张建设半开玩笑般问杨厂长:“杨厂长,我没经过厂里的许可就在外接了份工作,会不会有麻烦?”
杨厂长闻言立即正色答道:“完全没问题!你能为老人治病,这是我们的荣幸!”
他稍作思索后认真叮嘱:“下次厂务会时,你过来跟我沟通,调整你的工作安排,务必确保所有任务都能顺利完成,同时保障老人的健康……”
至此,张建设的第三份兼职终于尘埃落定,既低调行事又兼顾各方利益,实属两全其美。
办完此事,张建设意识到不宜久留,毕竟他本意只是引荐王秘书给大领导及杨厂长,没想到竟多出这么一段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