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毫不犹豫

看着老人昏迷不醒的模样,张建设突然想到什么,附耳与王老低语几句。,狐′恋,文,学¨ \追^最¢新′章?节·王老听完后点点头,神情严肃地说道:

“李老、王秘书,我这里有一种针灸秘法,能帮助王老更快清醒,且不会对身体有任何损害。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李老沉默片刻,未直接表态,而是看向王秘书,示意由他定夺。而王秘书听完张建设的话,迅速看了眼王老,见他点头同意,便毫不犹豫地点了头。

“张医生,事不宜迟,请你动手吧。”

于是,张建设请护士取来一套崭新的银针,稍作思量后,便迅速精准地将长短不一的细针插入老人身体各处穴位。这一幕,也让一旁一直专注观察的王老真正见识到了张建设精湛的针灸技艺。

每一根针的落点、深度、力度,都恰到好处,毫无偏差。这哪里是在治病,分明是一场指尖上的艺术表演。

那一刻,王老甚至觉得,张建设的针灸手法,比他自己更为沉稳、精准。毕竟,这针灸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多年磨练的手艺。

针灸这门技艺,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还深受年龄制约。随着年岁增长,施针经验虽在积累,但身体机能却逐渐衰退,尤其是上了年纪后,手部颤抖的情况时有发生。仅此一点,王老便不及张建设。

张建设此次施针效率颇高,不像昨日那般施展高难度的金针续命术,仅仅十余分钟便已完成,随后开始逐一拔针。

“嗯……”

令人称奇的是,当最后一根银针被拔出时,老人紧闭的双眼竟微微颤动,鼻间亦发出细微声响。

这一幕让王秘书惊诧不已,连感叹医术的机会都没有,便急忙靠近病床轻唤:“老领导……老领导……”

“这……”王老与李老同样震惊,指着老人询问张建设。′齐¨盛.小,说?网, `追?最?新^章_节?

“呵呵,家传技艺,不足挂齿。”张建设笑答,未作更多说明。

王老和李老相视一笑,不再追问。

此时,自大年三十起便一直昏迷的老人,在王秘书的呼唤下艰难睁开眼眸,迷茫地环顾四周,虚弱地问:“我怎么了……”

老人困惑地看着周围,只记得自己似乎正在与小孙子燃放烟花。多年忙碌奔波,鲜少与家人共度春节,今年好不容易抽空陪伴妻儿,共享天伦。一时兴起,亲自点燃烟花,却不料忽略了年迈体衰的事实。

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能在战场上与敌厮杀、手持兵器仍能追逐敌军的青年了。如今腿脚已不再灵便。

竟然是乐极生悲!他隐约记得自己点燃了烟火,转身之际,脚下似乎一滑,后面的事情便全然记不清了。

他只记得,在闭上双眼时,家人们,包括他的小孙子以及秘书,脸上满是惊恐。

“所以,我是不是因为摔倒而昏迷,进了医院?”老人吃力地问道,语气平静,仿佛是担心引发他人的愧疚。

“老领导,您摔倒了,伤势严重,医生抢救了您整整一天一夜,您这才刚苏醒过来。”王秘书感慨地说道,眼中难掩喜悦与激动。

“是我的错,一时高兴没能控制住情绪,执意去放烟火,我该好好反省。”老人平静地说。

难以置信的是,作为地位崇高的重要人物,在意外受伤昏迷后九死一生被救回,醒来后的第一件事,竟是向身边的人致歉。*x~z?h+a-i!s+h,u!.~c¨o_m-

“老领导,您千万别这样说!”王秘书急忙劝慰。

“您眼下最重要的是好好休养身体。”

听到这话,老人温和地点点头,随后又艰难地转向一旁,正好见到张建设、王老和李老等人。

他抱歉地说道:“各位大夫同志,辛苦了!大年三十还忙着抢救我这个不听话的老头子。”

老人话语间带着幽默,但张建设、李老和王老听后,心中百感交集。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啊?为国家、百姓付出无数心血,堪称功勋卓著。私下却如此平易近人、宽厚仁慈!

张建设甚至觉得,眼前这位并非那个掌控千万人生死、一举一动都能左右国家命运的伟人,反而更像一位和蔼可亲、温柔善良的邻家长辈。在他人看来,这简直难以置信。

"老先生,您的感激之情我们实在承受不起。比起您为郭嘉以及普通百姓所做的贡献,我们所做的不过是沧海一粟。"张建设尚未开口,王老已主动起身,神情颇为感慨。

"您刚做完手术,身体还未完全恢复。请您安心休养,配合我们的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您诊治,让您尽快康复,也能给关心您身体的领导和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王老说话时语气十分恭敬。

老先生听后,未再多言客套,而是积极配合检查。张建设与李老、王老详细地为老先生做了全面检查,反复确认无任何问题后,才暗暗松了口气。

"老先生,您的身体状况良好,但一定要注意休息。"张建设微笑说道。

"尽量少说话,稍后我和王老会为您准备

药物,您喝完后好好睡一觉,养足精神,我们有的是时间慢慢聊!"张建设话语柔和。

老先生身体状况不错,张建设心想,待会儿会和王老一起,为他调配适合的药物,帮助身体调理和加速恢复,争取尽早让他恢复健康。

"好的,同志,我听您的。"老先生笑了笑,尽管对张建设医生的年轻感到意外,但他并未多问,生怕伤害对方的自尊,而是不断称呼他为同志,语气亲切。

对此,张建设自然明白,心中虽感温暖,却也没多作解释。老先生眼下最重要的是休息调养,其他事情可以留待以后再说。

张建设与李老又简单寒暄叮嘱几句,便悄然退出病房,留下老先生与王秘书在室内。

待王秘书与老先生商谈重要事项后,他会按嘱咐好好休息。

“老人家身体恢复得很好,小张采用的那套针法立下了大功。”走出病房后,王老由衷地说道。

“王老师言重了,若非您与李老医术精湛,老人家也不会康复得如此迅速。”两人正在谦虚寒暄之际,背后忽然传来一个刺耳又惊愕的声音。

“张医生?你怎么在这儿?”

听到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张建立即愣住,转身一看,也露出十分诧异的表情:“杨厂长?李副厂长?你们怎么会在这儿?”

……

张建立刻感到震惊不已。今天太阳难道是从西边出来的?

这两位平时见面就吵得不可开交,恨不得斗个你死我活的人,怎么今日这般巧合,竟一同出现了?

只见张建立身后站着五六个人,为首的是个气宇轩昂、身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子。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紧随其后,一左一右,仿佛他的左右护法。

刚刚喊张建的正是杨厂长,他手中还提着一篮水果,显然是来看望病人的。

“张医生,你为何会在此?今天可是正月初二,不是休假了吗?”

面对张建的问题,杨厂长尚未回答,旁边的李副厂长抢先开口。

话语间,明显透着几分难以言表的情绪。

“张医生,你是我们厂医务室的医生吧?怎会在市医院,还穿着白大褂?”

李副厂长一向对张建心存不满,在他看来,这位突然加入轧钢厂的医生虽然医术不错,却与杨厂长关系密切。

在他眼中,张建分明是杨厂长的同党!

因此,李副厂长早就有意整治张建,借此打压他的气势。

正好,今日他陪同一位领导到市医院探视病人,便有了这次机会。

最终,李副厂长发现张建设竟然在市医院工作,这让他觉得是个可以教训对方的机会。

李副厂长心想,身为轧钢厂的医生,即使是在休假期间出现在市医院也有些不妥,多少显得不够忠诚。

认定抓到了张建设的小辫子后,李副厂长毫不留情地严肃批评道:“张医生,虽然你擅长处理些小病小痛,但别忘了你的身份,你是我们轧钢厂的医生。”

咦?这是哪位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王老和李老看到张建设遇到熟人,本想上前打招呼。特别是李老,之前与杨厂长有过一面之缘,知道此人是张建设的领导。他们正准备寒暄几句时,却见一个形迹可疑的人突然跳出来,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张建设。

这一下,李老的脸色立刻阴晴不定。